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再舜 《汽车情报》2007,(34):17-18
2004年底,笔者经对中国市场的中型卡车仔细研究后,写了一篇“2005年中卡能否‘咸鱼翻身’?”。2005年底笔者又写了“2006年中卡必将‘雄起”一文。2006年底笔者再写了“2007年中卡市场必将发力”的研究一文,今天笔者提前一个月写“2008年中卡将成热销车型”,与此同时希望与业内有识之士共同商榷——中卡市场发展趋势及其前景如何?  相似文献   

2.
近日,中国“智能节油”重卡陕汽09款国Ⅲ重卡亮相,两款系列产品09款第二代国Ⅲ重卡、陕汽康明斯“双冠王”重卡的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突破了困扰用户的最大成本耗油担忧,适应多种细分市场实际需求,成为09年重卡中高端市场的节油专家。  相似文献   

3.
徐润 《专用汽车》2013,(12):27-27
曾几何时,一提起国内高端的重卡和专用车市场,业内人士的反应一是这部分市场很小,二是“高端”两个字是进口车的代名词。而我们也一直以“稳步”来形容这部分市场的发展速度。总之,对国内绝大多数重卡和专用汽车企业来说,这部分市场很“阳春白雪”。  相似文献   

4.
在欧美重卡市场中,300马力以上发动机的排量基本上集中在11升-15升范围,其中12升排量高速柴油发动机,被国际上称为“黄金排量”,是15吨以上重卡的最优配置。在国内,12升以上排量、达到400马力以上的重卡市场,大部分被国外品牌垄断,陕汽德龙至尊版大马力牵引王使中国重卡接轨欧美一流核心技术,进入了“12升大排量水平”,揭开了“中国重卡动力升级”的序幕。  相似文献   

5.
任诗发 《商用汽车》2023,(1):121-123
<正>在刚过去的2022年,重卡是商用车领域中最艰难的行业之一,销量同比演绎了史上极其罕见的“12连降”;而2022年的新能源重卡市场却呈现了“12连涨”,与重卡大盘比较可谓是“冰火两重天”。终端上牌数据显示,2022年新能源重卡销售2万5 152辆,同比(2021年新能源重卡实销1万0 448辆)增长140.7%,远远跑赢2022年重卡大盘终端市场-65%的降幅。  相似文献   

6.
龚雨楠 《汽车情报》2007,(16):25-30
2007年一季度国内重卡市场受到货币供应量增加、出口市场、车辆更新、物流行业高速发展、计重收费等5大主导因素影响,国内重卡市场“高温”再起,成为继2004年井喷之年后的又一个空前的“高峰”。数据合计结果显示,重卡市场1~3月份累计销售量105374辆,同比增长59.74%。重卡市场一季度累计销量首次突破“10万辆大关”,创历史最高。  相似文献   

7.
今年2月份以来,重卡市场开局利好,各重卡制造企业产销普遍“升温”。面对重卡市场“回春”的机遇,重庆红岩及时提出“优化营销体系,构建一体红岩”的新思路,抓住新年新机遇,实现命业新一年的奋斗目标。截止2月28日,重庆红岩该月重卡销售订单累计近2000辆,远远超过了去年同期。  相似文献   

8.
一、1-11月份重卡市场分析 2006年重卡市场走出了调整期后,四季度持续高速增长,引起了重卡企业的高度关注。自8月份后连续上扬,9、10月显出强劲增长势头,“金九银十”奠定了重卡市场全年的好收成,11月份,重卡市场销售总量再现“新高”,创下了2006年的第三个单月销量最高的纪录,同时,也是将成为下半年的“峰巅”。11月除底盘销量基本与上月持平外,货车有小幅上扬,半挂牵引车“继续发力”,较上月有大幅度的强劲增长,直接增量接近2000辆,增长率21.48%。  相似文献   

9.
雨楠 《汽车情报》2007,(12):24-28
2007年一季度虽然没有重卡市场发展的利好宏观经济政策,但受到货币供应量增加、出口市场、车辆更新、物流行业高速发展、计重收费等5大主导因素影响,国内重卡市场“高温”再起,成为继2004年“井喷”之年后的又一个空前的“高峰”。  相似文献   

10.
予之 《汽车与配件》2009,(34):44-45
中国作为“金砖四国”之一,虽然国内重卡市场同样被全球金融危机所“累及”,但国内的经济刺激政策正逐渐拉动汽车市场“回暖”。  相似文献   

