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和研究铁路工程埋入式射频识别(RFID)电子标签的技术标准和应用。针对CRTSIII型轨道板的生产过程管理和质量溯源等业务需求,以埋入式RFID电子标签为载体,利用信息化技术和数据安全技术,实现对RFID电子标签的标准化管理。埋入式RFID电子标签与预制轨道板的生产过程环节紧密结合,将轨道板信息和生产过程信息与铁路工程管理信息平台数据互联。设计了适用于铁路工程的埋入式RFID电子标签,制定了标准化管理办法,实现了从原材料进场、生产、入库、铺设及运营等各个阶段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质量溯源。  相似文献   

2.
随着铁路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开展BIM、GIS等信息化技术应用研究,实现铁路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及运维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前景。针对京雄城际铁路固霸特大桥项目,以应用BIM技术构建的高精度三维铁路工程结构物模型为载体,以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生成的GIS数据集成大场景为核心,实现铁路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提升了铁路建设项目智能化建造水平。在京雄城际铁路四桥六线并行段、桥梁装配式一体化段进行BIM+GIS数据集成技术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为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化、可视化、数字化、智能化施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RFID技术设计了一种应用于铁路货车关键零部件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该系统对关键零部件的生产、仓储、装配、运营、维护、报废等全生命周期进行监测、管理,通过搭建关键零部件全生命周期追溯平台,实现关键零部件全生命周期的跟踪闭环管理。文章主要介绍了基于RFID技术的铁路货车关键零部件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技术特点、系统组成、总体设计和工作流程。基于RFID技术的铁路货车关键零部件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不仅提升了铁路货车关键零部件状态信息查询与追溯的快速性与精准性,还减少了铁路货车关键零部件在生产、组装等环节因人工采集数据而产生的数据遗漏或错误。  相似文献   

4.
研究铁路施工管理平台,实现提升铁路施工过程中管理效率、施工安全、质量、进度的目的。通过BIM的技术手段,总结以往的铁路工程建设经验,采用基于.net框架的结构形式,Microsoft.net运行库,3D虚拟现实引擎Unity3D 5.5.0f3进行开发,完成铁路施工管理平台的搭建。实现对铁路工程建设全过程的信息化管控,为铁路工程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为信息化工作的推进提供实践数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铁路工程项目地域广泛、工程复杂,传统的管理模式不能满足多维信息的共享与管理,开展基于GIS-BIM技术在铁路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研究。采用快速建模方法构建大范围三维铁路工程结构物;通过基于数据转换的GIS-BIM融合技术实现铁路工程建设和工程结构的精细化管理;基于倾斜摄影技术,快速真实描述客观场景。利用GIS-BIM技术,构建工程建设环境,工程模型的三维场景,工程结构物模型,实现模型和铁路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共享与集成、铁路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基于GIS-BIM技术构建的铁路工程建设地理信息系统在郑万(郑州南站—万州北站)铁路试点应用,效果良好,此研究可为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化、可视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铁路工程建设领域迅速发展,为了提高铁路监督管理质量和效率,需要统一的监督管理平台进行协同管理。基于云平台的铁路工程监督管理系统,通过云计算与工程管理平台共享,实现铁路建设过程中质量与安全监督数据的管理。目前,系统依托中国铁路主数据中心,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局与全路18个监督站提供服务,已采集7万多条现场数据,并发布系统管理办法,形成质量体系考评量化机制,为铁路监督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补充。  相似文献   

7.
介绍大数据、数据驱动、项目群管理、项目总控的概念;分析以数据为核心的信息化在铁路工程建设管理中的作用;提出面向铁路工程项目群的总控模式;明确铁路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方向。铁路工程项目群总控信息化研究对于提升铁路建设管理水平、丰富相关领域的管理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预制构件库是BIM技术应用于装配式高层住宅结构设计的基础,采用参数化实现构件的拼装,也是现实预制构件生产的依据。依托中国铁建·御湖项目,对装配式高层住宅的预制构件库的建立及数据开发进行研究,对预制构件库的建立中阐述了入库的预制构件分类、预制构件的编码和预制构件信息的创建,尝试利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 R2作为数据库开发工具,以SQL作为数据库查询和程序设计语言,实现预制构件数据的存储以及查询、更新和管理,为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的建设提供良好的预制构件管理工具。  相似文献   

