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250 km·h-1和200 km·h-1旅客列车作为基本列车,计算停站基本列车、普通旅客列车(160km·h-1)和货物列车(120和80 km· h-1)的扣除系数.采用扣除系数法,计算不同速度列车共线运行时的通过能力.计算结果表明,以通过能力不低于110对作为标准,在200 km·h-1速度等级的铁路上,200km·h-1旅客列车可以与80 km· h-1或120 km· h-1货物列车共线运行,在250km· h-1速度等级的铁路上,250km·h-1旅客列车可以与120 km· h-1货物列车共线运行,但不宜与80 km· h-1货物列车共线运行.  相似文献   

2.
提速概况第一次大提速1997年4月1日,在京沪、京广、京哈等主要干线实施提速。全路客车平均旅行速度由48km/小时提高到55km/小时,长途旅客列车最高旅行速度达98km/小时,部分干线超过110km/小时。京九线南浔段首次提速试验成功,最高速度111km/小时。第二次大提速1998年10月1日,以京沪、京广、京哈三大干线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列车速度。最高运行时速达140~160km,非重点提速区段快速列车运行时速达120km,广深线采用摆式列车最高时速达200km,其他线路具备铁哦件的区段列车运行速度也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全路客车平均旅行速度达到55.16km/小时。时速…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铁路旅客列车的平均旅行速度,前20年提高l2. 7km/h.后2。年提高Q. 2km/ho目前平原地区双线铁路最高速度达1 l Okm /h,最高旅行速度达86km/h。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旅客时间价值观念增强,加之航空运输和高速公路发展,铁路客运速度巫待提高。  相似文献   

4.
2004年4月18日,中国铁路正式实施第五次大面积提速调图。中国铁路第五次大提速是铁道部全面实施铁路跨越式发展的首次大提速,是铁路部门落实新的科学发展观,努力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铁路运输需求的重要举措.此次提速网络总里程达16500多km,其中时速160km及以上提速线路7700多km,部分旅客列车以160km时速长距离运行,19对直达特快列车平均运行时间超过11h。它的实施集中体现铁路运输生产力发展的新水平以及铁路在“以人为本。诚信服务”的新理念下所做的巨大努力,其实施在下列13个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将给中国铁路带来前所未有的变  相似文献   

5.
4月18日,我国铁路实施了第五次大面积提速调图。铁路的再次提速,使我国160km/h以上提速线路达到7700km,部分旅客列车实现了160km/h速度的长距离运行;新增开19对“Z”字头途中一站不停的直达特快列车;直达特快和部分城际列车实行单司机值乘……这些明显的变化使我国铁路的运输能力、列车速度、效率效益等诸多方面得到改进、优化和提升,同时也昭显出科技在行车安全方面的巨大作用:(1)列车超速防护和客车轴温报警系统此次提速装备的DF11G、SS7G、SS9等提速机车和25T型提速客车,全部装备了列车超速防护和客车轴温报警等安全装置。此外,在提…  相似文献   

