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后的卫生状况,为改善地下车站的空气质量、开展卫生监督和疾病防控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及合理建议。依据相关标准对某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卫生状况检测。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环节清洗后的积尘量为0.52 g/m~2,细菌总数为1.66cfu/cm~2,真菌总数为1.01cfu/cm~2;空调清洗后,送风中的细菌总数为195.94 cfu/m~3,真菌总数为257.82 cfu/m~3,可吸入颗粒物为0.070 mg/m~3,β-溶血性链球菌的未检出率为100%(155/155)。检测结果表明,地下车站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后卫生状况良好,符合相关卫生规范和标准限值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旅客空调列车空气质量卫生状况。方法对某站始发的旅客空调列车随机抽样8个车底,在列车始发前与运行后1h对其车厢进行空气质量现场快速检测,检测项目为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照度、噪声、CO、CO2、可吸入颗粒、空气细菌总数。结果列车始发前可吸入颗粒、空气细菌总数合格率均96.88%,其余检测项目合格率均为100.00%;列车运行后1h CO2、空气细菌总数合格率均为84.38%,可吸入颗粒合格率为96.88%,其余检测项目合格率均为100.00%。结论旅客上车列车运行后车厢内的CO2浓度、空气细菌总数增高,应加强新风量的补充并定期清洗空调送风口以提高车厢的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新投入运营国产空调旅客列车和普通旅客列车不同车厢内空气中细菌总数,溶血性链球菌进行调查。共采集有效样本51份其结果表明,夏季旅客列车内细菌污染严重。空调车细菌总数均值1 3700个/m~3,普通车为2 6900个/m~3;空调车溶血性链球菌检出率17.6%,普通车38.5%。两车之间差异检验显著(P<0.01),污染程度普通车大于空调车。  相似文献   

4.
选择京沪、武广客运专线上运营的5种车型14个车次列车,在冬夏季节高峰客流时段测试车内的热环境、空气品质、空气瞬变压力、噪声、振动、照明等指标,并对6 210名旅客进行乘车舒适度问卷调查,研究高速动车组的车内环境技术条件。结果表明:高速动车组旅客对有关乘车舒适度各影响因素的关注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噪声、空气瞬变压力、异臭味、厕所设施、温度、振动、座椅宽度、空气清新度、座位脚部空间和车内清洁度。建议适宜的高速动车组车内环境技术条件是:车内温度在冬季时北方为22~24℃、南方为19~22℃,夏季时北方为25~27℃、南方为26~28℃;车内空气品质为CO2≤0.15%,TVOC 0.8~1mg·m-3,HCHO≤0.1mg·m-3,NH3≤0.2 mg·m-3,PM10≤0.15 mg·m-3,CO≤5 mg·m-3,细菌总数≤2 500cfu·m-3,O2≥20%,负离子≥300N·cm-3,对于车厢内的新风量一等座、二等座车厢分别取30和25m3·(h·人)-1,由此可使车内的空气品质综合评价指数达到2级;最大车内空气瞬变压力变化速率在平原线路条件下分别取0.3kPa·s-1和0.8kPa·(3s)-1,在山区线路条件下分别取0.2kPa·s-1和0.5kPa·(3s)-1;车内噪声在车速≤250km·h-1时一等座车厢≤65dB(A)、二等座车厢≤68dB(A),车速250km·h-1时一等座车厢≤68dB(A)、二等座车厢≤70dB(A);车内垂向振动加速度≤0.50m·s-2,纵向、横向振动加速度均≤0.38m·s-2,振动加速度矢量和≤0.9m·s-2;车内照度取一等座、软席车厢≥200lx,二等座车厢≥150lx。  相似文献   

5.
旅客列车空气卫生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旅客列车空气卫生质量,对南京铁路分局19趟运营旅客列车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各项卫生指标中,一氧化碳合格率最高,二氧化碳合格率最低;空调列车与非空调列车相比,空调列车二氧化碳合格率较低;硬座、硬卧、软卧(座)、餐车4种车厢之间,噪声、二氧化碳、细菌总数合格率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目前国内高海拔地区(海拔>3 000 m)隧道内燃牵引运营通风设计中,有害气体容许浓度没有相应的规范可参照。通过国内外高、低海拔地区CO、NO2最高容许浓度的比较,国内外隧道运营通风与环境控制标准检索、分析,提出高海拔隧道内燃牵引运营通风控制标准建议值。研究结论:国内相关规范(标准)规定的有害气体最高容许浓度比国外发达国家的标准要求高。初步建议高海拔运营隧道内空气中内燃机车废气的容许浓度:NOx(以NO2计):工作日内平均容许浓度为10 mg/m3,工作日内任何一次30 min内接触废气的平均浓度不超过30 mg/m3。CO:工作日内平均容许浓度为30 mg/m3,工作日内任何一次30 min内接触废气的平均浓度不超过90 mg/m3。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空调客车环境对乘务员个性特征影响。方法 选择国产新型空调客车及 2 3型普通车乘务员各10 0名 ,填写卡氏 16PF个性成人问卷 ,并对空调客车及普通客车内环境进行监测。结果 空调客车内CO2 和空气细菌总数指标显著高于普通客车 ,P均 <0 0 1。二元人格特性调查显示 ,2类客车乘务员特性情况基本一致 ;16种个性因素结果显示 ,空调客车乘务员的幻想性、实验性的个性因素显著高于普通客车乘务员 ,P <0 0 1。说明空调客车乘务员对事物的幻想和实验能力均优于普通客车乘务员 ,而紧张性则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提示空调客车乘…  相似文献   

