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为了研究适合中国城镇道路混合交通特点的道路养护优化策略,在总结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改进了机动车延误计算模型,提出了包括养护费用、机动车延误损失、非机动车延误损失和交通事故损失在内的总耗费目标函数.通过求解该函数的最小值来确定最优作业区长度及养护作业起始时间.利用"试错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并通过算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养护作业区长度和作业起始时间是制定养护策略的关键因素,在养护路段长度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合理设定作业区长度和起始时间可使总耗费最省.  相似文献   

2.
目前,微表处大多用于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贵州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采用了微表处技术,微表处现场补给作业施工技术改变了传统的场外作业方式,通过在施工现场给微表处摊铺车完成各种材料补给,能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3.
燃油成本在班轮运营总成本中占有很大比重,燃油补给是影响航运公司班轮运营成本和效益的一项重要决策.基于航速调整策略,以班轮运营总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建立燃油补给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运用分段线性逼近法对燃油消耗函数进行线性化处理,并设计了求解算法步骤.实例分析验证了模型和求解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航运市场需求低迷的情况下,船舶更适宜采取较低的航速,采取灵活的加油港策略或放宽船舶到港时间窗限制,能更为有效地降低燃油成本.  相似文献   

4.
以某机车厂轮对生产线为对象进行了标准作业研究,通过对该生产线的生产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出影响生产线效率、阻碍生产流畅的瓶颈工序.在此基础上,应用工作研究和人机工程的相关理论知识对瓶颈工序进行优化分析,包括改善作业方法、绘制标准要素表以及对现场物品进行合理定置,制定标准作业指导书.并对改进前后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缩短了作业时间,减少了浪费,使得作业标准化,从而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货物运输过程,并以建立车流在技术站中有调中转时间分布函数为例,以此假定其他环节的作业时间分布函数,进而得到送达时间的分布函数。根据《铁路货物运输规程》规定的货物运到期限求出可以实现的概率,按一定比例把运到期限分配到各个环节上,进一步计算出各个环节实现的概率,并从提高各个作业环节的保障率措施来提高整个运到期限的保障率。  相似文献   

6.
3月22日晚9时30分左右,一艘开往深圳蛇口的内地运沙船与一艘从赤湾出发的乌克兰补给船在香港屯门与东涌之间海域发生碰撞?内地运沙船上25名船员无恙,而补给船当场翻转沉没,落水的25人中,6名乌克兰籍船员和1名中国籍船员获救,其余18人失踪,  相似文献   

7.
对影响驼峰解体能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与实际调研数据对比得出列车解体时间是影响驼峰解体能力的关键因素列车解体时间主要由驼峰占用时间决定,而驼峰占用时间受到车钩数和列车车辆数影响.应用Anylogic仿真软件建立了驼峰作业过程仿真模型,并采用金州站实际运营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针对影响驼峰占用时间的两个因素车钩数和车辆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车钩数与驼峰占用时间呈指数函数关系;车辆数与驼峰占用时间的呈线性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8.
燃油成本是船东在经营航次租船业务中控制运营成本的关键要素,由于燃油价格随时间频繁波动,而海上运输周期长,因此船舶在挂靠港的燃油补给计划成为船东面对的重要决策问题.本文以不定期航次租船为背景,从船东的视角,研究船舶在连续航次租船运营中的燃油补给问题.首先,基于ARMA模型建立燃油价格预测模型;其次,以连续多航次收益最大为目标,以补给地点和补给量为决策变量,基于燃油价格预测建立优化燃油补给方案的非线性规划模型.最后,针对一个干散货船舶的环太平洋的连续租船航次实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求解模型获取的最优燃油补给方案比传统的加油方式能够节省成本26.34万USD,占营运总收益的14.3%.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以轨道几何状态和养护维修作业成本为子目标函数的大机捣固养护维修作业计划多目标决策模型,其中轨道几何状态最优子目标函数依据轨道高低不平顺恶化模型及恢复模型建立,养护维修作业成本最优子目标函数包括计划性养护费用、固定费用、事后养护费用、舒适性损失费用。采用改进的NSGA-Ⅱ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编写了相应的MATLAB程序,选取一沪昆上行线区段对模型及算法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大机捣固养护维修作业计划多目标决策模型能够提供多个养护维修维护计划方案,且对于初始高低不平顺较大且轨道结构状态恶化较快的区段优先安排养护维修作业;对于初始高低不平顺较小且轨道结构状态恶化较慢的区段,将其维修安排在年度计划的后期,或者不予安排维修作业。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商用车总装线水箱分装工位生产效率和人员工作充实度较低现状,提出了把工业工程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工序优化方法,应用纤科工艺平台软件ISE分析水箱分装工位作业流程和操作,识别装配过程中的浪费和异常,在此基础上对水箱分装工位进行改善,通过Flexsin进行生产线优化和仿真验证。优化后的水箱分装工位节约了人力以及装配时间,提高了装配作业的时间利用率和作业充实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