6.
中国铁路提速工程成套技术与装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中国既有铁路提速工程的复杂性及艰难性,重点阐述了提速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表现在:(1)研制成功160km·h-1~200km·h-1"中华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快速旅客列车及动车组,技术性能指标已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2)研制成功既有线路轨道结构关键部件,如提速道岔,跨区间无缝线路等。(3)研制成功四显示速差式信号系统及列车运行控制系统。(4)建立提速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体系。(5)在运输组织与管理方面的创新。(6)在轮轨关系理论研究方面提出四项新的创见。(7)按照系统工程原理,研究并实施综合联调试验,实现大系统技术集成。由于提速工程的技术创新,我国首次在世界上实现了既有线160km·h-1快速列车与5000t重载列车同时开行的创举,全路每营业公里运量密度已居世界首位。由于提速关键技术的全面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既有线进一步实施提速后检算成段提速距离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了较简便的检算方法.根据新<牵规>的规定,运用牵引计算软件,对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牵引的旅客列车达速到120 km*h-1和提速到140 km*h-1和160 km*h-1所需要的加速距离、由较高限速值降到较低限速值所需要的减速距离做了检算,然后按提速旅客列车以提速目标值保持一定的运行时分计算了走行距离,综合得出了提速线路成段提速的最短距离,该距离与列车提速目标值和提速前后线路限制速度密切相关,随着提速幅度的增加,成段提速最短距离延长.此结果可供既有线在进一步扩大提速范围、选择改造地段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铁道车辆》2001,39(1):16
2000年10月21日,中国铁路第3次大面积提速。本次提速重点是亚欧大陆桥(陇海、兰新线)、京九线和浙赣线。   (一)提速重点在西部地区   主要是陇海、兰新、浙赣、京九线,有利于西部大开发,使亚欧大陆桥成为一条安全快捷的铁路大通道。至此,中国铁路形成了“四纵两横”的提速网络,提速线路总里程近1万km,覆盖全国铁路主要干线。   (二)列车速度明显提高   陇海、兰新线部分区段线路允许时速提高到140 km。北京西至乌鲁木齐的69/70次全程旅行时间分别为47 h52 min和47 h56 min,分别压缩12 h48 min和12 h57 min,比1997年提速前分别压缩19 h36 min和20 h31 min。京九线北京西至南昌时速120 km/h,北京西至南昌67/68次全程旅行时间分别压缩2 h56 min和2 h58 min。浙赣线有条件的区段时速120 km/h。行包专列最高运行速度达到120 km/h。全路货车平均旅行时速达到30.76 km。  相似文献   

9.
据铁道部信息技术研究所统计,至1994年,世界上至少已有25个国家的旅客列车最高速度达到和超过140km/h、旅行速度超过100km/h(详见表),特别是印度铁路,从1969年开始已把主要干线旅客列车最高速度提高到120km/h,80年代初提高到130km/h,1988年提高到140km/h,目前已有18趟特快列车的最高速度达到140km/h,这些列车把首都新德里和各邦首府均连接起来。1995年初已试验成功速度160km/h的列车,计划1996——2000年全面运营。  相似文献   

10.
基于无限元人工边界和基床—路堤—场地子结构系统,建立上海金山铁路既有线有限元模型,根据实测路基响应特征构造基床顶面动荷载,模拟列车以现行速度通过路基产生的动荷载,分析列车在现行速度43km· h-1和目标速度160 km· h-1范围内变化时,普通路基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规律.研究发现:如果既有线路基床不改造,列车速度从43km· h-1提高至160km· h-1时,基床顶面动应力峰值将增大17%左右;路基面动应力沿基面以下深度方向呈指数形态衰减;与现行速度条件下基床顶面以下6.2m的影响深度相比,提速后影响深度增加了1.2m.  相似文献   

11.
第一次大提速 1997年4月1日,全路实施第一次大提速。全路开行了运行速度120—160公里/小时的跨局特快旅客列车8对,“夕发朝至”旅客列车78列;全路客货列车技术速度分别达到63.7公里/小时和45.0公里/小时,比1993年图定速度分别提高5.3公里/小时和1.2公里/小时,客货列车旅行速度分别达到54.9公里/小时和31.4公里/小时,比1993年分别提高6.8公里/小时和1.4公里/小时,提高的幅度在我国铁路提速历史上是最高的:货物列车最高运行速度达到80公里/小时。“五定”(定点、定线、定车次、定时间、定  相似文献   

12.
京广线:广州~北京西T16次特快列车,广州东~北京T98次特快列车,经由广东、湖南、湖北、河南、河北等省市,运行约23小时到达北京;乘此车途经韶关、长沙、武昌、郑州、石家庄等城市,到那里或转车可去景点参观游览。还有从广州、广州东始发直达长沙、岳阳、武昌、汉口、郑州、石家庄的旅客列车为您选乘。 广柳方向:广州~柳州K36快速列车,广州~南宁2571次快车,经由广东、湖南、广西各省,全程运行约16小时。乘此车可直达桂林,欣赏桂林山水甲天下美景。  相似文献   

13.
20 0 4年 2月 2 2日从铁道部获悉 ,明年我国铁路将实施第六次大面积提速 ,部分提速干线列车时速将提高到 2 0 0km。铁道部部长刘志军 2 0 0 4年 2月 2 2日在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说 ,技术经济分析表明 ,实施时速 2 0 0km的提速 ,技术上可行 ,经济上合算。我国铁路固定设备基础较好 ,只要进行必要改造 ,采用先进机车车辆 ,加强提速安全管理 ,运输安全可以保证。提速目标值达到 2 0 0km ,能够节约旅客大量旅行时间 ,增加铁路客运量 ,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 ,将于今年 4月 18日实施的全国铁路第五次提速的大部分基础工作已经完成 ,…  相似文献   

