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锚泊半径对于船舶锚泊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判断船舶是否走锚的数据保障,也是GPS接收机值锚更警(ANC)的重要依据。通过研究锚泊半径的相关规范,总结前人对锚泊半径的计算公式,利用SPSS软件对实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并比较实测数据的曲线与利用算法所得数值曲线之间的关系,从而分析各类算法的适用条件,并得到新的锚泊半径计算公式,为航海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保证船舶锚泊安全。  相似文献   

2.
准确判断船舶走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测锚位,判断本船是否走锚是每一锚泊船值锚泊班驾驶员的主要工作之一.因本船走锚而导致的触礁、搁浅、碰撞等事故不胜枚举,研究一种能准确判断船舶走锚的简单可行方法迫在眉睫,这一直是航海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尤其是在锚泊船密度大,锚泊水域受限,锚泊水域风、流、浪条件恶劣,锚地底质不良等的不利条件下,准确判断本船是否走锚尤为重要.提出了一种简单可行的准确判断本船是否走锚的方法,以便航海人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走锚,确保船舶锚泊安全.  相似文献   

3.
<正>0引言随着船舶数量的增加,港口拥挤程度加剧,锚泊船走锚事故频发。一方面,对锚地的合理规划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寻求船舶因走锚导致的搁浅、碰撞等事故的解决方法也迫在眉睫。船舶在锚地锚泊,特别是在锚泊船密度大,锚泊水域受限,风、浪、流条件恶劣,锚地底质不良等锚地锚泊时,准确判断船舶是否在警戒圈内尤为重要。不仅可以消除船位与锚位误差,而且有利于值班驾驶员直观地判断船舶是否走锚,为船舶提供一个安全的锚泊环境。  相似文献   

4.
1.抛锚及锚泊时发生事故的原因 船舶在港内急流水域抛锚或锚泊时发生走锚、断链、碰撞等情况比较多,尤其是走锚现象更为普遍,在我们海门港就发生多件.如2000年8月初来我港的某巴拿马籍外轮,在内锚地抛锚卸货期间,由于船长对港口水流水深等情况不熟悉,当发现他船有走锚现象时,即匆匆起锚以调整自己的锚位避免与走锚船舶发生碰撞.当第二次抛锚后自己却发生了走锚,与他船发生碰撞,并轻度搁浅.又如同年8月底某外轮在港内锚泊,因考虑到当时正值大潮水流比较急,加上船舶重载吃水大等客观因素,采用了抛"一点锚"(即平衡锚)的办法,并松双锚5节落水以防船舶走锚.但在港内低潮后转流时却发生了走锚,与另一船舶尾首相"接触",而后在拖轮的协助下才得以重新安全抛锚.  相似文献   

5.
如何保证船舶深水锚泊时的安全一直是从业人员所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近年来,船舶走锚、丢锚、链损及锚机损坏等险情和事故时有发生,其中原因之一即是深水锚泊时锚位水深选择不当,因此,有效估算深水锚泊水深的上界是船舶深水安全锚泊的必备前提条件。凭借个人多年的船长经验,根据相关资料提供的估算公式,对大型船舶深水安全锚泊极限水深估算问题进行探讨,在应用估算公式时,结合大型船舶的尺度特征对其进行修正,使其符合实际操船需要。以富查伊拉港外深水锚地极限水深的选取为案例,实践验证估算方法的简单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船舶抵港后假如没有进港计划或者需要等待数小时进港靠泊的话,大部分船长希望到港外宽畅的锚地抛锚候泊。如果锚地比较宽畅、有足够的锚位,而且水文、气象条件合适,抛锚候泊是绝佳选择。锚泊后除了潮流变化船舶以锚落点为圆心旋转改变船艏向和需密切注意附近航行船舶动态,或者注意本船和其他锚泊船舶是否走锚外,基本上没有其他太多影响,有利于船舶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舰船抛锚作业时锚位点决策受限于海图有限信息,人工选址方式主观性过强而间接增大走锚风险的问题,提出基于VCF(Vector Chart Format)格式数字海图数据,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方法分析影响锚泊安全的海洋环境要素、区域界限、碍航物、周边船舶态势和助航标志通视情况,定量给出各要素的适宜度、影响范围以及基于方位位置线网的定点抛锚方法,并将各步骤的分析结果可视化。该模型的实际使用情况表明:有利于航海人员准确把握锚泊海区的整体态势,辅助其得到结合自身需求的优化锚位点决策,降低舰船走锚风险,提升锚泊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在给出一种走锚最小距离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利用GPS接收机来进行描位监视的一种新方法,并对目前GPS接收机锚位监视功能提出了改进方法,这对保证船舶泊安全是十分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9.
航运业不断发展,港口的泊位资源越来越紧张,经常出现多只船舶同时锚泊的情况,船舶的安全停靠成为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为了保障锚泊可靠性,需要计算自身船舶的水位空间占用大小及与相邻船舶的锚位距离,使船舶锚泊操控在锚泊时占用的空间误差最小。对此,本文利用自动识别系统(AIS)的动态及静态数据来描述船舶锚泊的水域空间半径及各大小不同船舶锚泊距离,通过计算机程序拟合单个船舶实际停泊的半径变化范围,最后进行仿真。  相似文献   

