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高速公路风化岩质边坡滑坡治理施工技术,分析了塌方产生的机理,并介绍了不同的防治措施,以保证边坡安全及长期稳定性。通过治理,风化岩质边坡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得到显著改善和提高,阻止了边坡滑坡的初期形成,提高了边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梅河高速公路沿线不良地质现象较多.施工期间少数边坡出现了滑坡病害的情况,分析了K110边坡滑坡的产生机理以及采取的加固模式,提出采用注浆钢花管技术对边坡滑坡进行处治的措施。实体工程的应用表明治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李勇  ;杨文甫 《中国水运》2010,(2):123-124
工程建设中常常会遇到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滑坡、崩塌等问题。文中以河源某松散土体边坡为例,介绍该边坡滑坡发展特征,分析和总结滑坡原因以及多次发生滑坡、多次加固处理失败的经验及教训,为类似边坡工程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贵新公路典型软硬互层岩石边坡工程稳定性分析,发现滑坡发生在反倾斜岩质边坡的可能性依然很大,以都新YK213+740~+920段路基边坡滑坡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Ordina-ry、Bishop、Janbu和Morgenstern-Price分析了这种不良地质条件下的边坡稳定性,为软硬互层岩石边坡工程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方法和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5.
周毅  王钢城  左辉  霍从顺 《中国水运》2009,(11):161-162
在MAPGIS平台基础上,针对边坡空间失稳破坏的特征,采用MAPGIS空间数据分析功能和DTM分析功能,探讨了西藏觉拉雄曲流域的主要滑坡的稳定状况,利用MAPGIS系统对其进行了边坡失稳的确定性系数(CF)计算,并进行滑坡因子敏感性分析,确定了各因子中对应于滑坡发生的最不利数值区间,得出在现有资料条件下,该区段滑坡发生的敏感条件为坡度和边坡所处位置高程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根据粉细砂边坡的饱和一非饱和强度与渗流理论,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降雨入渗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揭示了对边坡变形和破坏的作用机理,表明降雨是诱发滑坡的关键因素之一;粉细砂边坡在无降雨时基本处于稳定状态,连续性降雨使边坡土体的含水量显著增加,坡脚部位饱和区内的基质吸力减小并出现塑性区,随着降雨历时延长,饱和区逐渐扩展至边坡土体中部,塑性区逐渐扩展直至贯通而发生滑坡;在长期低强度降雨条件下边坡较易发生深层滑动,强降雨时边坡更易发生浅层滑动。该研究提出了降雨条件下边坡的稳定性分析供一般的技术思路,可供边坡失稳预警和滑坡防治参考。  相似文献   

7.
陈长生 《中国水运》2010,(10):190-191
合肥市南淝河中游左岸河堤边坡是一沿河岸连续分布的高边坡,在调查河堤边坡工程的基础上,对该滑坡在多种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在持续暴雨条件下滑坡稳定性下降,尤其在考虑地震作用时,滑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这为滑坡的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姚渡至广元段公路某滑坡原设计右侧为挖方边坡,为锚杆框架梁挂植草防护边坡。在施工过程中边坡开挖至标高592~595m左右时坡面发生大面积坍塌,根据滑面特征及滑坡边界特征判断,该处滑坡为一基岩滑坡,沿基岩内某一软弱面滑动,剪出口出露。本文首先对该滑坡工程地质条件、岩土体参数进行分析;然后采用GEO-SLOPE对该滑坡在坡脚开挖前及开挖后进行二维数值模拟研究,以及对其开挖后的稳定性进行了定量计算。  相似文献   

9.
路堑边坡稳定性受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运用因素敏感性分析方法,对边坡稳定性有较大影响的因素进行检查和分析,可以确定影响滑坡稳定性的最敏感和较敏感因素,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滑坡监测和防治工作。为此,本文以广东省某高速公路路堑边坡稳定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为例,在边坡工程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首先对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然后从定量的角度对其敏感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非饱和渗流虽然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但至今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还是不成熟,不普遍.本次试验研究是依托云南省水麻高速公路建设工程,选取了一残积土公路边坡进行了现场人工降雨诱发滑坡试验,并对公路边坡的非饱和渗流进行了数值模拟,以达到有效控制和防治公路边坡滑坡的目的.此试验方法为降雨入渗的边坡非饱和稳定性评估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彭志豪  朱俊 《水运工程》2017,(10):125-129
针对由于超孔隙水压过大或者竖向有效应力偏小导致的边坡失稳问题,进行了边坡稳定判定方法的研究。分析堤身或者坡脚某点的竖向有效应力及超孔隙水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与传统的圆弧滑动法对比,得出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竖向有效应力及超孔隙水压判定边坡稳定的结论,且竖向有效应力及超孔隙水压判定法可以检测边坡稳定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2.
曹磊 《水运工程》2019,(3):130-132
明挖深基坑是目前满足船闸主体施工条件比较经济简便的一种施工方法,而开挖成型后的基坑边坡失稳是施工过程中应当重视的一项安全隐患,采用准确、及时、可靠的边坡稳定监测实施技术是保障安全施工环境的前提条件。结合大源渡船闸深基坑开挖工程规模及形状特征,总结深基坑开挖边坡变形监测实施技术要求及方法,将数据成果绘制成变形曲线,客观形象反映出边坡变形规律及最大值。  相似文献   

