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京张高速铁路东起北京北站,西至张家口南站,正线全长174 km,设北京北、清河、八达岭长城、张家口南等10个车站,设计速度为350 km/h,于2014年开工建设,计划2019年建成通车。京张高速铁路是我国继青藏铁路、京沪高速铁路之后又一条具有代表性意义的铁路,它是我国高速铁路成熟期修建的融合了我国当前最新高铁技术的标志性工程,为我国著名的八达岭长城旅游景区提供了快捷舒适的轨道交通通行条件,并与1909年我国自主修建的第1条铁路——京张铁路遥相呼应,将成为我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铁路隧道建设、特长铁路隧道建设规划及高速铁路隧道建设规划情况进行分析和统计,并采用图表的形式清晰直观地反映中国铁路隧道不同时期的发展规模及特长、高速铁路隧道新增运营、在建、规划情况,为分析中国铁路隧道发展历史提供较为详细的数据。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铁路建设规模逐年加大,高海拔、高烈度地震区、大埋深超长铁路隧道大规模建设,亟需深入研究铁路隧道智能建造技术、超长深水跨海铁路隧道修建技术及铁路隧道智能运维技术。  相似文献   

3.
《隧道建设》2015,(3):273
<正>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提出的到2020年建成主要城市及其周边1~2 h交通圈的目标,5年后我国将进入"2 h交通圈"的全面同城化新时代。根据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5年,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将达到1.9万km;5年后,即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km以上,快速客运网基本覆盖中国省会及5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就目前建设进度来看,2015年底,全国铁路运营里程  相似文献   

4.
<正>主题为"智能绿色引领未来交通"的2019世界交通运输大会(World Transport Convention,简称WTC)于6月中旬在北京召开。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在会上表示,截至2018年我国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的通车里程都已经位居世界第一。截至2018年底,我国铁路里程达到13.1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运营里程2.9万公里,居世界第一;公路总里程485万公里,其中高  相似文献   

5.
《隧道建设》2014,(3):211-211
<正>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工作回顾中指出,铁路、高速公路运营里程均超过10万km,其中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1万km,居世界首位。2013年,随着宁杭、杭甬、津秦、厦深、西宝等一批新建高速铁路投入运营,我国高速铁路总营业里程达到11 028 km,在建高铁规模1.2万km,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投产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据国际铁路联盟统计,截至2013年11月1日,目  相似文献   

6.
热点回溯     
《驾驶园》2018,(6)
正我国开展首次"智能高铁"综合试验自今年3月初至9月底,中国铁路总公司在北京至沈阳高铁辽宁段全面启动"高速铁路智能关键技术综合试验",这也是我国首次开展"智能高铁"试验。试验成果将为京张高铁、京雄城际等智能铁路建设提供技术支撑。此次综合试验,是铁路总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科技强国、交通强国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7.
我国从2008年京津城际高铁通车运营开始,高速铁路运输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直到2016年郑徐高速开通,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超2万公里,国家对铁路建设投资力度不断增大,建设效率不断提高,带来的是我国交通运输模式与格局的巨大变革。相比之下我国公路运输仍停留在传统的运作模式阶段,越来越无法适应人们对便捷高效出行方式的需求,对我国公路运输模式存在问题及优化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经济导报》2007,(1):97-100
过去的20年中,Rail._One公司(之前以PfJeiderer轨道系统闻名)已从一个单一的铁路轨枕供应商发展为全面综合性的铁路轨道系统供应商,而该系统被用于高速铁路轨道系统的发展和建设。  相似文献   

9.
铁路运输业是旅游、商贸、物流业的基础,是连接地区间经济社会文化的重要纽带,在我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铁路经过六十年来的发展目前正处于跨越式发展阶段,尤其高速铁路的发展更是举世瞩目。我国铁路在运营里程、投资规模、技术水平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铁路网络的密集加快了全国范围内人口和物资的流动。本文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铁路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其铁路的融资状况以及面临的融资困境,探索未来可行的融资方式,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6):119-119
<正>随着京津、武广、郑西高速铁路建成投产,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位居世界第一,高速铁路技术的飞跃式发展引来世界的瞩目。铁道部负责人近日在接受媒体集体采访时表示,我国高速铁路的工程建造技术、高速列车技术、列车控制技术、客站建设技术、系统集  相似文献   

