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4 毫秒
1.
为跟踪检验福银(福州—银川)高速公路温沙段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对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及同期施工的普通热拌路面钻取芯样,对比分析再生沥青路面的材料组成和体积参数,结合局部三轴试验、低温劈裂试验、冻融劈裂强度试验、间接拉伸疲劳试验及半圆弯曲试验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抗疲劳和抗裂性能。结果表明,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显著优于传统新拌沥青混合料,但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比新拌沥青混合料有所下降;30%RAP掺量的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可获得比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更好的抗疲劳性能;沥青含量较大的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在常温条件下的抗断裂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2.
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技术的使用性能评价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辽宁省近年来修建的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试验道路路面调查为背景,收集辽宁省厂拌热再生路面使用状况的数据,对使用性能进行评价;在道路芯样试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所在道路的交通量和行车荷载特点,分析总结热再生道路出现病害的原因和热再生路面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中国国内其他热再生路段应用情况,提出厂拌热再生技术的适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吕云忠 《交通科技》2013,(Z1):56-58,62
S239奔牛至昆仑转盘段养护改善工程项目是常州市第一个大规模应用厂拌热再生沥青技术的高等级公路项目。文中结合工程实际,介绍了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分析了沥青路面回收料的铣刨、回收、处理,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拌和等工艺。认为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可以达到普通全新沥青路面的技术和质量标准,可以用于高等级路面。  相似文献   

4.
厂拌沥青热再生技术作为目前一项比较先进的热再生技术,在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利用中的应用十分广泛,这项技术不仅可以实现沥青混合料的再生,并且可以降低环境污染,节省砂石、沥青等材料。利用热再生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施工成本,保护生态环境。基于此,对沥青混凝土厂拌热再生综合技术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依托合六叶(合肥-六安-叶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工程,介绍了厂拌热再生技术的应用,并阐述了厂拌热再生技术质量控制要点。工程实践表明:通过采取一定技术措施,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可达到普通沥青混合料质量要求,厂拌热再生技术能够应用于高等级路面。  相似文献   

6.
为了循环利用路面回收材料,节省养护投资成本,依托G20青银高速靖边至王圈梁段的路面大中修工程,通过对沥青路面回收材料的检测评价、厂拌热再生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厂拌热再生拌合楼的改造以及铺筑试验段验证了厂拌热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RAP掺量25%、改性沥青掺量2.3%的厂拌热再生混合料马歇尔残留稳定度为85.03%、冻融劈裂强度比78.9%、车辙试验动稳定度4 230次·mm~(-1),相比常规热拌沥青混合料抗车辙能力增强。再生混合料经济效益明显,可直接节约成本约15%。  相似文献   

7.
结合"沥青路面材料再生利用技术研究和工程示范"课题,论文开展了高旧料掺量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设计及工程应用研究,包括废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评价、新沥青及新集料的选择、厂拌热再生混合料组成设计及性能评价、再生混合料质量控制、试验路工程观测与评价等几方面。为保障高旧料掺量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在大中修工程中的应用质量,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旧沥青路面混合料检测及其性能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美国沥青协会推荐的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技术的旧混合料检测和分析方法,针对广佛高速公路旧沥青路面特点进行了系统的取样、检测和全面的统计分析,为广佛路面大修是否适用厂拌热再生技术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对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离散性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传统厂拌热再生是将旧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经过铣刨、翻挖,回收集中到再生拌合厂,通过添加专用设备拌合后,将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运至摊铺现场,经摊铺碾压后形成新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层。直投式厂拌热再生是通过提升机将路面回收材料直接投放至拌缸与新骨料及沥青进行干拌,再通过向沥青储存罐里添加沥青再生剂加速骨料与新沥青的融合。本文介绍了直投式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室内评价方法及施工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厂拌热再生技术在成渝高速公路维修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依托成渝(成都-重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维修改造工程,探讨了厂拌热再生沥青技术应用于高速公路的技术可行性.首先分析了成渝高速公路路面旧料性能,发现旧沥青性能劣化,而旧集料仍然满足要求;以此为基础,考察基于自行研制的再生剂的再生效果,发现掺入6%~8%再生剂时,再生沥青性能满足相应规范要求;然后,通过再生沥青混合料设计,制备出性能合格的再生沥青混合料;最后指出再生沥青路面施工注意事项.工程实践表明:通过采取一定技术措施,再生沥青及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可达到普通沥青混合料质量要求,厂拌热再生技术能够应用于高等级路面.  相似文献   

11.
《公路》2017,(5)
为研究养护期沥青混凝土路面不同养护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将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工程划分为材料生产、运输及施工3个阶段。将产品清单与碳排放系数相乘,以定额法为主,理论法为辅,建立各阶段碳排放计算模型。计算了铣刨摊铺、就地热再生、厂拌热再生、薄层罩面以及微表处等5种技术碳排放强度,量化分析不同技术优势特征以及不同旧料掺量下的碳排放。研究结果表明:就地热再生技术机械施工阶段碳排放量最多,达到77%;而其他养护技术材料生产阶段碳排放量最多,达到70%以上;与铣刨重铺技术相比,就地热再生、微表处、超薄罩面和厂拌热再生碳排放降幅分别为37.6%、26.9%、19.8%和12.5%;对于厂拌热再生技术,RAP掺量对厂拌热再生减排效果显著,旧料掺量提高10%,碳排放强度下降0.6kg/(m~3·年)。  相似文献   

