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水泥乳化沥青稳定碎石作为路面结构基层材料,其路面结构设计的控制指标也应是抗拉强度,因此,对路面结构进行疲劳寿命预测,以验证设计的合理性是非常必要的。根据水泥乳化沥青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结果,对三种不同配比组成的梁式试件在控制应力水平的条件下进行疲劳性能试验,研究材料的抗疲劳能力,并建立疲劳寿命预估方程,对水稳碎石基层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半柔性路面基层材料试验研究,探讨了乳化沥青-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设计、性能试验、半柔性基层路面结构力学分析、施工工艺。结果表明:采用骨架嵌挤级配、振动压实法确定最佳含水量、干湿劈裂强度确定最佳乳化沥青用量的乳化沥青-水泥稳定碎石半柔性混合料设计方法,混合料具有较好的物理、力学性能、高温稳定性、低温柔性、抗疲劳性能;采用乳化沥青-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代替半刚性基层,可降低路面最大竖向剪应力,提高路面抗裂能力;试验路应用表明乳化沥青-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具有均匀性好、易压实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以辽宁省锦州市龙栖湾大道路面工程为依托,介绍了基层中应用水泥乳化沥青碎石作为半柔性基层的材料特性、配合比设计和施工工艺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干缩、温缩较大引起的反射裂缝问题,提出了一种抗收缩能力较强的新型基层材料;水泥乳化沥青复合胶浆稳定碎石。分析半刚性基层的收缩机理和水泥乳化沥青稳定碎石的微观结构后,进行了干缩试验和温缩试验,最后利用室内试验结果计算了水泥稳定碎石和水泥乳化沥青稳定碎石两种混合料作为基层应用时的干缩应力和温缩应力。通过分析比较,水泥乳化沥青稳定碎石的干缩应力和温缩应力更小,表明其抗收缩性能更好。能较好地延缓基层开裂。  相似文献   

5.
水泥乳化沥青稳定基层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当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强度刚度较大带来的反射裂缝问题,提出了一种刚柔并济的新型基层材料水泥乳化沥青复合胶浆稳定碎石。对水泥乳化沥青稳定碎石的路用性能进行了室内试验,并对其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与同条件下水泥稳定碎石的试验结果对比发现,水泥乳化沥青稳定碎石强度可以满足基层实际应用的需要,并且其刚性较低的性能特点能克服当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一些缺陷。  相似文献   

6.
采用煤油稀释沥青、乳化沥青和改性乳化沥青三种主要透层材料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与二灰稳定碎石基层两种主要半刚性基层对透层性能进行研究,通过量测透层材料在基层内部的渗透深度研究不同稀释率、不同材料和基层类型以及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养生龄期对透层材料渗透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剪切试验得到不同喷洒用量下基面层间的抗剪强度,确定透层材料的最佳喷洒用量。  相似文献   

7.
霍丽敏 《交通标准化》2014,(1):23-25,29
采用煤油稀释沥青、乳化沥青和改性乳化沥青三种主要透层材料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与二灰稳定碎石基层两种主要半刚性基层对透层性能进行研究.通过量测透层材料在基层内部的渗透深度研究不同稀释率、不同材料和基层类型以及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养生龄期对透层材料渗透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剪切试验得到不同喷洒用量下基面层间的抗剪强度.确定透层材料的最佳喷洒用量。  相似文献   

8.
采用煤油稀释沥青、乳化沥青和改性乳化沥青三种主要透层材料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与二灰稳定碎石基层两种主要半刚性基层对透层性能进行研究,通过量测透层材料在基层内部的渗透深度研究不同稀释率、不同材料和基层类型以及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养生龄期对透层材料渗透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剪切试验得到不同喷洒用量下基面层间的抗剪强度,确定透层材料的最佳喷洒用量。  相似文献   

9.
采用千分表支架法对乳化沥青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干缩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水泥和乳化沥青掺量下混合料失水率、干缩应变和干缩系数等参数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乳化沥青的掺入可有效降低混合料的失水率,显著减小水泥稳定碎石的干缩应变和干缩系数;混合料的干缩系数在施工初期变化较大,建议在乳化沥青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后两周内进行湿法养生。  相似文献   

10.
乳化沥青稳定基层混合料密度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重型击实和振动压实不同成型方式下,对润湿水的添加方式、不同沥青用量及不同固含量对乳化沥青稳定基层材料的密度影响进行试验研究,提出了乳化沥青稳定基层材料确定密度的简化试验方法,为进行乳化沥青稳定基层材料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吴军 《交通标准化》2007,(10):96-99
在惯用的级配曲线进行水泥稳定碎石级配设计的基础上,从提高水泥稳定碎石抗收缩能力的角度出发,提出有关按最小空隙率法进行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最佳组成设计的新方法,经实践证明,按该方法进行配合比组成设计的水泥稳定碎石强度高、耐久性强,能减少或消除沥青路面因水泥石收缩而产生的反射缩裂缝.  相似文献   

12.
详细阐述了在稳定砂砾基层中掺加固化剂的优点、固化剂的作用机理。通过试验和生产过程,确定了固结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料的配合比、固化剂的掺配比例,在减少原材料用量、降低工程造价的基础上,使路面同样满足设计和使用的各项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3.
在广西G324线岑溪至容县一级公路路面大修工程(梧州段)中,对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的是就地冷再生的施工技术和方法。结合该工程,对掺水泥的水泥稳定碎石冷再生基层进行综合研究,分析其配合比设计方法,并铺筑试验段,验证其使用效果,分析其经济效益,可为今后的沥青路面大修应用该技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无砂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型建筑材料,宏观大孔对其力学性能影响显著,与传统混凝土相比无砂混凝土在强度增长、复合纤维增强及经历荷载后的破坏形式等方面体现出更多的不确定性,其配合比设计、结构特点及力学特性更接近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及沥青混凝土。通过现场大量试拌,当水灰比0.30、浆体体积占总体积的30%左右时28d抗压强度可满足C20等级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武汉市环境与交通特点的基础上,拟定了武汉市快速路与主干道长寿命路面结构,并通过BISAR3.0验算,推荐武汉市快速路与主干道长寿命路面结构为: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8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2cm应力吸收层+25 cm水泥混凝土板+36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cm碎石垫层.  相似文献   

16.
沥青路面冷再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旧路调查和FWD弯沉测试结果,确定再生深度,形成了水泥全深度冷再生、泡沫沥青全深度冷再生和泡沫沥青再生3种旧路面层的冷再生方案。确定了稳定剂最佳剂量的选择方法.初步形成冷再生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对于公路沥青稳定碎石高温稳定性问题,选取国内ATB-25中值进行研究,通过试验选出最佳级配,并确定最佳沥青后掺加水泥替代部分矿粉ATB-25中值进行对比研究,得出适合我国西部的沥青稳定碎石基层级配,可为我国沥青稳定碎石基层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摘要结合高速公路工程中ATB-25沥青稳定碎石基层的应用实例,对ATB-25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对原材料要求、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期为今后沥青稳定碎石基层ATB-25在我国高速公路的推广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