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主要研究了基于放射性同位素镅(241Am)及放射性同位素铯(137Cs)两种核素的双能γ射线系统,设计制造了一套多通道前放及脉冲成形放大器、可编程脉冲计数式数据采集系统及探测器高压电源系统,推导了双能γ射线测量方程,讨论了双能γ射线测量方程出现线性相关的条件和提高测量精度应采取的测量技术手段.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发现该双能γ射线系统存在明显的测量误差.在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找到了产生误差的物理原因,即高能级γ射线产生的康普顿散射的影响,并据此引入了相应的测量修正算法,该修正算法明显改善了系统的测量误差,使该双能γ射线多相含率测量系统实现工业应用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
脉冲反射法液位测量系统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介绍了脉冲反射法液位测量系统,简要推导了脉冲反射法的测量原理,给出了系统结构及主要部件功能。该系统应用时域脉冲反射测量技术,适用于船舶及其它容器的动、静脉液位等参数的自动测量。  相似文献   

3.
《中国修船》2019,(5):18-20
传统船舶主机测速采用带相敏元件的异步测速发电机测速,坚固耐用,缺点是精度不高,存在一定的误差。文章基于AT89C52单片机平台对主机磁脉冲测速系统的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进行设计。通过PROTEUS仿真软件,检测了系统的可靠性与合理性,使该测速系统能利用高效的方法对船舶主机转速进行测量和显示。  相似文献   

4.
依据水声计量测试原理与方法,设计了一套多波束声呐声学关键参数的计量校准系统。利用多维运行控制装置,在消声水池中对多波束声呐进行了声源级、工作频率、波束宽度、脉冲宽度等声学指标的校准。阐述了校准系统的主要组成、计量器具控制和校准方法。实现了在等效自由场、远场中对水下声呐换能器位置的精确控制、声信号采集与分析等功能。通过不确定度评定,给出了该校准系统工作频率、波束宽度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通过参考值与标称值比对,求得被检多波束声呐声源级误差小于0.7 dB,工作频率误差小于0.03%,脉宽误差小于2%,波束宽度误差小于10%。  相似文献   

5.
太平洋上抢救卫星,是在地球转动、海水流动、船体摆动、天线晃动、目标移动的情况下完成跟踪测量,整个过程相当复杂。时间只有几秒,如果稍有疏忽,一秒或几毫秒的误差,就会给国家造成无法弥补的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6.
付永庆 《船舶工程》2004,26(1):26-29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能实时预报船用发动机主轴系统扭转振动的精确测量方法.首先,根据脉冲填充法的原理,在主轴作匀速转动的条件下,推导了一个用于精确计算齿脉冲发生时刻主轴系统扭振振幅的理论公式.然后,由该式建立了实时求取主轴系统扭振数据的递推算法,并给出了测量主轴平均转速的公式.文中也对扭振算法的基本误差和主轴转速变化的影响进行了讨论.最后给出了一个基于FPGA实现本算法的硬件电路,并使用动态系统仿真工具SystemView对其工作性能进行了模拟和评价.结果表明:理论计算与实验数据有良好的吻合.  相似文献   

7.
王佳  丁鑫  高文超  卢道华 《船舶工程》2015,37(12):56-59
在捷联惯导系统中,惯性器件的确定性误差是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提高惯导系统的输出精度,必须对这一误差加以补偿。以美国Crossbow公司开发的IMU440惯性测量单元为对象进行了快速标定实验,建立了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误差模型方程,提出了用于辨识陀螺仪和加速度计误差模型参数的速率和位置标定法,根据两种标定方法得到了IMU440惯性测量单元的误差模型,最后对误差模型进行了校验。实验结果表明,误差补偿后的惯性器件输出值可以很好地接近理想输出值,大大降低了捷联惯导系统的输出误差。  相似文献   

8.
舰船姿态运动的自适应实时预报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舰船姿态运动预报系统是舰载机起降指导系统中的主要部分,它对提高舰载机安全起降起到重要作用.本文根据大型舰船在随机海浪作用下的运动特性,提出了基于自适应AR模型的预报方法,它通过RLS递推算法实现了在线实时预报.利用DSP设计的上述预报系统,本文进行了大量典型航行工况下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舰船姿态运动预报方法可行,提前2秒的预报误差为2.7%,提前7秒的预报误差为8.3%.因此,该方法在工程中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利用双水听器法分别对脉冲波和连续波进行了水下声强测试,并估算了声功率,着重分析了声强测量在实用中的若干问题,通过不同声场条件下声强测量结果以及声强测量主要误差因素及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程度在理论上和实验结果两方面进行对照比较,得出了几个有实用价值的结论,同时,给出了目前流行的两种强测量方法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水运工程中高精度水深测量的要求,本文以单波束测深系统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水深测量的测深原理及主要误差影响因素。分别从定位误差、测深误差、水位误差、环境效应等角度对高精度水深测量的主要误差来源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建议利用RTK三维水深测量技术消除水位误差的影响,进行导航延时的改正减少定位误差的影响,利用姿态传感器消除横摇、纵摇姿态角对水深测量误差的影响,最终降低水深测量过程中的误差影响,提高水深测量的精度。  相似文献   

