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鑫 《中外公路》2024,(2):130-137
针对沥青混合料回收料、废旧轮胎胶粉、蔗渣纤维潜在的资源价值,探索多种固废协同利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该文通过研究蔗渣纤维的微观结构及热特性,进行掺蔗渣纤维橡胶沥青再生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路用性能评价及试验段铺筑与观测。结果表明:蔗渣纤维具有多层纤维壁的空心管腔结构,有利于吸附混合料中的自由沥青,增强蔗渣纤维与沥青之间的黏附性;蔗渣纤维与木质素纤维热重曲线基本一致,但在热失重的第二阶段,蔗渣纤维呈现出双峰结构,木质素纤维表现为单峰形状;掺加蔗渣纤维后,橡胶沥青再生混合料动稳定度值提高了约24.6%,低温弯曲破坏应变值提高了约19.3%,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和冻融劈裂残留强度比分别提高了约4.7%、8.6%,铺筑的试验段使用状况良好。整体而言,蔗渣纤维对于改善橡胶沥青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具有一定的功效,提升了混合料的抗变形能力,增强了集料的骨架效果,提高了混合料整体结构强度和韧性。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蔗渣纤维沥青胶结料的黏度特性及其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该文测试了蔗渣纤维的SEM微观图谱和基本性能,采用布洛克黏结仪研究了不同掺量和温度对蔗渣纤维沥青胶结料黏度特性的影响,以SMA-13为对象,分析了蔗渣纤维、絮状木质素纤维、颗粒木质素纤维的抗析漏能力和抗飞散能力,并评价了蔗渣纤维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蔗渣纤维表面具有凸起和条带状纹理,有利于搭接成三维网络结构,发挥其良好的加筋作用;内部大量多孔蜂窝状微组织可提高对沥青的吸附能力;蔗渣纤维的吸油率、耐热性等各项性能指标满足现行规范要求。蔗渣纤维掺量越大,沥青胶结料的黏度越大,蔗渣纤维通过搭接形成三维加筋网络结构,增大沥青的蠕动阻力而提高黏度;温度越高,其黏度越小,温度由低升高过程中,蔗渣纤维的黏度曲线经历先急后缓的递减规律。3种纤维样品均呈现同一规律,油石比越大,析漏损失率越大,飞散损失率越小。相同油石比时,颗粒纤维的析漏损失率最大,蔗渣纤维次之,絮状纤维最小;飞散损失率则反之。蔗渣纤维沥青混合料的高温动稳定度超过8 000次/mm,残留稳定度大于90%,低温弯曲应变大于3 000με,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NaOH溶液改性条件对蔗渣纤维关键技术指标及其沥青胶浆性能的影响,选取吸油性和耐热性为关键指标,分析NaOH溶液的浸泡时间、浸泡温度和质量分数等改性条件对关键指标的影响,采用锥入度、动态剪切流变(DSR)和弯曲梁流变(BBR)等试验评价NaOH改性蔗渣纤维、木质纤维、未改性蔗渣纤维等不同纤维类型的沥青胶浆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浸泡时间、温度以及质量分数改性条件对纤维的关键指标影响较大,选用合理的表面改性条件即浸泡时间60 min,温度60℃,质量分数1.5%,可显著改善其吸油性和耐热性;NaOH溶液改性蔗渣纤维可提高其沥青胶浆的高温稳定性,但对低温抗裂性能改善效果不显著,蔗渣纤维和木质纤维沥青胶浆流变性相当,采用蔗渣纤维替代木质纤维具有一定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单轴拉伸试验,研究了不同强度级别钢板对由其制得的Steel/CFR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700碳纤维预浸布采用[0/90]3铺层方式铺设时,相对于单一钢板,低强度级别钢板制得的Steel/CFRP复合材料增强效果显著,中等强度级别钢板制得的Steel/CFRP复合材料与钢板抗拉强度相当,高强度级别钢板制得的Steel/CFRP复合材料抗拉强度略有下降,但Steel/CFRP复合材料均可使出现抗拉强度的应变值大幅度前移,应力-应变曲线有着稳定的"二次刚度";针对单轴拉伸过程中的不同阶段,采用弹性模量修正系数α和β,对其应力-应变曲线进行了拟合,理论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5.
纳米ZnO/SBS改性沥青试验室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经过试验研究得出的较合理的制备工艺参数条件下,分别采用高速剪切法和机械搅拌法制备纳米ZnO/SBS改性沥青,机械搅拌法所用仪器由课题组自己研制。改变纳米ZnO的掺量制得ZnO/SBS改性沥青并进行宏观性能测试以及荧光显微分析,对比两种制备方法制得的ZnO/SBS改性沥青的宏观性能和微观图像分析结果,认为使用机械搅拌法制备的改性沥青能够更好地发挥纳米材料的作用,使得SBS在沥青中能够分散得更加均匀和稳定。  相似文献   

6.
为了确保行车安全,国家对汽车的制动性、平衡性做出了严格的规定,首先明确JT/T198—— 2004标准,正确理解汽车的制动性、平衡性的概念,轴制动力必须满足轴制动力与轴荷的百分比大于或等于60%,制动力的平衡性是在制动力增长全过程中同时测得得左右轮制动力差的最大值与制动全过程中测得该轴左右轮最大制动力中大者之比,  相似文献   

