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沥青搅拌站节能降耗的重要性出发,结合本单位沥青搅拌站燃烧系统的改造,根据沥青搅拌站能耗的三个主要去向,有针对性的提出沥青搅拌站节能降耗的具体措施。通过这些措施达到节约能源、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可重复利用旧沥青路面材料.对回收沥青路面材料样品进行抽提,评价了RAP的级配组成和回收沥青的老化程度.借鉴国内外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经验,得出了本研究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级配组成,并对最佳含水率和最佳乳化沥青用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工程概况 某拟建高速公路全长130km,全线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路面结构主路分为三层,底层采用AC-25沥青混凝土,厚度为7cm,中面层采用AC-20沥青混凝土,厚度为5cm,面层采用AC-13沥青混凝土,厚度为4cm.铺路采用两层,底层采用AC-25沥青混凝土,厚度为7cm,面层采用AC-13沥青混凝土,厚度为4cm.沥青混凝土采用集中搅拌,运输采用专用的砼运输车,采用二台摊铺机组成梯形队联合铺筑.  相似文献   

4.
工程概况 某公路等级为三级公路.路面类型为沥青砼。对该公路采取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最后施工其他构造物。现场所沥青面层施工所采用的沥青砼拌合由拌合楼集中拌合,白卸汽车运输.沥青砼摊铺机摊铺。本标段路面沥青砼采用道路石油沥青90号-A型。同时要求所采用的沥青,其质地均匀、无水,而且当沥青加热到180。C时应不起泡沫。  相似文献   

5.
采用核子仪测定沥青混合料中沥青胶结料含量的试验方法在我国还没有专门的标准规范,由于本标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特点,因此我国公路界对这种检测技术还没有获得共识.  相似文献   

6.
岩沥青改性高模量沥青及其混合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埃索AH-70#沥青为基质沥青,通过对不同掺量的青川、北美、明星三种岩沥青改性沥青的性能试验,研究了岩沥青掺量对改性沥青使用性能的影响;采用AC-16沥青混合料,以动稳定度指标评价了不同岩沥青掺量的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并与同掺量的"Domix"和"车辙王"两种抗车辙荆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国产天然岩沥青对基质沥青及混合料性能的改善与北美天然岩沥青的改善效果差别不大,存在类似的变化规律,即随着岩沥青掺量的增加,改性沥青软化点和针入度比不断增加,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大幅提高,但当岩沥青的掺量超过8%时,动稳定度值提高不明显.因此从性价比考虑,建议首选国产岩沥青改性剂和其最佳掺量宜为8%.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Superpave设计方法,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成品橡胶沥青SUP20的配合比设计和路用性能,并分析了成品橡胶沥青应用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成品橡胶沥青SUP20的配合比设计和路用性能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相应技术要求,高温抗车辙性能突出;成品橡胶沥青SUP20的成本低于SBS改性沥青SUP20,成品橡胶沥青与Superpave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在室内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试验路的铺筑验证了成品橡胶沥青良好的施工性能.  相似文献   

8.
高黏度改性剂对沥青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不同标号、不同性质沥青掺加高黏改性剂TPS后的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高黏改性剂TPS掺量的增加,沥青的各项性能指标趋于稳定.推荐高黏沥青配方:采用基质沥青加工高黏沥青TPS掺量为12%,采用SBS I-D沥青加工高黏沥青TPS掺量为8%.  相似文献   

9.
沥青混合料在现在的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一些市政路桥方面。沥青混合料内在参数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对沥青混合料的流变特性进行具体的研究,因此得到了很多建设单位和路桥管理单位的密切关注。沥青混合料是一种颗粒性的复合材料,在研究沥青混合料内在参数的试验中通过设置孔隙比、试验温度和沥青用量三个实验变量来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沥青产生的粘结力和骨料产生的内摩阻角。下面就从沥青混合料内在参数的流变特性和具体的确定实验来进行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沥青路面经济性分析,不仅要注重初期建设成本,而且还要考虑长期使用效益.应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法对普通沥青混凝土、改性沥青混凝土、再生沥青混凝土、废旧轮胎橡胶沥青混凝土等沥青混合料进行成本分析,探讨四种沥青混凝土用于面层的成本差异,可为业主单位选择沥青混凝土的类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早期破坏严重,沥青稳定碎石基层以其优良的性能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只有采取科学的方法才能设计出性能优良的沥青稳定碎石基层。以ATB-30为例,采用三种不同的设计方法确定混合料的级配和最佳沥青用量,并根据基层作用和受力特点,通过抗竖向变形和耐疲劳性能对比及其机理分析,选择出适合于沥青稳定碎石基层的设计方法,对工程实践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进行调研,重点对AASHTO沥青路面设计法、壳牌(SHELL)设计法和我国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法进行深入分析,对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的形成及发展、各沥青路面设计方法的特点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3.
史志攀 《交通标准化》2010,(23):217-220
通过对河北省沿海高速公路秦皇岛段进行重载交通长寿命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关键技术的研究,提出优化的SAC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尝试在解决沥青面层的早期破坏问题的同时满足面层的功能要求,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索函军 《交通标准化》2014,(13):196-197
简单阐述了经验法和力学-经验法等国外沥青路面设计方法和国内的设计要求,分析我国现行的沥青路面设计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设计标准和材料参数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沥青混合料试件振动成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常用马歇尔击实(MC)方法成型的试件研究沥青混合料力学特性,然而现场普遍采用振碾方式压实沥青混合料,致使MC试件工程性质与路面心样的相关性较差.为此,提出了沥青混合料试件振动成型(VC)方法并验证了其可靠性.结果表明:VC试件力学强度与心样的相关性平均高达93%,而MC试件不足70%;VC试件密度比MC试件提高了约2%,而压实度提高1%,混合料力学性能至少提高8.2%(ATB-30)或15%(AC-20).证明VC方法比MC方法更适合用于评价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6.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影响因素较多,从施工测量、原材料选择、筛孔控制、沥青用量、透层油洒布以及混合料拌和、摊铺、碾压等角度论述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以保证工程项目的高质量、高水平完成。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沥青路面设计理论与方法存在的问题,分析和探讨美国AASHTO青路面设计理论与方法,将之与我国该项工作进行对比,对提高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水平,完善我国沥青路面设计理论与方法,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沥青路面交工、竣工验收时,常规的方法是将沥青路面弯沉实测值与设计值进行比较后来进行判定,这个方法虽然简便,但也存在着先天不足。故对其不足进行分析,提出将实测值与路面结构在检测荷栽作用下的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后判定的新方法,该方法物理意义清楚,方法简单明了,可以在沥青路面弯沉指标的判定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9.
对新疆某高速公路的沥青路面施工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研究了施工过程中对沥青路面进行检测的四种方法,通过科学试验,验证了这四种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沥青路面设计理论与方法存在的问题,分析和探讨美国AASHTO沥青路面设计理论与方法,将之与我国该项工作进行对比,对提高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水平,完善我国沥青路面设计理论与方法,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