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1 毫秒
1.
宏观基本图(MFD)是描述路网平均流量和平均密度的关系模型,在路网服务水平评估、区域控制和宏观交通建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路网加权流量和加权密度为MFD描述指标,提出了一种融合微波检测器数据和车牌识别数据的MFD构建方法.为了评估不同数据源下路网MFD的有效性,提出了采用状态比指标描述 MFD的差异性.以青岛市实际数据为例,分析了单一数据来源和融合数据下的MFD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路网中存在不同类型检测器时,融合模型仍能够精确描述路网MFD.  相似文献   

2.
鉴于目前广泛使用的OBDⅡ标准的车载自诊断系统的诊断精度和准确度都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以电控发动机怠速不稳征兆为例,可提出一种将神经网络和D-S证据理论融合的多传感器故障诊断方法,并用于车载自诊断系统诊断数据的融合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充分利用各种故障的冗余和互补信息,从而显著提高故障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3.
温馨  陈龙 《交通与运输》2020,36(1):84-87
针对现有廊道识别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融合多源数据精确识别公交客运廊道的方法,对城市既有公交客运走廊起讫点进行准确识别。首先,通过手机信令数据刻画居民的全方式出行规律,从公交IC和GPS数据中提取居民的现状公交出行链;其次,构建公交客运廊道判别模型,利用需求客流因子和供给客流因子对城市公交客运走廊的客流集聚效应进行量化分析;最后,以融合了多源数据的总客流因子为判断标准,锁定公交客运廊道的最佳起讫点。研究表明:采用多源数据可以实现对乘客出行特征的精准描述,以此得出的廊道判别结果较常规判断方法更贴近乘客实际出行需求,可为城市客运走廊战略规划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采用城市车牌识别数据进行路网运行状态观测和分析,设计了基于车牌识别数据的交通卡口聚类算法、车辆轨迹还原算法及速度分类树算法,建立了路网运行状态识别模型,结合乌鲁木齐的城市交通路网形态和车辆构成特征,通过与出租车GPS统计数据的对比和融合分析,研究了乌鲁木齐市的交通出行特征、路网运行速度与流量变化规律,以及路网运行与常发拥堵路段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利用车牌识别数据进行城市路网运行状态识别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特征融合与约简的纹理分类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多特征融合的纹理分类算法.首先,通过灰度共生矩阵(GLCM)、高斯马尔科夫随机场(GMRF)和二进制小波(Wavelet)抽取纹理特征,采用基于K近邻域(K-NN)分类器的留一法交叉验证错误率作为顺序前向搜索算法(SFS)的评估函数进行特征约简,从而有效地将多特征进行融合,最后利用K-NN分类器对融合后的特征进行分类.对Brodaz纹理库的测试结果证实:(1) GCLM,GMRF和Wavelet方法提取的纹理特征具有互补性与协同性;(2)与单独的纹理特征提取方法相比,多特征融合与约简的方法取得了更高的识别精度;(3) 与简单的特征联合方法相比,文中提出的方法识别率可提高约4%;(4) 与经典特征降维方法(主成分变换(PCA)、Fisher判别(LDA)法)相比,文中提出的方法在识别精度和识别效率方面更具有优势,是一种实用的纹理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6.
引入了主观信任评价及其期望概率的概念,通过统计方法评估船联网中各个节点的可信程度,结合KL距离计算节点的信誉度,从而建立了基于节点信誉度评价的数据融合信任模型.为避免影响融合的结果,模型在数据融合过程中保留信誉度较好的节点,摒弃低信誉的节点.模拟船联网网络结构进行仿真试验,分别采用4种不同的攻击方法对网络中部分节点进行攻击,试验分别按迭代100、200、300次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传统方法的数据融合准确率为78%,信任模型的数据融合准确率达到93%,结果更逼近真实数据,与传统方法相比有效提高了融合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大跨度斜拉桥施工过程中观测噪声对结构参数识别的影响,以苏通大桥为工程背景,提出了基于灰色-神经网络的施工全过程参数识别方法.灰色系统理论与人工神经网络相融合,在小样本和数据不完备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结构参数识别,并具有预测功能.苏通大桥参数识别的结果表明,参数识别后的计算值与实际结构挠度响应间的最大误差减小77%,与传统识别方法相比,灰色-神经网络方法的识别精度提高50%.  相似文献   

