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厦门东通道(翔安)海底隧道陆域段对CRD1、CRD3部超前和CRD1、CRD2部超前两种施工工序的结构内力,采用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手段进行了对比分析,两种方法所得结果吻合良好。研究表明,在两种施工工序条件下,随施工部的开挖,结构内力呈增大趋势,但仍满足施工安全要求.且CRD1、CRD3部超前时的结构内力略小于CRD1、CRD2部超前时的结果,为隧道的信息化施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李金梗 《隧道建设》2008,28(4):399-402
分析拱顶下沉、水平收敛以及内力量测对隧道结构安全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大跨度海底隧道采用CRD法施工时,以隧道拱顶下沉为主作为施工监测控制基准比较合理。结合在建的厦门翔安海底隧道现场监测数据和工程险情资料,对该隧道CRD法(导坑施工顺序1-3-2-4)施工位移判定基准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拱顶下沉量以及拱顶下沉速率的控制基准。研究结果为厦门翔安海底隧道信息化施工和现场控制提供了依据,也为今后类似工程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3.
厦门东通道CRD法施工段中隔壁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国  王明年  俞尚宇 《公路》2008,(3):207-211
针对目前国内采用CRD法修建隧道施工过程中对临时中隔壁的安全性研究很少的情况,结合厦门东通道(翔安)海底隧道对中隔壁采用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两种手段做了对比分析,两种方法所得结果吻合良好。研究结果表明,在CRD1、CRD3部超前和CRD1、CRD2部超前的情况下,中隔壁上部的水平位移都明显大于下部,但结构安全系数相差不大。以上研究为隧道的信息化施工提供了依据,也为今后的相关工程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4.
结合厦门翔安海底隧道A1合同段行车隧道大断面CRD工法施工监控量测配套技术的选用,介绍了大跨隧道CRD工法施工监控量测有尺和无尺结合、地表和洞内沉降结合、围岩压力和钢支撑应力与洞周变形相结合的变形量测与特征规律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5.
厦门海底隧道是我国第一条大跨公路海底隧道,其两端陆域段位于富水的强风化岩层中,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由于我国海底隧道刚刚起步,因此总结分析厦门海底隧道的施工经验,对指导今后的类似工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厦门海底隧道场区内工程地质情况,并结合现场监控量测数据,对各施工部的掌子面与仰拱之间的距离,各部的封闭时间以及整个断面的封闭时间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厦门东通道CRD法施工段中隔壁变形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目前国内采用CRD法修建隧道施工过程中对临时中隔壁的研究很少,结合厦门东通道(翔安)海底隧道现场监控量测数据,对施工过程中中隔壁的变形及其规律进行了分析,这为实现隧道的安全施工提供了依据,也为今后的相关工程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7.
瞿守信 《隧道建设》2009,29(3):361-363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是我国第1条用钻爆法施工的大断面海底公路隧道。厦门岛内从洞口到海域长达1 170 m为Ⅴ级围岩地段,岛外翔安端洞口到海底1 310 m为Ⅴ级围岩地段,加上海域5条风化深槽,Ⅴ级围岩占50%左右,这在国内外属少见的不良地质海底隧道;隧道从洞口埋深5m到海域最大埋深25m,埋深长距离在1倍洞径左右,系长距离超浅埋和浅埋暗挖隧道;地层遇水软化、液化,施工十分困难。根据不良地质段的情况,选用了CRD和双侧壁导坑法2种施工方法,并总结了厦门翔安海底隧道陆域浅滩富水砂层段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8.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9):118-118
<正>厦门海沧海底隧道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沧端接线工程日前正式动工。厦门海沧海底隧道位于厦门本岛西北部,连接厦门本岛与大陆最大的台商投资区海沧,总投资约60亿。项目路线全长9.03 km,隧道  相似文献   

9.
正0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沿海城市的发展,跨海快速交通要道已经成为周围区域发展的重要工程,其中海底的施工与管理集合了隧道是高风险与高技术等众多难题~([1])。厦门是一岛带湾的海湾型城市,进出岛跨海通道的建设对城市发展至关重要。2010年4月建成通车的厦门翔安海底隧道是国内第1座以钻爆法施工的海底隧道。在建的厦门海沧海底隧道是国内第3座以钻爆法施工的海底隧道,其地质条件与建设环境十分复杂~([2])。本文结  相似文献   

