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侯树杰 《世界海运》2011,34(12):46-48
一、渔船能否适用海事赔偿责任限制?二、雇佣合同项下的海上人身损害赔偿是否属于《海商法》第二百零八条规定的非限制性债权?  相似文献   

2.
张昉 《世界海运》2009,32(5):68-69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是海商法中独具特色的制度。该制度将责任人的赔偿责任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有效地保护了船舶所有人、船舶承租人、船舶经营人、救助人和责任保险人等责任主体的利益,是海上灾难风险分摊的需求以及海上航运业发展的结果。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案件由哪国法院管辖,直接关系到判决结果及当事人的相关利益。  相似文献   

3.
海事责任赔偿限制是基于海上特殊风险而保护船舶主体利益的重要制度。随着无人船的发展,传统船员被新的法律主体“岸基操控人员”取代,新主体是否属于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权利主体,目前还面临立法空白。通过分析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的目的与趋势,为满足无人船商业化需要,明确岸基操控人员仍履行船员核心工作并承担相关海上风险,其适用海事赔偿责任具有必要性。同时,根据经营模式将岸基操控人员分为“受雇型岸基操控人员”和“独立型岸基操控人员”分别讨论其具体权利。  相似文献   

4.
海上货物运输“一年时效”规定的探讨杨召南我国《海商法》第257条1款规定:“就海上货物运输向承运人要求赔偿的请求,时效期间为一年,自承运人交付或者应当交付货物之日起计算;……”。自《海商法》实施以来,该“一年时效”的规定似乎被认为在海商案件中具有广泛...  相似文献   

5.
海上各种奇特的海损诉讼案是屡见不鲜的。1868年,英国首都伦敦的法院,审理了一个不寻常的诉讼案件。美国快速帆船“无畏”号船长,对劳埃德船级协会的保险公司起诉,要求保险公司赔偿一笔数额很大的赔偿费,以赔偿一次海损事故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我国对海上人身伤亡赔偿的法律规定过于简单,不足以指导司法实践,尤其是关于我国《海商法》等163条和第169条第三款中的“第三人”的范围在理论和实务界争议颇多。因此,从法律解释技术和法的价值追求两方面对之进行探讨,对于构建我国完美的海上人身伤亡赔偿体系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崔岩 《中国水运》2006,6(10):241-242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是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对海上责任人的赔偿责任进行的限制,对其合法权益进行保护,从而促进航运业的发展。但是,为了避免责任人权利的滥用,规范责任人必要的海上行为,又不得不对这种赔偿责任限制权利进行反限制,这就是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权利的丧失。本文结合我国《海商法》的相关规定,对责任限制权利丧失的一系列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劳黎 《航海》1993,(5):40-40
现在,我们在轮船上工作的人,不论是当船长、轮机长的,还是干水手、机匠、服务员的,社会上或企业里大家都通称他们为海员。是不是一有海上运输业就这样称呼呢?不是的。“海员”这个名称,是有历史渊源的。  相似文献   

9.
气体锭刚一取上“叶夫帕托里”号科学考察船的甲板,关于这一情况的报告,就迅速地飞向苏联科学院、苏科院西伯利亚分院和列宁格勒的全苏“海洋学”科学研究所。为什么这一事实如此牵动人心呢?固态气体是什么,而又是怎样在黑海2000米深的海底成功地找到固态气体的呢?最后,为什么这一发现令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将更多地关注海洋环境与海上安全航行。船舶碰撞是一种发生在海上的侵权行为,会在当事人之间引发损害与赔偿的法律关系。海洋航行的特殊风险及海上经济的特殊性,决定了碰撞法中存在一系列有别于民法中侵权行为的制度。因此,对海事碰撞损害的确认与赔偿原则进行研究便有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肥皂岛     
“肥皂岛”是在希腊爱琴海里,它的原名叫“阿罗丝安塔利亚”。引人入胜的是,每当滂沱大雨的时候,整个岛就仿佛沉浸在白色泡沫之中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原来是岛上的岩石在“变戏法”。岛上的岩石,怎么会“变戏法”呢?这不是在说新的天方夜谭了吗?不是。因为岛上的岩石,含有大量的碱性物质,其成  相似文献   