7.
邹洪宝 《中外公路》2020,(2):253-257
岩土材料具有典型的结构性,土工试验是研究土体各种性质的一个重要手段。该文以从广州南沙地区钻取的原状软土和采用击样法以及预压固结法制备的重塑软土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了压汞试验、渗透试验以及直剪快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原状土的小孔数量占比较大、渗透系数最小、抗剪强度最大;击样法制得土样中大孔占比较大、渗透系数最大、抗剪强度最小;而采用预压固结法制得的土体试样的以上性质介于原状土和击样法制得土样之间。这是由于不同的制样方法制得土样的结构性不同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8.
何宇平  朱伯比 《汽车工程》1992,14(4):248-256
本文通过17辆典型轿车制动力分配的计算,对ZBT24和GB7258标准中关于轿车制动力分配的要求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比较、分析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与GB7258标准相比,ZBT24标准对轿车制动力分配的要求制定得更为完善合理。为了进一步完善GB7258标准,本文对GB7258标准有关轿车制动力的要求提出了修改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9.
某微型客车制动力分配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M1类车辆空、满载制动力分配系数的计算公式.以理想制动力分配曲线与实际应用的两段不同斜率制动力分配线之间面积最小为优化目标,同时保证满载状况时的制动效率不小于75%,优化设计了某微型客车变比值的制动力分配曲线.考虑制动器推出压耗,建立了各轴制动力与管路液压的转化公式,由优化后的变比值制动力分配线确定了液压比例阀的特性曲线.对制动力分配曲线优化前、后的微型客车制动距离进行的对比计算表明,优化后的微型客车制动距离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0.
为了考察在各种附着系数的路面上汽车的制动性能,分析了理想汽车前、后车轮制动力分配曲线与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之间的匹配关系.引入能够反映制动性能的概念“制动力利用率”作为评价方法,根据不同的匹配关系导出对应的制动力利用率算法.针对某轻型客车,详细地分析了其在不同附着系数路面上的制动性能.同时改变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分析不同匹配关系下汽车的制动性能.结果表明:随着路面附着系数的增加,制动力利用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随着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的增大,汽车在低附着系数路面的制动力利用率降低,在高附着系数路面的制动力利用率升高;制动力利用率评价法能够有效地评价汽车在不同附着系数路面上的制动性能.  相似文献   

11.
为合理确定加装缓速器后汽车制动力分配比的大小,提高制动稳定性与效率,建立汽车制动控制模型,分析加装缓速器后原车制动力分配比与利用附着系数的关系。考虑不同制动强度与缓速制动力对制动稳定性的影响,基于ECE制动法规对制动力分配比进行设计,得到加装缓速器汽车满载与空载制动力分配系数的合理取值。对比分析设计前后的制动效果,结果表明:原车制动力分配比无法满足复合制动时的法规要求;优化设计制动力分配比后汽车在满载与空载工况下制动均能较好满足ECER13制动法规要求,且制动效率不低于79%。  相似文献   

12.
刘元丰 《交通科技》2003,(Z1):90-91
运用船舶定线制原理,分析长江三峡库区蓄水后建立船舶定线制的有利条件,提出建立库区船舶定线制的初步设想以及实施船舶定线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墩(台)顶水平力产生的位移是墩(台)自身变形和地基变形引起的,对重力式桥墩,后者引起的水平位移可能是前者的两倍多,不能忽略地基变形的影响,计算表明,计入地基变形后桥墩抗推刚度小得多,承担的制动力很小,故可以设计得更经济、更合理。  相似文献   

14.
孔俊 《驾驶园》2002,(2):47
据调查,目前约有40%的家庭不能坚持三餐制,不吃或少吃早餐的人屡见不鲜,这种饮食习惯在驾驶员队伍中表现得更加明显,照此下去必会影响身体健康,引起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15.
孙飞豹 《客车技术》2010,(5):9-13,18
根据对汽车制动过程的受力分析,建立理想制动力I曲线,初步确定前后轴制动力分配比,据ECE制动法规优化建模后,最终确定最佳制动力分配比,进而选定制动阀。  相似文献   

16.
基于某车型制动力不足、制动偏软的用户抱怨,对于抱怨件进行具体分析。从常见的制动力不足原因着手,排除了各种外部故障。在台架测试中,测量得弹簧孔、导向销孔对称度、拉刀槽对称度的尺寸超出了公差带范围。分析这3项尺寸偏差对于制动钳壳体以及支架的强度、刚度影响,建立了三维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划分网格,进行有限元分析。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某轻型载货汽车理想制动压力分配和制动力调节装置调压特性,提出了在轻型货车上安装制动力调节装置的匹配方法,即通过感应载荷的变化自动调节前、后轴制动力分配比例,可使其接近理想制动力分配曲线.对车辆匹配制动力调节装置前、后的制动性能进行了理论计算与道路试验,结果表明,匹配制动力调节装置可使该轻型货车的制动性能明显提高,制动稳定性和安全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8.
微表处混合料可拌和时间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通过石料与3种常用乳化剂所制得的乳化沥青的拌和试验,探讨影响微表处混合料施工性能的主要因素及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得出对微表处施工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复合制动气室一般用作重型汽车、大客车的后制动气室,是由一般的活塞式行车制动气室和利用储能弹簧制动的驻车制动气室组合而成.行车制动气室与驻车制动气室借隔板相互隔绝.此总成为气动力弹簧储能型制动装置,除具备常规气刹车功能外,同时兼有驻车制动和应急制动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单面双槽钢板弹簧用在汽车悬挂上,比一般平扁钢制的弹簧要优越得多. 钢板开槽后,打破了原来的应力分布对称状态.使拉应力减小、压应力增大.不仅改善了结构强度,提高了承载能力,而且还延长了疲劳寿命.单片对比约35%;总成达15~20万公里. 文中还详细介绍了这种钢板弹簧的设计方法、制造工艺、道路试验和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