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原主任朱汝敬日前预计,随着原油进口的增加,今后15年中国大型油船需求量将增加3倍,从目前约1000万载重吨的保有量增加到3950万载重吨。  相似文献   

2.
我国自1993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以来.原油进口持续增长,近年进口规模更是迅猛扩大.2001年进口原油7027万吨.2003年则扩至9113万吨.进口原油量占国内消费量的比重已达到36.1%.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根据相关规划预测.2010年我国原油进口规模将扩至15亿吨.2020年进一步增至18~1.9亿吨.届时.我国原油消费的国际依存度将达到50%以上。  相似文献   

3.
《中国水运》2004,(12):1
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屡创新高。中国则是“价格越高,进口越多”。来自海关的最新统计表明,今年前10个月,全国进口原油9959万t。增长34.3%,超过去年全年9112万t的水平。预计,全年我国进口原油将首次超过1亿t.达到创记录的1.2亿t。成品油进口也迅速增长,预计全年进口数量将达到4000万t,比上年的2824万t增长四成以上。  相似文献   

4.
信息     
【航运】中国15年内大型油船需求量增3倍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预计2010年中国需进口原油1.8亿-2亿吨,2020年前后进口量将达2.4亿吨。但目前中国油船承运的份额很小,2003年仅为15%,2005年年底可能达到25%左右。近日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朱汝敬预计,随着原油进口的增加,今后15年中国大型油船需求量将增加3倍,从目前约1000万载重吨的保有量增加到3950万载重吨。朱汝敬表示,中国油船承运比例2010年至少要达到45%,2020年应达到60%以上。朱汝敬说,2005年,中国大型油船保有量约达1000万载重吨。预测2010年,中国油船需求量有可…  相似文献   

5.
海湾至中国港口VLCC航线的风险水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中国进口原油的数量逐年提高。年进口原油的数量早已突破亿吨大关。我国水路运输的原油大部分从海湾进口,作为承载中国进口原油的主力船型VLCC(VERY LARGE CRUDE CRRIER超大型油轮).每个月从海湾进口原油挂靠我国青岛和宁波等港的次数达30余艘(次)。据预测2010年我国油船需求量有可能达到2050万载重吨,  相似文献   

6.
《水运文献信息》2006,(5):30-30
俄罗斯石油产量2009年将达到5.07亿吨,美中需求将刺激非洲石油产业增长,伊朗石化产品出口大幅增加,巴西大豆预计今年出口2480万吨,中国10年内将从澳进口约2万吨铀矿。[编按]  相似文献   

7.
《世界海运》2007,30(2):19
中远集团副总裁张富生表示:公司计划到2010年时将原油海运能力提高至800万载重吨,较目前的450万载重吨增长近1倍。中远集团目前拥有6艘在役的超大型原油运输船(VLCC),每艘载重量为30万t;计划到2010年时再增加6艘VLCC。中远集团从国内船厂订购的第一艘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预计年底交付使用,并将在未来3~4年内增加几艘LNG船。中远集团计划到2010年时将原油运力提高至现运力的两倍  相似文献   

8.
《水运文献信息》2007,(1):30-30
国际能源机构:明年全球原油需求预计增长1.7%;未来25年全球石油产能仍高于产量;墨西哥将从2008年起进口原油;全球2006/07年度大豆产量将超过消费量;Et本粗钢生产逼近历史最高纪录;韩国进口的中国低价钢材有可能首次突破1000万吨[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交通部副部长徐祖远上周六在“2008年中国航海日活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基于我国海洋资源充分的利用和航海事业进一步的发展,交通运输部已经确定了2020年赶上发达国家航运水平的目标”。徐祖远说,目前中国每天进口原油41万吨,全年进口1.6亿吨,都是靠航海的服务。从2005年到2006年,我国GDP每增加1%,  相似文献   

10.
石油是非常重要的不可再生的战略物资 ,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 ,我国对石油的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然而 ,近年来国内原油年产量徘徊不前。自 1 993年起 ,我国石油需求量就已大于生产量 ,成为一个石油纯进口国。据预测 ,未来 1 5年内 ,我国石油供需缺口将以每年 70 0万吨的速度增长 ,到 2 0 1 0年进口量将达 1 2亿吨以上。为了确保我国石油消费和战略储备的需要 ,建立可靠的进口原油运输线具有相当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 ,东南亚各主要石油出口国的石油可开采量不断减少 ,我国进口原油的货…  相似文献   

