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建筑施工企业索赔管理与反索赔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施工企业索赔的含义、条件、程序、处理方法,以及施工企业常遇到的反索赔种类,进一步明晰索赔管理思路,规避反索赔风险,维护企业正当权益和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刘进学 《铁道建筑》2000,(12):34-35
在一个规范的建筑市场中,施工索赔是维护施工单位合法权益的一种手段,为了有效地进行施工索赔,除了与业主、监理保持良好关系外,更为重要的是,必须有正当的索赔理由、充足的索赔证据。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逐步发展和完善,工程索赔管理越来越受到建设各方的重视,对工程索赔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对建设各方来讲,索赔风险的发现与识别既是索赔管理的首要任务,也是一个难点问题。运用索赔风险的模糊综合与辨识模型分析索赔风险,可以迅速而准确地解决这一难题。此文将对此方法予以介绍,并讨论其在索赔风险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以FIDIC合同条件原文为基础,对土木工程施工索赔的起因、种类、索赔的依据、索赔程序及索赔成功的关键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国内对索赔工作实际认识与运用的不足,结合作者在国外的工作经历,分别从业主、监理工程师和承包商3个方面进行了剖析,阐述了监理工程师在索赔工作中的特殊地位、独特作用,并提出了今后的具体建议,有利于施工企业认清索赔工作,加速与国际惯例接轨,符合当今建筑市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建筑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越演越烈,工程项目越来越复杂,不可避免的工程索赔事件也就越来越多。本文就如何做好索赔工作,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验工计价、工程索赔的工作实践,提出几点见解,以期使施工企业得到合理索赔。  相似文献   

7.
从工期延误损失谈工程索赔的方法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某工程工期延误的原因、责任及索赔依据和程序的分析,介绍了施工索赔的方法与取得索赔成功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省一条按FIDIC施工合同操作的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几个工程变更和索赔的案例,分析了工程变更和索赔的发生条件、操作程序以及具体实施中可以运用的FIDIC施工合同有关条款,明确了工程变更和索赔的合理性、合法性和客观性,以及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工程变更和索赔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施工索赔方法与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FIDIC合同条件与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文本》条件下施工索赔的内容及索赔的计算方法,并透过索赔的过程总结出施工索赔的技巧。  相似文献   

10.
结合某工程由于建设方原因致工程中途停工,施工方向建设方索赔的案例,分析探讨了建筑工程索赔费用的计算原则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既有郁山隧道进口平导为有轨运输小断面,考虑增建二线后用于防灾救援及排水,需扩挖以增大断面。通过理论分析、现场验证和最优化等方法,并结合工程地质特征进行测试和分析,提出新郁山隧道平导扩挖控制爆破方案。运用已有爆破临空面优势条件,利用高段位毫秒雷管点火延时分散性、减少单响爆破炸药用量,以充分发挥精确延时错峰减振技术。实践表明,按所制定的隧道扩挖控制爆破方案进行施工,在净距仅5.69 m的条件下Ⅲ级围岩实现了全断面扩挖,爆破振动对围岩和隧道结构产生的影响可控,既有铁路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复杂艰险山区高速铁路桥梁设计中的主要技术问题,结合相关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提出了高速铁路高墩大跨桥梁跨径范围和选型原则,提出了高烈度地震区桥梁设计和减隔震技术,提出了峡谷风环境下高速铁路行车安全保障技术。同时,对复杂艰险山区高速铁路桥梁设计中常见的高陡边坡防护、危岩落石防护以及泥石流综合治理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原则和解决方法,为复杂艰险山区高速铁路桥梁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地铁线路纵断面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铁线路尤其是地下线路的纵断面设计不同于常规铁路的线路纵断面设计,针对其自身特点,结合天津地铁1、3、6号线等具体工程设计实践,论述车站和区间线路埋置深度、车站站坪及站端节能型坡度设计、竖曲线与最小坡段长度的配合、区间线路纵坡设计,论述最大坡度的设置条件及注意事项,并着重就现行《地铁设计规范》对相邻坡度差最大限值尚无明确规定的问题,从行车平稳性和乘客舒适度、方便设计、有利施工、减少轨道养护维修等方面进行较深入研讨,并提出建议性意见:坡度差限值30‰,困难时35‰。  相似文献   

