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地铁轨道设备以往采用人工静态检查方式,由于受人员、设备、现场条件的影响,病害难以发现,形成安全隐患的问题,重点介绍利用轨道检查车对地铁轨道设备进行动态检查.找出轨道病害,利用动态检测资料指导地铁工务部门进行科学养修,消除病害,保证行车安全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
直线电机地铁车辆转向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直线电机地铁车辆转向架的功能和组成、径向转向架的采用、直线感应电机悬挂技术、直线感应电机气隙调节装置,最后提出了目前直线电机地铁车辆转向架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长沙地铁1号线双向变流型再生电能吸收利用装置的组成、功能、主要技术要求、特点。在地铁工程中采用基于该装置的节能方案同时还增加了整流机组的输出功率。通过实际运行验证,装置运行稳定,节能和整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地铁轨道密封装置的设计方车、构胶材料的选取、机械构件的设计和工作厚理等,并结合有限元计算对地铁轨道密闭装置的密闭效果进行分析。该装置保证了地铁区间防护单元中密封装置密封性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有效解决了地铁轨道区间设防的难题。目前该轨道密封装置已用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国内首例在地铁工程中应用的SVG装置的设计过程和试运行情况,从装置的原理和设备组成的特点等方面分析了SVG装置在地铁工程中应用的优势。以大量的实测数据客观反映了SVG装置的运行特性和对地铁供电系统的无功补偿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上海明珠线地铁在ATP(自动驾驶保护)和ATO(自动驾驶)系统还未装的前提下,如何保证安全运行的问题。提出了安装地铁车辆信号识别和防“错开门”保护装置的方案。并介绍了该方案的设计思想和原理。运用表明,该装置能防止司机在驾驶地铁车辆时闯信号以及开错门,从而可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7.
地铁内采用干式消火栓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消火栓系统是地铁消防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寒冷地区的地铁设计中,如按照常规方式采用湿式系统,区间隧道也需要保温,存在事故隐患。采用干式系统可以减少事故隐患,节约能源。 研究方法:采用理论分析、汲取国外地铁工程实例经验及地铁运营的实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并通过消防专题会议专家论证。 研究结论:在寒冷地区的地铁中,区间隧道会出现的气温在0oC以下;采用干式消火栓系统不需要保温;区间干式消火栓系统从时间上可以满足消火栓使用要求;半自动干式系统应设置快速启闭阀、排气阀等装置。  相似文献   

8.
地铁换乘站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规律FLAC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以北京奥运支线大屯路地铁换乘站深基坑工程为背景,采用现场监测和FLAC有限差分法模拟计算的方法,研究城市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围护结构变形规律,为北京地区地铁深基坑工程的围护结构优化设计和信息化施工提供依据.研究结论:复杂环境下城市地铁换乘站深荩坑明挖施工时,现场临测是信息化安全施工的保证,对于形状复杂的车站基坑应该采用围护桩、钢支撑和锚索等组成的复合维护形式作为基坑的围护结构;土方分层开挖方式和钢支撑预应力施加是减少空间效应保证安企施工的重要措施;FLAC数值计算是研究基坑变形规律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为了使司机能够及时有效地得到行车调度和车辆技术人员的远程指导,设计地铁列车应急信息发布控制装置。介绍地铁列车应急信息发布控制装置的组成框架,着重从硬件和软件设计2个方面,阐述地铁列车应急信息发布控制装置的核心部件——应急控制器的设计。现场试验表明,地铁列车应急信息发布控制装置满足设计需求,能够快速获取正线运营地铁列车发生故障时的主要状态信息和故障信息,有助于司机快速处理地铁列车运营中出现的突发故障。  相似文献   

