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7年不仅仅是中国造船市场蓬勃发展的一年,中国航运业的茁壮成长正为中国这个传统意义上的造船大国注入新的发展动力。我们看到,中远等顶级船东正按国家的造船规划步伐发展着,各种行业资源,包括人力和技术资源,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远洋航务》2007,(12):14-17
中国船舶制造业发展迅速,但整体竞争力不强,需要加强自主创新和资源整合力度,使中国由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转变。中国自主设计的主流船型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品牌,高新技术船舶仍然要依赖国外设计,而且配套产业严重滞后,造船业能源资源消耗也处于较高水平。目前,中国正面临海运事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在整个经济稳定快速发展,海运和造船形势良好的大背景下,造船企业一定要抓好自主创新、产业升级、节能降耗等工作,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使中国逐步完成从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中国造船》2008,49(4)
2008年船舶工业发展论坛暨纪念《中国造船》创刊60周年大会,于2008年10月28日,在北京隆重举行。众所周知,近年来中国船舶工业迅速发展,中国造船人为建设造船大国和造船强国,正不遗余力地努力拼搏。连年来,中国船舶界都在举办船舶工业发展论坛,以研讨船舶工业发展的相关问题。今  相似文献   

4.
中国造船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中国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14年来,中国造船业迅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造船业是中国机电行业中较早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造船市场竞争的行业。市场竞争对发展造船技术提出了迫切的要求;造船技术的发展是中国造船业迅速发展并能在国际造船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因素。90年代和21世纪的市场竞争将更体现科技实力的竞争,造船技术将更迅猛地发展。中国造船技术发展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5.
安飞 《中国船检》2004,(6):40-43
2003年,中国造船产量约为600万吨.这是自我国成为世界第三造船大国8年以来.首次突破全球造船总量的10%。伴随着中国造船能力的不断攀升.有业内人士预言,在2020年中国造船产量将有望超越日、韩.成为全球瞩目的“世界船坞”。而就在中国船舶工业谋求进一步扩大发展的同时.日、韩、欧、美等造船强国却在近期开始控制本国造船业的发展规模。日本甚至认为中国增强造船能  相似文献   

6.
分析中国造船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介绍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中若干子系统的功能,提出造船企业建设企业资源规划系统的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12月2日在上海浦东举行了"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成立70周年纪念会暨颁奖仪式"。纪念会暨颁奖仪式由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方书甲主持,理事长黄平涛作《中国造船工程学会70年发展历程回顾》专题报告;台湾"中国造船暨轮机工程师学会"理事长吕学信、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张广钦、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高级顾问路小彦、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李国安、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周振柏致辞,热烈祝贺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成立  相似文献   

8.
中国船舶制造业发展迅速,但整体竞争力不强,需要加强自主创新和资源整合力度,使中国由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转变。中国自主设计的主流船型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品牌,高新技术船舶仍然要依赖国外设计,而且配套产业严重滞后,造船业能源资源消耗也处于较高水平。目前,中国正面临海运事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在整个经  相似文献   

9.
为迎接世界造船中心向中国转移以及满足将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实际需要,我国造船业正加速大型造船设施的建设;政府如不采取措施控制大型造船设施的建设规模,2015年后我国造船能力将出现产能严重过剩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崔连德 《中国船检》2012,(2):28-30,104,109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向深层次蔓延,航运市场和造船市场正相继步入几十年不遇的大周期调整谷底。中国的“航运强国”和“造船强国”建设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作为国家船级社,CCS如何创新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航运、造船“两强”建设的进程,而且也关系到作为船检主力军,服务国家经济发展作用的发挥。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船级社总裁孙立成。  相似文献   

11.
徐国新 《江苏船舶》2004,21(5):42-43
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内河造船企业,特别是民营造船企业,正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造船产业大军。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造船已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3位。英国劳氏船级社对中国近几年造船企业接单量占国际市场的份额进行了统计,具体数据为:1998年占2.5%,2000年上升为5.6%,2001年达到11.3%,2002年为12.6%。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详细地论述了数字化造船和数字化造船企业的概念,绿色造船与数字化造船之间的关系,发展数字化造船对中国造船工业的意义等问题,并对我国发展数字化造船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5月9日~10日,数字化造船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学术委员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设计学术委员在上海成功举办第四届"中国数字造船与绿色造船发展高峰论坛",会议邀请了行业领导、专家学者、造船企业、科研院校、信息化解决方案供应商、相关配套企业就数字化造船和绿  相似文献   

