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换乘量预测是交通枢纽规划的关键,是换乘站各种交通方式运营调度的前提.在总结现有预测方法——基于集计与非集计的预测方法的优缺点的基础上,针对枢纽管理的不同需求提出分时段预测、换乘量短时预测、分担率类比预测等预测方法,并应用于辽阳市客运枢纽换乘量的预测分析.从客运枢纽的建设阶段(已建成与未建成)、换乘预测方法构建的难易程度、基础资料准备过程等方面对各方法的适应性进行比较,扩展客运枢纽换乘量预测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
谭明军 《公路交通技术》2013,(1):116-119,128
综合客运枢纽换乘量分布预测是枢纽规划和设计中的重要步骤,预测结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枢纽的整体功能和运行效率的发挥。为此,将"四阶段法"中的交通分布预测原理运用于客运枢纽的换乘量分布预测,建立换乘量分布的最大熵模型并设计其算法。模型引入重力式先验概率,隐含考虑随机因素的影响,从宏观上描述出行者的换乘行为,发生概率最大时的换乘量分布即为规划年的换乘量分布。将该模型应用于福田枢纽的换乘量分布预测中,通过基础数据的引入和模型参数的标定,可获得比较满意的规划年换乘量分布数据,并为综合客运枢纽的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公交IC卡数据处理的换乘矩阵构造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在城市公交换乘枢纽选址中换乘量调查所面临的困难,利用了公交IC卡的大量信息,并对其进行处理,得出城市公交线路间的换乘量,进而得到城市公交换乘矩阵,并结合长春市公交换乘枢纽规划实例,将该方法应用到城市公交换乘枢纽选址中去.  相似文献   

4.
针对城市客运交通枢纽换乘量分布预测的问题,引入"四阶段法"中的出行分布预测原理,将枢纽处各种交通方式的客流影响范围近似看作出行分布预测中的交通小区,各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量相应地看作交通小区之间的交通分布量。将重力先验概率式的最大熵模型应用于枢纽换乘量分布预测之中,构建换乘量分布预测的最大熵模型,并以枢纽内部各种交通方式的现状OD换乘量分布为基础,进行模型参数的标定和最大熵模型的求解,隐含考虑随机因素的影响,从宏观上描述换乘者的交通行为。该方法应用于北京市东直门客运交通枢纽的换乘量分布预测之中,效果良好,为进一步进行枢纽的功能布局及换乘组织等研究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评价城市客运枢纽换乘效率,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和模糊评价法(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FCE).以唐山市长途汽车西站为例,进行评价研究.对所确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适用于客运枢纽换乘效率评价.从乘客满意度出发构建了符合人性化服务的城市客运枢纽换乘效率评价指标,并将AHP和FCE引入到城市客运枢纽的评价中.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基于机场的综合客运枢纽内旅客在不同交通方式间换乘需求特点和换乘组织。分析旅客换乘需求,枢纽空间布局,枢纽内外交通流线组织原则、各种交通方式间的衔接,以及枢纽客流引导标识的布设原则。  相似文献   

