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汽车电动尾门为车主提供很大便利,驱动气弹簧和普通气弹簧结构差异较大,对整车布置、车身结构、性能等要求各不同。针对某配备电动尾门新开发SUV车型,利用Hypermesh软件建立车身模型,进行拓扑优化分析研究,结合项目开发周期、工艺和成本等因素,寻找并确定合理车身结构设计。通过实车试验验证,电动尾门骨架侧安装点刚度等性能满足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某款车辆尾门气弹簧设计为例,从气弹簧正向设计出发,详细介绍了气弹簧的组成结构、气弹簧的特点、气弹簧的工作原理和气弹簧的布置形式,并详细论述了气弹簧安装点的位置、尾门最大开启角度以及气弹簧有效工作行程的设定,并对气弹簧最小支撑力设计计算和尾门开闭操作力设计计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为以后气弹簧在新车型上正向布置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气弹簧助力式开启机构是目前高档汽车特别是轿车上经常采用的一种结构。以后背门为例,详细介绍了后背门气弹簧的布置与撑力计算的设计过程。从力学和运动学角度着重分析了后背门在开启过程中所受到各种力和力矩之间的关系,根据分析结果,用C语言编制程序,用Matlab进行计算,实现了气弹簧的优化布置。并通过选择合适的气弹簧,便可以实现后背门的平稳开启,人手助力轻松。  相似文献   

4.
针对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车型后背门气弹簧布置过程中计算调整量大且准确性差的问题,对后背门开闭系统建立了结构力学模型,通过理论公式推导将后背门相关作用力矩表示为后背门开闭角度为单一变量的参数,利用Excel表格的公式编辑功能实现了后背门全开闭角度的开闭力计算,简化了计算调整过程,提高了设计准确性。提供了后背门开闭力与开启可靠性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5.
电动撑杆式汽车电动尾门系统主要包括控制器模块(ECU)、电动撑杆模块、电动吸合锁模块与防夹胶条,各模块通过控制器(ECU)的统一控制实现尾门电动开启与关闭并进行防夹检测。其中电动撑杆的弹簧力设计与电机输出力设计、手动操作尾门的开启与关闭力计算以及电动锁吸合力与尾门系统支撑反力的匹配是电动尾门系统设计的难点,本研究对尾门系统开闭过程建立力学模型,并应用Excel软件的公式编辑功能,输出了上述参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汽车发动机盖在关闭过平衡点后如何通过气弹簧合理布置实现自关闭开展的研究。为实现气弹簧人机要求、关闭保持力、自关闭等目标,提出气弹簧的优化布置要求。从能量角度出发,列出气弹簧布置优化与校核的方程式。结合某汽车铝机盖气弹簧布置优化的实例,给出了气弹簧布置优化后的具体位置,并对其各项指标进行校核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气弹簧布置优化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7.
计算流体力学(CFD)在汽车空气动力学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传统的CFD方法只能在产品的CAD几何数模设计完成之后进行分析,CFD分析工程师所提出的优化方案无法得到立即验证,设计周期增长,成本高。文章基于某车的CFD网格模型,针对汽车前部相关设计变量,利用优化软件HyperStudy与网格变形软件HyperMorph、商用流体分析软件STAR-CCM+耦合,实现了汽车气动外形减阻的自动优化流程。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汽车尾门如何实现自动落锁,文章首先分析实现尾门自动落锁的影响因素,然后对各个因素建立数学计算模型,计算各影响因素在尾门关闭过程中产生或消耗的能量,最后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计算出获得尾门自动落锁所需要的能量,并根据计算结构判断尾门是否可以实现自动落锁。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实现在前期设计时通过调整各种参数来满足汽车尾门自动落锁。  相似文献   

9.
CAPP(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是指借助于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支撑环境,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逻辑判断和推理等的功能来制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借助于CAPP系统,可以解决手工工艺设计效率低、一致性差、质量不稳定、不易达到优化等问题。也是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工艺师完成零件从毛坯到成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文章对运用CAPP线束软件进行汽车线束图纸工艺分解流程进行了简要阐述。对过程要点进行了重点剖析。  相似文献   

