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分析目前铁路客运发展趋势和旅客服务系统的要求,提出将旅客服务集成管理平台应用于铁路旅客服务系统的解决方案,介绍旅客服务集成管理平台的设计思路、基本架构及其应用.在采用以铁路局为单位的集中管理模式下,通过系统配置,车站应具有正常和应急模式下不同的信息处理流程.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目前我国旅客服务系统的应用现状、运营管理体制和经营观念,针对铁路客运服务信息子系统种类多,信息交换复杂的特点[1],探讨对新型客运专线车站的旅客服务信息系统集成管理平台关键技术的研究,提出以平台内部信息总线为核心,集中实现车站业务服务模式,建设铁路车站旅客服务信息集成系统,以面向整体流程和服务的方式架构,实现了客运服务信息共享、统一维护等功能.  相似文献   

3.
讨论传统分离型铁路旅客信息服务系统的一些问题,提出集成平台的解决方案,在详细比较深度集成和分散集成两种集成平台的基础上,描述基于深度集成模型的铁路旅客信息服务系统集成平台的架构模型,探讨深度集成平台的实现方法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目前我国铁路客运站旅客引导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以车票作为基本媒介,将车票的功能纵向深化;以车票的条码作为桥梁,结合信息技术为旅客提供准确、实时的出行信息服务和引导服务——基于车票识别的铁路客运站旅客引导系统。系统充分挖掘车票功能,结合旅客运输组织方法,运用地理信息、数据库等技术,集成了车票识别、路线引导、服务信息发布等功能。系统使旅客到达车站后,只需在系统终端刷车票即可获取快速寻找售票厅、进站候车、寻找相关服务场所、检票上车、出站离开等相关引导服务;系统运用车站布局电子地图,实现旅客出行服务信息和车站引导信息与车站电子地图的有效结合,使旅客能直观地获取引导信息。系统采用简洁化的操作界面,提供符合旅客心理的人机交互设计,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依托京张高铁智能铁路建设,针对车站客运业务复杂、系统孤立的现状,从旅客服务、客运管理、客站设备管理、应急指挥等业务出发,设计了客站旅客服务与生产管控平台(简称:管控平台),阐述了管控平台的总体架构、网络架构、平台功能和关键技术,并展示了实施效果。管控平台在京张高铁的实施应用,优化了京张智能客站各系统间的资源配置和总体架构,降低了信息化基础设施的资源投入,对后续智能客站的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结合目前高速铁路的发展,讨论旅客服务信息系统集成管理平台的发展,重点对路局集中管控的设计思路和技术方案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从全路客运站旅客运输服务与管理智能化的角度出发,针对旅客运输服务与管理工作的特点,结合客运站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提出智能客站旅客服务与生产管控平台的设计方案,详细介绍平台的建设目标、总体架构、主要功能以及技术创新点,并通过试点车站验证平台的使用效果。平台的设计与应用对铁路客运站旅客服务、生产组织、安全卡控、应急处置、设备监控等业务的智能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可大幅提升客运生产指挥效率和旅客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中国铁路》2006,(4):73-73
该系统以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为信息源,车站集成管理平台为控制决策中心,下挂旅客引导系统、列车到发系统、客运广播系统、旅客查询系统及电视监控系统、闭路电视等多个应用系统,并预留客票、行包、OA办公、CTC等系统的接口。在物理表现形式上,管理平台和各应用系统均设在同一个可称为客运指挥调度中心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高速铁路旅客服务系统集成管理平台涵盖到发管理、导向揭示、广播、监控、设备管理等子系统。以信息自动采集为基础,以为旅客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为目标,实现客运车站信息自动广播、导向揭示、监控等功能,并提供多种途径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铁路客户服务中心货运服务功能使用现状中存在应用软件不统一,系统没有集成;网络没有互通,无法实时监控;工单数据没有实现资源共享,报表统计以人工为主;平台服务功能单一,自助服务功能较少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完善铁路客户服务中心货运服务功能的4条改进措施及建议:统一客户服务平台、实现实时监控管理、形成工单闭环管理、丰富平台自助功能。  相似文献   