8.
铁道部部颁《旅客列车卫生监督管理规程》规定,客车内部空气中细菌总数冬季不得超过6000个/m~3、夏季不宜超过4500个/m~3,CO浓度不得超过0.15%,CO浓度不得超过10mg/m~3。为了解辖内旅客列车空气质量是否符合部颁要求,并为改善提供依据,我们于1989年列377次快车和477次慢车进行了空气质量调查,结果如下。一、377次快车((表1)  相似文献   

9.
空气中氨的测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空气中氨的测定方法。材料和方法空气中的氨经采样后用靛酚蓝或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按采样5 L计;靛酚蓝比色法的检出限为0.1 mg/m3,纳氏试剂比色法的检出限为0.4 mg/m3;靛酚蓝比色法回收率为94.0%~100.2%,纳氏试剂比色法回收率为95.5%~102.6%。结论:由于靛酚蓝比色法的灵敏度高于纳氏试剂比色法,故公共场所和室内空气中氨的测定应采用靛酚蓝比色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解地铁车站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为地铁运营卫生管理提供依据和建议,为卫生行政审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年至2012年对广州市三条线路的地铁车站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了调查与检测。结果三条线风管内表面积尘量和积尘微生物、新风量和嗜肺军团菌合格率均为100%;三条线车站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指标细菌总数指标合格率A线为82.7%(110/133),B线为98.4%(62/63),C线为85.7%(54/63);真菌总数指标合格率A线为90.2%(120/133),B线为85.7%(54/63),C线为44.4%(28/63);PM10 A线为34.6%(46/133),B线为54.0%(34/63),C线为76.2%(48/63)。结论地铁车站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空气质量存在一定卫生问题,应在今后的管理与维护中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1.
按照铁道部开行“绿色列车”要求,乌鲁木齐铁路局对其管内6对旅客列车车厢内部空气质量和微小气候现状进行了调查,并采用空气质量综合评价指数法对调查结果进行了评价。调查结果表明,特快空调列车车厢内部空气质量和微小气候均符合国家标准;普通空调列车和旧车型车厢内部的温度、细菌总数等部分指标超过国家标准。根据旅客季节性和阶段性变化情况,控制列车空调机组风机风量,可有效改善车厢内部空气质量,降低能耗;夏季将空调列车车厢内部温度提高1℃,使其保持在25~27℃,可提高旅客满意度21%,降低油耗5.4%,并减少CO2、NOX等污染物的排放量,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观察负压加氯消毒自控装置对饮水消毒效果。方法余氯现场测定,其他项目检测,采用常规取样,在(20±2)℃于4 h内送到实验室,按《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进行检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001对结果评价。结果药箱消毒液浓度测定三箱挥发仅为0.002 3 mg/L,检测水井(对照)、水塔、生活区及生产区(150~300 m)水中余氯、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除井水(对照)外,其余项目和指标全部合格。结论结果表明负压加氯消毒的水质所测项目指标100%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具有结构简单,省人省力,消毒效果可靠。可广泛适用于铁路沿线车站饮水消毒工作。  相似文献   

