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黄土具有多孔性、密度低、易发生湿陷等特点,在黄土地区修建隧道常会给施工和通车后的安全运行造成影响。结合郑西铁路客运专线隧道施工实践,介绍了在黄土地区修建大跨度铁路隧道的开挖、支护、防排水等施工关键技术,为解决黄土地区大断面隧道施工问题提供了相应经验。  相似文献   

2.
大断面黄土隧道采用弧形导坑法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郑西铁路客运专线潼洛川、高桥和凤凰岭三座大断面黄土隧道,在不同地质条件下采用不同形式的弧形导坑法施工的成功实例,详细介绍了各种弧形导坑法适用范围、施工工艺和变形规律,为类似黄土隧道的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陈继华 《交通标准化》2008,(13):146-148
以郑西铁路客运专线函谷关隧道为例,从喷射混凝土拌和料、机械设备和喷射方法几个方面介绍黄土隧道中应用湿喷砼技术控制喷射混凝土回弹的工艺,能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陈继华 《交通标准化》2008,(23):146-148
以郑西铁路客运专线函谷关隧道为例,从喷射混凝土拌和料、机械设备和喷射方法几个方面介绍黄土隧道中应用湿喷砼技术控制喷射混凝土回弹的工艺,能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以郑西铁路客运专线函谷关隧道为例,从喷射混凝土拌和料、机械设备和喷射方法几个面介绍黄土隧道中应用湿喷砼技术控制喷射混凝土回弹的工艺,能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以郑西铁路客运专线函谷关隧道为例,从喷射混凝土拌和料、机械设备和喷射方法几个方面介绍黄土隧道中应用湿喷砼技术控制喷射混凝土回弹的工艺,能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以郑西铁路客运专线上的贺家庄隧道为例,研究了大断面黄土隧道中系统锚杆的受力状况,得出了拱部和边墙锚杆的受力特点,从径向位移的衰减规律和围岩压力分布形式两个角度分析了系统锚杆受力差异较大的原因,相关研究结论对黄土隧道的设计和施工具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黄土具备岩土材料所具有的物质成分上的非均质性、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化过程的非连续性、力学性质的各向异性、高度的非线性和复杂性,对其工程性质的定量描述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目前发表的大多数关于黄土方面的研究资料主要是针对湿陷性黄土即新黄土,且埋深都较浅,基本属于非饱和状态,针对的工程也主要是涉及黄土的地基工程。对于深埋黄土、黄土隧道特别是大断面黄土隧道等方面研究资料较少。以郑西铁路客运专线黄土隧道的土工实验资料为基础,着重分析了该地区黄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力学性质指标的变异性和特征,用以指导对该地区黄土的物理力学参数的取值,为黄土隧道围岩分级及相关的黄土工程问题作参考。  相似文献   

9.
客运专线铁路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郑西铁路客运专线的施工,综合阐述了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施工技术,重点介绍了柱锤冲扩桩、水泥土挤密桩、强夯等地基加固方法的工艺试验情况和具体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大断面黄土隧道围岩变形监控量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郑西铁路客运专线高桥大断面黄土隧道的监控量测工作,详细介绍了无尺量测技术的观测系统、观测方法、观测要点和观测精度,以及量测数据的计算、应用和回归分析方法,为类似软弱隧道的监控量测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黄土隧道各工序施工关键,并对黄土隧道的施工要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2.
在黄土隧道塌方处治过程中,通过对黄土隧道塌方冒顶原因的分析,制定了详细的处治方案,顺利通过了塌方段,保证了隧道施工运营过程中的安全,取得了良好的处治效果,对黄土隧道塌方处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黄土隧道塌方处治过程中,通过对黄土隧道塌方冒顶原因的分析,制定详细的塌方处治方案,顺利通过了塌方段,保证了隧道施工运营过程中的安全,取得了良好的处治效果,对黄土隧道塌方处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黄土双连拱隧道中导洞的施工工序,重点论述了中导洞中隔墙基底处理,以及中导洞基底处理前后监控量测的结果分析,说明基底处理方案的合理性,同时也说明中导洞中隔墙施工的重要性,为以后黄土隧道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两起黄土隧道冒顶事故的原因分析及处治方案总结,提出在黄土隧道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的几大要点。  相似文献   

16.
大断面黄土隧道初期支护合理施作时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支护结构的合理设计是大断面黄土隧道设计的关键环节,结合在建铁路黄土隧道,采用数值模拟,分析大断面黄土隧道在不同初期支护时机情况下,支护结构、围岩受力状态和力学行为的变化情况.以控制围岩变形为核心,对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中,初支施作时机的选择给出了合理的建议.通过现场监测手段,得到了黄土隧道初期支护受力规律:黄土具有明显的流变特性,支护结构的受力很大一部分来自围岩流变产生的附加荷载;支护结构受力在空间分布上并不均匀对称,这些在设计中都应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7.
根据太中银铁路大断面黄土隧道地质特点,隧道开挖采用环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和三台阶法,主要介绍了施工工序,同时介绍了隧道初期支护、二衬、施工防排水和沉降变形控制技术。为黄土隧道安全、快速施工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8.
选取软塑黄土层分布于隧道拱顶、洞身和隧底3组典型断面开展实测研究,分析了软塑层影响下的围岩变形特征、支护结构力学特征及其差异性,提出了基于实测数据确定支护特性曲线的方法,揭示了软塑黄土层影响下的围岩与支护动态作用机制,给出了相应的防控理念及措施。分析结果表明:隧道围岩变形由大到小依次为软塑黄土层分布于拱顶段、洞身段和隧底段;软塑黄土层分布于拱顶段支护结构拱肩和边墙脚、洞身段拱腰及其以下位置、隧底段拱部和仰拱承受较大围岩压力作用;支护结构承受主要荷载来压方向不同、围岩应力随开挖步序释放率不同及地下水渗流路径不同是3组断面支护结构应力存在差异的直接原因;软塑黄土层分布于拱顶和洞身段时,围岩超前应力释放率约为35%,上台阶开挖支护结构力学性能迅速恶化,软塑黄土层分布于隧底段时,下台阶开挖软塑黄土层对支护结构将产生显著影响;针对上述3类工况,提出的强支护、控侧压和防突沉的防控理念及超前帷幕注浆、大锁脚和基底袖阀管注浆等施工控制措施可有效避免施工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黄土特殊的工程性质决定了黄土隧道结构的受力复杂性.大断面黄土隧道由于开挖断面大,开挖方法一般采用台阶法或交叉中隔壁法(CRD).因此,沿用传统的观测点布置方法进行测点布置和位移观测,存在一定的困难.收敛约束法应用方便,思路明确.用收敛约束法对隧道初期支护进行稳定性分析,不仅能正确地反映隧道施工中的各种力学现象和过程,还能弄清楚围岩与支护“相互作用”和“动态作用”的特点.本文基于收敛约束原理,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对兰渝高铁某大断面黄土隧道的围岩稳定性和初支的安全性进行评价.为隧道的后续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结合山西省西纵高速公路岢岚至临县段武家梁隧道的工程概况,介绍了黄土连拱隧道设计及施工中重点关注的问题。希望为以后黄土地区连拱隧道的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