11.
国际经贸     
《水运文献信息》2006,(11):30-30
世界原油储量可消费140年;德国拟2020年将初级能源需求减少20%;越南拟在2015年后停止煤炭出口;国际钢铁统计:08年全球钢产能过剩1.6亿吨;我国四成原油靠进口;今年我国钢材消费量将增14.4%[编按]  相似文献   

12.
<正>据德鲁里预测,2010年亚洲地区原油进口量仍将保持强劲,主要产油区中东和非洲的原油出口量也将随之增加,预计2010年全球原油海运量将为19.23亿吨,同比上涨0.2%。中国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的积极效果已经显现,同处亚洲的印度经  相似文献   

13.
中国油运的安全命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自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短短十多年间,原油进口突飞猛进。2009年,我国石油的进口量猛增到2.5亿吨,预计2015至2020年,中国持续进口原油需求量将达到每年4亿吨。然而如此庞大的进口量背后,却存在进口通道单一、运输主要依靠外籍船队的忧人现状,中国石油安全的"脆弱"被人诟病。但令人欣喜的是,随着保障石油运输安全的"国油国运"战略深入推行,中国政府、油轮船东及船企们积极在"安全"方面作为。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石油是“工业血液”,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对进口原油依存度不断上升,2013年进口份额已近60%。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13年原油累计进口28195万吨,其中通过海上运输近26817万吨,占石油总进口量的95%。国际能源署预计,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或将升至80%。随着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逐步上升,石油运输安全的重要性也更加凸显。作为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内容,运输安全可以说是我国石油安全、能源安全乃至经济安全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5.
2004年,全国海运进口原油1.1亿吨,同比增长37%,占原油总进口量的91%,可见油轮海运的主渠道地位难以撼动。但海运进口原油的快速增长受到港口和船舶的制约。为缓解这一矛盾,笔者认为,在目前,发展海上原油船对船过驳是缓解超大型油轮运输和我国大型深水油码头严重不足的矛盾、实现国际远洋运输与国内运输直接对接的一个最省时、最经济的物流环节。  相似文献   

16.
数据点击     
《中国船检》2007,(12):40-40
波罗的海综合运费指数连续下跌;1~10月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14、9%;前10个月我国原油进口增长至13668万吨;港口铁矿石库存总量达4144万吨;天津港铁矿石吞吐量今年预计达4700万吨;青岛港冷藏箱吞吐量达392885TEU。  相似文献   

17.
我国原油运输有三种形式:油轮海运、铁路陆运和跨国管道运输。而在建的中哈输油管道年设计输送能力仅为2000万吨,铁路陆运只是杯水车薪。海运方面,2004年全国海运进口原油1.1亿吨,占原油总进口量的91%。海运进口原油的快速增长受港口和船舶的制约日益明显。通过海上原油船对船过驳,是缓解这一矛盾、发掘进口原油物流中发展潜力的新环节。  相似文献   

18.
《水运文献信息》2006,(4):30-30
未来4年全球船板需求将达5000多万吨;2006/2007年度全球小麦产量预计5.88亿吨;2006年世界钢产量预计将达12亿吨;2010年前原油产量增长将能够满足全球需求;巴基斯坦拟铺设管道助中国从沙特进口石油[编按]  相似文献   

19.
<正>一、我国原油进口及原油码头基本情况石油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关系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及我国石油储备体系的日益完善,我国对石油的需求呈快速增长的态势,从1993年开始由石油净出口国转为石油净进口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原油净进口量/原油消费总量)不断提高。表1显示了2006年至2012年我国原油生产、消费、进口的基本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由于我国原油需求的大幅度增长,国产原油自给率逐年下降,我国需要大量进口原油的局面已不可逆转。有学者根据我国原油进口与GDP增长的关系,预测2015年将进口原油3.55亿t,2020年达到4.4亿t。虽然近几年我国在陆路开辟了新的输油通道,进口方式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但原油进口以海运为主的形势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20.
《水道港口》2005,26(4):217-217
本刊从天津港获悉,截至2005年9月26日,天津港石化码头公司9月吞吐原油109.6万t,其中进口原油102.9万t,以进口原油百万吨的突破性增长,向着天津港晋级国家“原油枢纽港”迈出了关键性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