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效催化转化器(three-way calalyst)是由壳体、减振垫载体及催化剂四部分构成的。  相似文献   

2.
三效催化转化器(three-way catalyst)由壳体、减振垫、载体及催化剂4部分构成,如图1所示。为了使三效催化转化器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和有较长的使用周期,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避免三效催化转化器过热。三效催化转化器正常工作温度一般为  相似文献   

3.
温州德普瑞克环保三元催化器有限公司2001年开始进入机动车催化转化器开发制造领域。2005年注册成立温州德普瑞克环保三元催化器有限公司,引进了最新国外金属催化涂层技术,建立一个年产六十万套的三元催化器载体涂层生产线的专业生产厂,致力于金属蜂窝催化器的研究和生产的高科技领域。  相似文献   

4.
欧Ⅳ标准催化转换器的结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催化转换器安装在发动机排气歧管出口位置,可以使催化剂快速起燃,充分发挥某些配方的催化剂效能,这被执行欧III和欧IV排放标准的车辆广泛应用。从催化转换器布置的角度,介绍这种催化转换器的结构设计,比较了布置方案,并对催化转换器中的零件如进气端管、壳体总成、出气端锥以及封装方案的设计要点作了描述。论述了该型催化转换器的气体流动特性、温度分布和塑性应变分布。  相似文献   

5.
汽车用三效催化转化器一般由金属外壳、隔热减振垫、载体和催化剂组成。其中载体是基体,它是影响三效催化转化器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催化剂是影响净化率最根本的因素。为了尽快使三效催化转化器本地化,生产蜂窝状陶瓷载体的康宁公司独资在上海建厂成立康宁(上海)  相似文献   

6.
三元催化转换器是为了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而安装在排气管内的一种尾气净化装置。装有三元催化转换器的汽车能将尾气中90%以上的有害气体转换成无毒气体排入大气,对环境保护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国家对汽车制造业有强制实行标准。现在车市出售的汽车都已经安装有这种装置,尤其是轿车,没有三元催化转换器就是不合格品,是严禁上市销售的。凡是性能较好的三元催化转换器,其内部的催化剂大多由铂(Pt)、把(Pd)、锗(Rh)等贵金属制成,因此,价格比较昂贵,一个需要几千元。我们常说的“欧I”、“欧11”、“欧111”标准,大多与三元催伙转换器的…  相似文献   

7.
排气管堵塞是汽车发动机的常见故障之一,故障现象是怠速抖动,加速无力,加速时进气管“回火”,急加速熄火,严重时发动机有油、有火,但是无法起动。 引起排气管堵塞的原因很多,但一般是由于三元催化转换器损坏,消音器内填充的耐热材料堵塞和北方地区寒冷引发排水不畅造成的,其中以三元催化转换器损坏造成堵塞的原因最多。  相似文献   

8.
Heraeus Asalmaz公司已完成了用于大幅度降低汽油发动机排放的钯/铑催化转换器。它与普通的催化转换器相比金属成本降低50%。由于采用了新的涂层技术,所以此HP211型Pd(钯)/Rh(铑)催化转换器的活性极高,对高温废气有极强的承受能力。这一点在入口温度为950℃、催化剂床温度为1050℃的条件下进行的试验中已获得证实。 至于像二次空气喷射这样的催化剂加热方案方面,  相似文献   

9.
国产在用车经过了强制性、大规模、代价高的改造方式,力图通过加装三元催化转化器,以改善汽车排放污染.本文就改造后的汽车以及在用电喷车易发生的故障,介绍三元催化转化器的正确使用知识.1 三元催化转化器的失效形式及原因1.1 三元催化转化器的失效形式三元催化转化器除机械损坏外,最主要的失效形式有过热、热老化、铅表面沉积(铅中毒)和慢性表面沉积(慢性中毒)等4种形式.其中过热和铅中毒对三元催化转化器的损坏最为严重.任何形式的失效,都会破坏三元催化转化器的热化学反应结构,使化学反应不能正常进行,造成排气的污染物急剧增加,污染大气环境.1.2 三元催化转化器过热的原因三元催化转化器过热是指三元催化转化器内部的温度超过850℃后,载体和涂层及其上面的催化剂铂Pt、铑Rh等贵金属,因高温烧损和脱落,使化学反应无法正常进行.因发动机缺火(即有未燃烧的汽油排出燃烧室),未燃烧的汽油在三元催化转化器内遇高温而燃烧,使温度迅速上升.其缺火原因如下.a.喷油器故障.如密封不严而滴油、通道堵塞、表面积炭、损坏等;b.火花塞故障.如气缸内混合气不着火、点火能量不足、表面积炭、高压线脱落、高压线接触不良等;c.传感器故障;d.供油系统工作不正常.如燃油箱油量过低、汽油泵有故障、汽油滤清器堵塞、油管堵塞等;e.冷起动困难、发动机有故障;f.用起动机带动汽车移动;g.用单缸熄火法判断各缸工作情况;h.化油器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10.
由于一些驾驶员对改造的化油器国珠电控补气加三元催化转换器或开环电喷车三元催化转换器加氧传感器的知识了解的不多,所以在每年的年检中这部分车的合格率较低。本文针对三元催化转换的特点,介绍三元催化转换的使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采用红外热像仪和五组分排放分析仪,在冷起动和怠速工况下同步检测三元催化器外壳温度热像和排放,探讨三元催化器温度与排放的关系.结果表明,催化剂载体两端是温度上升较快区域;三元催化器的进口端圆锥扩张段与催化剂载体之间交界处平均温度上升最迅速并始终呈现最高值;在冷起动500 s后,各项排放参数由最大值逐渐下降,且与各测温区域(点)平均温度同步趋于稳定;三元催化器物理中心点温度的上升趋势在约1 000 s后趋缓.  相似文献   

