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结合江顺大桥的勘察实践,介绍水域地震反射法在探查断裂构造的地质效果,说明水域地震反射法可有效探明断裂构造的分布范围和构造特征,为桥位的选择及桥型方案的比选提供必要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
邓超文 《湖南交通科技》2007,33(3):71-73,191
结合富湾大桥的勘察实践,介绍了浅层地震反射法在岩溶公路桥位勘察中的地质效果,说明浅层地震反射法可有效探明岩溶的发育程度和分布范围,为桥位的选择及桥型方案的比选提供必要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漯河至驻马店高速公路建设中,采用浅层地震反射,瑞雷面波及地质雷达等物探方法进行现场质量监控试验。经取样分析和开挖验证,瑞雷面波法在检测路基碾压密实度方面效果较好。浅层地震反射及地质雷达在检测地下异常体方面效果较好,说明多种物探方法综合应用是高速公路建设中进行现场质量监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云冈石窟第19窟西耳窟地震动力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索石窟地震动力响应,建立了云冈石窟第19窟西侧耳窟的三维实体模型,并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耳窟进行了地震动力模拟计算,分析了硐室岩体位移、加速度放大系数、应力分布和加速度傅里叶谱.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该窟外立面岩体有外倾和塌落的趋势;石窟岩体的破坏模式以剪切破坏为主;地震波在耳窟所在高程范围的岩体内经多次反射、叠加,能量损耗较大,耗散的能量被该区域的岩体吸收,因此,进行抗震加固设计时,应适当提高此区域的地震加速度.  相似文献   

5.
工程物探配合地质、钻探和原位测试技术,主要特点为设备轻便,野外数据采集简便、易于操作,成本低、效率高,且能取得连续的地下剖面资料等优点。通过实地采集地震映象剖面,并对部分测点段进行了钻探验证工作。结合钻探资料对比分析,能利用多种地震技术进行多年冻土的勘察,配合钻探确定多年冻土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6.
冻土是造成各类建筑物基础变形损毁的一种病害地质体,如何查明其分布范围,通过实例简要介绍了地震勘探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地下结构抗震分析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讨论了用有限元法分析地下结构的动力学间题。重点研究了在地震有限元分析 及模型试验中的边界问题。指出了无反射边界的应用条件,给出了一个“刚性圈”的新 概念,根据“刚性圈”的假定,提出了一些处理有限域边界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近场高频GPS资料在重特大地震实时发震特征反演方面的潜在作用和优势,独立使用2015年尼泊尔Mw7.8级地震震中附近的16个高频(1 Hz)GPS站点数据,基于动态数据处理技术、矩张量反演技术及跟踪方差技术,模拟实现了对该次地震的触发、实时矩心/矩张量的反演及地震事件结束判断等相关工作;结合GCMT、W-相位以及部分已公开发表成果,对反演过程及反演结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对比分析;初步探讨了GPS同震位移场产品在节面判定中的潜在补充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本次地震破裂的传播方向主要为自西向东南单侧传播,平均传播速度约为3.1 km/s,地震持续时间至少为75 s;GPS数据反演得到的实时矩心及矩震级结果与GCMT、W-相位结果一致,且反演序列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半刚性材料的反射裂缝问题是不可避免的。采用橡胶粉改性沥青应力吸收层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半刚性基层裂缝反射和雨水下渗的问题。从材料、施工和检测等方面对橡胶粉改性沥青应力吸收层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性能、反射裂缝形成机理的分析,指出了防治沥青路面反射裂缝应从选择适当的材料、结合实际情况和有效的技术措施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1.
物流调查是物流设施规划与政策制定的重要基础。物流数据统计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中国物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通过梳理日本在物流调查方面的工作进展,总结其在调查制度保障、组织模式、调查方案、调查内容及方法等方面的特点。针对中国物流行业发展现状,提出具体建议:加快开展货运需求调查的前瞻性研究,规范并指导企业构建统一的物流信息数据与平台,远期将货运调查纳入综合交通调查体系等。  相似文献   

12.
简述了GPS测量技术的发展状态,并列出了GPS用于测量所具有的特点,重点介绍了GPS测量用于公路测设中的国家大地点加密、隧道控制测量、特大桥控制测量、导线测量、航测像控点测量的实际应用成果,最后对GPS测量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交通SP调查的均匀设计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交通SP(Stated Preference)调查和RP(Revealed Preference)调查的不同,并阐述了前者相对于后者的优越性。交通SP调查情境设计是实施该调查方法、建立交通模型戍败的关键环节。在分析了以往各种设计方法局限性的基础上,将均匀设计引入交通SP调查情境设计中,比较成功地解决了调查设计者与受访者之间关于调查问题数量的矛盾,改进了以往正交设计的不足,在保证数据建模精度的同时,有效地减少了调查中访问问题的数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最后,给出了调查居民出行时间价值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4.
徐岸 《交通标准化》2012,(12):47-49
分析停车问询调查法和车辆牌照信息调查法在公路OD调查中的优缺点,结合浙江省两次全省公路OD调查的实际经验,指出公路OD调查自动化和常态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桥梁施工监测应力真值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监测经验,在分析了桥梁施工应力监测中应力误差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对误差进行了分类,提出了一套误差值及监测应力真实值的计算方法,并指出了应力监测中避免误差的一些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6.
邵铖 《交通标准化》2014,(15):197-199
在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灵活运用各种勘察技术,对于提升勘察质量以及提供可靠的工程建议有着重要的意义.结合托什坎塔合塔桥桥位勘察工程实例,从钻孔布置、钻孔取样要求、水质分析、原位测试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岩土勘察技术及其应用方法,可为相关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结合我省山区高速公路滑坡勘察、设计的实践,对滑坡的分布、勘察与评价及滑坡设计进行了论述,对今后的勘察及设计工作提出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借鉴城市与公路交通OD调查成熟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水网地区内河航道OD调查内容、方法及步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和研究,经实践检验,内河航道OD调查可提供准确、翔实的基础数据,为水网地区航道规划、建设、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提供积极支撑。  相似文献   

19.
居民出行调查是制定合理的交通规划的基本前提和重要环节.由于目前我国居民出行调查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居民出行抽样调查率的确定还主要根据国外经验和定性认识,缺乏科学的理论基础做支撑.因此根据调查目标、调查方法,在保证调查精度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确定抽样调查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于交通规划、交通治理和决策的制定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城市交通调查和交通需求模型在中国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新的数据环境和城镇化发展背景下,有必要探讨交通规划定量分析技术的发展方向。首先介绍中国城市交通调查的技术问题、体制保障等现状情况,同时概括交通模型的技术发展和应用现状。其次,从调查数据采集和维护机制,交通模型理论体系和功能需求,人才队伍以及模型在交通规划决策中的地位等方面分析交通调查和模型存在的问题。最后,预判中国城市交通调查和模型的发展趋势,提出大数据和交通模型互动发展、交通模型和GIS技术全面结合、加快制定指导手册和标准等相关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