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早期剥离破坏是我国高速公路路面主要病害之一,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剥离产生的原因及特征进行了具体分析,从配合比设计、施工等方面提出了路面抗剥离对策。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黑龙江省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以及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破坏现象的分析,提出了对以往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改变的理由。通过采用改善面层结构、增加上基层结构厚度的方法,从而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在高速公路中的使用品质。  相似文献   

3.
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因其表面平整度好、行车噪声相对较小、路面易于维修养护等特点,在我国高速公路修建工程中获得了广泛应用。近年来,我国修筑的一些高速公路在开放通车后短时期内就出现有坑槽、开裂、车辙等路面结构破坏现象,其实际使用寿命严重低于设计要求的正常使用寿命,并且随着我国公路交通流量及平均行车速度的提高,加上绝大部分货车车辆的超载严重,使得有些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的高速公路工程在建成通车后1~2年内甚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速公路以其快捷、经济、安全、舒适的特点,在交通运输中越来越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如何保持高速公路状况良好,特别是对高速公路路面病害调查并及时处理,以提供优质的行车环境,将是交通部门的重要研究课题。就我国高速公路而言,其路面多为柔性路面.即沥青混凝土路面,该路面具有表面平整、无接缝、耐磨、行车舒适等优点。但是由于设计施工养护等多方面原因致使大多数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早期破坏.笔者参加了多条高速公路的修补工作,  相似文献   

5.
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早期破坏的成因 ,从设计和施工方面阐述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破坏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高速公路当中的沥青混凝土路面遭受严重破坏,影响了车辆的安全通行。路面受到破坏的主要原因为自然气候因素、路面材料、路面的结构设计以及荷载等方面的因素,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路面受到严重的破坏,为行车的安全留下了较大的隐患。经调查研究表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遭受破坏多出现在雨季且主要集中于路基的路面排水不畅以及沥青路面出现透水严重等路段。因此探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破坏防治问题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根据有关研究,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早期破坏70%以上直接或间接与水有关,即是由水破坏引起的。水破坏已成为我国沥青路面最严重的破坏形式之一。分析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水破坏现象及原因,简要介绍了防治水破坏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破坏的几种主要形式,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路面结构层出现的坑槽、开裂、车辙等路面结构破坏现象,其防治的关键在于针对路基路面排水设施和路面沥青混凝土结构层进行合理的设计。结合有关高速公路设计、施工实践的工程经验,主要对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的排水设计、路面结构层设计、沥青混合料配合比优化、施工工艺优化组合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十年来.我国的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发展迅速,以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为主干道路打公路交通网络逐渐形成,其中各类型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占据主导地位.但有的公路在使用了几年之后,出现了如车辙、坑槽、开裂等早期破坏现象,当然这些破坏的原因客观上存在着我国气候条件恶劣、超载运输严重。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高速公路得到了飞速发展。由于沥青路面具有无接缝、低噪音、易维修等优点.因此在已建成的高速公路中有90%以上采用的是沥青混凝土路面。伴随着沥青路面结构在高速公路中广泛使用的同时.其耐久性和路面结构的早期破坏问题也目益突出。许多公路通车1~2年以后,甚至不到1年,就开始大面积破坏.有的使用2~3年就开始明显破坏。路面的早期破坏.既影响公路的交通运输.又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也在不断的进步,但是现行的沥青路面施工工艺是将拌和设备生产的沥青混合料通过自卸车直接倒入沥青摊铺机的料斗中,然后进行摊铺、压实。国内外的施工实践证明,通过这种工艺成型的路面普遍存在一些缺陷,路面的早期破损现象较为严重,因此有必要对路面工程沥青混凝土成品质量展开控制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3.
高速公路上行使的重车越来越多,轴重越来越重,加之渠化交通,路面设计、施工的担子也越来越重。怎样才能建设出一条高质量、高服务水平的高速公路,需要设计人员周密设计,在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不发生早期破坏的前提下满足其设计使用年限。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施工,两环紧扣,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修建了大量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早期破坏泛油、车辙、拥包、裂缝、翻浆等,很容易发现这些早期病害均与路面的层间结合的质量有关。重视层间结合层的设计、施工,可以有效地降低路面的早期病害.从而提高道路的服务质量和寿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旧水泥路面在长期承受车辆荷载以及自然环境不断冲击的影响下,出现多种类型的老化和破坏,其路面实用性已严重下降。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沥青混凝土面层开始在旧水泥路面中得到推广。与旧式混凝土面层施工相比,沥青混凝土面层有下三大优势:(1)防滑能力强,行驶阻碍小;(2)施工周期短;(3)维修方便。然而方便的同时,加铺沥青路面也存在部分不足,主要表现为:反射裂缝出现率较高,导致路面遭到表面水长期渗透而破坏。因此,为提高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质量,有必要对其施工技术进行探讨。以江西省的济广高速公路为例,对水泥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力争为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整体质量的提高,提供一份助力。  相似文献   

16.
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坑槽性破坏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金 《北方交通》2009,(6):63-64
对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坑槽性破坏的外观现象、诱发原因做了较详细的论述,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早期问题与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量的增加,公路路面的质量面临着严重的考验,目前很多公路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普遍存在早期破坏的现象,主要表现为裂缝、水破坏、泛油等,这些危害不仅严重影响着交通运行,而且会给运营商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研究沥青混凝土公路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以及防护措施,对提高公路的使用寿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早期破坏很大程度与施工压实质量有关,沥青混合料的碾压是确保路面施工质量的重要一环。总结近年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经验和做法,提出控制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质量的一些有效措施,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对减少和消除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破坏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病害的现场调查,发现了当前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的破坏类型和成因,并提出了具体的预防和处治措施,对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沥青混凝土路面干缩裂缝的成因及处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沥青混凝土路面干缩裂缝是造成路面早期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对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阳江段)个别路段路面干缩裂缝的成因分析,提出了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