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翻转滑道是船舶下水的一项新设施。船舶在平地建造。由顶推装置平移至岸边的翻转滑道上,使其翻转下水。它具有灵活简便,占用水域少,建设周期短,投资省先进明显效益,曾获1992年国家专利。该工程目前已完成8条滑道的施工,成功下水了10条船舶。本文着重从水工结构、桩基工程质量检验及投资比较上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2.
结合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双柳基地横向万吨级下水滑道工程,论述大型特种产品在平地总装建造,利用组合式模块车移运,结合横向斜船架滑道下水的方案。该项目大型平台产品(如双体船)在平地总装建造及移船下水操作的成功实施,可为类似产品在大水位差地区的建造场地总体布置方案、滑道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横向梳式滑道是船舶上、下水的一种设施,本文结合作者在江门新会某船厂设计中的经验和实践,对横向梳式滑道设计中的设备选型、工艺尺度确定等方面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一、新造船方法概述我厂原有一座水平船台,但其相应的下水设施尚未建设。为了建造2640马力推轮,设计并建造了一个供下水重量为600吨的船舶下水用的回转架滑道,从而形成了一条生产线。现今要建造船长为75米、宽为10米、排水量为1200吨的工作船,为此按照现有条件,增设了一套两段装配法的下水工艺设施,保证了工作船在我厂的建造。  相似文献   

5.
2008年10月6日。中国长航船舶重工总公司青山船厂建造出口希腊的57000t散货船“卡瓦·普拉塔诺斯”号顺利下水。这是该厂首次建造5万t级以上的船舶。该船目前是华中地区建造的最大吨位船舶。也是世界上利用机械式横向滑道下水的最大吨位船舶,这标志着中国长航造船工业再上一个新台阶。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杨松,武汉市市长阮成发等省市领导参加了下水仪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纤瘦船舶在具有固定水泥滑道的大船台上建造及下水时能预计到的一些特殊工艺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保证船舶能顺利建成并安全下水。大船在大船台上建造,小船在小船台上建造,这是一般船厂造船的常规,但有时由于各种原因,不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由二航局承建的国内最大内河横向船舶下水滑道——武船双柳基地滑道,成功实现首滑。该工程位于武汉市新洲区,水工结构主要为横向下水滑道、主拉、倒拉地基基础等。横向下水滑道长186.2 m,宽196.2 m,共设32组轨道,采用QU100钢轨。该滑道将满足3万吨级船舶下水要求。该工程的实施,将有效推动地区造船业务的发展,对提升武汉新港整体运输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承接了马士基公司的深水海洋工程船项目。船舶在水平船台建造,下水拖移重量约10 500 t。采用滑道平移方式将船移至浮船坞上,而后移至沉驳坑下沉,漂浮后完成整个下水过程。针对承接项目的前2条船在拖移进坞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改善项目中后续船舶的下水工艺。  相似文献   

9.
孙菊香  朱珉虎 《船舶》2013,(5):81-84
船舶下水是一个古老的命题,近千年来,人们追求简易和安全的下水方式,为此付出了不懈的努力。重力式滑道下水传承着经典的下水方式,我国建造的第一艘万吨轮"东风号"就是采用这种方式下水的。重力式滑道下水被广泛采用就是因为它比较简单,对于小型船舶来说,利用河滩的坡度,在简易滑道上铺上牛油和滑板,船只就能滑行下水了。但随着船舶尺度和吨位的增长,船舶滑道下水的风险也增长了。首先是滑道上单位面积负载的增长,引  相似文献   