14.
地铁隧道施工会对周围地层产生扰动,引起周围地层应力的释放和调整,从而导致相邻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和倾斜,严重时甚至出现失稳和坍塌,造成重大损失。文章以杭州地铁3号线隧道穿越某新建中学的盾构施工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NX,建立考虑隧道-土-锚杆-桩-建筑物相互作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通过三维数值模拟分析双线地铁隧道同向盾构施工引起的地层变形特性及基础与建筑物工作性状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盾构施工引起的地层、基础和建筑物变形较小;盾构施工前后,隧道附近桩基和锚杆的内力变化较大,建筑物梁柱构件的内力变化较小;建筑物的变形与稳定性均在安全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西成客运专线铁路桥隧工程BIM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成客运专线十岔沟中桥、清凉山隧道作为BIM研究实际工程背景,结合铁路桥隧BIM模型具有规模大、接口复杂、数据量大等特点,以BIM技术在铁路桥隧工程中的应用为主要目的,对铁路桥隧工程勘察设计全过程进行研究,包括外业勘察阶段的水文数据分析,设计阶段的模型创建、设计方案汇报展示、碰撞检查、协同设计、施工图绘制、工程数量计算、施工过程模拟等应用研究。研究认为,现有BIM软件平台基本能满足铁路桥隧工程BIM设计要求,但须按桥隧工程的设计特点进一步修改、完善。桥、隧BIM模型手工创建耗时、费力,专业化率较低,操作复杂,有针对地进行二次开发,将是桥隧BIM技术推广运用的突破口。虽然桥隧BIM出图率低,图纸不规范,但对各种数量信息的传递和汇总相对比较容易,用动画来表述施工过程,使复杂的工法变得清晰明了,这些都体现了BIM技术的优点,且技术也比较成熟,值得在铁路桥隧实际生产中的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6.
根据深圳地铁罗湖站安全线深基坑围护结构周围地理环境、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和地下结构特点等特征,选择了人工挖孔灌注桩加支撑的基坑支护方案。采用等值梁法,分别计算了5种工况条件下支护桩所受的内力(剪力和弯矩);综合各种工况下内力大小与分布,设计了支护桩的截面、桩长、桩间距和配筋设计计算;对支撑的布置、尺寸进行了设计,对支撑构件的强度和基坑支护体系的整体稳定性进行了检算,包括抗倾覆、抗管涌等。施工实践证明,各支护结构的位移、变形、支撑轴力,周边地面沉降等实测数据都在规范要求之内。  相似文献   

17.
现代有轨电车路基优化设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国内现代有轨电车建设、运营、设计、科研等单位的调研和分析,采取比较和设计归纳总结等方法,就基床坡率设计、路面高低覆盖绿化率、安全防护范围、排水设计以及与道路搭接5个方面进行探讨及优化,推荐路基标准横断面图;分析铁路A、B组填料直接应用到路基工程中的弊端,提出基床底层A、B组填料宜选择小于6cm的碎石类、砂类土的建议;剖析既有路桥过渡段设计现状且考虑其不均匀沉降及刚度过渡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8.
太中银铁路典型地段沙害治理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太中银铁路梅花井段的沙害调查及对当地气候特点等分析,建立"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就地取材,远阻近固,固阻结合,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植物措施为根本"的防沙治沙原则。采取玉米秸秆高立式阻沙栅栏的阻沙措施及其与尼龙格状防沙网相结合的固阻结合措施,以及草障植物固沙带措施治理沙害。通过含水率、风速、粗糙度、输沙量、蚀积量等观测,以及对植物生长状况调查,分析评价了该区段防沙体系的防沙效果。测试结果表明,实施治理措施后沙地地表粗糙度有所提高、风速有所降低、风蚀减弱,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植物生长环境,为植物生长提供了较好的条件,植被覆盖度明显提高,沙害治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机器视觉在钢轨磨耗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铁路运输的快速发展,钢轨磨耗测量对保障铁路运输安全越来越重要,机器视觉技术作为一种非接触式的测量手段,可以对钢轨状态进行快速、精确、连续测量,大大提高了钢轨磨耗检测的效率。介绍机器视觉的概念、主要组成部分、工作原理以及工作特点,对其在钢轨磨耗测量中的国内外应用状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对其检测方式做出了分类和比较,得出机器视觉技术相对于传统钢轨磨耗测量方式的优越性。机器视觉以其快速获取大量信息、易于自动处理、检测结果可靠等一系列优点,越来越受到国内铁路科研单位的重视。可以预见,随着机器视觉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发展,其在包括钢轨磨耗测量在内的轨道状态检测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