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周福庚 《专用汽车》2014,(11):108-112
建立了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型,并基于已建立的汽车品质评价指标体系,在某商用车试验验证阶段,通过专业驾驶员的主观评价与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有机结合,对整车的品质进行评价,得出的评价结果能够真实地反映整车的品质,将主观评价结果进行量化,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建立了整车项目认证风险评价体系,并针对实际项目,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评价目标进行分解并得到各级指标的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评价目标计算得到评价结果,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和风险管理,对整车项目的成功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模糊决策的汽车整车物流企业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一套整车物流企业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整车物流企业能力评价进行了量化评判和分析,为汽车制造商评估选择整车物流企业提供了指导方法。  相似文献   

4.
模糊层次分析法由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层次分析法组成,是一种推理为主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精确与非精确相统一的分析评价方法。文章通过对Z汽车公司整车产品审核工作所分析的不足,探讨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整车产品审核质量缺陷水平评价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确定了汽车动力系统匹配目标,依据匹配目标和零部件资源,并考虑相关传动系统参数的重新设计开发确定了8种匹配方案。利用CAE车辆性能仿真软件对8种方案进行模拟计算,采用多因子加权分值评价法优选匹配方案试制出样车,并进行了道路试验。结果表明,优选方案的整车综合性能良好,燃料经济性突出,可满足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6.
在细分定义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汽车起步品质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搭建了AMT整车模型和起步品质客观评价模型。通过整车模型与评价模型的联合仿真,得到起步品质控制目标,即各指标的控制期望区间,从而为AMT汽车起步控制提供参考和指导。以起步品质评价等级最高为目标构建适应度评价函数,对基于模糊控制的起步控制策略进行优化,得到了影响起步品质的离合器接合速度和发动机节气门开度的模糊控制规则最优解集,并对优化前后的起步品质进行仿真对比。整车试验验证的结果表明,这种基于客观评价的优化方法是可行的,优化后的模糊起步控制策略改善了样车的起步品质。  相似文献   

7.
目前各汽车生产企业整车审核对产品质量缺陷水平的反映通常是以缺陷分值的平均数定量表示的。针对这种评价方式存在的优缺点,本文以整车审核的产品质量缺陷水平为研究对象,按照缺陷类型,建立了基于整车审核的产品质量缺陷水平评价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相应的产品质量缺陷水平评价模型,提出定性地用质量等级好坏来反映整车质量水平和模型中各一级指标质量水平。最终得到整车审核的评价结果综合了缺陷审核分值定量表示和质量等级好坏定性表示,能够用质量好、较好、一般、较差和差5种质量等级显示每辆车所建立的5个一级指标和整车综合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汽车总布置设计工作逐步细化和深入。可维修性校核是总布置DMU检查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文章根据车辆保养频率、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及对零部件的维修频率进行分级,并运用关键性指标对不同零部件或者总成进行主观评价。利用打分法对整车各系统进行可维修性校核,并应用相关准则进行评价校核结果,以在设计过程中指导整车总布置设计。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锂电池-超级电容复合能源电动汽车在单一模糊控制策略上的不足,提出并设计了多模糊联合控制的能量管理策略。结合实验台架实际参数,在MATLAB环境下搭建整车模型,通过ECE和UDDS工况对模糊方波调节控制策略、功率分配因子模糊控制策略和改进的基于模糊方波调节的联合控制策略对比分析,最后选择效果最优的基于模糊方波调节的联合控制策略嵌入实验台架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中提出的控制策略在两种测试工况下均可实现锂电池在不同SOC下充放电电流平滑控制在1C以内,有利于锂电池组安全运行并有效降低整车行驶成本。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汽车整车设计的重要性,在回顾了计算机辅助汽车整车设计的发展,并对基于知识的整车设计的必要性进行充分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知识的汽车整车设计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1.
从提升电源车自动化保障程度角度出发,阐述了在电源车内加装自动供油系统的必要性,针对电源车内部布局特点,分析了储油箱位置选取和结构工艺要求,提出了最佳方案,并给出了自动加油控制电路的原理框图,介绍了自动加油系统油位保护功能,目前该项设计已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汽车车内气味评价的方法和原理,分析了影响气味评价的因素。说明了汽车车内气味评价是提高和改善车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方向。  相似文献   

13.
汽车车身焊装线总体设计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我国汽车工业的一些关键技术,如车身焊装线的设计、制造,由于依赖引进,它已成为制约汽车工业发展的“瓶颈”。在为国外设计的多条焊装线的实践中,总结了车身焊装总体设计时要注重考虑的7种因素,即生产能力、经济性、自动化程度、焊接工艺性、质量检测体系、整车装配性及安全保证体系等。  相似文献   

