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勇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9,(10):I0004-I0007
在铁道部、建设部和各省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我国的城际和城市轨道交通现已进入了集中建设和全面发展的全盛之时,轨道交通的线网结构越来越完善,列车密度越来越大,列车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出行频率越来越高,轨道交通在国民经济和百姓生活中的地位日显重要。但人们在享受安全、快速、便捷的轨道交通服务的同时,也在承受着现代交通发展中的一些阵痛。比如,轨道交通高架沿线居民就深受振动和噪声困扰,市民对于降低振动和噪声的呼声越来越高。由于我国轨道交通减振降噪工程实践起步较晚,所以相关各方对于减振降噪技术的认识不尽相同。为了在我国轨道交通领域倡导减振降噪理念、推广减振降噪技术,进而提升绿色轨道交通的内涵,《经理人视野》策划了本期专题,就减振降噪理念、减振降噪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等问题专题采访了业主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科研院所专家以及技术研制厂家的高级管理人员。  相似文献   

2.
高速列车的减振降噪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目前世界各国在高速列车上采用的最新减振降噪技术和应用效果,并对我国 200 km/h以上动车组的减振降噪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速列车结构振动噪声预测与降噪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有限元法和边界元法以及声传递向量,运用ANSYS软件和SYSNOISE软件研究高速列车车体的结构模态与室内声腔声学模态,仿真分析高速列车结构-声场耦合系统的低频噪声,并对铺设吸声材料和涂敷阻尼材料的车身部件进行声学贡献分析,为高速列车的减振降噪提供理论依据.对某高速列车拖车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车声学测试点的总声压级超出了TB 1809-86标准拖车客室的容许噪声值;在某些计算频率下,车体某些部件涂敷阻尼材料后对客室测试点的声学贡献由小变大,这说明阻尼材料不仅改变了这些部件的振动幅值,同时也改变了振动相位.因此,在采用阻尼材料减振降噪时,应对车体板件进行声学贡献分析,充分考虑阻尼材料对测试点声压级的影响,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降低乘客室内噪声.  相似文献   

4.
结合北京轨道交通新机场线一期工程磁各庄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工程,阐述该工程车辆段轨道振动与噪声特点,对车辆段库内、库外不同区域分别采取了相应的减振降噪措施。在采用车辆段轨道减振降噪成熟技术(在咽喉区碎石道床铺设高效减振垫,咽喉区小半径曲线设置阻尼钢轨)的基础上,研发了适用于车辆段库内无缝线路的50 kg/m钢轨冻结接头夹板,采用夹板与高强螺栓联结钢轨,使轨端密贴,实现了库内无缝化;研发了适用于库内50 kg/m钢轨的高等级减振扣件(减振效果大于8 dB)。该设计降低了上盖物业开发减振降噪措施的前期投入,为今后轨道交通上盖物业开发轨道减振降噪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减振降噪措施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从轨道交通产生振动和噪声的机理出发,介绍了国内外轨道交通在车辆构造、轨道结构、轮轨关系以及桥梁结构等方面采取的减振降噪措施,提出了轨道交通减振降噪综合整治的理念。  相似文献   

6.
高速轨道交通减振降噪的研究及其关键技术的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轨道交通的振动和噪声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根据我国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的水平及特点提出了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7.
王欣 《都市快轨交通》2003,(1):35-39,60
本文分析了轨道交通噪声产生的根源、噪声传播规律,介绍了广州市地铁2号线应用多项减振降噪技术来解决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污染情况,提出应优先考虑在轨道结构方面采取减振降噪措施,同时重点介绍了弹性短轨枕轨道和浮置板轨道的减振降噪原理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8.
高亮 《都市快轨交通》2006,19(2):56--57,75
论述对直线电机轨道结构减振降噪的必要性,并就直线电机轨道交通振动与噪声的产生机理进行分析;在对加拿大及日本轨道结构的主要减振降噪措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我国在发展直线电机轨道交通时轨道结构减振降噪的主要研究思路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针对温州市域快速轨道交通项目,分析了列车运行噪声和振动对环境影响的特点,提出了减振降噪的综合措施.从车辆选型、优化高架段桥梁梁型、选用高阻尼减振支座、采取轨道减振降噪措施等方面进行源强控制;通过设置声屏障进行噪声传播控制;优化调整轨道周边地块规划,提高周边建筑隔音性能来进一步降低噪声振动的环境影响.实际应用效果表明,上述减振降噪综合措施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10.
针对温州市域快速轨道交通项目,分析了列车运行噪声和振动对环境影响的特点,提出了减振降噪的综合措施.从车辆选型、优化高架段桥梁梁型、选用高阻尼减振支座、采取轨道减振降噪措施等方面进行源强控制;通过设置声屏障进行噪声传播控制;优化调整轨道周边地块规划,提高周边建筑隔音性能来进一步降低噪声振动的环境影响.实际应用效果表明,上述减振降噪综合措施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11.
LKJ车载设备作业质量卡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了LKJ车载设备出入库检测作业及芯片换装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旨在实现对车载设备检测作业质量、数据换装版本号确认、换装完成情况自动统计等关键环节的卡控,实现由"人控"向"机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回顾了近年来我所承担的机车车辆试验,并从试验内容、试验性质加以分析总结,论述试验和产品开发的关系,指出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从今年起,我段执行的内燃机车小修周期为7~7.5万km,辅修周期为3.5~4万km,也就是说,机车走行7~7.5万km除了小、辅修时扣修几天外,其它时间都是处于机车运用整备状态,如何抓好运用机车日常检查和保养工作,是确保机车质量稳定提高的重要关键.……  相似文献   

14.
回顾施工组织在桥梁、隧道、路基等工程项目中的发展历程,论述施工组织与科技进步相互推动、共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机车厂修时,需要拆卸多种型号的轮对、齿轮,各企业普遍存在对标厂修标准及厂修工艺质量下降,生产能力明显不足的问题。文中对这些不足之处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内燃机车轮对、齿轮通用拆卸装置方案,设计的装置能满足多种型号机车大修标准及大修工艺要求,解决了生产能力问题,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针对铁路信息网络化发展方向,提出一套以LonWorks网络为载体,实现联网控制各车厢在线数据的采集、存储、故障诊断、控制等功能的系统。阐述了车载网络的架构、网络热备及其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7.
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和智能化的研究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智能化是系统地研究和建立以数字化信息为基础,以计算机应用技术拉通勘测设计全过程为主要特征的新的生产作业模式,是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技术,推进勘测设计现代化的重大成果.阐述了系统主要研究成果与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总结多年的实践经验,介绍了一种门(桥)式起重机在测量拱度、翘度、挠度时简便易行的测量与计算方法,便于提高检测的准确度及效率。  相似文献   

19.
轮轴检修实现信息化与自动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铁路货车重载和提速后轮轴种类增多、检修要求提高等新情况,探讨利用信息技术且结合轮轴检修自动控制设备和HMIS轮轴子系统实现轮轴检修信息化和自动化的方法,并给出了轮轴检修工艺布局和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机车车辆测试性和技术诊断的基本概念。阐明了测试性和技术诊断对机车车辆维修的重要性。提出了机车车辆测试性的定性和定量要求,以及应该注意的关键问题。另外,对于3种诊断方式(人工诊断、应用自动检测设备进行诊断和应用机内检测系统进行诊断)及其选择进行了阐述。介绍了机车车辆常用的故障诊断方法(振动诊断技术、声诊断技术、红外线诊断技术、润滑油分析技术和性能趋向监测等)及其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