11.
《驾驶园》2010,(1):22-22
本次展会广汽日野携首批下线的700系列重卡牵引车,SFQ6115系列客车,300J系列轻卡和即将推向市场的SFQ6123系列客车整体亮相。其中,刚刚于9月底正式下线的广汽日野700系列重卡,填补了我国高端重卡与进口重卡之间的市场空白.“高效,智能,节油”成为“700系”的标识。  相似文献   

12.
辛木 《重型汽车》2007,(1):30-32
“解放”、“东风”品牌之于重卡,就像“老三样”之于轿车。一汽.东风两大商用车企业依靠几十年的卡车造车经验、驰名品脾和强大的研发实力,长期来一直占领着中国重卡市场的多半份额并引领中国重卡产品的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2008年,我国重卡市场的基本走势没有超出业内分析人士的预料。早在2007年年末,一些重卡企业的相关负责人便预测,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国Ⅲ排放标准实施以及北京奥运“蓝天工程”三大因素,必将刺激重卡用户提前消费,也必将使得2008年下半年重卡市场遇冷。只是他们没有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全球金融危机,让临近年末的重卡市场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14.
任诗发 《商用汽车》2023,(2):124-125
<正>2023年2月,卡车市场终结了之前的“连降”,同环比均呈现了增长的良好态势。那么2023年3月还能延续2月的增长势头吗?卡车传统旺季的“金三”在2023年3月能如约而至吗?中汽协数据显示,2023年3月各类卡车(含重卡、中卡、轻卡、微卡4个细分市场,下同)共计销售38.9万辆(开票数据,非终端数据,下同),环比增长34%,同比增长17%,可见2023年3月的卡车市场仍延续了2月的增长态势,呈现了同环比“双增长”的良好局面,回暖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15.
龚雨楠 《汽车情报》2006,(33):30-32
2006年国民经济“增长快、运行稳、质量高”的发展格局十分有利于重卡市场发展,受固定资产投资、出口市场、车辆更新三大因素拉动,8月份,重卡市场跳出往年谷底定势,市场销量直接上扬;9月,重卡企业产销均呈现出两旺局面,半挂牵引车市场再现了全线飘红景象。10月份,重卡市场没有受到“十一长假”的影响,销量继续上扬,企业产销均呈现出两旺局面,重卡22家企业生产合计25697辆,比上月微增0.72%;完成销售26691辆,比上月微增0.72%,同比增长78.63%。除底盘较上月有一定幅度下滑,重货及牵引车较上月有一定增长,同比大幅度增长。  相似文献   

16.
牛跟尚 《时代汽车》2005,(11):38-39
东风中卡,为东风品牌争荣誉 “金杯,银杯,不如消费者口碑。”在当今中国汽车市场上,品牌的美誉度、用户的忠诚度,无疑是汽车企业新轮角逐市场的焦点和战略制高点。  相似文献   

17.
王莉  殷蕾 《运输车辆》2012,(19):22-22
随着“品质塑造品牌”战略的实施,格尔发重卡在终端市场取得了实质性效果。继新平台自卸车获50辆订单后,近日,格尔发重卡又连续获得来自山西、上海、北京中铁快运等大客户订单。此外,海外市场也传来喜讯,100余辆格尔发重卡已经奔赴蒙古、缅甸,为格尔发重卡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2005年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行业法规、市场供求、上游产品价格和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国内重卡市场有效总需求明显不足,需求量大幅度减少,各企业销售量月月连续下滑,重卡市场出现了近8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市场总销售量不及2003年水平。由此可以得出结论,2005年中国重卡市场进入“调整期”。2005年重卡市场整体特征座次瞬间易位2004年国内重卡市场“六雄并起”。2005年重卡行业增长率急剧下滑,市场竞争格局也出现“巨变”,重卡企业销售量的座次瞬间易位,东风汽车首次跃上“头把交椅”,一汽解放跌至第二,中国重汽居第三;8月后,陕…  相似文献   

19.
刘国卿 《汽车情报》2007,(27):35-36
2007年以来,重卡市场销售出现了近几年少有的“井喷”现象,大部分企业都实现产销量大幅度增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07年前7个月,重卡共销售近30万辆,同比增长76%。重卡行业前六家企业中有四家同比增长超过60%。除了传统的卡车生产厂家,部分进入重卡市场的新兴企业也有收获。中国重汽在这场争夺战中,成了最大赢家,前7个月公司销售重卡超过6万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东风有限公司商用车公司近日推出中国重卡系列高端产品--东风天龙.该产品线覆盖2大平台,三个类别,11个系列,50个车型,其功率上延至420马力.如此惊世之举,不仅对东风中重卡实现“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同时也必将影响中国重卡市场的格局,促使重卡市场向高端迈进。[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