11.
云南地处云贵高原,地貌特殊,地质复杂,山高坡陡,沟谷深切,建设铁路比起其它地方的难度更大,需要攻克的难题很多。根据规划要求云南省在发展东南亚经济中发挥桥头堡作用,铁路又是连接东南亚的桥梁和纽带,在经济发展上有着关键的作用。凤凰山隧道进口分修合修技术在高速公路建设上、铁路建设上、尤其是高速铁路建设上不常见,在过去的公路建设、铁路建设设计上,遇到这样的难题,大多是采取迂回绕道避开,而在今天的高速铁路建设上,从快捷、经济、环保和长远发展上,必须要攻克这些难题。在浅埋大跨度隧道施工时,采用双侧壁导坑法能够控制地表下沉,保持掌子面的稳定,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河北省发改委发布《河北省轨道交通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提出将就高速铁路、普通铁路和城市轨道同时发力,基本实现环京津县市与京津中心城区0.5~1h通勤圈。《规划》还提出研究建设亦庄至廊坊、大兴至固安、房山至涿州等3条地铁联通北京。届时,京冀市民有望通过地铁往来。河北环京县市将率先体验到京津冀一体化的便利。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我国高速铁路桥梁的建设发展,在回顾该类桥梁的发展历程和成就的基础上,对该类桥梁的设计技术进行总结和探索。分析常用跨度简支箱梁的动力性能和后期变形控制、大跨度混凝土梁式桥及组合结构的设计参数和极限跨度、大跨度上承式拱桥的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等关键技术;研究大跨度斜拉桥主梁的竖向刚度、横向平面曲线半径、梁体扭曲、梁体扭转等主要参数取值;开展铁路悬索桥应用的探索,提出大跨度缆索支承桥梁的运行速度、合理刚度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设计理论、材料、结构形式、装备和施工工艺等方面提出我国高速铁路桥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基础设施的发展程度是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决定因素。近年来,包括公路、铁路等在内的中国基础设施发展很快,且正在加大力度,另外在交通运输业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在铁路方运输方面,未来10年,中国也将继续加大高速铁路建投资力度,高速的背后也意味着对铁路技术系统投资建设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5.
0引言 根据中国铁路跨越式发展的需要,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已全面展开,其建设和发展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纵观世界已建、在建的高速铁路和中国目前已建、在建的客运专线,采用高架桥的线路里程一般占线路总长的一半或更多。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我国高速铁路跨越黄河最长、建设规模最大的桥梁——大同至西安客运专线晋陕黄河特大桥顺利合龙。晋陕黄河特大桥连接山西省永济市和陕西省合阳县,是大西客运专线"三隧一桥"重点控制工程之一。大桥全长9 969 m,自西向东跨越黄河,连接起山西、陕西两省,是目前我国高速铁路跨越黄河最长、建设规模最大的桥梁,堪称"高铁黄河第一桥"。  相似文献   

17.
《公路》2021,66(8):241-246
随着交通强国战略的推进,强劲的交通建设需求与有限的交通走廊带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公铁并行建设已成为充分挖掘有限交通走廊带资源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公铁并行段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其后果具有不可预测性,而高效的应急救援是减少事故伤亡的重要手段。依托兰合高速铁路与临合高速公路并行段为工程背景,分析突发性事件对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的影响;从应急救援角度出发,分析公铁并行段对区域应急救援能力的影响;并提出设立"公铁并行段特别交通管控区"、制定"公铁并行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构建"公路铁路两线快速联防响应机制"等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从国内外既有铁路建设标准情况、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对铁路建设标准的要求、铁路建设标准预留发展条件对投资效益的影响等3个方面,论述我国铁路建设标准需要预留发展条件。结合国内既有铁路建设标准较低的现实、世界发达国家铁路建设的经验,我国铁路建设标准预留发展条件,一是可以避免未来对铁路线下工程进行改扩建,保证铁路长远、正常、高效运营,避免对城市的干扰;二是可以适应今后较长一段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三是增加投资不多,综合效益好。  相似文献   

19.
本刊特稿     
##正##高速铁路要为列车的高速行驶提供一个高平顺性和高稳定性的轨下基础,而路基作为轨道结构的基础必须具有强度高、刚度大、稳定性和耐久性好,并能抵抗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等性能。因此,高速铁路的出现对我国传统铁路路基设计、施工、养护维修提出了新的挑战。普通铁路路基工程是按强度破坏设计的,而高速铁路路基的主要控制因素则是变形问题。高速铁路路  相似文献   

20.
《隧道建设》2012,(4):485-485
日前,从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掘进机械分会成立大会暨"中国掘进机械发展论坛"上获悉,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铁路、水利等建设事业的高速发展,作为隧道以及非开挖施工主要装备的掘进机械发展迅猛,全断面隧道掘进机(盾构)的产量和市场规模均处于世界领先行列。经过近10年的发展,我国目前盾构制造企业已经近40家,国内盾构每年生产销售80至100台,销售额约80亿元。盾构作为城市轨道交通、水利工程、公路铁路等领域隧道施工的关键设备,市场需求巨大。首先,我国城市地铁建设方兴未艾,在2011年至2020年,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市场需求约为500台;其次,水底隧道、高速公路、市政建设使用盾构潜力巨大。总体来看,未来5至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