11.
分析我国铁路旅客服务信息系统的现状,对客运专线旅客服务信息系统进行框架设计.  相似文献   

12.
客运专线相关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研究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26  
通过分析铁路客运专线的相关收益及费用,从铁路运输企业和旅客两方面的利益出发建立了客运专线相关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提出了优化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求解方法。所提出的换乘多种类别列车的疲劳恢复时间计算公式、不同消费层次选择不同类别列车的思想、列车开行数量的计算式、列车的吸流原则、确定列车类别的动态规划方法等都贴切反映了铁路客运组织和客运市场的相关规律。该方法在客运专线预可行性研究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求解路网规模为60个车站的旅客列车开行方案仅需100s左右时间,并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探讨铁路客运列车旅客感知服务质量的构成与维度,及其与旅客感知消费价值、旅客满意度、旅客再乘意向以及正面口头传播意向之间的关系。本文以乘坐广深铁路"和谐号"列车的旅客为对象,共收集149份有效问卷,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旅客感知的列车服务质量包含3个维度,即硬质量、软质量、列车上所售商品质量;旅客感知的列车服务质量、票价合理性、列车旅行速度对旅客感知的消费价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旅客感知的消费价值对旅客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旅客满意度正向影响旅客的再乘意向及其正面口头传播意向。  相似文献   

14.
列车速度的提高随之带来的是全新的运输组织模式和列车开行方案,客车给水亦将随之变化。具体探讨旅客列车给水站设置及分布,客车上水栓设置,客车给水站相关系数的确定。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列车最小追踪间隔是铁路勘察设计的重要技术标准之一.普速客车上客运专线运行,将对列车之间的最小追踪间隔影响较大;本文重点分析旅客列车的类型、编组辆数、列控系统,提出动车组与普速客车间最小追踪间隔的计算方法与模型,为客运专线勘察设计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研究结论:基于客运专线采用CTCS-2级列控系统和机车安装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系统(LKJ系统)+地面信号机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根据最小追踪间隔的计算方法与模型,并以大同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的运城北站为例进行分析检算,经检算普速客车与动车组列车之间的车站到通间隔、到到间隔和动车组列车与普速客车之间的车站通发间隔均可实现3 min,动车组列车与普速客车之间的车站发发间隔可实现5 min.  相似文献   

16.
青岛客站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简要介绍青岛客站设计,阐述在站房设计过程中总体规划、功能布局、流线组织、立面造型等问题,体现铁道部关于站房设计"五性"原则,希望能够对现代站房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呼志刚 《中国铁路》2006,(12):36-39
英国铁路路网基本形成了覆盖各城镇之间的运输网络,齐全、完备的服务设施,便捷的换乘方式,灵活的票价体系和方便的售票方式以及完善的服务监督体系,满足了国民快速、便捷、安全出行的需要。借鉴英国铁路在客运服务方面的理念、客运产品的设计、设备设施的使用、客运服务的全过程人性化等,更好地为旅客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的出行服务,为旅客创造一个安定有序、诚信友爱、舒适宜人、充满活力的旅行环境。  相似文献   

18.
新型客车通过曲线时,与相关标准的要求有一定的偏差。文章通过计算分析,并结合UIC标准的有关要求,提出了对涉及曲线通过能力要求的几项标准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内尚没有客运专线客运服务信息系统的设计及应用实例,本文结合相关客运专线工程情况,对其进行研究和探讨,旨在提出一套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文章通过详细分析客运专线的用户需求,研究了客运专线客运服务信息系统的构成及功能,提出了具体的工程设计技术方案;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案,为客运专线客运服务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全路客票发售与预订系统中的客票数据为基础,将列车发售的客票数据转换成客运量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基于改进的移动平均时间序列分析法,实现列车逐日分席别的站站客流预测.综合考虑票额裂解因素、票额保护因素和客流培养因素,建立站间票额数量调配模型;以站间的票额分配数裂解票额时使用的长途票额最少为目标函数,建立席位占用优化模型;由这2个模型组成票额智能分配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得到票额预分方案.实例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以实现票额的自动、快速、合理、有效地按需分配,目前该方法已应用于中国铁路客票发售与预订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