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5 毫秒
1.
防眩技术是交通安全技术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在总结了防眩技术机理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新型仿生防眩板的外形及其技术参数的研究与确定,既满足了防眩的功能要求,又具有其外观上的新颖独特和美观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了高速公路防眩设施肋概念,设置防眩设施的意义,防眩设施的类型,及设置防眩设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说明应重视高速公路防眩设施的设置。  相似文献   

3.
甄琦  麻一博  李明  张泽宇  王钰琪 《公路》2023,(1):256-260
针对高速公路车辆产生的风能未得到合理利用的现象,以普通直板型高速公路防眩板为研究对象,设计工况下以高速公路防眩板获得的最佳聚风性能为优化目标,通过CFD数值模拟了高速公路防眩板不同横向断面形状其聚风性能效果,从而寻找出具有最佳聚风性能的高速公路防眩板结构。计算结果显示:针对不同的6种聚风能高速公路防眩板模型均具有聚风功能;聚风能防眩板设置的增压板对模型内部流速有重要影响,有助于提升装置性能;模型Ⅲ(双层防眩板呈20°角摆放的情况下加装增压板)可有效地将风能增大约1.96倍,在6种模型中所具有的聚风性能最佳。揭示了聚风能高速公路防眩板不同结构与模型内流场的关系,为聚风能高速公路防眩板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钱塘江二桥公路桥的防眩装置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简介了防眩装置的防眩机理,重点介绍了钱塘江二桥公路桥防眩装置的设计及其布置与构造情况。  相似文献   

5.
郑培居 《公路》1998,(12):3-6
眩光容易引发交通事故。设置防眩设施的目的,在于降低眩光对驾驶员的不良影响。防眩设施按其效果可分为部分遗光和全部遮光。设计防眩设施应做到既要有效地遮挡眩光又要保证机距,还需照顾到施工、养护、经济、美观等方面的要求。研究成果及实际调查表明,在几种防眩设施中防眩板效果较好,易于施工,费用较低。防眩板设计内容包括遮光角、防眩高度、板宽和板间距。依据科研成果在实用中的验证,一些主要设计参数已经纳入规范。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防眩设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分析了眩光对司机行为的影响,讨论了汽车前照灯的防眩措施,通过对各种防眩设施形式的试验,研究了影响防眩遮光效果的因素,确定了适合我国高速公路的眩设施结构形式及其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7.
防眩设施是解决高速公路车辆车灯眩光问题的安全装置,本文针对目前防眩设施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防眩板是高速公路防眩设施的较优选择。结合济南至青岛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进行防眩板的结构设计,经计算验证防眩板的遮光角、遮光高度及防眩板间距符合规范要求。根据设计方案提出了防眩板安装要求,此工作对今后防眩设施的设置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公路防眩措施的种类及优缺点,并对防眩措施设置的原则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用防眩设施主要有植树、防眩网和防眩板三种形式,利用防眩板防眩,具有安装方便,无积雪、风阻小、维护费用低等优点,主要应用于桥上或其他不宜种植绿化植物的地方。文章介绍了防眩板的部分遮光设置原理,通过对金属防眩板、塑料防眩板和玻璃钢防眩板的制作工艺和性能指标的研究,发现3种防眩板的抗风荷载、抗变形量和抗冲击性都比较好,塑料防眩板和玻璃钢防眩板加入耐老化剂后,其耐候性明显提高,塑料防眩板的耐腐蚀性较好,玻璃钢防眩板和塑料防眩板在发生交通事故时,不易产生二次伤害。文章对不同条件下防眩板的选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迁生  谢志明 《公路》2002,(B11):60-62
介绍了高速公路防眩装置的作用,分析了高速公路夜间行车的交通事故特点和设置防眩设施减少夜间事故的措施及其产生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传统隧道防排水系统中,防水板极易因施工控制不当出现破裂,而防水板破裂后,地下水进入防水板与二衬间的空隙中,由于防水板与二衬间缺乏排水通道,地下水将沿衬砌裂缝、施工缝等薄弱环节渗出而形成隧道渗漏水病害。在传统隧道防排水系统中,渗漏水病害治理难度大,维修费用高,针对传统防排水系统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在隧道防水板与二衬间增设排水板的复合式防排水系统,该系统具有可调节、抗淤堵、易维护等优点。为验证该系统的有效性,采用自主研制的试验装置对复合式防排水系统中所采用的3种土工排水材料(毛细型排水板、凸壳型排水板、土工布)在不同水压及支护压力条件下的排水能力及抗淤堵能力进行了相关试验,并依托某在建隧道工程对不同土工排水材料在隧道复合式防排水系统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现场验证。主要研究成果有:①随着支护压力的增加,3种排水材料的排水能力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土工布降幅最大,毛细型排水板次之,凸壳型排水板最小;②在固定的水压和2层支护间压力条件下,进行20次浑水排水试验后,土工布排水能力发生大幅下降,毛细型排水板和凸壳型排水板排水能力小幅下降,但凸壳型排水板排水夹杂有泥沙,而毛细型排水板排水为清水,表明其抗淤堵能力较好;③复合式防排水系统的现场试验数据表明,防水板与二衬间增设排水板,具有良好排水泄压的能力,可有效降低衬砌背后水压。复合式防排水系统的研发可为隧道防排水系统设计和渗漏水病害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文章针对线束产品加工过程中组装工序使用到的工装板图的绘制过程要点进行阐述。针对车型、订单的特殊性、稳定性,对工装板图的绘制过程进行了进一步说明。为工装板图及治具工装板的设计过程提供理论指导。对工装治具工装板图的设计提出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13.
陈军  徐燕坤  常世平 《汽车技术》2003,(1):30-32,39
针对冲压工艺设计的特点,提出了冲压工艺模板的概念,将基于模板的设计方法引入到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设计领域。探讨了冲压工艺模板的信息建模及及其实例化设计,给出了基于模板的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快速设计集成系统的开发框架。最后以某型轿车的发动机盖外板冲压工艺设计为例,介绍了应用该方法进行冲压工艺设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农绍斯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11):57-59,63,150
在城市道路"十"字路口路段,互通式环形立交异形板多有应用。环形立交异形板结构受力非常复杂,较难通过手算解决工程应用问题。通过对某桥环形立交异形现浇板进行有限元建模分析及工程应用,可为此类工程结构分析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唐玉斌  王晓满 《公路》2005,(4):173-177
汽车与高速公路指示牌的碰撞是极其危险的事故。本文从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统计资料出发。分析了汽车与高速公路指示牌碰撞事故原因,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汽车碰撞半刚性护栏与指示牌进行仿真模拟试验,根据研究结果进一步提出改进设计的方法。从而降低事故对车内乘员的伤害程度。  相似文献   

