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研究粉煤灰和硅灰对再生水泥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影响,首先从C20和C50的母体混凝土中提取再生混凝土骨料(RCA),并采用100%两种掺量的RCA替代天然粗集料制备再生混凝土,通过分别向再生混凝土中填加粉煤灰和硅灰,研究其对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其中主要包括再生混凝土的抗压、抗折强度、弹性模量以及耐久性等。结果表明:RCA母体混凝土强度显著影响着再生混凝土宏观性能,其母体混凝土强度越低,其制备的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越好;单掺粉煤灰和复粉煤灰和硅灰都降低了再生混凝土的宏观力学性能;同样地,单掺粉煤灰对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也造成不利影响,而复掺粉煤灰和硅灰可显著改善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室内试验配制了坍落度大于200 mm的C60高强机制砂混凝土,分析了5.1%、10%、15%三种不同石粉含量和掺加10%粉煤灰对混凝土工作性、强度和耐久性的影响,探究了石粉和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石粉含量在10%左右,高性能机制砂混凝土性能达到最佳;掺加10%粉煤灰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和耐久性,而对强度不产生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高塔墩混凝土泵送施工困难、混凝土易开裂等问题,对比同时掺加粉煤灰和微珠降黏改性材料制备易泵送高性能混凝土的试验结果发现,掺加粉煤灰和微珠降黏改性材料的混凝土,不仅可以降低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还具有黏度低、可泵性好、绝热温升低、混凝土开裂性低、强度稳定、耐久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抗裂性和抗冻性是影响道路水泥混凝土性能的重要因素,为比较粉煤灰、硅灰、矿渣微粉等矿物掺合料对道路水泥混凝土塑性开裂和抗冻耐久性的影响,采用平板法、电通量法和慢冻法,测定了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的塑性开裂时间、条数、面积,氯离子扩散系数和相对动弹模量。结果表明,矿物掺合料可加速或延缓混凝土塑性裂缝的发生时间,掺量与平均开裂面积、单位面积上的开裂面积呈正相关,但与裂缝条数无显著相关性;矿物掺合料可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但掺量超过20%后,降低速率有所减缓;矿物掺合料改善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的作用在冻融后期愈发明显。掺量适宜时,3种掺合料均可达到相似作用效果,过量后相对动弹模量均呈下降趋势,冻融后期的下降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5.
针对安徽滁河特大桥C50高性能混凝土的设计要求,测试分析了掺粉煤灰混凝土和引气荆混凝土的变形性能和耐久性.结果表明,掺15%~30%粉煤灰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抗塑性开裂和降低自收缩性能,当掺量达30%时则降低了抗干缩性能;掺粉煤灰会提高混凝土的抗氯离子快速渗透性能,但随掺量增加,混凝土抗水压渗透、抗冻和抗碳化性能有所降低.掺引气剂对混凝土变形性能有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却能较显著地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相似文献   

6.
北京地区混凝土桥梁耐久性若干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北京地区混凝土桥梁使用十多年后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 ,主要有 :某些部位的混凝土开裂、钢筋锈蚀、混凝土表面剥蚀等等。对此 ,本文就影响混凝土桥梁结构耐久性的若干问题作了分析 ,并对提高混凝土桥梁结构耐久性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7.
在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磨细矿渣粉是配置高性能混凝土的基本技术措施。采用不同粉煤灰和矿渣粉掺入量进行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及和易性指标的试验,验证矿物掺和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对掺和料掺量限值以及适宜掺入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文章研究了外掺料对路面混凝土早期的塑性收缩、早期干缩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和粉煤灰能够大幅度减少混凝土的早期开裂。最后建议为全面评价不同混凝土的长期开裂性能,应增加开裂后的疲劳和冲击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9.
依托滇东北某高速公路项目,试验研究了在不同石粉含量、粉煤灰掺量下,C50机制砂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冻性,得到了石粉、粉煤灰对机制砂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规律,可为高强度机制砂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张俊儒  王卫  崔耀  欧小强 《隧道建设》2016,36(11):1325-1331
为了研制环保节能喷射混凝土,在喷射混凝土胶凝材料中掺入尽可能多的工业废料粉煤灰代替普通硅酸盐水泥,开展粉煤灰掺量对喷射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试验研究。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粉煤灰对喷射混凝土的早期抗压强度影响较大,对其后期抗压强度影响相对较小;在喷射混凝土胶凝材料中掺入20%以下的粉煤灰等量代替普通硅酸盐水泥,可保证喷射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并能够有效提高其耐久性能,降低工程造价;电通量能够综合反映喷射混凝土的密实性,可作为喷射混凝土的一个综合耐久性指标。  相似文献   