10.
《舰船科学技术》2015,(Z1):149-153
结合中船龙穴造船有限公司浮式生产平台(Floating Production Unit,FPU)项目,论述了该型平台在平地总装建造和采用半潜船移船下水系统设计。该型平台在平地总装建造及移船下水操作的实施,可为类似大型海工平台的建造场地工艺方案、出运码头、滑道等关键设施技术参数的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长航青山船厂"升移船通用工艺"标准为参考对象,设计了"5.7万t级散货船牵引下水工艺",并按下水工艺要求对机械化苏式梳式滑道系统设备设施进行改造,解决了船舶移位、牵引下水相对梳式滑道系统超长、超宽及趟重等技术难题,满足对长202 m、宽40 m、自重1.92万t内的船舶(钢结构)下水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结合广船国际有限公司龙穴厂区水平船台项目的实践,论述大型船舶在水平船台建造并采用组合台车运输至半潜船的移船、下水系统设计。优化船台建造工艺,自创台架结合台车的支承模式,为台车区域分组、自动均载、船舶总段三维对接等提供实施条件,提高了移船、下水作业的安全性。与滑道-滑靴滑移或者模块车滚装下水方式相比,移船、下水方式综合二者优势,经济适用、安全可靠,可作为大型船舶或类似自重较大且系列化产品的优选出运方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船舶下水是一个古老的命题,近千年来,人们追求简易和安全的下水方式,为此付出了不懈的努力。重力式滑道下水传承着经典的下水方式,我国建造的第一艘万吨轮“东风号”就是采用这种方式下水的。
  重力式滑道下水被广泛采用就是因为它比较简单,对于小型船舶来说,利用河滩的坡度,在简易滑道上铺上牛油和滑板,船只就能滑行下水了。但随着船舶尺度和吨位的增长,船舶滑道下水的风险也增长了。首先是滑道上单位面积负载的增长,引起润滑脂被挤压出来、发热甚至燃烧,产生难闻的焦臭味。其次是船底下需要设置一个承载船体重量的“船排”。它由纵横桁材(木材或钢材)组成,有的还需要首、尾支架,不仅浪费材料,而且构建的成本和消耗的人工也不少。再次是滑道必须延伸至水下相当长的一段距离,每次下水都必须清除淤泥,涂敷润滑脂,不仅维护的成本高,而且下水过后废弃的润滑脂会污染水域。滑道的水下部分往往造成堤防的缺陷,碍航和减少河道过水泄洪的能力。尽管人们做出了许许多多的努力来改善大型船舶滑道下水的安全性,但其固有的缺陷和时有发生的失败风险给大型船舶采用滑道下水蒙上了阴云。  相似文献   

14.
分析中小型船舶纵向滑道重力式下水工艺要点,提出消除有关事故的工艺措施,为类似船舶的纵向滑道下水工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5.7万t级批量散货船在新建的7万t级的船台上建造后,分别采用了高分子MGE滑板和不锈钢面滑道组合与石蜡油脂滑板和不锈钢面滑道组合的下水工艺。实践中,针对两种下水方式进行了模拟试验及数据汇总、整理,并对两种下水方式的效果进行了科学比对分析。结果证明采用石蜡油脂滑板和不锈钢面滑道组合并以锂基脂和滑油为混合润滑剂是该船台最佳的下水工艺和下水材料的组合。  相似文献   

16.
首尾线型尖瘦船舶或小船台上建造的大中型船舶的纵向下水,由于下水过程中尾部浮力不足,极易造成滑道末端墩反力过大,甚至发生尾弯。提出了一种船舶带浮筒下水新工艺,通过在船舶尾部安装浮筒,并对浮筒大小和位置进行优化,能较为简便、经济和可靠地解决上述问题。此项研究已用于多艘大型汽车运输船的下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李文宝 《江苏船舶》2006,23(5):20-20
2006年9月10日,由金陵船厂为南京长江油运公司建造的第一艘46000t成品油轮顺利下水。该船是南京地区迄今为止建造的吨位最大的船舶,同时也是金陵船厂批量承接的10艘同类型油轮中的第一艘。该船下水时自重超过10000t,刷新了由该厂保持的横向下水船舶自重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相似文献   

18.
船舶纵向气囊下水工艺船台末端水位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纵向气囊下水工艺已日趋成熟,而船台末端高程设计仍较为模糊.通过对气囊下水工艺的特点分析,结合纵向油脂滑道、机械化滑道末端高程设计的特点,探讨采用该工艺的船台末端高程如何确定的问题,以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9月19日,招商轮船与工银租赁合作订造的世界最大矿砂运输船——新一代40万吨超大型矿砂船(VLOC)在青岛下水,受到业界的高度关注。这是全球第一艘率先完成船体结构建造、顺利下水的第二代40万吨VLOC,由上海船舶设计研究院设计,青岛北船重工建造。该船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招商轮船作为船东方积极参与了船舶设计和建造工艺的大量优化工作,并  相似文献   

20.
浅谈船台纵向滑道下水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上海海事大学48000t远洋教学实习船为例研究船舶下水工艺,对于保证船舶顺利、安全下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上海海事大学教学实习船为例,结合公司生产实际,通过对船舶下水运动两个过程、下水前准备以及下水操作等阶段的分析,完整地介绍了船台纵向滑道下水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