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轨道交通隧道火灾场景特点出发,通过数值分析和全比例烟气试验,探讨了列车运动过程中着火及运动至停车过程中烟气的迁移规律。针对不同烟气发展阶段提出通风控制方式,剖析了现行烟气控制模式的有效性,提出了全新的区间隧道烟气控制理念。  相似文献   

2.
由于轨道交通车辆空间相对密闭、人员密集且无序,一旦发生火灾即会造成群死群伤,因此急需提高其消防安全隐患的防范能力.本文以地铁车厢为载体,加载主动灭火系统,运用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FDS对地铁车厢典型着火位置发生火灾时,是否使用主动灭火系统两种火灾场景进行数值计算,对比分析两种火灾场景下的烟气蔓延规律及主要火灾产物的分布及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主动灭火系统能有效地抑制地铁列车火灾温度的升高、控制烟气蔓延速度,为人员逃生提供较为安全的环境.  相似文献   

3.
轨道交通区间隧道的火灾烟气控制有多种模式,关键是对火灾位置的准确判断。隧道内受到列车行驶的影响,高温烟气的扩散会异于常规的火灾烟气分布和扩散规律,提出了以烟气迁移规律为导向的车载火灾探测方案,为在区间隧道发生火灾时第一时间启动事故通风模式,组织人员疏散和火灾救援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过程中着火并迫停在隧道内时的烟气迁移冷烟试验情况,验证了烟气迁移规律。该试验对不同纵向通风方向的控烟效果进行了定量评估,分析了车门、空调启闭时的疏散环境和疏散行为;积累了列车运行过程中的烟气探测、联动设备操作可行性经验。  相似文献   

5.
为了得到大直径铁路盾构隧道非均匀火灾场景下的温度荷载及结构内力特性变化规律,文章首先运用火灾动力学软件FDS建立考虑火区通风的列车火灾模型,研究衬砌受火面温度荷载分布;其次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考虑内部结构的热力耦合模型,着重研究隧道衬砌及内部结构的变形、温度分布以及内力变化.结果表明:考虑火区通风的单洞双线铁路...  相似文献   

6.
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采用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列车根据实时的移动授权距离进行ATO驾驶。介绍了从列车制动系统时间和离散性的角度,对具有不同离散性的列车制动系统由于同一ATO控制命令响应偏差造成的ATO停车精度不准的问题,分析了ATO模式停车精度的优化设计,并在实际运营线路上进行了测试验证。测试结果表明,当遵守设计约束和改变ATO相关参数时,列车的停车精度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双向行车隧道火灾通风的特点入手,着重分析了火灾时隧道内温度和烟气分布对洞内人员和车辆的不利影响,并对目前国内应用最多的平导外风道通风方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了该通风方式在火灾时不能保证人员和车辆安全的结论;同时提出了三种可行的通风方案,并通过分析对比,最后择优推荐了较适合我国国情的、采用两个单车道隧洞单向行车的全纵向通风方案。  相似文献   

8.
当轨道交通运营行车密度较高时,车站屏蔽门承受压力会发生突变,造成屏蔽门关闭不畅。通过对上海轨道交通8号、9号、11号线部分车站现场测试,分析了列车停靠站台时,后续列车离站并驶入区间隧道工况下,站台不同位置屏蔽门的动态承压情况。这些测试数据可以为轨道交通运营优化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地铁车辆基地停车列检库扩建涉及专业多、接口复杂、协调难度大,是地铁工程建设中的重难点。为提高地铁工程建设质量,基于苏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浒墅关车辆段停车列检库扩建设计实践,介绍车辆基地的基本情况,分析扩建的必要性和相关设计方案,并指出扩建工程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以期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艰险山区高速铁路隧道的防灾救援难题,文章依托秦岭马白山隧道,提出了适合该隧道的新型紧急救援站结构型式,并利用FDS软件模拟隧道内纵向通风时列车着火后的烟气扩散,确定了规范中尚未给出的紧急救援站隔离区长度参数。结果表明:(1)秦岭马白山隧道新型紧急救援站结构型式应包括疏散区、隔离区以及待避救援区;(2)利用FDS数值模拟时,在不考虑纵向通风下,烟气沿下坡方向的扩散长度为295 m;考虑沿下坡方向通风时烟气最远扩散长度为980 m,建议隔离区长度设置为1000 m。  相似文献   

11.
超大直径(15 m)泥水平衡盾构机近距离下穿运营轨道交通区间隧道在国内尚无先例,施工难度大、风险系数高。为保证盾构机穿越过程中轨道交通区间隧道沉降量满足要求,保障运营安全,通过对多种穿越方案综合比选确定采取"列车限速运行,盾构机连续穿越"的策略,采取信息化施工,并实时动态调整推进及注浆参数,确保将盾构机的穿越施工对轨道交通区间隧道的影响降到最低。工程实践结果,实现轨道交通区间隧道的最大变形量控制在12.5 mm,从而确保了轨道交通区间隧道的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2.
隧道通风设计中火灾释热量的取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 隧道通风设计中,一般均简单的按隧道内通行车辆的种类来确定相应的火灾规模、释热量(汽车释热量)。但试验证实,在隧道封闭环境内火灾工况下,所产生的释热量还受到火灾现场环境条件、隧道断面大小、通风方式等影响。所以在实际工程设计中还须考虑相应的释热量增大系数。国外对此旱已开展了多样的试验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数据,它有助于对隧道通风设计中火灾释热量的合理取用,及通风、消防系统科学的有针对性的设计。  相似文献   