13.
淤泥质海底航道边坡稳定性对于航道安全运行至关重要。由于航道边坡失稳滑塌具有不确定性,无法对其失稳程度进行预测评估,严重影响过往船只安全和航道管理维护。基于工程试验模拟的方式获取航道边坡失稳滑塌全周期声纹图像,通过分析声纹图像能量变化将其失稳过程划分为:非常稳定、稳定、不稳定、极不稳定、滑塌5个阶段。基于Gabor变换提取各阶段声纹图像特征,利用离散余弦变换进行特征降维,将降维后的声纹图像特征输入Fisher函数中构建失稳程度评估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将待评估声纹图像样本特征输入到预测模型中,识别正确率达到90%。因此,基于Gabor特征构建Fisher模型进行淤泥质海底航道边坡失稳程度评估预测是可行的,对研究航道边坡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汤立  宋敏  费飞 《水运工程》2017,(S2):63-65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含水层中进行基坑开挖时,地下水会不断渗入基坑,较易产生流砂、管涌等破坏现象,甚至使边坡或坑壁失稳坍塌。在基坑开挖前,采用轻型井点降水工艺,将基坑内外水位降低,从而达到开挖基坑的目的,是常用且较为有效的施工方法。以恒大海上威尼斯排水涵闸施工工程涵闸基坑开挖为例,从方案设计到具体的施工过程叙述轻型井点降水。  相似文献   

15.
海堤在风暴潮和极端波浪的联合作用下极易发生堤顶大量越浪,而越浪量的增加可能导致防波堤后坡的破坏,造成海堤整体失稳。针对这一问题,对海堤后坡混凝土板护面进行系列二维物理模型试验,根据越浪对堤后不同坡度不同护面厚度的冲刷破坏情况,讨论堤后混凝土板护面稳定厚度与越浪量和后坡坡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同一坡度下护面稳定厚度与越浪量成线性相关;不同坡度时,坡度越缓,相对厚度越小。最终给出不规则波作用下不同坡度的后坡混凝土板护面厚度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大垫层块石选料困难和抛填理坡施工难度大、较难控制施工质量及进度的问题,通过水工物理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的手段,对人工块体替代垫层块石可行性进行了初步探究。基于水工试验结论,利用CAD与CFD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符合真实海况的三维防波堤水动力数学模型,并通过波面方程和物理模型试验对其有效性进行了验证。数值试验给出了不同垫层形式对波浪爬高的影响,探讨了护面块体的受力和块体间隙的流场分布。结果表明人工块体作垫层有一定可行性。为进一步探究护面层失稳的动力特征提供了依据,对工程设计中人工块体代替垫层块石的可行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高桩码头重力式挡土墙接岸结构的岸坡,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别针对挡土墙前后土体高差、岸坡坡肩宽度、岸坡坡比等因素对岸坡尺寸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合理增加挡土墙前后土体高差,并在保证岸坡稳定的前提下,适当的减小岸坡坡肩宽度、增大岸坡坡比,可以有效减小后方承台的宽度,从而达到节省工程投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根据珠海某10万吨级煤炭码头勘察报告提供的土层参数资料和实际码头结构施工图,建立了高桩码头三维有限元模型,包括无桩岸坡模型和带桩岸坡模型,并利用强度折减理论对其进行岸坡稳定性分析,给出了岸坡安全系数,并进一步分析了桩基对岸坡稳定性的影响。几何模型和力学模型均较为复杂,为了尽可能真实地模拟实际情况,土体屈服准则采用与摩尔-库仑准则相匹配的德鲁克-普拉格准则,桩土界面采用面面接触模式。同时,还给出了天然岸坡和考虑桩基影响下的岸坡塑性区和位移场,从而为高桩码头岸坡的稳定性计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沈树茂  周林根 《水运工程》2017,(S1):109-112
基于抛石斜坡堤提出一种工后沉降量预测方法,通过e-p曲线和钻孔探摸方法预测工后沉降量,结合实际沉降监测数据进行工后沉降预测。以洋山深水港区某抛石围堤航标灯建设为例,运用该方法进行预测,在实际工程中得到较好的印证。  相似文献   

20.
袁海龙  刘莉 《水运工程》2022,(1):140-143
三峡库区重庆渝北区下洛碛土质库段消落带因近岸采砂形成水下深槽,受江水冲刷库岸造成岸坡崩塌导致库岸线不断后移,区内生境已呈现不可逆转的破坏。为寻求一种兼顾环境、生态与经济的综合治理方案,通过现场勘察,在查明消落带地形地貌、岩土体特征、水文地质特征等的基础上,提出传统斜坡生态护岸和特拉锚垫生态护岸2种方案,并从施工工艺、护岸效果、生态恢复效果、施工周期、施工场地条件和后期养护成本共6个方面对比了2种方案的优缺点。结果表明,特拉锚垫生态河道系统护坡方案因其施工工艺简单、植物易活绿化覆盖率高、满足岸坡对江水侵蚀作用的防治需求等优势,更适合类似下洛碛库段消落带的江河湖泊和库区消落带土质和硬质岸坡的生态修复需求,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