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宇 《湖南交通科技》2010,36(2):138-140,162
介绍了某大跨径单箱单室箱梁混凝土水化热温度的测试方法,通过对现场温度的监测,给出了水化热温度在混凝土箱梁横截面的分布和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分析指出了在混凝土硬化期箱梁容易出现热裂缝的区域,并提出了控制温度裂缝的相应措施,以防止混凝土水化热温升造成箱梁的开裂。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单箱双室大跨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悬浇施工过程中底板出现的纵向裂缝病害,预埋传感器测量箱梁养护期间的温度和应力,并建立箱梁施工仿真实体有限元模型,计算各个荷载工况下的应力分布,研究底板纵向裂缝成因及处治对策。结果表明:箱梁现浇混凝土水化热引起的温度效应是底板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并通过增加底板区域的横向配筋及改进底板养护方案等处治措施,在后续施工过程中节段的底板区域均未发现明显的纵向开裂,针对裂缝成因采取的处治方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以苏通大桥辅桥连续刚构墩顶现浇混凝土箱梁为实例,对其水化热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箱梁水化热阶段的温度及应力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一些控制水化热温度及应力的合理建议,可供早期裂缝控制作参考。  相似文献   

4.
连续箱梁跨中合龙段箱梁顶板纵向裂缝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某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中跨合龙段顶板出现的纵向裂缝,根据现场检查资料并采用空间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产生混凝土顶板纵向裂缝的主要原因是设计上对箱梁温度梯度和车辆轮载作用考虑不足,导致箱梁顶板产生的混凝土横向正应力超过其抗拉标准强所致。  相似文献   

5.
混凝土箱梁水化热温度损伤修正耦合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防止混凝土箱梁墩顶块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早期开裂与温冲现象,研究了混凝土水化热温度损伤模型,综合考虑混凝土弹性模量与边界条件的时变效应,采用线性迭代方法,建立了混凝土箱梁墩顶块水化热温度损伤修正耦合方法,计算了水化热温度损伤场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得到了水化热温度损伤时程关系曲线,分析了温度损伤时变效应规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表明:混凝土箱梁水化热温度偏差小于10%,水化热温差峰值比水化热温度峰值滞后约32h,等效应变峰值与温差峰值发生时间相同,水化热温度损伤度与等效应变成正比,时变效应规律一致,因此,此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6.
对混凝土箱梁进行了水化热温度试验,水化热温度测试选取了梁体的跨中及端部截面,量测水化热温度的变化情况。根据温度测试结果,特别强调了混凝土养护和拆模工序中的注意事项,以免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目前预制箱梁在桥梁工程建设中出现诸多病害的现状,主要对预制箱梁顶板裂缝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可为相关工程提供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目前预制箱梁在桥梁工程建设中出现诸多病害的现状.主要对预制箱梁顶板裂缝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可为相关工程提供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应用太阳物理学理论确定了太阳的实时位置, 结合光线跟踪算法实时选取了结构的时变迎光面, 得到了结构的时变热边界条件; 以永顺—吉首高速公路石家寨立交中的一座小半径曲线刚构箱梁桥为工程背景, 参考当地历史气象数据, 以气温最高的某夏日为例, 在考虑太阳辐射、长波辐射、对流换热和风速等环境条件下, 实现了小半径曲线刚构箱梁桥三维瞬态日照时变温度场的有限元仿真, 通过热-结构耦合分析得到了小半径曲线刚构箱梁桥的日照时变温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 在日照时变辐射作用下, 由于小半径曲线刚构箱梁桥翼缘板的遮盖作用, 箱梁腹板受太阳直射的时间不同, 箱梁各断面腹板处最大温差为1.3℃; 小半径曲线刚构箱梁桥顶板竖向温度梯度变化规律与《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15) 中相似, 顶板上下表面间最大温差为14.3℃, 且箱梁顶板下表面温度变化滞后箱梁顶板上表面约3 h; 小半径曲线刚构箱梁桥顶板下表面会出现最大为3.13 MPa的横向拉应力, 顶板上表面、腹板外表面也均会出现超过2 MPa的横向拉应力; 小半径曲线刚构箱梁桥梁端与跨中位移变化趋势相反, 初步揭示了日照时变辐射作用下小半径曲线刚构箱梁桥的蛇形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10.