8.
基于改进PSO算法的两阶段损伤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结构多损伤情况下的位置识别和损伤程度判定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和贝叶斯理论的两阶段损伤识别方法,该方法采用频率和模态应变能作为损伤定位源数据,分别用基于频率改变和基于应变能耗散率的识别方法进行损伤信息的初步提取,再利用贝叶斯融合理论对损伤位置进行较为精确的判定.然后,利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对损伤位置和程度进行更为精确的二次识别.考虑到简单PSO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解,提出了3种改进措施,即粒子位置突变、最优记忆粒子微搜索和双收敛措施.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贝叶斯融合理论可以有效地识别出可能的损伤单元,在此基础上用改进的PSO算法可以更精确地识别损伤的位置和程度,同时采用3种改进措施的PSO算法的识别精度明显优于其他PSO算法和遗传算法.  相似文献   

9.
为精确估计路段平均速度,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与D-S证据理论的路段平均速度融合方法。通过训练完成的BP神经网络估计概率密度函数值,进而通过D-S证据理论进行数据融合,整合了BP 神经网络自学习的特点与D-S 证据理论推理的能力。提出了融合方法的框架,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模型。利用京藏高速公路上的实测浮动车数据、微波检测器数据、车牌识别数据对融合方法进行了验证,并分析了当微波检测器失效时融合方法的鲁棒性。分析结果表明:融合数据的平均绝对误差百分率比仅使用浮动车数据或微波检测器数据分别提高了7.90%、20.72%,融合方法能够得到较好的效果。微波检测器失效的情况下,融合精度有所下降,但融合数据的误差仍然小于仅使用浮动车数据的误差,说明融合方法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宋捷  文宁  王超 《北方交通》2022,(3):75-79
在隧道检测车上不同位置布置多个CCD相机,可快速采集隧道衬砌表观离散图像,通过图像匹配、图像融合及图像插值,对图像进行拼接,将拼接结果用于隧道衬砌病害的识别、完成隧道检测工作.实践证明,此种方法用于隧道图像拼接可行,有助于提高隧道检测效率,便于与多年隧道检测数据进行对比,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文艺与道德     
文艺与道德,是分属于两门不同学科的基本概念,研究文艺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公路工程施工主要包括质量、进度、费用三大控制目标,工程质量是公路建设的关键,而搞好质量控制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和试验手段,近年来检测实践表明:“用数据说话、以理服人”是检测工作的一条基本原则,借助试验手段是实现施工质量有效途径之一。但从近年来的试验检测现状来看,仍差强人意,试验检测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试验检测影响工程质量的角度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高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思想政治工作犹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东南亚中南半岛国家 (越南、 老挝、 柬埔寨、 泰国、 缅甸) 为促进跨国界运输和中国一起制定了该区域范围内道路和桥梁的设计施工标准和规范, 本文着重介绍了该标准和我国现有标准技术指标的主要差别, 通过对路线技术指标等对比提出两者存在的差异, 为我国的设计单位提供参考。 总体上来说该标准和规范主要借鉴了中国的规范和美国的标准, 同时结合中南半岛区域的地形条件作了适当的降低。  相似文献   

15.
《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两部作品在追求爱情,主要情节和人物塑造等方面相近,但在人物形象,悲剧意义和悲剧结局等方面又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6.
王敬 《交通标准化》2014,(12):8-10,13
在公路桥涵勘测设计理念中,主体思想是将排水系统、行车机制以及通航体系融入到桥涵建设中.针对实施桥涵勘测工作中通常会遇到的桥涵水毁、土质松软等不利因素,提出一套合理化勘测策略和勘测管理机制的改进建议,以优化勘测技术、推动桥涵勘测工作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7.
高速公路桥涵的养护和管理存在较多问题,会造成一定安全隐患.加强高速公路桥涵的养护管理工作很重要和必要.针对高速公路桥涵工程后期养护工作的不足进行分析,提出防治方面的措施和建议,可供桥涵养护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这是所有参加2009年厦门金旅新品巡展活动的各界朋友对XML6700金旅现代底盘考斯特的共识.历经了十余年市场的检验,金旅考斯特以其优良的内在品质始终屹立同行前列,赢得各界赞誉.在同类产品越来越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金旅人认为产品达到一定高度之后,只有不满于现状、进一步提升自身品质,才能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与公路勘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萍 《交通标准化》2010,(7):210-213,39
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公路勘察设计水平,才能实现公路建设新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化的流变和兼容与文学翻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指出了化的流变和兼容是学翻译面临的化的两种本质属性,讨论了化的流变对学翻译的创造性意义,学翻译对语言变体的创新与还原,是克服流变造成的理解困难的前提条件。译对原本的解构与重构也是化流变中的翻译创新。作从本的互性和译的心态角度,分析了学翻译同化兼容的互动关系。指出化的流变和兼容必然导致误译,而误译也会对跨化的学交流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