10.
合理地安装客车后背门的气弹簧支撑杆,可以有效地利用其工作行程,保证客车后背门的最佳开启角度,从而简化了客车后背门合页结构。本文介绍了一种在实际设计工作中总结出的确定气弹簧支撑杆安装位置的简便方法,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11.
利用CFD软件计算某四缸柴油机各个气缸EGR废气分布,利用Boost软件计算发动机一个工作循环的边界条件,提供给3D模型作为输入。在CFD软件中计算并得到各个气缸的EGR率和EGR质量流量相对误差,由于计算结果不满足评价标准,因此对进气歧管模型结构进行优化,并再次按照以上步骤进行CFD计算。结果证明:优化方案进气歧管EGR分布均匀性很好,满足评价要求。  相似文献   

12.
后举门钣金由于柔性大、刚性弱等特点,在气弹簧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变形,影响实车尺寸匹配。文章以气弹簧力导致某SUV车型后举门变形的问题为实例,系统性分析解决后举门气弹簧变形这一实际生产问题。通过后举门气弹簧变形试验收集气弹簧力导致后举门变形量,并实施后举门整体位移、后举门钣金局部反变形方案妥善解决气弹簧力导致的后举门变形问题,为此类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13.
文章简单介绍一种轮式装甲车液压尾门的计算方式,着重介绍了液压尾门的液压系统的计算。通过对液压尾门方案制定的介绍,为今后轮式装甲车尾门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设计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一种基于通用CAD/CAM软件UG作为开发平台,以VC 6.0和UG/Open作为开发工具和编程语言来实现汽车覆盖件拉延模的3D结构自动设计的过程和方法。运用KBE技术和软件工程的方法成功地开发出汽车覆盖件拉延模的3D自动设计系统,运用该系统只需输入一些模具主要参数即可完成拉延模的3D实体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5.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汽车电动尾门在很多高端车型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电动尾门不仅提高了汽车使用者的便利性,也很好地提高了产品使用的安全性。为了探究电动尾门开关门耐久试验,首先对电动尾门系统控制原理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电动尾门在不同路面坡度下的力学模型,力学模型表明车辆在不同位置状态对电动尾门的受力具有较大影响。搭建汽车电动尾门开关门耐久试验装置,运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进行逻辑控制,并与总线仿真系统进行通信,实现对电动尾门的过程控制,再运用光电传感器和高速脉冲模块可以精准地获取电动尾门开关门的速度。试验系统采用全闭环的PID逻辑控制策略,可以精准地控制汽车电动尾门手动开关门的速度。在不同使用工况下,对电动尾门进行失效模式研究,为电动尾门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6.
在诸多影响后举门尺寸状态的因素中,气弹簧力导致的后举门变形糅合了举门位置的整体移动以及举门本身的局部变形,成为影响后举门尺寸状态的一大难点。文章在综合已有的后举门气弹簧变形验证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扫描技术,研究了一种新方法,借助于软件,可以有效地将局部变形和整体变形分离开来,为零件的调整和优化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某车企研发的一款新车型在进行耐久路试试验过程中,日常检查发现尾门铰链安装位置焊点开裂一处。在试验过程中发生的开裂,表明该位置零件结构耐久性能没有满足预期目标要求,需要对该零件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利用路试中采集到的动载信号,对信号进行有效处理,结合有限元耐久仿真软件手段,对尾门进行耐久寿命仿真计算,根据计算数据进行综合评估,提出提升尾门焊点寿命的有效方案,为车型成功研发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为改善汽车的经济性和排放性能,本文以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为研究对象,首先根据某款混合动力汽车设计要求,计算各个部件参数,并在AMESim软件上搭建了整车模型;然后采用逻辑门限值控制策略中的电力辅助控制策略,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电力辅助控制策略,并在NEDC工况下进行联合仿真,最后集成Isight,采用NSGA-Ⅱ算法对控制参数进行优化,并进行优化后的整车经济性和排放性能仿真分析对比,验证了本文的控制策略设计与优化方法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尾门翻转开启机构作为汽车的新功能及感知零件,其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它是尾门开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按压翻转开启机构,实现开启尾门。文章主要介绍如何设计结构的相关参数和布置方案等,并结合CAE分析进行可靠性设计。  相似文献   

20.
阻尼式气弹簧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中。本文对阻尼式气弹簧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安装类型进行了详细介绍.据此,以散热器面罩开起装置设计为例,讨论了阻尼式气弹簧的布置与支撑力计算的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