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前基于IHO S-100的海道测量产品规范已经达到了成熟的水平,而其生产和传输数据集的方面还有值得进行讨论的地方。如何使IHO S-100与现有的数字航海图和出版物等效,并被批准满足适用的传输要求也同样需要被讨论。文中针对目前IHO S-100发展现状及未来行动方向做进一步总结梳理,提出航海保障在应对IHO S-100的相关建议,期望对航海保障工作能有所提升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熊娥  邬金 《航海》2021,(2):39-42
IMO将IHOS-100标准作为其在SOLAS公约范围内创建数据获取框架和提供e-航海服务的基础标准。IHO认为"S-100的成果实施对于IHO的未来成果是至关重要的"。"使IHO S-100框架成为现实"是实现数字海道测量信息的一致性和互操作性、通用海事数据结构、e-航海实施计划、海事服务,乃至ECDIS S-模式的必然要求。尽管S-100已历经10年4次大版本更新,S-100工作组仍在不断修订完善S-100通用海道测量数据模型,本文研究了S-1004.0.0版生效以来的修订研讨热点,从S-100技术就绪水平、互操作性和基于S-100的产品规范合规级别等三方面解析了S-100关键修订内容及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3.
关于S-57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57作为IHO数字化海道测量数据传输标准,旨在规范各国海道测量部门用于传输的数字海道数据.从模型、数据结构、S-57文件(应用简档)、技术特点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阐述了S-57的精髓,为电子海图的生成、传输、交换以及ECDIS的应用提供标准化规范.  相似文献   

4.
王志云 《航海》2015,(2):51-54
IHO国际海道测量数据传输标准(S-57)自颁布以来,极大地推动了电子海图的发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的进步,S-57的局限性愈来愈明显,为此,IHO建立了通用海洋测绘数据模型(S100),并开发了基于S100的电子海图产品规范(S101)。本文主要对基于S101与S57的电子海图产品做个简要的比较,为大家了解电子海图产品今后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曹永新 《中国船检》2023,(10):92-94
<正>IHO(国际航道组织)为电子海图制定了IHO S-57标准,S-57为数字化海道测量数据的传输标准,该标准描述了用于各国航道部门之间的数字化海道测量数据的交换以及向航海人员、电子海图的生产商发布这类数据的标准。S-57标准规定了ENC的数据内容、数据格式等细节问题,从而保证了ENC在ECDIS系统中能够正确读取和转换。  相似文献   

6.
《世界海运》2017,(1):22-24
为保障船舶航行安全与航运经济效益,IMO提出e-航海战略。随着S-57数据标准的局限性不断显现,IMO采纳新的国际海道测量数据模型S-100作为e-航海数据标准。剖析e-航海概念,分析e-航海总体技术构架和IHO S-100数据标准,通过对比S-57数据标准的局限性和IHO数据标准S-100,进一步阐明e-航海数据标准S-100的作用及应用,对我国开启e-航海新型数据标准时代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2021年7月,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HO)海道测量标准工作组第1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我国提案,正式将《海道测量标准(S-44)》第6版(以下简称《标准》)中文版纳入IHO官方出版物目录。据悉,《标准》于2020年9月正式发布后,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天津海事测绘中心(以下简称"海测中心")第一时间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完成了该标准的翻译工作。《标准》中文版将由人民交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有效提升了我国在国际海道测量界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数字海图信息的采集与格式标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数字海图信息的准确性和信息格式的标准化是成为ECDIS应用的重要方面,也是国际海道测量组织间交换数字海图信息的关键性因素。此文根据IHO S-57标准和Shapefile格式,论述数字海图信息采集、空间数据处理等方面的数学模型和规则。  相似文献   

9.
2010年1月,S-100(通用海洋测绘数据模型)的1.0.0版本正式对外公布,随后不同领域基于S-100标准开发了一系列的产品规范来指导相应的产品生产。根据S-100战略规划,S-100系列产品将从2020年起随S-100 ECDIS陆续在海上投入使用。S-100系列产品涵盖了海道测量、水文等海上安全相关的各个领域,是智能船舶外部数据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海上安全航行意义重大。本文将简要介绍目前S-100系列产品规范的开发情况,并分析为适应S-100战略规划,相关行业应采取的对策,从而为我国跟踪研究和落地实施S-100产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HO)战略计划工作组(SPWG)第8次会议于2006年5月2~4日在韩国釜山召开。会议由SPWG主席、挪威海道测量局局长F.Klepsvik先生主持,来自16个IHO成员国和国际海道测量局(IHB)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海事局和香港海事处组团出席会议,中国海事局副局长郑和平任代表  相似文献   

