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罗林军 《世界海运》2004,27(4):43-44
针对船舶涡轮增压柴油机在低负荷工况运行时,出现增压压力不足,燃烧过量空气系数过小的特性,提出了一种通过增加增压器喷嘴叶栅数来提高增压器的压比和空气量的新方法,以改善增压器与柴油机的匹配与柴油机低负荷工况运行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船舶工程》2011,(6):127
A100系列涡轮增压器实现本地化生产是ABB扎根中国的又一座里程碑中国上海,2011年11月29日——重庆ABB江津涡轮增压系统有限公司宣布其产品系列中最新一代的高压比、单级涡轮增压器——A100在中国实现本地化生产。无论是对位于瑞士巴登的ABB涡轮增压系统有限公司总部而言,还是对位于重庆江津的由ABB与重庆江增机械有限公司成立的合资公司(即重庆ABB江津涡轮增压系统有限公司)来说,A100在中国实现本地化生产,都是ABB始终如一为中国国  相似文献   

3.
国外科技     
《船艇》1993,(5)
181 船用动力涡轮发电机 Marine PowerTurbine Generator现代化高效率的 BBC VTR..4E 型涡轮增压器达到高于柴油机增压所需的效率。因此,可转移一些排出废气,用于 BBC动力涡轮发出附加电力。不需把大量的机械负荷强加于发动机。可获得较高的有用功率,而联合装置的燃油耗得到改善。此外,当柴油机在部分负荷时断开动力涡轮的情况下运行时,发动机的性能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4.
<正>0引言某船2台瓦锡兰8L46C型主机废气增压系统采用增压空气旁通阀和废气旁通阀提高增压器效率,改善主机工作状态。旁通阀异常开启严重影响主机正常运行,危害船舶安全。1旁通阀工作原理1.1增压空气旁通阀增压空气旁通阀安装在扫气箱与增压器废气进口端连通管上,在主机低负荷时使增压器有足够的喘振裕度。当主机低负荷运行时,主机耗气量小、增压压力  相似文献   

5.
全球领先的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集团ABB6月18日举行了其涡轮增压系统广州新维修服务站开业庆典活动。新启用的服务站位于广州市黄埔区,将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ABB涡轮增压器客户提供更高效的系统维护服务。 ABB涡轮增压系统中国区负责人,重庆ABB江津涡轮增压系统有限公司总裁白桦先生说:“全球造船和航运业近年发展迅猛,越来越多的船舶来往于世界各地,而中国在该领域所占市场份额也在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6.
船用高速柴油机多台增压器相继增压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多台增压器相继增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系统组成,并建立了某船用V型高速柴油机采用四台增压器相继增压的计算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多台增压器进行相继增压可以明显地改善柴油机低工况性能,有效地扩大柴油机作为船用主机的低工况运行范围.  相似文献   

7.
《船艇》1996,(1)
瑞士巴登ABB涡轮增压器公司已经推出了首批新一代涡轮增压器。新一代涡轮增压器有两个系列TPS和TPL。新一代涡轮增压器具有结构紧凑、零部件少、效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杨树森 《江苏船舶》2006,23(4):28-29
废气涡轮增压器是柴油机增压系统的主要设备,它的工作状况直接影响柴油机的工作性能。介绍了ABB VTR型废气涡轮增压器在日常管理和维修中应注意的问题,供轮机管理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机电设备》2012,(1):18-20
A100系列涡轮增压技术实现本地化,再创中国市场崭新里程碑中国上海,2011年11月29日——进入中国市场40年来,ABB涡轮增压系统始终致力于准确积极地响应市场号召,满足中国市场大型涡轮增压器的发展需求。2011年上海国际海事展览会上,ABB公司宣布其最新动态:ABB最先进的用于低速两冲程发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改善涡轮增压柴油机在低工况运行时,会出现增压压力不足、燃烧过量空气系数小和废气排温较高等固有特性,提出了一种利用增压器废气余热产生水蒸汽,并注入涡轮来提高增压器的压比和空气量的新方法。这种新方法可以改善涡轮增压器与柴油机的匹配,从而可提高柴油机的性能。试验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船用V型高速柴油机相继增压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某船用V型柴油机采用两台增压器相继增压的计算模型,为验证计算模型、程序和所选参数的正确性,对常规增压进行了计算,计算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对两台增压器相继增压进行计算分析的结果表明,采用相继增压可明显改善该型机低工况性能,扩大了该机作为船用主机的运行范围.  相似文献   

