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分析了重载交通路段的交通状况和运维特点,总结了车辆荷载对道路路面的作用机理,包括弯曲、疲劳、剪切和车辙效应。分析了我国规范对于重载交通路段设计的不适宜性,从而提出针对重载交通路面的设计方法,首先需要确定临界作用荷载,并进行轴载换算等效,最后基于长寿命路面设计思路进行沥青路面设计,这样能够满足重载交通路段路面的运营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的道路建设中有90%的道路是沥青路面结构。我国公路的建设起步较晚,我国气候和交通荷载条件复杂多变,车辆超载严重,许多公路路面结构还存在种种问题。该文分析指出传统路面设计方法在工程实践中的局限性,并针对重载交通介绍了长寿命沥青路面的设计理念,设计过程中的要求、注意事项,相对于传统设计方法,分析了其在寿命周期,养护成本等方面的优势,最后指出引进长寿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首先对路面设计指标进行分析,对重载沥青路面荷载图式进行研究,对重载沥青路面荷载图式进行阐述,然后分别探讨了交通参数、重载交通道路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及厚度计算,提出重载道路设计方法使用条件以及设计步骤.  相似文献   

4.
中国已逐步建立并完善了以"强基、薄面、稳土基"为原则的长寿命沥青路面建造技术,其中施工工艺的革新是必不可少的措施。文中依据重载路面先进的设计理念,对内蒙古自治区准兴(准格尔—兴和)重载高速公路长寿命沥青砼路面施工技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在重载交通流的反复作用下,沥青路面逐步出现车辙、龟裂老化、密集裂缝等主要病害。在沥青路面病害处治与修复过程中,沥青砼路面铣刨后旧沥青混合料的回收与再利用成为亟待研究的问题。文中通过广州机场高速公路北延线冷再生沥青混合料施工实践,对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永久性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理念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公路运输的交通量日益增大,车辆大型化、重载及超载现象比较严重,致使公路路面结构面临严峻考验。现有高速公路的有效服务时间普遍未能达到其设计使用年限,常常在通车2.3年就出现大面积的车辙、开裂、泛油、坑槽等早期破损现象。相比之下,国外沥青路面的设计寿命越来越长,出现了永久性路面或者长寿命路面的设计理念,这种理念在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方面获得了极大成功。通过对一些国外沥青路面典型结构的研究,对永久性沥青路面的设计理念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7.
甘南地区G213线二级公路沥青路面车辙成因分析及处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依托甘南地区重载交通G213线二级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维修工程,通过对沿线沥青路面车辙的观测与调查,结合历年来从事养护维修工程与管理经验,分析了沿线沥青路面主要车辙类型、成因,提出了车辙处治技术建议,以供今后甘南地区二级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维修及改造工程设计与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8.
厚度计算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设计的首要任务,结构层厚度会直接影响到沥青路面结构的受力特性及使用寿命。应用SHELL设计方法的BISAR3程序,系统分析各结构层厚度变化对重载交通沥青路面路受力特性以及路面结构疲劳寿命的影响,阐述了面层、基层、底基层厚度对并重载交通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的影响规律。通过参数的敏感性分析计算,给出了重载交通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使用寿命的预测模型,有利于合理选择路面结构层厚度,做到工程造价与使用寿命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9.
针对广东地区在重载交通下易出现的沥青路面裂缝、坑槽、唧泥、车辙等早期损坏,特别是长大陡坡段的路面车辙等病害,尝试采用碾压混凝土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以期解决广东地区重载交通作用下的路面耐久性问题。基于碾压混凝土基层的耐久性沥青路面结构,与传统意义上的RCC+AC复合式路面,以及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等结构在材料特性和受力情况等方面较为相似,但又各具特性。因此,通过在借鉴这些路面结构的应力分析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根据碾压混凝土基层耐久性沥青路面结构的特点,对优质碾压混凝土基层施工难点、关键控制点进行进一步研究,从而不断积累经验和提高碾压混凝土路面基层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切实提升江苏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建设水平,通过总结江苏省过往20余年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建设和使用经验,从全寿命周期经济效益角度出发,围绕江苏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20 a寿命的建设目标,对江苏省廿年沥青路面技术框架与发展路径进行研究。基于江苏省高速公路历年路况、交通等数据统计分析,总结了当前沥青路面建设存在使用性能、设计理论、材料以及信息化管控等方面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当前沥青路面设计、施工和运营中的建设需求;基于国内外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指南及手册,调研了国内外沥青路面"寿命"定义和道路寿命终止判据,进而从适用交通水平、服役状态以及养护维修等角度出发,深入剖析了廿年路面的基本内涵,并明确了廿年路面设计宗旨为"沥青路面各项结构性能、路表功能的均衡设计以及各层位的按需分层寿命设计",提出了一种路面结构"性能均衡、寿命协调"的设计理念;基于理论分析、现场检测、室内试验、模型搭建、工程应用、跟踪反馈等综合性技术手段,从关键控制指标、路面结构优化、材料设计与开发、信息化管理与控制以及标准编制等方面,建立了江苏省廿年沥青路面技术框架,明确了廿年路面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排水沥青路面在我国多雨重载地区的工程适应性,针对浙江省金丽温高速公路降雨量、交通量及原材等特性,以实体工程为依托验证排水沥青路面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排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满足重载交通条件下的适应性;排水沥青路面试验段施工质量较好,具有良好的排水、抗滑等性能。  相似文献   

