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中国轿车工业自主开发之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发展我国汽车产业应明确的问题是:中国是否需要民族汽车工业,应采取怎样的发展模式,自主开发轿车的时机是否成熟,而解决上述问题,要勇于走自主开发之路,利用我国现有条件争取开发的主动权,在做好市场调研和产品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与汽车零部件企业一起走同步联合开发之路。  相似文献   

2.
《公路与汽运》2005,(4):3-3
纵观中国汽车工业的自主创新之路,摆在我们面前最为关键的问题不是人才,不是知识产权,而是相关政策措施的尽快出台和管理机制的完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虽然明确规定支持自主开发,但是,由于对合资企业的优惠政策未变,对自主品牌和自主开发缺少实质性支持措施,所以尚未真正起到引导汽车企业走自主开发之路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第八章《零部件及相关产业》站在汽车工业全球化的高度,指出了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方向:“适应国际产业发展趋势”,“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努力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工业采购体系”。《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第八章《零部件及相关产业》虽然没有“国产化”、“地产化”等名词,但是通篇都体现了强化自主开发的精神。应该说,其含义比“国产化”、“地产化”更加全面、更加开放、更加符合中国汽车工业的历史和现状,具有战略性。  相似文献   

4.
发展中国家的汽车工业有两条道路:一条是韩国道路,通过自主开发,发展民族工业,成为跨国公司的竞争对手;一条以拉美国家为代表,走合资道路,沦为跨国公司的附庸。我国走的基本是第二条道路。问题的严重性在于:我国比韩国早生产汽车十几年,几大汽车集团公司至今基本没  相似文献   

5.
蒋励 《汽车与配件》2007,(20):34-37
中国汽车工业经过二十年的合资合作,汽车制造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中国汽车工业当初所追求的以市场换技术,从而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汽车产品的愿望不但没有实现,反而导致原有自主开发能力减弱、产业发展面临“空心化”的危险。有介于此,新颁布的《中国汽车产业“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中国将着力增强汽车产业的创新能力,大力引导汽车产业加大自主品牌产品的研发和推向市场的力度,扩大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提高自主品牌的产业竞争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为何进行自主开发?从国家统计局获悉,由国家统计局工交司完成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制约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有三大问题,其中,汽车企业仍不具备自主开发能力排在首位。  相似文献   

7.
朱睿 《驾驶天地》2001,(6):52-53
2000年12月16日,我国第一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可以与跨国公司产品一净高下的“中华”牌轿车下线后,给我国汽车工业带来的是非凡的惊喜,然而,惊喜之余更多的却是忧虑,回顾50年的轿车工业,20年的合资之路,看到的只是越来越多的洋品牌霸主似地占据着国内市场,而真正属于我们的品牌--红旗却难以猎猎招展,上海轿车早已难觅踪影,中华刚刚才上路,在WTO日渐逼进的今天,要不要我们自己的品牌轿车”,“如何发展我国轿车工业”,再次成为国人争文论的焦点,对此,有识之士疾声呼唤:中国汽车工业要壮大,必须走树立自己吕牌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胡安生 《汽车情报》2006,(14):16-19
改革开放,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发展经济政策,开放了汽车市场,众多跨国公司来华投资。从此,我国的汽车产业的发展融入了世界。一方面,使我国的汽车工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跨国公司拥有技术的控制权,我国的汽车工业成了跨国公司在华的贴牌生产基地,没有自主的品牌,没有自己的技术,没有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日趋饱和,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走出去”的愿望日益强烈,金砖国家开始受到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广泛关注。金砖国家经济增长迅速,汽车工业发展却普遍相对较晚,市场潜力巨大。文章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对比研究各国经济状况、开放程度、市场潜力、燃料价格等汽车产业发展主要相关影响因素,并结合各金砖国家汽车市场发展现状和特征,分别提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进入不同国家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公布以后,受到国内外的极大关注。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根据国内外汽车工业发展和国内私人汽车消费的新形势,提出了大量的新政策内容,比如关于自主开发和自主品牌的问题、鼓励私人汽车消费的问题、营销网络建设问题、汽车服务贸易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11.
提高我国汽车产品自主开发能力的产业政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最大的隐忧是忽视自主开发、忽视自主品牌的培育和发展。在目前市场化、国际化背景下,如何增强我国汽车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已成为我国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针对汽车产业政策对自主开发的引导和支持进行分析,并提出进一步提高汽车自主开发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时代汽车》2007,(8):16-17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利用低成本优势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众多的海外投资者,几乎所有的汽车跨国公司都先后以合资、合作的形式将其生产能力转移到中国。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中心之一。然而,在汽车跨国公司的全球分工体系中,中国汽车工业整体处于加工制造环节,只能在世界汽车工业的价值链中获取较小的利益。正是在竞争和发展的压力下,中国汽车产业正在逐步迈出创立自主品牌和国际化发展的经营步伐。  相似文献   