9.
铁路工程三维协同大数据云平台是基于3DGIS空间信息平台、BIM云平台、GIM云平台、在线监测云平台及增强现实云平台的多平台融合技术,根据铁路工程项目不同阶段的具体业务需求,通过专题分析和技术应用整合衍生多种专项系统,实现铁路建设项目的设计成果数据、施工过程数据、运维状态数据等多源数据信息一体化协同管理,为铁路项目参与各方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可视化大数据共享服务。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一种基于RFID+BIM的铁路物资全生命周期管控系统,通过RFID与BIM结合的方式获取铁路物资全生命周期关键数据,对铁路物资出厂、运输仓储、安装使用进行信息化管理并实现三维可视,满足智能铁路对物资全生命周期管控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正>2014-12-30发布2015-01-01实施中国铁路BIM联盟前言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建设管理信息化要求,为适应信息化发展需要,为BIM模型建立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促进铁路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信息体系的构建,实现铁路工程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中国铁路BIM联盟理事会主动组织各成员单位,协同相关合作单位,以满足有关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为前提,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铁路建设行业的不断发展,铁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数据越来越多。传统的管理模式已很难进行有效管理。围绕BIM技术应用,提出一种全新的基于工程数据对象的铁路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即基于BIM技术的铁路工程建设协同管理。通过分析铁路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的基本内涵,探讨铁路工程建设管理总体框架,阐述协同管理范式和内部作用机理,形成中国铁路工程建设协同管理的理论基础,在铁路工程建设过程中进行多项目、多阶段、多专业、多任务的实践应用,推进中国铁路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分析基于云计算架构的铁路工程管理平台的应用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基于边缘计算策略,提出智慧铁路工地生产管理系统的架构设计,并结合混凝土拌和站生产管理、铁路工地视频监控、隧道工程围岩变形监测3类场景开展应用探索,为智慧铁路工地的生产自动化、现场实时监控、数据优化、智能分析等应用提供更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铁路工程设计传统的生产管理办法存在诸多弊端,不适应当前形势下生产发展的需要。在生产管理中引入定额工日管理办法,将会改变这种现象。结合生产实际,以站场专业为例对铁路设计推行定额工日管理进行了研究,为科学合理管理铁路工程设计生产、引导铁路工程设计行业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IFC标准是开放的建筑产品数据表达与交换的国际标准,支持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的数据交换与共享。根据铁路工程需要进行IFC Schema扩展,形成铁路IFC标准可为基于BIM的铁路工程建设管理服务。依托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基于Bentley平台开展铁路IFC标准在隧道项目的应用研究。完成了铁路隧道IFC标准到商用BIM软件平台的嵌入,能够将设计模型信息传递至施工模型,将施工模型信息传递至工程建设管理平台,实现了信息在相关阶段的传递和互用。  相似文献   

16.
信息化和智能化掀起了建筑业发展的新浪潮,提供了确保工程建设安全、提高工程建设效率的新思路、新工具和新方法。仓储管理作为铁路四电工程建设物资供给的关键环节和基础保障,其管理效率和安全维护是重中之重。本文以铁路工程建设为背景,结合铁路四电工程仓储管理的现状和特点,梳理铁路四电工程仓储管理的智能化需求,集成RFID、人脸识别、智能视频监控、信息化管理系统等先进成熟的智能化信息技术,设计了智能仓储系统的各项功能及实现路径。最后,本文还对系统的总体构建框架和主体思路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系统的智能化效果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新书资讯     
《铁路技术创新》2009,(3):63-63
正铁路工程建设标准汇编作者: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技术标准所出版时间:2009年10月主要内容:本汇编是落实铁路建设总体技术路线和目标控制要求的综合体现,是确定工程实施方案和系统技术措施的基本依据,是实现铁路建设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保障。为方便铁路工程建设者学习、掌握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在铁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准确地执行、运用标准,保证标准的权威性、严肃性落到实处,对现行铁路工程建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铁路工地试验室试验终端系统框架、软件功能和关键技术进行阐述。该系统按照铁路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的要求,试验室试验员实名登陆试验终端进行基本信息录入和各种试验类型的数据采集,实现自动计算试验数据,判定试验结果,按现行标准和表格自动生成试验报告,与铁路工程管理平台进行信息交互等功能。  相似文献   

19.
智能建造技术是工程建造领域的发展方向,也是新形势下铁路工程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响应我国政府和中国铁路总公司的号召,致力于探索智能建造技术与铁路建设管理的融合,构建以建设单位为主导的智能建造管理体系,建立以BIM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建造技术体系,并将其应用于铁路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实现对铁路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智能管控,提升铁路建设管理水平,实现对项目全过程的精益管理和技术创新,为智能建造技术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基于GIS的铁路工程地质数据管理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工程地质学、计算机三维分析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国家数字地图为载体,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平台,建立SQL Server大型网络工程数据库.将大量分散、零乱的地质资料管理起来,通过数据库信息系统加工处理成可反复利用和永久保存的"数字化"信息,达到对铁路工程地质勘察信息高效利用的目的.研究结论:通过研究解决了工程地质勘察数据的信息化管理,实现了对勘察成果的综合管理、多方位查询和应用.实践证明,基于GIS的铁路工程地质勘察数据库可以实现数据的有序管理、高效利用,为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勘察工作质量,完善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推动GIS在铁路工程地质中的应用做了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