12.
厂拌热再生沥青技术在广佛高速公路路面大修工程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先淼  朱战良  王欣  何文锋 《公路》2004,(11):131-136
广佛高速公路路面大修项目是全国第一个大规模应用厂拌热再生沥青技术的高速公路维修项目。本文介绍了旧路的再生适用性评价.再生沥青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及其性能评价。沥青混凝土路面回收料的铣刨和预处理,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摊铺、碾压工艺及其质量控制等。认为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路面可以达到普通全新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技术和质量标准。可以用于高等级路面。  相似文献   

13.
为了合理地提高旧沥青混合料掺配比例、利于再生沥青路面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再生沥青技术性能和经济效益指标要求的再生沥青优化设计方法。结合厂拌热再生SBS改性沥青路面工程,系统地测试了新、旧SBS改性沥青和再生剂不同掺配比例(旧沥青掺量占新旧沥青总量的0%,20%,30%,40%,100%;再生剂掺量占旧沥青的0%,4%,8%,12%)时的再生SBS改性沥青性能指标,并对比单一使用再生剂或新沥青再生与复合使用再生剂和新沥青再生两种测试结果发现,新沥青、再生剂都能够改善旧SBS改性沥青的性能,但单一再生的SBS改性沥青低温性能差,而应用复合再生方式能有效改善再生沥青的低温性能。为确定复合再生时旧沥青与再生剂掺量的合理范围,拟合了再生SBS改性沥青性能指标与旧沥青掺量、再生剂掺量的关系式,并计算了新SBS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费用与再生SBS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费用差值随旧沥青掺量、再生剂掺量的变化关系。根据再生SBS改性沥青技术指标要求,确定了旧沥青掺量和再生剂掺量的优化取值范围。指出一般情况下厂拌热再生SBS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费用明显低于新铺热拌SBS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费用,旧沥青混合料用量可达42%,突破了《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的推荐范围。考虑再生沥青性能指标测试误差影响,剔除试验误差后旧沥青混合料用量为35.2%。  相似文献   

14.
《驾驶园》2018,(12)
文章首先概述了厂拌热再生技术的主要特点,而后从旧沥青混合料的回收、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加热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要点,最后简要介绍了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并重点提出应加强温度及摊铺碾压方面的控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依托G3京台高速公路方兴大道至马堰段改扩建工程,对厂拌热再生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的配合比设计及性能试验展开研究。对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进行了性能检测,通过再生沥青性能和矿料合成级配确定了RAP掺配比例,并进行配比设计及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RPA性能良好,加入新料与新沥青后,制备出的厂拌热再生沥青稳定碎石性能稳定,具有一定的抗水损害能力,可用作改扩建工程上基层,劈裂强度及回弹模量试验结果可作为路面结构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原路面调查分析、沥青路面回收材料评价、再生混合料用原材料质量要求、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再生沥青路面施工等进行分析总结,重点对厂拌热再生施工质量控制技术进行分析探讨.研究结果将为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施工提供有效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加强公路养护工程中沥青混合料的循环再利用,厂拌热再生技术被广泛应用。从路面养护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工程实例,分析再生沥青路面混合材料的配合比设计,并指出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以期热再生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得到更好的利用。  相似文献   

18.
为掌握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其应用效果,本文首先对厂拌热再生的原理和施工工艺进行总结,然后在实践工程中铺筑厂拌再生沥青路面试验段,对其通车1年后的车辙深度和裂缝条数进行检测,并将结果与新沥青路面检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厂拌热再生铺筑沥青路面能有效提高其高温稳定性,但其低温抗裂性降低。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建公路网的高速发展,现有公路的内部结构逐渐发生老化,有限的公路养护资金需要维持和延长公路的服务周期。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可恢复和提高再生混合料的整体质量,文章对回收旧沥青路面材料、沥青再生外掺剂及厂拌热再生混合料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泡沫沥青温拌技术对沥青混合料性能及沥青路面设计厚度的影响,通过力学-经验路面设计指南(MEPDG)软件对温拌发泡沥青混合料(WMA Foam)路面和热拌沥青混合料(HMA)路面在相同设计条件下的车辙、疲劳开裂以及国际平整度指标(IRI)等进行预测比较,并根据MEPDG路面设计方法分别得出了温拌发泡沥青混合料和热拌沥青混合料在相同情况下的路面设计厚度。结果表明:采用石灰岩碎石作集料时,WMA Foam与HMA表现出相近的性能。而对以天然砾石为集料的PG 64-22原样沥青混合料,发泡沥青温拌技术的采用使得混合料的车辙深度和国际平整度指数(IRI)相比HMA混合料有显著增加。此外,采用天然砾石和PG 64-22原样沥青的温拌发泡沥青路面设计厚度远大于对应热拌沥青路面的设计厚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