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持人:朱惠君(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秘书长、高工):学会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专家恳谈会,就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公众关心的城市与交通热点、难点问题请专家建言献策,然后由学会整理成科技建言供市有关领导参考,效果很好,受到众多领导的重视和肯定.今天,市科协领导也来听取专家们的真知灼见.据我所知,专家们根据预通知中提出的议题都作了精心的准备,把自己对上海新城交通发展战略的见解及智慧无私地奉献给上海城市与交通的建设事业,非常感谢大家.现在,请专家们对新城交通发展战略策略提出宝贵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地铁安全运行是政府和社会公众高度关注的公共安全问题。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2011年第二季度专家恳谈会的主题就是"上海轨道交通安全运行与健康发展",具体有四个议题:一是面对高峰时段高客流,如何确保列车安全运行和站厅、站台、通道安全;所建立的预警机制及应急方案,如何确保有效实施。二是在上海轨道交通快速发展中,如盾构快速推进等,如何确保工程质量第一,不留安全隐患;如何通过修复技术,确保安全运行。三是上海轨道交通换乘站通过与香港等城市的比较,模式、布局、规模等如何合理抉择和控制。四是地铁车站上盖开发。与会专家各抒己见,讨论热烈。现将他们的建言刊登如下,亦希望读者就上述议题来稿,发表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共同促进上海轨道交通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2011年每季度围绕上海乃至全国交通的热点、难点问题.召开一次专家恳谈会。第四季度专家恳谈会的主题是“倡导慢行交通——绿色交通出行”,具体议题有四个:如何协调人的出行与机动车出行的关系,提升慢行交通地位?如何在道路资源紧张的中心城区扩展慢行交通的空间?如何营造良好的通行环境,吸引市民出行向慢行交通方式转移?如何加强助动车管理,改善慢行交通安全和秩序?现将专家们的见解和建议整理如下,亦希望广大读者来稿,对上述议题发表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4.
为编制好上海"十三五"综合交通规划,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列出5个议题:一是如何构建世界一流水准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支撑上海成为全球城市?二是"十三五"综合交通规划如何与修编中的上海总体规划确定城市发展方向、结构、形态、布局和城市更新良性互动、相互促进?三是上海综合交通规划如何与长三角、长江流域经济带通盘考虑,促进区域经济和长三角城市群、长江流域经济带发展?四是互联网、车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高新技术如何在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应用?五是怎样建设低碳、绿色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于2014年9月15日,召开"十三五"上海综合交通规划编制若干重大问题研讨会,邀请专家围绕议题,从不同的视野、层面畅所欲言。现将专家们的发言摘要刊登,以飨读者。也希望广大读者来稿发表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8月10日,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举办了“城市综合交通科技沙龙”,邀请专家、学者畅谈交通需求管理。具体围绕4个议题:在城市资源环境刚性约束、尤其土地趋紧的矛盾更加突出的条件下,强化交通需求管理应作为战略抉择之一;作为上海控制机动车拥有的重要手段之一的新增机动车额度拍卖,如何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使之更加完善?中心城停车泊位适度紧缺是控制机动车使用的措施之一,如何协调与增建停车设施、弥补停车缺口的关系?如何减少长距离、钟摆式、向心式等不必要的出行,缓和交通供需矛盾?专家、学者的建言摘要本期予以刊登。同时,我们期待广大读者围绕上述议题踊跃来稿,发表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6.
《上海郊区新城交通发展战略与策略》课题是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下达给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的2012年决策咨询重点课题。学会组成以理事长许培星为总负责人、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原所长陆锡明教授级高工为技术负责人的课题组,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2005年北京市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2006年,11个新城的综合交通规划工作相继开展.从新城土地功能规划的特点出发,结合既有的经验和教训,分析了北京市并没有摆脱"摊大饼"的可能,过早强化新城与中心城之间的交通走廊,会使交通问题更加复杂;相对滞后的公交发展速度,使新城面临着过度依赖小汽车出行的危险;土地开发和交通设施建设的不同步,给新城交通带来深层隐患等问题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新城综合交通规划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时间:2012年4月10日下午 地点:科学会堂 主持人:朱惠君 朱惠君(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秘书长、高级工程师): 学会2012年计划举办系列性的“城市综合交通科技沙龙”.首期沙龙主题是“交通枢纽在一体化、网络化综合交通中的重大作用”,主要议题有4个:一是交通枢纽如何合理分布,协调好交通吸引与均衡疏导的关系;二是交通枢纽规模如何控制,处理好交通集聚与对区域交通的影响;三是交通枢纽类型如何合理划分,把握好各类枢纽功能的差异与匹配;四是交通枢纽如何布局设计,组织好枢纽内外与进出交通,发挥效能.我知道各位专家在收到科技沙龙预通知后,根据主题和议题收集资料、梳理观点,作了充分的准备.我们先请本期沙龙的主讲陆锡明先生发表见解.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计划2011年每季度召开一次专家恳谈会,围绕上海乃至国家有关综合交通建设和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专家各抒己见,然后由学会编纂成《专家建言》供市领导和有关部门决策参考。一季度的专家恳谈会主题为"汽车节能减排"。主要议题有:目前我国的汽车产业政策是否在"透支"资源、环境,加重"潜伏"的能源危机;城市客车的"比功率"问题是否一种"隐形"的能源浪费;研发新能源汽车,是否可以"跨越"发展混合动力汽车这一阶段;在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同时,必须注重现有汽车的节能减排,其发展方向和主要措施如何确定;以及其他相关议题。与会专家搜集资料,甚至约请专家先进行小范围讨论,提炼观点,准备文稿,在恳谈会上均作了精彩发言。本刊分两期择部分书面发言予以刊登,以飨读者。我们也希望读者就上述议题来稿发表见解。  相似文献   

