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南京地铁TPM&RCM维修体系实施效果评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阐明全员生产维护(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TPM)和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护(reliability centered maintermnce,RCM)是设备维修中广泛采用的两种方法,两者首次结合起来运用到南京地铁设备的维修中,介绍近两年来该方法相关成果在南京地铁运营公司推行的情况。应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建立南京地铁TPM&RCM实施效果的评价体系,包括自主维修、维修规程的优化、重点惯性故障管理和点巡检4大方面13个指标,并就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可为地铁设备维修、管理活动的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文章描述南京地铁1号线小行车辆段工程车的维修模式转变过程,初期采用委外维修,经过筹划准备转变为自主维修。介绍南京地铁工程车维修现状,并对自主维修方案的制定、组织、实施和效果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有效解决成都地铁车辆设备维保存在的问题,提升车辆设备的可靠度,成都地铁车辆专业需开展电客车零部件自主深度维修模式的研究。方法:首先,阐述了目前成都地铁车辆设备主要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车辆各关键子系统的故障情况。其次,对车辆专业零部件深度维修的技术和管理措施进行论述,建立了车辆专业深度维修的组织架构,讨论了深度维修的场所建设及设施搭建所需考虑的主要因素,并阐述了与之相关的综合保障机制。最后,在阐述车辆专业零部件深度维修的实施概况的基础上,对车辆专业零部件深度维修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及结论:实施零部件深度维修后,设备故障率明显降低,设备维修成本大幅下降,解决了目前地铁车辆维保的问题,提升了车辆自主维修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针对地铁道岔转辙机设备现场维护及故障处理的特点,研究了转辙机不同维修模式下的故障诊断方法;提出在故障修和预防性维修模式下分别采用故障树和模糊识别技术以提高诊断效率及精度;在转辙机三维仿真及评估系统中集成开发了S700K辅助维修系统,同时运用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对诊断结果及故障处理方案进行快速搜索和引导,提高了辅助维修系统的准确性和便利性。  相似文献   

5.
综合监控系统下的地铁设备综合维修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国内地铁各机电系统目前常见的维修管理模式出发,分析了现有维修模式的利弊.通过分析综合监控系统实施后的技术优势,论述了地铁综合维修管理的优点.综合监控下的机电设备综合维修管理能更大程度上优化地铁公司的维修架构,降低地铁运营的维修成本.  相似文献   

6.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走行部维修周期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国内外轨道车辆设备的维修模式。针对现行设备维修模式的不足,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容许量的概念,并建立了基于可靠度的最佳维修周期优化模型。模型融合了故障发生等级、故障发生频率和可靠度函数等信息。以国内某地铁车辆的故障数据为例,计算车辆走行部的转向架、制动系统、辅助系统等相关系统在优化模型下的最佳维修周期,提出了单系统"隔双周检"和"隔10日检"、多系统"隔10日检"的维修模式。  相似文献   

7.
结合信号维修模式对当前高铁的维修模式进行了初步分析,结合维修分级法分析综合维修的可行性,对综合维修的实施进行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基于可靠性的南京地铁车辆维修模式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简要分析目前城市轨道交通所采用的车辆维修制度及修程存在的不足;结合南京地铁所确立的全效修模式特点及实施初期存在的问题,探讨并分析了在实施全效修过程中融合可靠性维修理念的适用性。结合南京地铁车辆维修实际,提出基于可靠性的全效修维修模式优化技术路线,在保障关键敏感设备安全可靠的基础上,实现维修规程优化重组、维修流程再造,以及维修资源配置的优化,以进一步提高维修效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浅论地铁车辆维修体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地铁车辆的维修体制,对车辆维修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和结构进行了论述.在地铁车辆今后的维修中,应采取定期修与状态修相结合,逐步扩大状态修,并适时调整定期修;应及早建立辅助车辆维修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0.
浅谈地铁设备维修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铁设备维修管理是地铁运营公司的一项重要工作,在维修计划和工单管理的基础上,加强设备管理、维修计划管理、维修进度管理,优化地铁设备维修管理,提高地铁综合维修保障能力,保障地铁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