13.
高速公路隧道内的空间密闭性及容易受光线、温湿度、能见度等环境条件影响,会造成紧急停车带的标志和指示牌的模糊和不易辨认,导致提醒效果不佳:当隧道内发生交通事故或者出现异常状况时,由于紧急停车带的不规范停车,降低了停车带的使用效率,容易导致二次事故。为解决上述问题,文章结合AI边缘计算技术、物联网、传感器等先进技术,设计了高速公路隧道紧急停车带智慧引导系统。经实际应用可知,该系统可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和效率,对进入紧急停车带的车辆人员提供引导帮助和安全预警,对驶离停车带的车辆进行安全行驶引导,并及时对进出紧急停车带车辆后方车辆做出预警和诱导,对高速公路隧道行车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列车动载引起下穿隧道振动三维数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R413标段的三孔并行盾构隧道下穿沪一杭铁路干线为背景,采用3D动力有限元对列车动载引起下穿隧道的振动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对向行驶的两列车机车的后转向架轮载同时作用在B隧道正上方时,为隧道结构的最不利位置;在动载作用下,拱顶竖向压力随埋深呈多段非线性变化;下穿隧道拱顶竖向压力沿纵向呈悬练线形分布,最大值出现在双线铁路的中线处,向两侧逐渐减小,影响约在铁路中线两侧各12m范围,结构产生了显著的纵向拉、压力;经对计算振动加速度和测试结果比较,两者规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随着轨道交通客运压力的增大,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提前达到或突破设计运能,出现常态化拥堵,拥堵与事故叠加的风险加大。介绍了这些线路中的复杂事故交通场景和“1列车原则”突破的现象,分析了通风系统的适应性,并辅以实际案例,初步探讨了屏蔽门系统、闭式系统等典型制式的基本应对策略及其局限性。最后提出了隧道事故通风理念需要与轨道交通承载的运输功能相适应、需要在运输效率与安全之间寻找新的平衡点以及高密度运营线路有进行风险评估必要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试车线长度对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用地规模控制起重要作用,也是车辆基地规划设计的关键点。通过对轨道交通试车线功能需求、列车牵引制动特性和关键控制因素等综合分析,提出试车线设置原则及长度计算等技术要求,为试车线的规划设计提供技术依据;对用地条件受限的车辆基地,提出降级设置试车线的具体方法,并结合工程实际案例对正线试车区段的选址、长度以及相关专业配套等设计要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瞬变压力对旅客乘车舒适度的影响是设计高速铁路隧道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列车内空气压力的瞬变程度不仅取决于隧道净空断面积,而且同车辆的密封性能有密切关系.文章根据现场实测资料从数学模型出发,对车辆密封性能和瞬变压力从车外向车内传递规律进行了研究,根据车内气压响应计算给出了"折减系数"的计算表格和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8.
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近日首次实行自动驾驶(ATO),成为上海采用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信号系统(CBTC)的轨交线路中第一条ATO线路,包括列车速度及站内定点停车等均能自动控制。不过,11号线仍设驾驶员。  相似文献   

19.
隧道火灾对人员生命产生威胁的同时也会对隧道结构安全产生影响。首先,根据火灾时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地铁区间隧道火灾烟气三维温度场。其次,考虑隧道壁面与高温烟气的热对流、热传导、衬砌材料传热性能的非线性以及衬砌混凝土爆裂建立了火灾时衬砌温度场求解的基本方程与求解方法,对比试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再次,结合求解得到的三维温度场,考虑衬砌材料热力学性能为温度的非线性函数,使用有限单元法对火灾时衬砌内部应力进行了求解。最后,按照弹性失效准测以及三轴受力情况,对衬砌破坏的形态及范围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衬砌破坏主要由内侧混凝土压碎引起;受火7 200 s后,沿行车方向16 m,厚度方向12 cm,拱顶向下112°范围内衬砌受压超过其抗压强度;管片主筋处,1 800 s内其受力均小于其强度;管片破坏形态主要为片状劈裂;螺栓在火灾后期会出现抗剪强度不足,主要范围分布在对拱顶向两侧37°范围内。  相似文献   

20.
接触网是轨道交通供电牵引系统中直接向列车授电的设备,其牵引载流能力的提升也是供电系统扩容改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柔性接触网在低净空隧道的安装形式,从扩容改造方案的角度上来说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和风险。结合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接触网大修改造工程,分析和研究了在低净空隧道的条件下增加柔性接触网馈线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