13.
进入新世纪,有关中国汽车工业在加入WTO背景下,如何加快自主开发、培育自主品牌话题,研讨、争论持续不断。在中央领导多次过问批示下,今年“两会”前后达到了高潮。尽管在有的问题上见仁见智.但实现自主发展需要自尊自律社会发展环境,为业内外所共识。曰前媒体两则报道,引发人们对此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新《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众瞩目、备受关注的新《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终于于2004年6月1日由国家发改委正式对外公布实施了。这部新政策的诞生势必对中国汽车业产生深远影响,必将有利于推进汽车产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提升国内汽车生产企业的产品品牌和自主开发能力;有利于建立和完善国产汽车销售和服务体系,促进中国汽车生产企业适应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需要;有利于加快推进汽车产品法制化管理进程,保障汽车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可以引导中国汽车产业走上长期、持续、健康发展道路,为中国从汽车制造大国走向汽车产业大国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与国际资本的合资合作,中国汽车工业实现了巨大的腾飞,为中国汽车工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由于自主品牌滞后,中国汽车工业的自主开发仍步履维艰。因此,反思其原因,寻找其症结,以求对症下药.跨越障碍。在中国汽车工业已经实现合资布局的今天,历史赋予我们的任务也发生了变化。今天的任务乃是,在全面合资的基础上,加大自主研发的力度,加快自主开发技术能力的培养,拓展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使中国汽车工业步入自主健康之路。  相似文献   

16.
自主品牌与中国民族汽车工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自主品牌与发展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认识和相互关系,分析了日、韩、巴西及我国台湾汽车工业发展自 主品牌与民族汽车工业的成功与失败,得出了没有自主开发,自主品牌就不能成就民族汽车工业,不能成为汽车强 国的结论。最后提出了自主开发、发展自主品牌的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久陵 《轿车情报》2012,(2):34-35
“入世”十年给中国汽车工业带来的不仅是规模增大、技术进步,而且让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能在从未有过中国元素的世界汽车产业重组“大戏”之中,扮演重要角色,有时甚至是主角。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汽车工业引进技术、利用外资、发展合资企业的道路取得了巨大成就。加入WTO后,随着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如何发展中国的汽车工业,应对竞争日趋激烈的生存环境,如何面对强大的跨国公司,是摆在中国汽车行业面前的重要问题。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初具规模的中国汽车产业,正处在发展的十字路口。1我国汽车工业合资合作概况近年来,面对中国这个潜力最大的汽车市场,全球汽车核心6 3跨国巨头蜂拥而至。目前,世界汽车产业排名前10位的汽车集团无一不在中国建有汽车整车合资企业。在中国有代表性的中外汽车合资企业见表1。此外,外国…  相似文献   

19.
中国汽车如何实现自主开发和创建自主品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在“入世”的大环境下,我国汽车产业一路“高歌猛进”,产销量以数倍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攀升,从而使汽车产业成为全国最大的亮点。与此同时,中国如何实现汽车自主开发和自主品牌创建问题也成为国人关注的热点。业界对此问题的看法有很大的不同,其分歧主要在于怎样理解自主开发和自主品牌问题,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以何种途径及谋略才能达到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日趋饱和,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走出去"的愿望日益强烈,金砖国家开始受到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广泛关注。金砖国家经济增长迅速,汽车工业发展却普遍相对较晚,市场潜力巨大。文章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对比研究各国经济状况、开放程度、市场潜力、燃料价格等汽车产业发展主要相关影响因素,并结合各金砖国家汽车市场发展现状和特征,分别提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进入不同国家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