11.
国际海道测量组织第4次特别大会于6月2-4日在IHO总部摩纳哥召开。来自53个IHO成员国、9个非成员国、15个国际组织的280余人出席了大会,其中正式代表近250人,其余为观察员。  相似文献   

12.
张向辉 《中国船检》2012,(11):I0014-I0014
据悉.近期.电子海图显示和信息系统(ECDIS)在显示海图信息时出现了一些异常情况。基于此.IMO告知ECDIS制造商应及时发布所操作的设备软件的最新版本信息。异常情况的鉴定工作由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HO)负责,因此,IHO呼吁ECDIS的用户应随时发送相关异常现象的报告.  相似文献   

13.
正航海图书产品是船舶进行航线设计和安全航行的重要基础资料,是航运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体现了海事测绘工作最终的服务保障功能。根据国际海事组织(IMO)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公约)第V章第2条:"航海专用图书,或支持这种图或书的经特殊编辑的数据库,由政府主管当局,经授权的海道测量官方机构(IHO)或其他相关的政府机构正式颁布,用于满足航海要求"。中国海事局作为中国政府官方海道测量机构,按  相似文献   

14.
从今年开始,世界航测界将迎来一个新的节日——“世界海道测量日”。伴随着现代航运业的迅猛发展,精确的海道测量技术对于保障航行安全,促进航运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中国具有悠久的海道测量史。六百年前,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在七下西洋中绘制的20幅《郑和航海图》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航海图集,也是当时全球海道测量的巅峰之作。在新的历史机遇期,弘扬郑和精神,建设航海和海洋强国,是时代赋予海道测量的历史责任。2005年11月29日,在国际海道测量组织(TheInternational Hydrographic Organization,简称IHO)的积极推动下,联合国大会通过了…  相似文献   

15.
<正>出版物是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HO)和国际航标协会(IALA)的重要工作成果,凝聚了各国专家的智慧,在行业科普、公众宣传、标准统一、业务发展、能力建设、文化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年,随着航海保障科技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快速演变,科技创新、用户习惯、信息沟通模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IHO、IALA在出版物方面的工作也呈现出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世界海运》2016,(12):28-34
从S-102标准规定的数据结构、数据组织、数据维护等方面入手,基于S-100标准的结构体系,介绍水深数据网格数据内容,基于航海安全用途的跟踪列表机制、航海表面规范的数字认证模块和可扩展的模板应用模式,深入分析离散四边形网格和离散点集的两种覆盖类型、索引关系、必须明确的切片方案等内容,并对S-102标准四种重要类型的元数据、基于"层次数据格式"第五版(HDF5)的数据编码方式以及水深覆盖和网格覆盖的重要实现类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研究,为S-102标准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航海模拟器已经广泛应用于港航设计论证中,针对模拟论证对电子海图数据的使用要求,分析了电子海图数据的来源和途径,特别介绍了IHO(International Hydrographic Organization,国际海道组织)S-57、MVCF(Military Vector Chart Format,军用矢量数据)和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格式数据.提出了一套科学合理的电子海图数据生成方法,特别是设计了合理的ENC(Electronic Nautical Chart)数据结构和多种海图数据来源的转换流程,研究了光栅图片的数字化技术,以及多幅海图的融合方法.经过一百多个港航设计论证项目实践证明,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论文通过介绍电子海图IHO S-57标准(数据传输标准)、IHO S-52标准(海图显示标准),并对这两套标准的数据模型、数据结构等相关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出电子海图显示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接着,通过对电子海图开发商用控件YimaEnc.ocx的SDK开发包的介绍,着重论述了电子海图显示系统的开发过程。最后,对电子海图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不足之处。以待后期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9.
赵春城 《中国水运》2007,7(3):45-47
结合我国海道测量的具体工程,按照国际海道特等测量精度标准(S-44)要求对工程的前期准备,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进行施工,最后对该工程引用特等测量的精度标准进行了分析,为以后工作提供一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正0引言海道测量(Hydrographic Survey)是以测定与水体相关的数据为主要目的,获取水深、底质、助航物和碍航物等资料,对海洋(包括内陆水域)和海岸特征进行的测量。海道测量主要包括控制测量、岸线地形测量、水深测量、扫海测量、海洋底质探测、海洋水文观测、助航标志的测定以及海区资料的调查等。尽管国内关于海道测量与海洋测量的关系问题不尽相同,翟国君等[1]从历史发展、国内外认识等方面给出全面的介绍,但海道测量显然不等同于海洋测绘,其区别于海洋测绘的典型特征之一是以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