14.
车用柴油机排气微粒分流式稀释取样测量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刘忠长  何平 《汽车工程》1997,19(1):45-51
本文设计了一种测量车用柴油机排气微粒的分流式稀释取样系统并制出了实验样品。文中说明了系统的布置和主要参数。重点是用CO2示踪法标定了不同发动机工部下的稀释比。用该系统测量一台车用柴油机的排气微粒结果表明该系统效果好,很实用。  相似文献   

15.
车内自适应有源消声系统次级声源布放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构建车内双次级声源有源消声系统的基础上,对系统中次级声源的布放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双次级声源的布放、次级声源与误差传声器的相对位置对车内消声区域和消声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次级声源和误差传声器的合理布放方案。研究表明,当误差传声器与次级声源的数目相同、误差传声器位于次级扬声器的中心线上,且与次级声源相距200 mm左右时消声效果最好。讨论了不同车型车内次级声源和误差传声器布置的可行性,给出了客车、货车和轿车车内次级声源和误差传声器布放的合理方案,可为多次级声源车内有源消声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王登峰  李俊明  陆小军 《汽车工程》2000,22(2):93-96,142
本文建立了因路面不平度随机激励所产生的车内噪声的数学模型,借助了测得的车身悬置连接点的导纳函数,各连接点到车内耳旁位置的噪声传递函数以及悬置和轮胎参数,计算了由路面不平度所引起的车内耳旁噪声的大小,并将其与道路模拟机上的测量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两者获得了较好的一致,还进一步分析了改变悬置和轮胎参数对车内噪声的影响,为车内噪声的分析、悬置参数的择优选取和汽车的声学设计提供了简易方法。  相似文献   

17.
车内噪声质量的主观评价及其改善措施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产品的声质量评价问题已经成为汽车制造商和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之一。综述了国际上对车内噪声质量的主观评价及其改善措施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AVL公司开发声质量评价软件和HONDA公司确定以心理声学客观参数表述的汽车运动感和豪华感公式等工作,也介绍了其他一些公司致力于实现声质量标准客观参量化的研究。论及了某些汽车厂商在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中采取的声质量改善措施,特别阐述了能够实现选择性降噪的噪声主动控制系统在此方面的显著作用和巨大潜力。对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8.
汽车内饰产品是让驾驶者体验驾驶乐趣、满足市场消费心理、体现生活质量和品味的主要载体和象征。文章以轿车内饰造型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整车产品开发设计中几大关键要素并结合实际工作的设计过程与制造工程,反映出内饰造型设计已成为衡量一辆汽车的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内饰的开发除了内部空间的功能之外,还要让乘客感到舒适,视觉的美观,操纵方便。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的汽车主动安全技术、汽车被动安全技术和国内外最新集成安全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汽车主被动安全集成控制系统.对车辆行驶各种安伞状态下系统应具有的功能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实现汽车安全系统功能的多个关键技术模块的相互关系和实现思路,设计了汽车安全控制系统总布置及结构方案.然后,规划出汽车安全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定义层,对各种模式下汽车安全系统应实现的控制功能进行定义.最后,提出了基于分层控制结构的控制系统总体方案及其算法实现流程.  相似文献   

20.
At the idle engine speed, the exhaust discharge noise is influenced by resonances in the whole system, which is composed of connecting pipes and silencers. This pipe resonance radiates a high level of low frequency discharge noise, which is dominated by the low order harmonics of the engine firing frequency. This low frequency noise deteriorates the vehicle’s interior noise level and quality. The following study attempted to optimize the layout of an exhaust system to minimize low frequency noise by changing the position of silencers and the lengths of inlet and outlet pipes in each silencer. After modeling the exhaust system using four-pole parameters, the acoustical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system insertion loss. In the optimization, the virtual attenuation coefficient, which corresponds to the amount of attenuation coefficient required for the silencers, was calculated to find a minimum value for the layout. The simulated annealing method, which is also known as finding an optimal, was employed in searching for the optimized exhaust layout. Test examples of two cases, for two and six design variables, were used. When the number of design variables was two, the positions of the center and rear silencers were considered. When the number of design variables was six, the positions of the two silencers and the lengths of the inlet and outlet pipes were considered. Three typical layouts for the exhaust system of each case were designed, including the given system and an optimal system. By comparing the predicted and measured discharge noise level, it was confirmed that the optimized exhaust layout has a higher noise reduction than the other layout desig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