16.
姜涵章  支德瑜 《汽车工程》1995,17(4):193-197,224
本文介绍了东风汽车公司采用竹胶合板制车箱底板的开发与应用情况,实践证明,作为车箱底材的材料,竹材胶合板的各种性能均优于落叶松板材。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宽幅XPS保温板路基地温调控效果,对共和至玉树高速公路21.5 m幅宽的XPS保温板路基和幅宽13.5 m热棒-XPS保温板复合路基试验路的冻土地温进行了长期系统的监测。结果表明:宽幅XPS保温板路基冻土上限年下降速率、冻土上限位置升温速率和吸热量分别为宽幅普通路基的76%,62%,55%,然而宽幅XPS保温板路基下伏多年冻土仍以较快的速率发生退化,上限下降速率达到0.5 m/a;铺设黑色路面后,宽幅XPS保温板路基和宽幅普通路基吸热量均增大约1倍;和单一的XPS保温板隔热措施相比,热棒-XPS保温板复合路基对路面下2~5 m范围内土层地温产生调控效果,可有效改善采用单一XPS保温板工程措施的被动吸热状态,提高冻土路基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张志刚  林巍 《隧道建设》2017,37(6):717-721
港珠澳跨海集群工程海底隧道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运营期设置有主动与被动的双重防火系统。结合港珠澳海底沉管隧道的主要技术特点,提出防火设计中热释放率、火灾次数、耐火等级以及采取防护措施后构件的主要耐火指标。依据工程防火的具体实施条件,通过综合比较,沉管结构防火设计采用防火板直接覆面方式,沉管接头防火采用由刚性防火板与柔性防火隔断共同组成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双层防护系统。  相似文献   

19.
汪亚琴 《公路》2001,(5):54-56
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采用压板法和切割法设置横向缩缝,常出现断板、板角破坏和啃边现象。对缩缝板材料的更新改造及施工工艺的选定,可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高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质量,降低了施工和养护成本,促进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在高等级公路上更加广泛地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对于ABS控制器的设计,在控制逻辑确定后,其设计难点在于控制器的软硬件实现。文章基于模糊滑模控制逻辑,介绍了基于Freescale公司HCS12系列16位单片机——MC9S12DP256的汽车ABS模糊滑模控制器的软硬件设计。硬件电路设计中,采用最小系统板和目标功能电路板分离设计的方法,基于最小系统开发板,设计了包括电源模块、输入调理及输出驱动电路的目标功能板;软件设计中,依据控制需求,采用模块化编程思想,给出程序流程图,描述了ABS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指出该滑模控制器为后续的台架试验验证及轿车的主动安全控制装置的集成化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