11.
在Windows2000系统平台下开发出了液化石油气(LPG)船操作过程的计算机仿真软件。创建了基于软件的虚拟设备以代替实际设备,并对仿真系统进行了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扩展性的虚拟操作。就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技术实现的关键部分给予了阐述,介绍了具体的操作实例。  相似文献   

12.
智能化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神经网络轴系智能化故障诊断系统的开发技术,讨论了BP神经网络和自组织神经网络在轴系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特点,提出以PC为核心的扭振主号采集处理和标准样本的建立方法,介绍诊断系统的软件结构、模块功能、混合编程与接口技术、诊断流程和软件特点。实际应用表明,智能化故障诊断系统是船舶轴系扭振监测与故障诊断的一种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3.
SCTD-ERP系统及VPN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上海交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交技公司)在行业中的特殊性和管理现状,介绍了用SCTD-ERP(Shanghai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td.-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系统进行集中管理的设计思想及其在公司开展具体业务中的应用。同时,在开发SCTD_ERP系统远程访问技术过程中,设计了Vitual Private Network(VPN)远程访问技术,介绍了它的优点、分类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船舶动力定位多处理机系统的故障诊断问题,在分析实际系统总体结构的基础上,确定了系统故障测试关系图,提出了一个基于改进型二值PMC测试模型的分布式系统级故障诊断算法(SELF算法),详细介绍了算法中的报文种类、故障向量与算法描述;最后,采用软件故障注入法对诊断算法与模型进行了故障诊断验证。结果表明:模型适用、算法正确,所开发的分布式系统级故障诊断软件包可靠、实用。  相似文献   

15.
一种虚拟现实的深潜器运动仿真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俊元 《船舶力学》2005,9(4):53-60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深潜器运动仿真设计思想。文中简述了该仿真系统的硬件组成和软件体系结构、实时仿真算法以及仿真数学模型,同时也介绍了仿真系统的其它模块,如三维航迹显示模块和避碰检测模块等。文中最后给出了该系统的一些仿真结果和结论。  相似文献   

16.
船舶智能化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智能化是船舶发展的重要方向。船舶智能化是在综合传感、通信、信息、计算机等多种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结合船舶具体应用环境,构建基于大数据、信息物理系统和物联网等特征的智能系统,使船舶航行、管理与服务更高效、更低秏、更安全和更环保。从大数据、信息物理系统、物联网三个方面介绍了船舶智能化的主要特征。从船舶智能航行和船舶智能管理与服务两个方面分析了船舶领域智能化现状和展望。船舶智能航行方面,探讨了综合船桥系统和无人驾驶的发展方向;船舶智能管理与服务方面,分析了水路ITS、交通流理论和数据分析方法的最新发展,并提出了基于可视分析解决船舶管理大数据处理的流程。  相似文献   

17.
叶军 《港口科技》2012,(5):30-35
为了确保振冲法地基处理工艺的施工,确保振冲资料真实可靠,振冲自动监控系统应用而生。介绍了振冲法的概念、振冲自动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难点首重介绍了该项目的研发和研究成果。振冲自动监控系统是集通信技术、IC电子理论计算机系统操作软件编译方法及工程机械技术于一体的产品。对振冲现场起到了很好的监控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隋世俊 《港口科技》2012,(7):8-9,13
为了提高污水处理系统的自动化程度,采取将PLC和上位机软件组合应用的办法。结合OMRON CJ1M可编程控制器与组态王6.53的特点,介绍PLC及与上位机监控系统的连接方法和特点。以大窑湾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为例,介绍这一办法的应用。该系统取得良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9.
於宇琛  崔勇  李彬 《船电技术》2011,31(2):49-52
本文介绍了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和触摸屏为主体所设计的升船机主提升控制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的特点及其组成部分,提出了系统的设计理念,概述了PLC和触摸屏程序的设计步骤.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电磁兼容性(EMC)的概念及电磁干扰的来源进行了介绍,并介绍了某类大型复杂机电系统存在的主要干扰及干扰测量方法,从抑制干扰源、切断传播途径、提高敏感器件的抗干扰性能三个方面阐述了干扰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