10.
采用单锚泊方式的船舶在受到风、流等外界干涉力后,容易产生偏荡运动。偏荡过程中船舶对锚链的冲击力随着船舶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其在船舶的风舷角最大时达到最大,在锚链力不足以抵消冲击力的情况下,船舶会发生走锚。此时,如果驾驶员没有及时采取行动,走锚会威胁船舶安全。建立船舶走锚预警系统,旨在提醒驾驶员在船舶走锚的最初阶段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前,锚泊船安全越来越受到关注,但现有的安全监控技术落后,且不能提供预警,只有在发生走锚之后才能报警,不利于船舶安全。本文针对这种现状,结合ECDIS,对锚泊船安全监控和预警技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锚泊作为船舶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指航船在锚的抓力牢固控制下的一种运动状态。只有锚爪牢固地抓住水底,锚位不移动,船舶只能围绕锚位,在锚链和蔗的极限范围内随风流风流顺转的民政部下,才能认为是在锚泊中。  相似文献   

13.
船舶在大风浪中锚泊,当走锚时,其应急操纵是决定船舶安全与否的关键。文中从走锚判断、走锚后错施以及起锚重抛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船舶操纵的注意事项。特别是起锚后船舶首向的控制以及利用风力转船力矩与舵力转船力矩估算分析了锚离地时船舶可控对应的最大风舷角。以及在起锚过程中控制风舷角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船舶锚泊中抗台能及时准确地掌握船位(锚位)的变化情况以及锚链的受力情况是至关重要的。在抗强台风中通常都要动车配合舵以缓解锚链的张力以防止走锚。但在抗台中用车不当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如用车  相似文献   

15.
锚泊船因底质不佳,出链长度不足,风浪增加及偏荡等原因,使得锚泊船所受的力大于锚泊力,锚在海底被拖动、自转乃至翻转出土,从而失去正常锚泊力,导致锚泊船连续移动的现象,称之为走锚(Dragging)。走锚是安全锚泊的大敌,虽然船舶因走锚发生的海上交通事故所占的比例并不大,但是却存在很大的事故隐患。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代表船舶在锚泊状态下不同吃水、不同风舷角情况计算船舶锚链受力情况,与船舶锚系留力和主机推力的大小比对,分析船舶在某种吃水状态下风致走锚的最低风力。根据实际船舶走锚风力大小的案例,验证计算方法的可靠性。提供一种简便的方法,对计算船舶在锚泊情况下防台走锚的可能性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了使VTS中心关于走锚半径的设置更加准确,通过对AIS数据的处理,采用聚类方法提取出船舶锚泊时的航次数据,使用关联规则算法对提取的锚泊航次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建立船舶锚泊半径模式提取规则。将挖掘所得结果与国内外规范计算值进行对比分析,相对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为预测河道中锚泊船舶因风、流等环境因素影响发生走锚后撞击上下游桥梁的风险,基于AASHTO船桥碰撞模型,提出一种锚泊船舶走锚撞桥概率计算模型.该模型相比AASHTO模型,添加走锚概率、停船概率的概念,重新定义几何概率.根据桥梁安全风险事件发生概率的等级判断标准,设计走锚船舶撞桥概率计算与风险等级判断方法,利用该模型对某...  相似文献   

19.
抛锚作业安全出链长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在抛锚作业中常因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致使锚泊力不断变化,如果出链长度不够,将导致走锚。此文通过对影响船舶抛单锚出链长度的因素进行分析,来确定船舶抛单锚作业的安全出链长度。  相似文献   

20.
随着近年来通过新加坡海峡的船舶逐年增多及船舶建造大型化发展,再加上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全球集装箱供应链拥堵情况持续蔓延等原因,新加坡港锚地拥挤不堪,船舶锚泊回旋余地非常小,常有船在抛锚时发生擦碰,有的船在锚泊期间走锚、丢锚,甚至引发碰撞、搁浅等事故。探讨船舶在新加坡港锚泊作业相关注意事项及锚泊安全防范等内容,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