7.
在综合客运枢纽规划中,机动车交通流量预测是枢纽对外交通组织的核心部分,是有效控制枢纽对城市交通影响的前提基础,然而目前还没有针对枢纽机动车交通流量预测的系统方法.鉴于此,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结合现阶段综合客运枢纽建设特征,充分考虑枢纽内交通换乘、商业及办公后,提出一种较为系统的预测方法.首先分析综合客运枢纽的基本功能和换乘类型,并以此为基础解析了枢纽内机动车交通需求的构成和特征;接着给出了机动车交通流量预测的基本流程,并系统地提出预测模型;最后针对模型中的参数给出了保障模型适用性和准确性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基于城市TOD发展模式的客运换乘枢纽布局规划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李铭  李旭宏  吕慎 《公路交通科技》2006,23(11):100-104,110
以组团式结构城市为例,分析了城市TOD发展模式下客运换乘枢纽的布局规划方法。将城市客运换乘枢纽布局和城市土地利用精密结合,在枢纽导向型的规划理念下,提出了宏观布局,微观建模的两步式城市客运枢纽布局规划方法,给出了枢纽的选址模型及算法。该方法在天津市客运换乘枢纽规划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9.
对外交通枢纽是各种动、静态交通流的交汇点,也是出行者的换乘点,是城市内部交通与对外交通衔接的窗口.枢纽设计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出行换乘效率,制约着城市的对外交通联系,从而影响该城市的发展.从枢纽使用者出发,研究枢纽出行模式和机理,从交通需求的角度研究枢纽布局设计的基本方法,提出了大型对外客运枢纽布局的设计原则、基本布局模式和关键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0.
DEA方法在城市客运换乘枢纽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城市客运换乘枢纽进行分类和定位分析,指出换乘枢纽服务效率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城市交通的运行效率。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入手,建立切实可行的客运换乘枢纽评价指标体系,引入DEA模型,对城市客运换乘枢纽的服务效率进行有效性评价分析,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可对换乘枢纽在规划、布局、换乘衔接、交通组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善。通过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表明,DEA方法在评价客运换乘枢纽效率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公共交通换乘时间可靠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对国内公共交通换乘进行了分析,根据其存在问题,基于可靠度理论的研究,从不同角度对公共交通系统的换乘时间可靠度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零距离换乘时间可靠度模型及非零距离换乘时间可靠度模型。最后,运用算例对换乘时间的变化对可靠度的影响规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当平均换乘时间一定时,随着实际换乘时间的增加,换乘可靠度是降低的;而实际换乘时间是一定时,随着平均换乘时间的降低,换乘时间可靠度递增,且增幅加大。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公交IC卡的公交换乘数据获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能否正常和高效地运营不仅取决于道路和车辆等设施条件,更有赖于运营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的先进性。传统的人工调查方法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而调查结果却很难达到理想效果,所得数据不能动态反映城市公交出行的长期变化趋势。文中以公交Ic卡为切人点,通过对乘客2次刷卡间的时间分析以及利用公交GPS时间点的数据进一步分析乘客换乘所用的时间,判断出乘客2次乘车是换乘行为还是2次出行。  相似文献   

13.
杨利强  黄卫  张宁 《交通与计算机》2009,27(3):20-23,27
为了制定合理的公交联乘优惠政策,将包含出行直接经济耗费的广义费用作为效用引入Logit模型研究公交票价对出行分担率的影响。通过实际的交通调查确定模型中参数的取值,并计算出现状条件下各方式的出行分担率以确定模型的有效性。在公交供给能力的约束下,确定希望达到的公交分担率,在其他非联乘优惠的措施已知时,通过计算就可以得出合适的公交联乘优惠额度。算例分析表明,这一研究方法能够达到私家车出行分担率降低到40%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张发才  陈行  安萌 《交通科技》2011,(4):110-112
以重庆北站北场交通规划为例,分析和判断了铁路客流对象、车站客流组织、旅客立体换乘、车站功能布局和车站管理模式5个方面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现代铁路客运站在综合交通枢纽、站前集散广场、机动车进出通道、交通设施布局、客流组织方面的规划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5.
金兰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8):85-87,90,381
公交枢纽一般结合铁路、公路、航空和水运等交通方式综合设置。通过公交枢纽可以有效地组织客流,方便乘客换乘各种交通模式,构成一体化交通网络。因此,枢纽合理分类、布局及相应规模值得深入研究。该文就公交枢纽分类、布局、规模问题进行探讨,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林国鑫  罗石贵  苗聪 《公路》2012,(5):239-243
信息一体化是现代综合客运枢纽的基本特征之一,通过借鉴国外枢纽信息系统的发展经验,从旅客、管理者、运营主体等用户群角度,对我国综合客运枢纽信息系统的需求及功能进行分析,界定了枢纽信息系统与各交通方式信息系统的区别与联系,明确了枢纽信息系统作为"共享、协调、服务"(SCS)信息平台的内涵和定位,从而提出了枢纽信息系统"一个平台、两大应用、三个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并进一步给出了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TOD的城市公共交通枢纽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内各大城市对公共交通枢纽规划建设的普遍重视,城市公共交通枢纽设计已成为交通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从城市总体战略规划的系统角度出发,将TOD的基本理念引入到城市公共交通枢纽的设计流程中,以"公交枢纽地区"的规划思想为基础剖析了基于TOD的城市公共交通枢纽设计的特有指导原则、设计流程、设计内容,并分析了该设计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