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在明确说课内涵的基础上,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教学方法、学习方法、课程评价等方面探讨高职"航海学"说课的主要内容,并指出高职"航海学"说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船舶辅机"课程特点及"船舶辅机"课程双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讨现代船舶对于"船舶辅机"双语教学的要求,并结合教学实践从教材、教学方法、师资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船舶辅机"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当前"船舶辅机"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在新形势下就如何提高船舶辅机教学质量提出船舶辅机模块化教学、优化与实践教学方法、整合与优化教学师资和设备及改革课程考核方式等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4.
分析在航海院校海上专业开设"海盗防范"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上,探讨"海盗防范"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出开设"海盗防范"课程可以全面提升海上专业学生防范和抗击海盗的综合素质和基本能力。  相似文献   

5.
张霞 《天津航海》2014,(1):58-60
航海气象是航海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文章从课程定位与目标、课程内容、教学程序设计、学情与学法指导、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评价、课程改革思路等方面探讨高职"航海气象"课程的说课,旨在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介绍船舶驾驶专业"船舶管理"课程主要内容,提出在这门课程教学过程中增设现场演习课的设想,并介绍现场演习课的内容设置、场景设计及其目的,认为现场演习课对"船舶管理"课程理论教学有着重要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探讨"海上货物运输"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课程教学团队在基于课程体系的分析研究和课程重构设计的基础上,总结精品课程建设中教学团队组建、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设计的主要经验,并对课程建设的创新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王闽汕 《中国水运》2007,7(11):253-255
本文基于对视听说课的认识,概述了视听说课是一门集语言学习,语用知识学习和文化知识学习为一体的综合课。从声像教材的选择入手,对视听说课程中声像教学模式的可行性进行探讨研究,以期达到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加深对英语国家文化的认识和了解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戴鑫 《中国水运》2014,(6):43-44
随着"分别占有说"的倡导,以"封缄"手段隔断承运人对封缄货物的占有已成为中国水上运输业的习惯。但是,"分别占有说"既与封缄货物的现实占有状态相矛盾,又与刑法"占有即豁免原则"相冲突。文中通过分析案例和比较两大法系的立法,建议立法统一船舶上封缄货物的认定标准并提高承运人非法侵占封缄货物行为的法定刑来弥补"分别占有说"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郭庆永 《航海教育研究》2010,27(4):46-47,50
对驾驶台资源管理培训的由来与培训目标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基于BRM培训的"船舶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从完善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培训等几方面提出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李上康 《航海教育研究》2012,29(3):62-65,68
分析国航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双向三层四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并从课程改革、教学模式与实践教学模式改革、评价体系改革与毕业条件设计等方面分析创新模式的组织实施重点。  相似文献   

12.
分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课程定位,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的四种境界,即知识境界、理论境界、艺术境界、人格境界,探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开放式、激情式和双主体式三种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概括慕课对比传统教学具有大而广、优而精、易而活的特征,分析慕课浪潮给教育与学习带来的深层思考,论述慕课对航海教育教学改革的意义,指出慕课在行业院校教改的正面意义并非在于分享优质课程,而更在于怎样利用参与和引入慕课的机会,进行围墙内大学的教学改革和教学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14.
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突出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思维培养的实践组织方式及保障措施,探索一种工科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校内实践组织模式,提出了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实践环节的改革思路,并对实践效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5.
《航海》2018,(6)
本文以网络微课为切入点,从教材建设、师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等四个方面分析,探索《船舶操纵与避碰》课程的教学改革之路,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高等航海院校中开设的航海类专业"导论"课课程设置不一致、甚至还有部分学校没有开设该课,而导致学生只知课本知识点而不见专业全貌的现象,对航海类专业"导论"课设置的必要性和意义进行分析,提出航海类专业"导论"课教学体系设置的建议,重点讨论航海类专业"导论"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与美洲大陆遥遥相对,在科技水平和交通手段远远落后于今天的古代,茫茫太平洋几乎不可逾越。然而,18世纪后期发端于欧洲学术界的"中国人发现美洲说",却把两者频繁地联系在一起。继"殷人航渡美洲说"和"慧深东渡扶桑说"之后,"法显航达美洲说"也一度成为学术界激烈争论的热点。笔者以为,如果说"殷人航渡美洲说"是基于实物证据基础上的大胆想象,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机电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船舶电气专业培养现状,探讨培养"机电复合"型人才的必要性,结合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提出通过修改教学计划、增加船电专业理论课和实践课等措施,提高高职院校"机电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在研究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对于船舶资源管理的新要求的基础上,分析我国航海院校针对在校学生开设的"船舶资源管理"课程的现状,并指出当前航海类院校履行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的不足之处,进而探讨满足履约要求、改进教学质量的教学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20.
自18世纪60年代"中国人发现美洲说"问世以来,便成为中国航海史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一个谜题,围绕这个谜题,至少有两个著名的假说:一个是"3000年前殷人航渡美洲"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