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船舶工程》2021,43(9)
9月23日~25日,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村经济司委托,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和渔业渔政管理局在青岛/上海组成验收委员会,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2艘3000吨级海洋渔业综合科学调查船"蓝海101"号和"蓝海201"号建设项目进行了竣工验收.验收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完成了全部建设任务,项目管理规范,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2.
正渔检机制改革和渔检成功转隶,为中国渔船检验事业的发展开启了新的航程。2018年9月12日,一声雄壮汽笛响彻黄浦江,中国船级社(CCS)检验的两艘国际先进的、绿色环保性能出色的3000吨级海洋渔业综合科学调查船"蓝海101"号、"蓝海201"号在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顺利下水。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6月28日,由中国船级社完成建造检验的3000吨级远洋渔业综合科学调查船"蓝海101"轮、"蓝海201"轮在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举行了隆重的交船仪式,标志着两艘中国吨位最大、设备最先进的远洋渔业综合科学调查船正式启航。"蓝海101"轮和"蓝海201"轮科学调查船为渔检转隶船舶,中国船级社为做好两轮的转隶工作,专门成立工作组,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9月12日,一声雄壮汽笛响彻黄浦江,中国船级社(CCS)检验的两艘3000吨级海洋渔业综合科学调查船"蓝海101"号、"蓝海201"号在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顺利下水。CCS副总裁、党组副书记李昌健应邀参加下水仪式。该船总长84.50米、型宽15米、型深8米、设计吃水5米、满载排水量3281.5吨、续航力10000海里、最大航速14.5节。该船绿色环保性能出色,能满足国际海事组织对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的  相似文献   

5.
正3月3日,我国第一艘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淞航"号在天津下水,标志着国内最先进、吨位最大的渔业资源调查船主体工程胜利完工。下水后,"淞航"号将进入设备安装调试和内部装修阶段,以优良的船舶性能和强大的科考功能服务大洋调查科考。值得一提的是,"淞航"号也是上海市高校建造的第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首艘自主研制的可燃冰综合调查船"海洋六号"近日全面完成海上综合试航,在对试航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后,该船将交付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六号"是目前世界上第一艘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调查船,由中国船舶工业第七○八研究所负责设计,武昌造船厂负责建造。该船总长106米,型宽17.4米,设计排  相似文献   

7.
崔燕 《中国船检》2009,(8):58-61
在世界各国众多的海洋科学调查船中,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向阳红10"号可以说是别具一格.她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中国第一艘将通讯保障、海洋调查和气象测量多功能于一身的大型远洋综合调查船.  相似文献   

8.
简要分析归纳新中国海洋调查船从无到有、从落后到跻身于21世纪初世界先进远洋调查船行列的几个发展阶段的历史现状,对我国首艘现代化远洋调查船"大洋一号"的相关情况做了重点介绍。在分析并参考国外新型同类船舶的发展趋势及实例的基础上,试图就我国远洋调查船未来的发展提出一些初步设想,包括准确的功能定位、合理的分级标准、特定的船检规范、硬件和软件的结合等。提出"大洋二号"新船设计建造应体现的"六化"要求,即整体的信息化、装备的模块化、作业的便捷化、环境的绿色化、人居的舒适化、标准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七〇四所又一举中得两型船电力推进系统项目,分别是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的"综合物探调查船柴电推进系统"及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的"综合地质调查船综合电力推进系统",合同金额近1亿元。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的综合物探调查船是一艘航行于无限航区的4400吨级、以二维地震调查作业为主、地质调查作业为  相似文献   

10.
“增殖”与“实验”号湖泊科研调查船,由国家水产总局太湖水产增殖科学实验基地委托江苏省海洋渔业公司渔轮修造厂设计建造。这是一艘单甲板,半舱甲板室,中后机型,方型艉,半隧洞,双机双桨双舵柴油机船。该船主要用于太湖流域水系进行鱼类、水生生物增殖、资源繁殖保护、环境监测、渔具渔法捕捞试验等的综合性水产科研调查船,首船“增殖”号(封三上图)于一九八一年三月底竣工交船,投入科研调查  相似文献   

11.
<正>天津新港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为上海海洋大学建造的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淞航"号日前开工,"淞航"号是用于渔业资源调查的科考船,也是农业部第一艘服务于渔业调查功能的科考船,是我国渔业调查功能最强、吨位最大的科考船。该船总长87m、船宽14m、型深7.6m、设计吃水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调查船系统的组成及其3个子系统支援母船、潜水调查船、无水潜器的作用,并进一步介绍了支援母船“横须贺”号和潜水调查船“深海6500”的概况。  相似文献   

13.
去年五月二十七日,我国向阳红16号远洋科学调查船,随着一声长鸣的汽笛,告别了彩旗飞扬的上海码头,直驶太平洋的腹心“C—C”海区,执行“八八年度航次”的锰结核考察任务。作为曾两次随向阳红16号船赴太平洋执行锰结核专题调查任务的我,伫立在码头上,望着调查船远去的身影,怎么也忘不了五年  相似文献   

14.
十大名船横空出世1中国首届十大名船评选揭晓,它们是我国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船“东风“号、第一代导弹驱逐舰”济南“号、第一艘多功能大型远洋综合调查船”向阳红10“号、第一艘按国际标准建造的出口船舶”长城“号、第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406”号、第一艘浮式生产储油船”渤海  相似文献   

15.
我国第一艘4000吨级综合性海洋科学调查船——“向阳红09”号,于去年十一月份在我厂建成,交国家海洋局使用。十二月十八日首次出航执行任务,参加第一次全球大气试验,赴热带海区进行气象观测。这艘海洋调查船,可进行海洋水文物理、海洋气象、海洋化学、海洋地质地貌、海洋生物等海洋科学调查研究工作,它将为我国海洋科学研究事业作出贡献,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提供海洋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16.
主要介绍应用于当前最先进科考船的电气系统集成技术特点。文中以船东挪威开发合作署(NORAD)在西班牙GONDAN船厂建造的"Dr. Fridtjof Nansen"号远洋渔业调查船为例,其中的船舶电气系统集成是由INGETEAM公司制造和供货的。  相似文献   

17.
《船舶》2018,(2)
正4月3日上午,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为辽宁省海监渔政局设计,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建造的"中国海监1001"号在大连顺利交付。该船的交付入列将为我国维护海洋权益、保护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确立与实施,海洋调查已成为这一宏伟蓝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我国将迎来海洋调查船发展的历史最高峰。针对我国海洋调查船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文章从管理体制、管理单位、船员队伍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就加强调查船安全管理提出了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海洋渔业管理问题多发,海洋渔业管理建设还不够成熟,因此需要加强海洋渔业管理体制建设,为海洋渔业安全稳定发展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海洋渔业管理是国家通过立法、执法等手段对海洋生产全过程进行计划、指挥、监督的一系列活动的管理过程,海洋渔业管理可以促使海洋渔业产业不断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保证海洋渔业资源不受破坏,并切实保护我国海洋渔业生产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海洋调查船发展对比分析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根据国外海洋战略发展对海洋调查船发展思路进行归纳总结,并重点对国外海洋调查船的技术特征和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分析。着重结合我国海洋调查船发展水平以及发展需求,从国家统筹规划、新装备发展重点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