12.
众所同知.装有三元催化转化器的汽车可大大降低汽车尾气污染。但是近年来随着加装三元催化转化器的汽车日益增多.也同时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简单地说。要正确使用三元催化转化器主要目的是防止它的失效.三元催化器的失效形式除了机械损坏外,最主要的形式有过热、热老化、铅表面沉积(铅中毒)和慢性表面沉积(慢性中毒)四种形式,其中过热和铅中毒对三元催化器的损坏是致命的.针对此.使用时应注意什么呢?  相似文献   

13.
闭环电喷车三元催化器堵塞是很普遍的问题,特别是道路拥堵、燃油品质较差的地区。三元催化器堵塞不仅造成车辆油耗增加、动力下降、尾气超标,更严重的能让排气管烧红,造成车辆自燃。长期以来,三元催化器堵塞一直没有有效的预防手段和治理办法,堵塞的三元催化器只能采取更换方式,这样既浪费资源,又增加用户的负担。一些修理厂甚至不负责任地将三元催化器内的载体除掉,造成对环境更严重的污染。三元催化器堵塞的内在因素是,三元催化器载体上贵金属催化剂对硫、磷、一氧化碳、未完全燃烧物、铅、锰等分子有强烈吸附作用,很容易形成成份复杂的化…  相似文献   

14.
三元催化转换器是一种用于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的机外净化装置,它安装在发动机排气管内,可以消减90%的HC、CO和NOx的排放量,对环境保护起到重要作用。三元催化转换器目前广泛应用于汽车的尾气净化。  相似文献   

15.
朱俊 《汽车运用》2013,(4):39-39
三元催化装置的主要故障就是作用失效,其主要原因有:①三元催化装置受到外力冲击后造成机械损坏。②三元催化装置由于过热或老化而失效。③三元催化装置铅中毒,主要表现为载体表面形成沉积铅;三元催化装置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锌、磷、碳在载体表面沉积.造成了三元催化装置慢性中毒。因为三元催化装置中的热化学反应结构遭到破坏,使氧化、还原的化学反应无法正常进行.导致排气污染物CO、HC、NOx的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16.
要达到欧Ⅱ标准,轻型车只需加装三元催化转化器并进行发动机的改进;而要达到与欧Ⅲ标准等效的国Ⅲ排放要求,则需要采用更好的催化转化器的活性层、催化剂加热、将催化转化器的安装位置靠近发动机以及二次空气喷射等新技术。与SJ以下的机油相比,满足SJ、SL的机油因为降低了润滑油中的磷含量,减小了尾气排放中三元催化剂失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三元催化转化器又称三效催化净化器,其催化剂大都含铂、铑等贵金属或稀土元素,价格昂贵,在正常情况下,使用寿命为8万公里左右(国产的三元催化转化器也能达到5万公里以上).  相似文献   

18.
<正>维修人员需要根据现象判断三元催化器的损坏原因,是燃油质量差?还是发动机故障?本文与大家共同探讨催化剂损坏的真实原因,避免"误诊"。因为油品对机动车排放的影响不容忽视,但催化转化器受发动机故障的"拖累"也并不罕见。随着全社会对空气污染的日益重视,国家对机动车制订了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技术规范和耐久要求。国Ⅳ阶段,车辆需满足10万千米耐久污染物排放限值;国Ⅴ排放法规要求车辆满足16万千米耐久污染物排放限值。  相似文献   

19.
人工检查 用橡皮槌轻轻敲打三元催化转化器,听其内部有无,散碎物体落下的"咔啦"声.如果有此异响,则说明三元催化转化器内部催化物质剥落或蜂窝陶瓷体破碎,必须更换整个转换器.如果没有上述异响,应该检查三元催化转化器是否堵塞.三元催化转化器芯子堵塞是比较常见的故障,出现堵塞后将严重影响发动机动力,对此,可用检测进气歧管真空度法进行检查.先将废气再循环阀上的真空管取下,将管口塞住,避免产生虚假真空泄漏现象.  相似文献   

20.
三元催化转化器稀土应用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汽车尾气净化的机外净化手段-催化转化器的发展及转化机理,在分析现代三元催化转化器优劣的基础上,探索我国以资源丰富的稀土为催化剂研究开发三元催化转化器的意义及其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