12.
朱国安 《天津航海》1999,(3):22-23,25
涡轮增压器的作用在现代柴油机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涡轮增压器压气机的喘振不仅使压气机达不到预期的增压比,而且会损坏压气机的部件,并导致整台涡轮增压器机损事故。本文从涡轮增压器压气机喘振的产生,船舶运行当中导致涡轮增压器压气机喘振的因素及其相应处理方法着手,对这一现象作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船舶工程》2017,39(10)
正10月25日,由中船重工集团河南柴油机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生产的4台CHD622V20STC柴油机发往海外用户,标志着国内首款相继增压高速大功率柴油机研制成功并实现小批量生产。CHD622V20柴油机为高增压柴油机,增压器匹配难以同时满足柴油机全工况运行时的性能优化需要。为拓展柴油机低负荷运行区域,河柴重工重点开展了CHD622V20柴油机相继增压器技术研究,并在短期内实现小批量生产,满足了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4.
文中介绍了二次进气预膨胀涡轮增压系统,该系统能降低燃油消耗率、机械负荷和热负荷,曾在6PA6L280柴油机上进行了性能模拟及试验研究,试验结果与理论预测很一致。若涡轮增压器总效率大于65%时,该系统能回收剩余废气功而不用动力涡轮,在结构上也大大简化,可减少不用动力涡轮系统的附加投资。为了验证这一特性,对6MANL58/64柴油机进行了模拟计算,与一般增压系统比较,结果令人鼓舞。  相似文献   

15.
为了优化两级相继增压系统的控制方法,基于GT-Power对某150柴油机两级相继增压协同控制进行研究。通过改变低压级旁通阀开度以及进排气阀开启速度,分析阀门协同控制对涡轮增压器以及柴油机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两级相继增压优化控制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在受控增压器切入时,受控增压器的低压级旁通阀的最佳开度为45°,进气阀与排气阀应尽快开启;在进行切出时,低压级旁通阀的最佳开度为45°,应适当减缓阀门开启速度。  相似文献   

16.
《船艇》1992,(7)
今后几年里,船用柴油机的发展,在性能和效率方面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效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应用。一般宁愿采用一级涡轮增压器,而在过去几年里,增压器的效率已提高到能产生过量增压空气,这意味着很高的压比在短期内不需要,特别是对于二冲程低速机。但是现代四冲程机约以24~25巴的平均有效压力运行。这要求涡轮增压器的压气机压比为3.8~4。在最近的将来,平均有效压力很可能达到28巴。因此,增压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涡轮增压器故障对其运行参数的影响,在AVL Boost软件中基于某型涡轮增压器性能数据和柴油机试验数据,建立并验证柴油机仿真模型,对涡轮增压系统的典型故障进行数值仿真分析。不同故障下涡轮增压器的性能参数响应有明显且易区分的变化规律。增压压力对涡轮增压器故障的敏感度较高,在多数故障下的响应变化幅值都可达到10%以上,是故障诊断的重要参数。涡轮后排气温度、涡轮前排气压力以及空气质量流量在部分故障下的响应变化可达10%,对涡轮增器故障也具有一定的敏感度,可配合增压压力作为涡轮增压系统故障诊断的主要监测参数。研究结果为涡轮增压器的故障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李成  马超  陈秉智  王焱 《船舶工程》2020,42(8):64-68
随着大型柴油发动机经济性和排放要求的不断提升,以及对发动机稳态、瞬态特性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涡轮增压系统已无法满足船用发动机全工况性能的要求。为了提高产品竞争力和适配性,针对某8缸直列船用柴油发动机开发了带有定压排气管的相继增压系统,并进行了发动机台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发动机中、低转速时,相继增压系统使发动机比油耗可以下降5%-10%,排气温度降低30%-45%,烟度下降55%-60%;最大扭矩可以提升15.1%-36.4%;发动机最大扭矩转速工况突加突卸响应性提升约28%-29%;相继增压系统中定压排气管的设计使得发动机高工况性能也有所提升,从而实现发动机全工况性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利用AVL BOOST软件建立了4190ZL C-2型船用中速四冲程增压柴油机的仿真模型,利用BOOST模型进行柴油机推进特性和负荷特性工况的计算,通过与实验数据对比,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利用BOOST软件对4190ZL C-2型船用中速柴油机与现有增压器联合运行规律进行研究,得到柴油机与涡轮增压器匹配特性.结果表明,4190ZLC-2型柴油机与压气机联合运行性能很好符合增压器匹配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船艇》1993,(11)
涡轮增压器对当代柴油机的效率提高作出重大贡献,但涡轮增压器的故障导致75%的功率损失。实际上所提供的柴油机只适用于应急运行到下一个港口。飞轮中40%的自由能还在涡轮增压器中工作。ABB 涡轮增压器公司的销售服务部总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