12.
苏木  油麻草 《游艇业》2009,(8):38-41
三哥,一个心里“长草”的人,总不愿意在一个地方呆得太久。 他的“春风”号帆船,最快也只有12节。“跑那么快干什么?我咖啡还没煮好呢!”他解释道。这就是吴文骏的生活。就像他把这艘船叫“春风”号一样——就让风温柔地吹动船帆,让日子悠悠荡荡地在海上漂着吧,谁跑得过时间呢?  相似文献   

13.
现在,我们在轮船上工作的人,不论是当船长、轮机长的,还是干水手、机匠、服务员的,社会上或企业里大家都通称他们为海员。是不是一有海上运输业就这样称呼呢?不是的。“海员”这个名称,是有历史渊源的。十九世纪中叶以前,我国水上交通运输工具主要是木帆船。据统计,19世纪末20世纪初,仅上海港就有木帆船3600多艘,船工近10万人。当时,在木帆船上工作的人称为“船主”、“船老大”、“撑船人”、  相似文献   

14.
航用恒星     
船舶在大海上航行,海天相连,渺无涯际。人们不禁会问:怎样知道船舶的位置,并引导航行呢?我国是世界上天文学和航海活动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在古代,航海者很自然地把日、月、星辰作为“空中灯塔”和“指路明灯”。在汉初《淮南子·齐俗训》中,就有“夫乘舟而惑者,不知东西、见斗、极则寤矣”。这是最早利用北斗、北极星辨别方向的记载。公元414年东晋僧人法显自天竺(今印度)从海路东归后写成的  相似文献   

15.
海上事故赔偿额将要增加去年3月,在国际海事组织总部召开的一次外交大会上,通过了1974年海上载运旅客及其行李雅典公约的议定书。根据这一条约,在海上事故中,对于旅客的赔偿额将要有很大的增加。雅典公约于1974年通过,但直到1987年方得以生效。其中的原因,部分在于许多国家尽管赞同公约的原则,但同时又认为它所规定的限额太低。例如,死亡或受伤时的最高赔偿额为大约5万美元。在1987年3月“自由企业先驱”号遇难之后,英国建议采取紧急步骤提高公约中规定的赔偿限额。在海事组织理事会的要求下,法律委员会准备了外交大会  相似文献   

16.
QE_2译名之争     
目前世界上最豪华客轮,要推英国在1967年建成的67107吨“QE2”号。此船到底译作“伊丽莎白皇后第二”好呢?还是译作“伊丽莎白皇后二世”好?这是航运界热烈争论的一件事,两方各执一词,现提供两方理由如下,让读者评判。译作“第二”理由是:  相似文献   

17.
吕晶 《珠江水运》2005,(5):37-38
船舶碰撞是一种发生在海上的侵权行为,会在当事人之间引发损害与赔偿的法律关系,而碰撞责任方及过失程度的确定对于碰撞纠纷及损害赔偿问题的解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试针对这一主题作一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8.
来到福建省,谁都想去参观泉州的宋代古船,这般船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遗迹。过去,在我国仅发现过内河的古船,发现海上的木造古船还属首次,同时,世界上除发现古罗马的战船外,发现大型航海古商船也不多见。它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中华民族具有伟大的创造力,它的航海事业曾一度领先于世界。但你可知道是谁发现这艘古船的呢?这次我为撰写科教电影剧本《远航万里话古今》,在采访中听说是厦门大学历史系庄为玑教授,为此我特地访问了他。  相似文献   

19.
由于我国目前尚无完善的人身伤亡赔偿制度,在处理海上人身伤亡赔偿纠纷中缺乏统一严密的制度可资遵循,给海上人身伤亡赔偿纠纷的解决带来了很大难度。通过对《海商法》关于海上人身伤亡损害的相关规定的分析来确定责任主体在不同情况下所应承担赔偿责任的性质。同时,根据《民法通则》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表明请求赔偿的权利人的范围和顺序,以及直接赔偿义务人与间接赔偿义务人的分别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以期待能够为类似纠纷的解决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20.
海外来风     
《中国船检》2006,(6):8-9
IMO秘书长称今年是“海上安全史上糟糕的一年”国际海事组织秘书长EfthimiosMitropoulos在第81届海安会开幕式上讲话时表示,今年到目前为止,海上事故已经造成1400人丧生,这意味着2006年将会是“海上安全史上糟糕的一年”。他还表示,造成1000人丧生的AlSalamBoccaccio98海难是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