10.
李锋 《隧道建设》2015,35(7):686-691
依托拟建的厦门第2条海底隧道工程--厦门海沧海底隧道,针对处于复杂海域地质条件与下穿城市敏感建筑物群的特长海底隧道最大纵坡问题,展开研究和比选,确定厦门海沧海底隧道的最大设计纵坡。采用国内外调研、工程类比及理论分析等手段,结合国内外有关规范要求,在满足隧道通行能力、行车安全性及最小围岩覆盖厚度的前提下,利用全寿命周期设计理念,通过对不同最大纵坡取值方案的施工风险、施工工期、建设成本、运营成本及车辆运行成本等进行综合论证比较,得到采用35%的最大纵坡施工风险小、经济效应佳的结论。研究重点在于通过全寿命周期成本指标对比选进行量化,研究结果将为海沧海底隧道纵坡的选择提供支持,并为今后类似海底隧道总体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杜朝伟 《公路》2012,(8):258-262
海底隧道衬砌结构受到应力场和渗流场的耦合作用,初期支护在施工期间要承受全部荷载。以厦门海底隧道为工程背景,对初期支护安全性以及水压力分布进行了流固耦合分析,得出了耦合状态下初期支护水压力的分布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初期支护在施工期间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在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厉顺荣 《隧道建设》2006,26(4):43-45
在建工程厦门东通道翔安海底隧道是我国目前修建的最长的海底隧道,修建技术难度和风险相当大。分析总结了隧道施工技术中的重难点及在前期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提出了在施工中应重点考虑的几个方面,针对这些方面的问题阐述了作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正0引言厦门第二西通道海沧海底隧道是国内第3座以钻爆法施工的海底隧道,是连接厦门岛外海沧区和厦门本岛的重要交通公路。由于海底地质条件复杂,易出现安全事故,而且在海沧海底隧道石鼓山立交段需上跨厦门地铁1号线区间隧道,施工难度很大~([1])。为尽量减少对运营地铁隧道的影响,通过建立精细化数值计算模型,预测基坑开挖地下区间隧道竖向位移;重点控制钻孔桩施工,坑底注浆加  相似文献   

14.
牟松  李建斌 《隧道建设》2008,28(1):56-60
以厦门翔安海底隧道为背景,详细介绍了大陆第一座海底隧道在防排水方面的设计、施工要点,重点介绍了海底隧道防排水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关键技术,为今后的海底隧道防排水施工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厦门海底隧道防排水系统研究与工程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对中国海底隧道防排水系统设计提供理论依据,针对厦门海底隧道防排水系统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对隧道涌水量进行计算,对堵水注浆圈作用进行分析并结合工程类比后,分析确定了厦门海底隧道的防排水设计原则及方案,即在主隧道不良地质地段和整个服务隧道采用全封堵方案,水压按全水头计算;在主隧道完整围岩地段采用限量排放方案,水压可进行一定折减.用堵水注浆圈、自防水衬砌结构、分区防水系统和隧道排水系统共同构成厦门海底隧道的防排水系统.现场工程实践表明:该防排水系统达到了预期效果,可供类似隧道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施工工法在翔安海底隧道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翔安隧道现场监测数据,并结合数值方法,对CD法、CRD法及双侧壁导坑法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在大跨度海底隧道修建过程中,施工工法对隧道结构的变形及受力具有重要的影响.应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时隧道拱顶下沉量比CRD和CD法小,而CRD法施工引起的该值又比CD法小;在控制隧道结构水平收敛方面,CRD法效果最好,它所引起的隧道水平收敛量值明显低于双侧壁导坑法和CD法.在支护结构安全性方面,应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时,隧道结构受力较好,结构安全系数较大,而采用CD法施工时,隧道边墙安全系数小于1.因此,在翔安隧道施工期间,双侧壁导坑法和CRD法为合理工法.  相似文献   

17.
正香港红磡海底隧道和东、西区海底隧道——越过维多利亚海湾,将港湾和九龙半岛连接起来,每天车流量40万辆次,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底隧道。厦门东通道翔安隧道——大陆第一条海底隧道,隧道长5.9km,2010年通车。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长度中国第一、世界第三,隧道长7.8km,海域段4.1km,矿山法施工,2011年通车。广东狮子洋海底铁路隧道——广深高铁控制性工程,是引领中国隧道施工从穿江时代向越洋时代延伸的标志性  相似文献   

18.
20 1 0年以前 ,厦门将建成一个可以全天候进出厦门岛的海底隧道。这将是祖国大陆的第一条海底(暗挖 )隧道 ,并将成为厦门岛重要的第三条进出岛通道 ,这种海底隧道对厦门海湾型城市的形成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该条海底隧道工程估计总投资在 30亿元左右 ,将是厦门市所有工程中投资额最大的项目。该工程总长度约 9km,其中隧道全长 5 90 0 m,是一座兼有公路和城市道路功能的隧道。两岸引道将在今年 9月期间开工。目前 ,厦门有厦门大桥和海沧大桥这两条进出岛通道 ,分别位于厦门的西部、北部。拟建的海底隧道工程的两端为厦门岛东部的五通——同…  相似文献   

19.
《中外公路》2007,27(4):88-88
中国第一条海底隧道——厦门翔安海底隧道的A3标段左线行车洞施工日前顺利通过富水砂层,这是海底隧道施工中关键性的穿越。  相似文献   

20.
杨鹏  张伟 《华东公路》2012,(1):75-77
厦门海底隧道是中国大陆修建的第一座海底隧道,采用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全长6 050m。本隧道需穿越长距离的浅埋软弱围岩、海域段多处全分化深槽以及与海水连通的含水沙层,地质条件较为复杂,设计施工难度大。结合厦门翔安海底隧道设计与施工实际状况,对该隧道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及其处理措施进行详细的分析与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