11.
该文通过混凝土电量法、收缩试验、滚珠轴承耐磨度试验分析了大掺量矿物外加剂对引气道路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50%矿渣,可以提高引气道路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减小混凝土收缩,但对耐磨度无明显改善作用;掺入30%粉煤灰,引气道路混凝土早期耐磨度低于基准混凝土,但后期有较大增长,而且可以提高抗氯离子渗透性和减少混凝土收缩;掺入10%硅灰,能提高引气道路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和耐磨度,减少混凝土的收缩。  相似文献   

12.
杭州湾跨海大桥承台海工高性能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根据杭州湾跨海大桥承台混凝土数量大、环境恶劣等特点,对海工高性能、大体积混凝土的性能指标进行了试验和研究。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耐久性为核心、各项性能均衡一致为目标、并遵循抗氯离子渗透性与抗裂性并重的原则,采用大掺量矿物掺和料、性能优良的聚羧酸减水剂、低水胶比等技术,配制出抗氯离子渗透性好、水化热低、体积稳定性好、抗裂性能良好的承台混凝土。有关数据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钢纤维增强聚合物改性混凝土(SFRPMC)是一种新型的桥面铺装材料,它克服了聚合物改性混凝土与钢纤维混凝土的缺点,吸收了两者的优点,形成包括高强度、高抗冲击能力、高延展性、优秀的裂缝控制、高耐久性和低渗透率等优良性能且容易施工,是理想的桥面铺装材料。本文将对其疲劳性能进行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14.
孙廷选 《公路》2004,(9):136-141
基于水泥稳定碎石抗裂性能不足,利用粉煤灰的填充作用和火山灰效应,按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水泥剂量的30%、40%、50%、60%和70%等量替代水泥的方法成型了大量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的试件,并进行路用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按30%等量取代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尤其是抗裂性能。最后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水泥粉煤灰碎石的路用性能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早期裂缝的出现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该文重点分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其对结构使用功能和耐久性带来的危害,并结合某公路雨水泵站地下连续墙裂缝维修施工,介绍了运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外涂层工艺对钢筋混凝土早期裂缝进行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邓亮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9):124-126,132
该文分析了钢筋混凝土桥梁护栏裂纹成因及对耐久性的影响,为钢筋混凝土桥梁护栏设计提供参考。同时可为相关技术规范的修订提供基础数据。通过对桥梁钢筋混凝土护栏裂纹的现场调研和相关文献资料调研,可知桥梁钢筋混凝土护栏中竖向裂纹出现频率较高,且主要为干缩裂纹和温度裂纹。调研路段中多处护栏裂纹宽度超过《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技术规范》(JTG/T B07-01-2006)的要求,会对护栏耐久性产生影响。桥梁钢筋混凝土护栏设计和施工中应考虑裂纹问题。  相似文献   

17.
金波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11):154-157,33
抗冻性作为衡量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重要指标,现行的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验收规范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规范都有描述,两类规范用不同的指标(抗冻等级F与抗冻耐久性指数DF)衡量。通过有关混凝土抗冻性的诸多规范(规程、标准),明确了抗冻等级F与抗冻耐久性指数DF之间的关系,并阐明了抗冻等级F和抗冻耐久性指数DF衡量同一环境相同部位混凝土结构的抗冻性能时的不匹配性。然后,根据对诸多规范(规程、标准)的有关混凝土抗冻性内容的理解,将抗冻等级F与抗冻耐久性指数DF紧密连接成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  相似文献   

18.
轨枕埋入式无砟轨道道床板采用现浇混凝土,为保证道床的耐久性,国内外对混凝土裂缝的最大宽度均有严格限制规定。以武广客运专线武汉工程试验段RHEDA2000无砟轨道系统为试验对象,进行了UF500纤维混凝土限制裂纹宽度试验,探讨应用新型材料提高道床板混凝土的抗裂性能、限制裂缝宽度的新途径,其结果证实,采用UF500纤维混凝土能够达到限制裂缝宽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桥梁混凝土耐久性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秉京 《公路》2001,(2):70-74
桥梁所处的环境一般比较恶劣,各国工程经验证明,桥梁损坏是比较严重的,其修复要耗费大量资金,大于新建桥梁时适当提高有关技术要求所增加的费用。在大桥新建时,我们应该重视桥梁混凝土耐久性设计,应用高性能混凝土。从材料选择、集料碱活性、外加剂与耐久性、大体积混凝土防止开裂、密集钢筋部位应用高流动性混凝土或自密实混凝土以及桥面混凝土等都应从耐久性及影响耐久性的施工性能等方面加以校核,以保证桥梁在使用环境下安全地工作100年。  相似文献   

20.
二灰稳定再生集料的劈裂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龙  肖建庄 《公路》2005,(12):161-165
采用石灰、粉煤灰及再生混凝土集料为原料,配制成二灰稳定再生集料。通过劈裂试验等,对不同配合比的二灰稳定再生集料的28d间接抗拉强度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混合料的组成成分对其间接抗拉强度的影响,并将其与同等条件下的普通二灰稳定集料进行了对比试验。最后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它们之间的回归关系,为二灰稳定再生集料的工程应用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