14.
列车速度、密度、重量三者之间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我国铁路近40年的发展历程可划分为挖潜扩能、铁路提速和发展高速铁路3个阶段。在挖潜扩能阶段,通过对既有线的更新改造提高列车重量和密度,快速提升运输能力;在铁路提速阶段,将提高列车速度放在首位,压缩旅客列车旅行时间,同时兼顾列车密度和重量的提高;在发展高速铁路阶段,列车速度、密度、重量按需发展、共同发展,列车速度和密度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未来我国铁路列车速度、密度、重量发展方向:高速铁路列车速度将向400 km·h~(-1)、列车追踪间隔时间将向3 min、行车密度将向190对·d~(-1)以上发展;高速货运动车组列车运行速度将达200 km·h~(-1)及以上;客货共线铁路旅客列车速度最高可达200 km·h~(-1),列车追踪间隔时间最小可压缩到5 min,850 m系列到发线铁路货物列车重量可提高到4 500~5 000 t,1 050 m系列到发线铁路可提高到5 500~6 400 t;动车组列车将逐步替代普通旅客列车。  相似文献   

15.
铁路列车速度是一个国家铁路技术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志.新中国成立之初,铁路旅客列车的平均运行时速只有20.9km,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也只提高到48.3km。2004年4月18日铁路大提速后.全路旅客列车平均技术速度达到75.6km,比现图提高4.9km;平均旅行时速达到65.7km,比现图提高4.3km.部分列车在个别区段瞬时速度已达200km。1998年在旅客列车正线综合性能试验时,  相似文献   

16.
《铁道建筑》2004,(11):44-44
2004年6月1日—5日,全国铁路货车周转时间从计划的4.98d平均压缩到4.90d,平均每天压缩0.08d,相当于不增1人1车,全路日均节约使用货车8005辆。货车中转时间压缩至17.8h.比计划减少0.2h;货物列车停留时间压缩至4.4h,比计划减少0.1h;货物列车旅行速度平均每小时提高至32.8km,比计划增加0.3km。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自 1 950年 1月首次发布以来 ,现已经历了 9版 (以下简称《技规》第九版 )。多年来 ,《技规》对加强铁路技术管理、保证铁路运输安全、提高运输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铁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引入 ,铁路形势有了很大的变化。 1 995年 1 0月以后 ,铁道部组织了一系列列车提速试验 ,利用试验所取得的成果 ,几次调整列车运行图 ,将快速旅客列车运行最高速提到了 1 60 km/h,并实现了主要干线的普遍提速 ,1 997年 2月铁道部发布了《快速旅客列车运行办法》,规定了列车速度 1 2 0 km/h以上至1 60…  相似文献   

18.
高速列车与铁路简支组合梁动力相互作用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中小跨度上承式钢板梁桥在提速时横向振幅过大的问题,提出将钢板梁桥改造成组合桥梁。应用MSC/DYTRAN大型软件对改造后的32m简支组合梁结构进行桥梁动力特性及列车走行性分析。结果表明,当运行速度在140~220km.h-1时,机车车辆的乘客乘座舒适度满足良的标准,改造后简支组合梁结构满足高速旅客列车速度小于220km.h-1的走行性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为充分用好铁路新增运输能力,铁道部根据后续动车组交付计划和全路客运需求,召开专门会议,编制了全路调整列车运行图,自2008年12月21日零时起,在全国铁路同时施行。12月19—25日为调整图实施的过渡期。调整运行图后,全国铁路共增开跨铁路局旅客列车22对包括动车组8对、直达特快2对、特快2对、快速3  相似文献   

20.
我国铁路自1997年4月1日全国实施第一次大提速以来,繁忙干线上旅客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已由原来的11Okrn/h提高到160krn/h,有些线路最高达到200krn/h。截止2002年,全国铁路提速总里程已达到13838km,占全国铁路繁忙干线总里程的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