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汽车知识》2009,(12):32-36
斯巴鲁摇篮式发动机托架,斯巴鲁无级变速器 Lineartronic,斯巴鲁高强度环形车架,车辆动态控制系统VDC  相似文献   

2.
<正>车型:2010款森林人2.5T。行驶里程:122300km。故障现象:一辆2010款斯巴鲁森林人2.5T,直线行驶时无异常,但在进行转向的时候,后轮有类似拖拽的现象,此时无故障灯亮。故障诊断:首先对客户反映的故障现象进行了分析,考虑到斯巴鲁汽车是4轮驱动的,其故障可能发生在中央差速器、后差速器和VDC(Vehicle Dynamics Control,简称VDC,中文名:车辆动态控制系统)方面。技师为了验证这样的思考,第  相似文献   

3.
斯巴鲁森林人汽车配备了车辆动态控制系统(VDC),该系统主要由ABS车轮转速传感器、横摆和横向加速度传感器、转向角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车辆动态控制液压控制单元(VDCH/H)、车辆动态控制模块(VDCCM)等组成(见图1),其电路如图2所示。  相似文献   

4.
Bosch VDC系统的控制原理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VDC系统(Vehicle Dynamics Control、车辆动力学控制系统,在美日等国称为VDC,而在欧洲称为ESP,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即电子稳定程序)是Bosch公司1995年推出的用于改善车辆操纵稳定性的一种车辆动力学控制系统。VDC系统包括两个控制回路:控制车辆运动的主控制回路,控制制动和驱动滑移的副控制回路。文中详细介绍了这两个回路的工作原理,并给出了改善车辆操纵稳定性的实例。最后,指出了VDC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车辆动态控制系统(VDC)(日产) VDC(Vehicle Dynamics Control)是日产西马牌高级轿车采用的提高行驶稳定性的系统,日产汽车公司以前采用的是驱动力控制系统(TCS)/防抱制动系统(ABS).在打滑的路面上起步或加速时驱动轮易发生空转,汽车就不能够进行充分加速,并产生翘尾现象,从而使车辆失去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车辆动力学控制系统(VDC)通过对车辆施加主动横摆力矩来改善车辆高速时的操纵稳定性,可有效避免侧滑等交通事故,研究其横摆力矩控制方法是当前车辆动力学领域的热点。在研究先进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分别设计了用于VDC系统的鲁棒、模糊和智能积分模糊PID控制器,并将它们和车辆系统模型联接进行了系统仿真,对比分析了3种控制器的控制特点与控制效果。仿真结果表明,鲁棒、模糊和智能积分模糊PID控制方法都能实现有效的横摆力矩控制,且有各自的特点。智能积分模糊PID控制效果更为理想,该方法应用于VDC控制具有很好的前景。智能积分降低了积分功能的副作用,进一步提升了模糊PID的控制效果。仿真工作为进一步将智能积分模糊PID应用于VDC系统样机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很长时间以来,在消费者和汽车爱好者心目中,斯巴鲁汽车以左右对称全时四轮驱动系统(Symmetrical AWD)结合斯巴鲁水平对置发动机(SUBARU BOXER)为核心技术并形成独特风格,一贯强调优异的动力性能和操控性。实际上,斯巴鲁近年来在汽车设计中也不断引入创新理念,除了性能之外,也更加注重车辆的驾乘舒适性、多功能性和环保性能。本次发布的新款Forester森林人就是在外观和操控性、乘坐舒适性以及环保性几方面取得均衡提高的车型。  相似文献   

8.
以日产天籁J31轿车车辆动态控制系统(VDC)为例,介绍了VDC系统组成、工作原理、检测与维修方法,并给出了检测参数;说明了VDC系统与ABS/EBD/TCS系统的关系以及诊断、维修时应注意联系与区别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TEANA天籁作为NISSAN在中国推出的最新豪华轿车,其3.5L款的刹车系统配置了ABS防抱死系统、EBD电子控制动力分配系统和VDC车辆动态控制系统。本文将以天籁车为例,详细介绍ABS、EBD和VDC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检修方法。  相似文献   

10.
召回     
《汽车与安全》2011,(11):16
国内召回斯巴鲁——3.6728万辆斯巴鲁汽车(中国)有限公司日前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递交了召回报告,由于雨刷器电机缺陷,将自2011年9月28日起召回部分进口2010款及2011款斯巴鲁(SUBARU)力狮(Legacy)和傲虎(Outback)汽车,据该公司统计,涉及车辆数为3.6728万辆,生产日期为2009年11月4日——  相似文献   

11.
故障现象一辆搭载VQ35DE发动机的日产天籁轿车,装备车辆稳定控制(VDC)系统,累计行驶里程约为19万km,出现ABS故障灯点亮的现象。故障诊断据据客户反映,该车已因该故障进行过多次维修,更换过左前轮速传感器和左前轮轴承等,但故障均未能排除。起动发动机,发现仪表盘上的ABS故障灯、VDC  相似文献   