12.
柔性基层沥青路面轴载换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结合重载交通实际状况和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的普遍结构形式,考虑柔性基层沥青路面材料的非线性,采用粘弹性有限元法分析重载交通对柔性基层沥青路面路表弯沉的影响,提出了轴载换算指标,得到了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的轴载换算公式。结果表明: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对于重载交通的轴载敏感性小于半刚性基层路面,更能适应我国公路运输中超载超限问题突出的现状。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重载交通作用下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出现的早期破坏现象,以使用期内总费用最经济为原则,通过正交试验和ANSYS软件分析组合式基层结构与材料等参数对设计指标的影响,并结合试验路工程探讨其在重载交通路面的适用性,进而提出满足重载交通需要的路面结构优化方案,使路面结构在设计使用期内不发生结构性破坏,从而达到提高路面使用性能和降低全寿命周期费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从路基、底基层和基层、沥青面层三个方面分析了压实度与沥青路面耐久性的关系,指出了目前国家规范在压实标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善建议,提出了在当前重载交通下提高沥青路面耐久性的压实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道路建设的迅速发展,沥青路面的施工得到了普遍推广应用。但随着交通量的增长和重载超载车辆的增多,加上温湿度差异、设计、施工、材料和养护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多种沥青路面病害,本文着重介绍了沥青混凝土路面中常见的一些病害,阐述了沥青路面产生裂缝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性养护的相应措施。对今后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层模量是沥青路面设计的重要参数,它的取值将直接影响到沥青路面的受力计算结果与使用寿命。在应用BISAR3.0程序系统计算不同轴载情况下基层模量变化对沥青路面受力与变形特性的基础上,统计得到了基层模量对重载交通沥青路面使用寿命的影响模型。结果表明,基层模量对重载交通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具有显著的影响,在设计中需要根据工程实际,选用合理的基层模量参数。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重载沥青路面的水损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广东省的环境和交通状况的实际出发,通过调查得到重载交通沥青路面损害的主要类型,提出广东省干线道路沥青路面极易发生水损害,并从设计、施工、管理等角度分析了水损害产生的原因,阐述从不同环节进行综合治理的思想和相关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易出现各种技术问题,但又缺乏沥青路面施工专家进行现场解决的现状,在分析研究路面施工技术特点的基础上,结合人工智能中的专家系统技术,采用模块化和结构化的程序设计方法,研制开发了国内第一个界面友好、简单实用的沥青路面施工专家系统APCES V1.0。  相似文献   

19.
滨州永久性沥青路面试验路初期阶段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设计的沥青路面结构需要周期性改建的重大技术难题,从重载作用下路面结构疲劳损坏的机理入手,首次铺筑重载交通条件下具备路面响应实时监测和长期性能观测条件的永久性沥青路面试验生产路。建立了典型重载交通道路的轴载谱参数和重载交通条件下路面力学响应实测数据库。通过对不同结构组合的路面结构力学响应规律的研究,得出了不同的路面受力状态规律,构建了路面力学响应新模型。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重载条件下永久性沥青路面典型结构形式,推荐结构4作为典型永久性沥青路面结构推广应用,并初步形成基于累计损伤与极限应变的永久性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中外公路》2009,29(1)
日前,“重载交通长寿命沥青路面关键技术研究”通过验收。项目研究成果具有显著创新性,社会经济效益罗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总体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延长我国沥青路面在重载交通状况下的使用寿命,实现10年内沥青面层的辙槽深度小于15mm不需维修处理,路面结构在40年内不产生结构性破坏,2005年,由长沙理工大学、同济大学、河北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组成的研究团队承担了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重载交通长寿命沥青路面关键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