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政策与法规     
《中国海事》2009,(6):71-71
《船舶登记资料查询办法》出台;中国海事局下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口岸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交通运输部拟修水路运输管理条例。  相似文献   

2.
李晓涛  魏方 《中国水运》2005,(10):38-39
船舶抵押对于船东不失为一种以船舶作为担保而取得贷款的有效融资手段,是动产担保机制在海商法领域的体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有关规定,船舶抵押权的设定、转移和消灭,应当向船舶登记机关登记;未经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船舶抵押行为是否合法、船舶抵押权登记是否符合法定程序,将会直接影响抵押的效力,影响到抵押权双方权利的享受.笔者联系《海商法》、《担保法》、《合同法》、《民法通则》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等有关法律,结合对海事局船舶登记的调查,谈一谈对船舶抵押权登记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3.
《世界海运》2017,(3):42-47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办法》于2016年12月27日公布,自2017年2月10日起施行。《船舶登记办法》共9章76条,包括总则、登记一般规定、船舶所有权登记、船舶国籍、船舶抵押权登记、光船租赁登记、船舶烟囱标志和公司旗登记、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船舶登记的特别规定、附则。作为《船舶登记条例》的下位立法,《船舶登记办法》主要是对《船舶登记条例》既有规定的细化和补充,此外着重针对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国际船舶登记作了全新规定。  相似文献   

4.
贾云新 《水运管理》2008,30(2):25-27
为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实施对于船舶物权登记工作的指导作用,从船舶物权登记的性质、登记机关的审查义务和赔偿责任、共有船舶的处分原则、船舶价值评估和登记规费征收以及新船舶登记制度的创设等6个方面分析《物权法》有关条款在船舶物权登记实践中的应用,认为《物权法》的实施对船舶物权登记产生重要影响,船舶登记机关应及时转变观念。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以下简称《船舶登记条例》)自1995年1月1日实施以来,已形成了全国统一规范性的船舶登记制度,对依法加强船舶的监督管理,保障船舶登记方  相似文献   

6.
黄珂 《水运管理》2012,34(1):33-35
论述在建船舶抵押权登记中存在争议的焦点,包括在建船舶抵押权登记中抵押人的确定、在建船舶抵押权登记标的范围的确认、在建船舶抵押权登记的效力存续期间、在建船舶抵押权登记制度的存在形式等,并在此基础上建议以《建造中船舶抵押权登记暂行办法》的现有条款为基础,对在建船舶抵押权登记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并将其整体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  相似文献   

7.
许向东 《天津航海》2006,(2):36-37,46
根据民法理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阐明船舶所有权的取得日期。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在比较多出现的船舶担保抵押,《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国务院令1994年发布)已经不能很好的在实际工作中适用。从法律规定而言,应完善《船舶登记条例》和《船舶登记规程》,以适应法律法规的发展变化的需要,更好地履行船舶登记职责,提供更好的海事服务。  相似文献   

9.
李瑛  齐桂华 《水运管理》2002,(1):29-29,22
船舶登记是水上安全监督管理过程中的法律行为之一。船舶登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国家对船舶的监督管理,对于船东而言,是为了取得船舶的所有权和航行权。 船舶登记的重要意义,主要反映在如下几方面:(1)便于国家对船舶的监督管理:(2)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3)使船舶能够享受国家所提供的政策优惠;(4)决定某些法律关系的准据法。其中包含着一个核心问题,就是为了确保登记的每艘船在良好的状态下安全运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颁布了《船舶登记章程》、《海船登记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等…  相似文献   

10.
第一条 为加强对船舶登记行为的监督管理.规范船舶登记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及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