12.
新闻     
核心技术助驾驶安全6月19日,全国汽车拉力锦标赛(CRC)北京站结束两天,斯巴鲁汽车(中国)有限公司、斯巴鲁中国拉力车队和中冀斯巴鲁汽车有限公司联合举办"斯巴鲁安全驾驶之旅"高级驾驶培训,吸引了众多斯巴鲁车主和发烧友参与。活动中60多位斯巴鲁车主,饶有兴趣地聆听斯巴鲁中国拉力车队离级技师林曦讲解,内容包括斯巴鲁的核心技术新解、高级驾驶技术的理论。左右对称全时四轮驱动系统(Symmetrical AWD)和水  相似文献   

13.
《汽车与运动》2012,(8):149-149
6月30日,由斯巴鲁汽车(中国)有限公司举办的大型试乘试驾与品牌体验活动——"斯巴鲁安全驾控中国行"在宁波举行了2012年的首站活动。本次活动的试驾车辆均为斯巴鲁旗下经典代表车型,其中包括Forester森林人、Outback傲虎,以及2012年初上市即热卖的SUBARU XV。主办方安排了安全技术讲  相似文献   

14.
日产天籁(TEANA)动态控制系统VDC融合了ABS、TCS和EBD功能,6个传感器不断检测车辆的行驶特性。这些传感器包括:4个轮速传感器、1个转向角度传感器和1个横向摆动率传感器(同时用于ABS和TCS系统)。本文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结构、液压控制原理及故障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5.
《汽车与安全》2012,(8):44-46
车辆动态控制系统VDC:道路在雨后会因为路面的不平整或是排水系统不良,而在路面出现一滩滩的积水;为了到山林之中呼吸大自然的气息,就必需通过蜿蜒的山路。以上的路况都难免使车辆发生难以控制的状况,为了让驾驶者能够在难以掌控的情况之下把车辆安全的带离危险地带。  相似文献   

16.
逍客汽车采用了博世最新的VDC(BOSCH 8.0 ESP)N统,VDC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能够协助车辆保持稳定行驶的安全控制系统,VDC不会改变车辆行驶的物理特性,但当轮胎的摩擦系数超过其附着系数的极限时,VDC可以通过下列途径协助车辆保持行驶的稳定性: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操控来减少事故的发生,在出现不可避免的碰撞情况下,车辆利于被动安全的特性来最大限度地保护乘员。据调查数据显示:车辆失控是导致43%致命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英国)。  相似文献   

17.
蝈蝈  高朔 《汽车与运动》2008,(4):112-116
作为斯巴鲁的主力畅销车型,新一代森林人的全面升级让这款车更加符合"Forester"这个"丛林动物"的称谓。在斯巴鲁的"猛兽家族"(傲虎、翼豹、力狮等以动物命名的车型)当中,森林人(Forester,丛林动物)并不是名字最凶猛、最冷酷的一个,但却撑起了斯巴鲁的半壁江山,成为斯巴鲁的绝对主力产品。既然是斯巴鲁的拳头产品,那么,森林人肯定会配备左右对称的全时四轮驱动系统(Symmetrical AWD)及斯巴鲁水平对置发  相似文献   

18.
斯巴鲁(SUBARU)——富士重工,说起这个名字就会让人联想到 WRC。凭借着左右对称全时四轮驱动系统(Symmetrical AWD)和水平对置发动机(Subaru Boxer)这2项斯巴鲁引以为豪的"独门武器",在国际拉力赛上斯巴鲁可是重量级选手;在民用市场上,斯巴鲁的车型也是以操控性能优越著称。在过去的35年中,这2项技术都经过了无数次 WRC 比赛以及世界各地严酷的路况行驶的实战检验,性能、质量不断得以提高,可见斯巴鲁带给大家的理念就是安全、平衡与稳定。  相似文献   

19.
森林人汽车VDC系统主要由ABS车轮转速传感器、横摆和横向加速度传感器、转向角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车辆动态控制液压控制单元(VDCH/H)、车辆动态控制模块(VDCCM)等组成。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电路图如图2所示。VDC系统作为ABS功能的补充,转向量和制动操作量是通过转向角传感器和制动开关被检测到的,并通过G传感器、车辆速度传感器等一些传感器确定车辆驾驶状态(转向不足/过度转向)。  相似文献   

20.
正9月19日晚,斯巴鲁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在北京海坨山谷以一场别开生面的户外盛典,面向中国市场正式推出新一代FORESTER森林人。此次发布的新一代FORESTER森林人历经了20年来的五代进化,集中了斯巴鲁独具匠心的全新技术组合:智能水平对置发动机(INTELLIGENT BOXERTM)、左右对称全时四轮驱动系统(Symmetrical AWD)、斯巴鲁全球化平台(SUBARU GLOBAL PLATFORM)、EyeSight驾驶辅助系统等核心汽车技术于一身,集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