13.
新广州火车站新风系统与空气品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客站空调系统新风取风口位置的选择与候车厅内空气品质有直接关系,为此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新广州火车站周围空气中CO2浓度的分布情况,进而对空调系统新风口位置的选择进行优化,以获得较高的室内空气品质。同时考虑到新风负荷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当人均新风量取17 m3/h时,既可使得候车层满足卫生标准要求,又能够最大程度的实现建筑节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铁路公共场所设施建设、使用、改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TV系统数字直读监测仪 ,选择京广铁路中段由北向南温带向亚热带过度区域 2 0 0km以内依次连续 3个一等车站软席室、售票厅、硬席厅 ,在监测室内各对角线上梅花和中点设点、噪声在监测室中点 ,1 5m高度测定温度、湿度、风速、CO2 、CO、空气细菌和噪声 ,室 厅外设置对照组。依GB96 72— 1996《公共交通等侯室卫生标准》评价。结果 软席室、售票厅、硬席厅的温度 (夏季 )、风速、CO2 、CO、照度符合国标 ;湿度分别超标软席 3 6 %售票厅 6 3%、硬席厅 11 4 %;噪声超标软…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地铁站台空气颗粒物的污染状况,对北京某地铁站台空气颗粒物的数量浓度和质量浓度,以及粒径分布情况进行了1 d的实地监测,同时采集了站台内外的总悬浮颗粒物样品,研究了颗粒物元素组成特征。结果表明,监测粒径为0.0060~9.8900μm范围内,地铁站台空气中颗粒物总数量浓度与粒径为0.0060~0.0170μm的颗粒息息相关,总质量浓度主要取决于粒径为0.6120~6.6700μm的颗粒;早晚乘车高峰时段内站台空气中颗粒物的数量浓度和质量浓度都显著增大,晚高峰时段颗粒物质量浓度高于早高峰时段;监测期间,PM 2.39(粒径为0.0060~2.3900μm颗粒)和PM 9.89(粒径为0.0060~9.8900μm颗粒)平均质量浓度超过了环境空气中PM 2.5和PM 10的标准限值。站台空气颗粒物中Fe含量最高,Fe、Cu、Mn、Cr、Mo的含量显著高于站外。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用固体吸附剂采样并运用热解吸气相色谱分析法测定三氯甲烷。其穿透量为0.12mg/100mg硅胶,平均解吸效率为83.7%,放置5天后的平均回收率为83.3%,变异系数2.6%。按直接进样1ml空气样品计算,检测限为8.5×10~(-3)/μg。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利用健康的雄性大白鼠暴露在 NO_2平均浓度2.9PPM(±0.71SD),每天暴露24小时,每周五天,连续中毒九个月。发现暴露 NO_2的动物残留气指数(残留气/最大肺容积)明显增加(对照:0.320±0.004,NO_2:3.76±0.05,P<0.05);湿肺重量系数(肺 gm/体重 Kg)增加12.7%(对照:3.31±0.068,NO_2:3.73±0.131,P<0.05);肺类脂质(类脂质 mg/湿肺 gm)明显减少8.7%(对照:40.72±0.703,NO_2:37.19±,0.556,P<0.05)和磷脂质的饱和脂肪酸的总量百分率显著减少,这个减少主要是软脂酸盐的减少;最小表面张力(对照:3.4±0.76,NO_2;17.7±1.84,P<0.05)和最大表面张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以硅胶管采集空气中甲醇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法。甲醇浓度为25mg/m~3(相对湿度>90%)时穿透量0.03mg/100mg硅胶;解吸效率100%。含20μg甲醇的硅胶管,室温放置实验第15日的平均回收率85.4%。采气体积0.5L,热解成100ML,进样量1.0ML条件下,最低检出尝试3.0mg/m~3。本法与大注射器采样法的测得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现场测定峰型与标准峰型一致。方法具有穿透量适宜,解吸效率高,采样后硅胶管稳定时间长,精密度,灵敏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南京某铁路采石场作业场所粉尘、噪声作业点进行调查监测,为采取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家卫生标准和方法要求选点进行粉尘、噪声监测和评价。结果(1)作业点粉尘质量浓度和噪声强度分别为3.46~21.0 mg/m3(超标3.9~29倍)、87.0~105.3 dB(A),超标率均为100%。结论采石场作业场所粉尘、噪声超标严重,迫切需要采取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根据铁路空调客车主要车型通风管道的特点,研制通风管道智能化清扫消毒成套设备.设备由定量采样机器人、多功能清洁机器人、捕尘器、多功能半软轴和操作平台组成,具有定量采样、检测、清扫、捕尘、消毒、监控、数据存储等功能.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为:机器人能够在通风管道内自由行走,单方向走行距离30m,最快移动速度10 m· min-1;积尘采样面积为25 cm2;清扫毛刷的扭矩为3.4N·m,清扫角度达90°;捕尘器最大风量为4000m3 ·h-1,可吸入颗粒物排放浓度小于0.1mg·m-3,噪声小于85 dB (A).通风管道现场清洗试验结果表明:平均除尘效果达到94.6%;细菌杀灭率为99.99%,霉菌杀灭率为99.95%.该设备满足旅客列车空调通风系统清扫消毒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