14.
《中国造船》2008,49(3)
《中国造船》是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学报,创刊于1948年9月。今年是《中国造船》创刊60周年,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定于今年10月底在北京举行隆重的纪念大会。大会将邀请有关领导结合我国的造船形势作报告,《中国造船》编辑委员会领导作纪念报告,并结合“绿色造船”等主题开展学术讨论。同时,《中国造船》将以增刊的形式出版一期“《中国造船》创刊60周年特刊”(总第183期)。  相似文献   

15.
《船艇》2006,(11B):32-32
凭借黄金水道与黄金海岸交汇的地缘优势,长三角地区正逐渐成为世界造船业投资看好的集聚区域。五年内,上海、江苏和浙江有望形成接近3000万吨的造船能力,而到2015年,长三角地区造船产量占中国造船市场的比重将从目前约50%提高到60%以上。惠港造船、启亚船务、东江造船等10多家内外资企业在江苏南通竞相抢滩,5家船厂同时开工建设,投资总额突破25亿元人民币,南通启东沿江岸线船舶制造产业群已初具规模。离南通不远的泰州靖江市凭借着52.3公里的长江岸线资源,计划在5年内做大做强船舶制造业,形成年产300—400万吨的船舶生产规模,跻身中国造船业前5位。与此同时,位于长三角南翼的宁波刚完成了浙江省最大的造船码头的土建工程。负责该项目的浙江省造船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个全长2600米码头的实际造船能力可达到10万吨级。”  相似文献   

16.
正由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北京造船工程学会、天津造船工程学会、浙江省造船工程学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力学委员会高性能船组联合主办,浙江省造船工程学会承办的第十七届船艇发展及水系旅游学术研讨会于2016年9月23日在杭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由浙江省造船工程学会阮少华秘书长主持。浙江省造船工程学会郑惠明理事长致欢迎辞。郑惠明  相似文献   

17.
<正>面对韩国、中国的快速发展,日本政府也开始反思,如何在稳健发展和快速发展中找到最佳平衡点,推动日本造船的进一步发展,在中日韩下一轮竞争中占得先机,强势胜出。2019年8月1日,日本三井ES造船株式会社、三井物产株式会社与中国最大的民营造船企业江苏扬子江船业集团公司三方共同组建的合资公司——江苏扬子三井造船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世界造船产业正加速向中国转移,中国造船业前景相当广阔.计鹚到2005年造船总量占世界的35%,跃升全球最大造船强国指日可待。对此,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我国造船工业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大对造船工业的大规模投资,2月11日,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的《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下简称“振兴规划”)隆重推出、《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广东省船舶产业振兴规划》(2009—2011年)也在不同时期顺势而出。振兴规划及纲要出台,鼓舞了全国及南方地区造船业,船企无不为之振奋欢欣鼓舞。  相似文献   

19.
日本、韩国将造船能力向中国转移,国内造船业有准备但不充分 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分工,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正在不断地深化。各种产业向最具资源禀赋优势的国家和地区相对集中,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也是促使世界经济能够保持平稳持续发展的必然规律。我们研究世界造船业近百年的历史,就可以发现一条明显的演变规律,即世界造船中心由西方国家逐步向东方国家转移。当前世界造船产业的转移,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韩国同欧洲争夺霸主地位一样,产业转移的方向已经开始转向中国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从国际船舶市场发展的趋势看,当前的日本和韩国造船企业虽掌握了先进的造船技术,但迫于日益高昂的劳动力价格和日益紧张的造船用地,促使他们一方面在技术研发上下功夫,提高造船效率,保持在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则是加大在中国、越南等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力度,以期利用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和土地优势,转移部分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世界海运》2009,32(4):17-18
“中国速度”催生世界造船“三国时代” 20世纪50年代,日本造船业开始起步,并于1956年取代英国成为世界最大造船国。在长达40多年的时间里,日本造船业始终占据着世界第一的宝座。韩国从上世纪70年代起开始大规模发展造船业,经过30年的努力,在2003年,其造船总量和接单总量两大指标双双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