10.
智能火灾报警系统技术在南京地铁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火灾报警系统是保障地铁安全运营的核心系统之一,一般由现场探测设备、火灾报警控制机、报警联动装置等组成.以南京地铁1号线采用的智能火灾报警系统为例,介绍了智能火灾报警系统的设备构成及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11.
继电保护装置是保证地铁供电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设备,而保护定值又是继电保护装置正确动作的基础,因此合理整定、检测和管理保护定值对保障地铁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一种地铁继电保护定值在线校核系统。该系统以地铁供电系统的结构和运行方式为基础,具有定值自动校核、危险预警、合理化整定建议等功能,填补了行业空白,具有较大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客室中扶手是地铁车辆内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车辆启动和制动过程中,客室中扶手会受到乘客较大的抓握力和冲击力,其设置的合理性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乘客的乘坐安全。因此,地铁车辆内装中扶手的设计应在符合人机工程学要求的基础上,保证乘客使用的安全性、手握的舒适性和普遍适用性。文章根据国内某项目地铁车辆客室中扶手设计,介绍了客室中扶手的设计原则、选材特点、组成、安装结构等,并结合乘客的站姿人体尺寸,提出了中扶手的设计高度建议,为后续地铁车辆中扶手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铝合金地铁牵缓组成结构和焊接工艺,针对生产中出现的焊接变形量大、焊缝存在缺陷等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有效的改进措施,保证了铝合金地铁牵缓组成的生产质量。  相似文献   

14.
针对地铁列车电子地图传统检测方法依靠人工查看、判断和效率低下的问题,研制电子地图自动检测装置。电子地图自动检测装置应用图像识别技术,能自动快速检测地铁列车电子地图是否正常,提高检测效率。介绍自动检测装置组成以及工作原理,详细论述上位机和下位机控制器软硬件设计思路和方案。  相似文献   

15.
大阪地铁刚性接触网检测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大阪市地铁有8条运营线路,部分采用了刚性接触网。在刚性接触网集电系统中,受电弓在T型台架伸展的接触导线上滑动集电,电气设备的设置空间小,适用于小断面地铁。由于接触线相对固定,刚性高,比悬链接触网更容易磨损,所以需要对其位置和磨损情况进行及时检测。对大阪地铁刚性接触网区间的检测,包括了高低、位移偏差、磨耗的测定以及记录等内容,既有线路采用了接触式检测装置,而新建线路则开发了新型非接触式检测装置并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16.
深圳地铁采用的国产地铁车辆钩缓装置在国内地铁车辆上已成功运用10多年,积累了大量运用数据,以此为基础进行的地铁车辆钩缓装置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RAMS)评价,可作为检修和今后的安全运用方面的参考,也可作为系列化钩缓装置的RAMS评价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地铁轻轨车辆多组架车机同步控制装置的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及软件设计等。  相似文献   

18.
交流电动车组牵引缓冲装置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樾林 《铁道车辆》1993,(11):16-20
分析了国内客车和地铁电动客车的牵引缓冲装置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地铁电动客车的牵引缓冲装置为基础进行改进结构,加大断面的设计方案,设计,试制了适用于交流电动车组的牵引缓冲装置。  相似文献   

19.
地铁轨道设备检查一直采用人工静态检查,由于受人员、设备、现场条件的影响,病害难以发现,形成安全隐患,不能根据轨道设备变化规律,科学制定设备维修周期,维修资源浪费。重点介绍运用轨检车对地铁轨道设备进行动态检查,提高检测质量,找出轨道设备病害,利用动态检测资料指导地铁工务部门科学养修轨道设备,消除病害,降低成本,保证列车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20.
长区间盾构法施工地铁隧道的测量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玉勤 《铁道勘察》2007,33(2):1-3,7
合上海地铁9号线的工程实践,根据盾构法掘进施工长区间地铁隧道的施工特点和贯通精度要求,以及采用的GPS测量、精密导线测量等方法,按照工程测量误差不等精度分配原则,对贯通误差进行合理的配赋,有效保证了长区间地铁隧道的准确贯通,从而验证了所采用测量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