10.
<正>"十二五"时期上海城市建设的重心正向郊区转移,正如2014年6月举行的"上海2040战略专题——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统筹发展"研讨会上专家建言的那样,"上海未来的潜力地区是在郊区新城、新市镇"。与此同时,在新城汽车保有量高于中心城的快速增长、个体交通需求迅速膨胀、对外联系日益频繁等背景下,向心交通(出入中心城)、内部交通压力逐年递增,部分路段及区域甚至已呈现常发性拥堵。市郊新城在尚未  相似文献   

11.
为更好地促进天津市双城空间战略的实现以及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天津市4次居民出行调查,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城市交通在出行强度、出行分布、出行结构方面的交通特征与规律。从用地布局和交通模式两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对策。用地布局方面,提出提升滨海新区核心区城市职能、注重职住平衡、提倡土地混合利用的发展策略;交通模式方面,针对双城间交通、双城对外交通、双城内部交通提出了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2.
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作为影响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公共政策,应在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发挥引导和带动作用.依据转型期城市在外部环境、空间格局、发展模式等方面发生的变化,提出转型发展时期我国城市在区域交通、城乡关系、绿色交通等方面的应对策略.以宁波市为例,系统探讨如何通过制定转型发展时期的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以适应并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3.
慢行交通是大连未来城市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公平包容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大连市慢行交通发展战略研究以改善慢行环境、保障慢行空间、提升城市品质为总纲,结合大连慢行交通发展实际,科学制订慢行交通发展目标、指标体系、模式及策略,促进城市科学发展、睿智发展。  相似文献   

14.
快速发展中的郊区新城交通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新城是引导城市外部空间合理开发的一条有效途径,新城与中心城之间交通设施的合理规划,是新城能否起到有效分担中心城市人口和就业压力的重要因素.文章以上海南桥新城作为分析案例,对郊区新城在快速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采用何种交通模式和交通对策作了初步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城市交通》2013,(5):1-2,81
2013年8月20—21日,由世界银行和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世界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研讨会的目的是为了总结城市与交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和趋势,为北京交通发展提供经验借鉴。研讨会聚集了40余位来自首尔、旧金山、香港、新加坡、东京、纽约、北京等大城市的交通管理者和专家学者,就世界城市交通发展历程与战略选择、公共交通引导土地发展、区域停车规划与管理、城市物流规划与发展、城市机动化发展和缓堵政策等内容发表了专题演讲,开展了热烈的交流研讨。研讨会认为,北京在未来可以实施大胆的、有战略眼光的政策,推动建设可持续的关好城市。  相似文献   

16.
一、交通发展形势和科技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1.交通发展战略和主要特征 (1)上海综合交通发展战略的远期总目标是构筑国际大都市一体化交通。全面建设海空枢纽港,大力发展公铁均衡通道网络,统筹整合城市交通系统,构筑与和谐现代化城市相适应,与全球枢纽城市相匹配,安全、高效、畅达、环保和节约的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城市交通发展模式转型与战略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林 《城市交通》2013,(5):4-7,61
随着城市交通拥堵、交通污染等问题凸显,以及能源、土地等资源约束,针对城市交通发展模式转型和交通战略的讨论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首先回顾中国不同阶段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和政策导向。从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城市交通小汽车化、城市交通制约因素三个方面,分析城市交通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城市交通发展模式转型的迫切要求。提出促进城市交通发展模式转型的战略目标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围绕科学决策、协同集成、公交优先、科技创新四个方面提出战略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后世博时代的到来,面临城市和交通发展的新形势,上海亟需制定新一轮的交通发展战略来指导城市交通的新发展。针对上海的城市发展目标,通过分析上海交通当前阶段的发展特征及2030年可能面临的发展态势,提出上海2030年交通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实现战略目标的措施,以期能保证上海城市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在城市功能空间分化明显、交通需求多样的背景下,不考虑城市区域差别编制的综合交通规划在引导城市发展、解决交通矛盾方面的作用日渐式微。在剖析传统综合交通规划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差别化策略的主要内容,以及在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中交通发展战略、交通系统规划、近期实施阶段应用的技术路线。以四川省眉山市为例,详细阐述如何划分交通分区并确定其合理的交通模式。同时,系统探讨差别化策略在道路网络规划、公交系统规划、停车系统规划、交通政策规划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新城是上海推动城市组团式发展,形成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群结构的重要战略空间.上海新城的规划定位总体上经历了从中小规模卫星城向未来百万人口节点城市迈进的演变过程,综合交通能级也随之跃变.新城的发展历程与中心城有明显差异,不能直接照搬中心城的公共交通发展模式.首先,从空间区位、土地开发强度、出行者经济属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