在郑西铁路客运专线预制箱梁施工实践中,通过在混凝土内埋设温度传感器,利用计算机监测、记录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根据采集到的各测点温度值,研究了高性能混凝土水化热温度变化规律,并针对如何控制混凝土水化热造成的温度裂缝,提出了施工中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施工阶段地铁车站顶板裂缝的原因,根据实测数据计算了监测段的温度应力,施工阶段水化热不会引起地铁车站顶板开裂,设计类似结构时,可以不设施工手浇带。采用低低热水泥或降低水泥用量是减少水化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大型桥梁的基础、桥墩等大体积混凝土必须考虑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结合北京市京包高速公路上地斜拉桥主塔承台施工和监控实践,分析了水化热变化规律及温度应力对裂缝的影响,据此指导施工,并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对策进行了多方面的阐述,提出了多种水化热裂缝的多种控制措施。实践证明,此工程在混凝土浇注完成后未出现裂缝,施工控制的各项措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秦沈客运专线臬梁水化热温度、应变变化及裂缝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验数据,总结了铁路32m双线单箱单室混凝土箱梁横截面上水化热温度和应变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温差裂缝和温度收缩裂缝的产生机理,对此类箱梁早期温度裂缝的有效控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现场的勘察以及裂缝状况研究与分析,得出了预应力混凝土T梁早期竖向裂缝产生的原因:混凝土的干缩不均匀;裂缝的"摸箍作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混凝土保温保湿不足。进一步做了有限元仿真分析,得出温度应力是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但经裂缝指数分析,裂缝水平为表面裂缝,与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箱梁结构噪声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以南昌某高架铁路箱梁为研究对象,建立混合FE-SEA模型进行数值仿真分析,并进行现场试验验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板厚对结构噪声的影响规律,分析了箱梁各子系统对远场声压的声贡献量。研究结果表明:混合FE-SEA法适用于箱梁结构噪声研究;箱梁结构振动的峰值频率为125 Hz,结构噪声频率范围为50~160 Hz;箱梁顶板和翼板对远场声压级的贡献量较大:增加各板厚度能降低结构噪声,其中增加顶板厚度效果较为明显。因此在减振降噪的过程中,应着重关注顶板和翼板。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三座悬浇施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裂缝类病害的试验研究,分析了腹板、简支端底板及顶板裂缝的产生原因及其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提出关于该类桥梁裂缝病害的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刘昀  邓晓杰 《湖南交通科技》2011,(4):99-101,148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腹板斜裂缝是结构性裂缝,受腹板纵向预应力布置方式和竖向预应力大小的影响。在收集整理国内外已建与在建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腹板开裂成因的基础上,以两座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为例,有针对性地从设计方面分析顶板束、腹板下弯束和底板束对腹板主拉应力计算的影响,并提出一些相应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给结构带来的影响和导致的病害,研究了其对桥梁桥台的影响及对策。以一座2×30.0 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施工过程中桥台病害情况为例,采用理论和有限元建模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水化热给结构带来的响应及其成因,最后提出水化热病害的处治对策,对今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某旧桥加固项目为背景,结合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大跨径宽幅连续箱梁常出现的腹板斜向裂缝、底板纵向裂缝及顶板纵向裂缝等病害原因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分析及总结;对于多跨变截面连续梁采用了创新的体外预应力布置,即达到了改善主拉应力的效果,又提高了跨中下缘压应力储备及跨中承载能力,可为类似旧桥加固桥梁借鉴。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薄壁式桥台出现的竖向裂缝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并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桥梁特征等因素展开研究,排除了裂缝产生的多种可能性,最终得出结论:薄壁式桥台普遍产生竖向裂缝的现象是由浇筑桥面时混凝土水化热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所导致。针对此提出解决方案,可抑制竖向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