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提高物流联盟的协同水平与收入状况,以盟主(第三方物流)的收入为目标函数,以盟员的激励相容和保留收入为约束条件,建立了物流联盟协同创新的两阶段动态激励模型.当协同和创新2项任务成本的可替代程度变化时,计算了最优激励系数与最优努力水平,并比较了单期静态与两阶段动态激励下盟员的固定收入与盟主的收入.分析结果表明:当盟员的保留收入为60万元,可替代程度分别为0.2、0.3、0.4、0.5、0.6、0.7时,单期静态激励下盟员的固定收入分别为-108.77、-109.53、-108.48、-106.30、-103.34、-99.93万元,两阶段动态激励下盟员的固定收入分别为-123.67、-110.65、-99.51、-89.83、-81.62、-74.47万元;单期静态激励下盟主的收入分别为109.22、110.09、109.11、106.95、103.95、100.32万元,两阶段动态激励下盟主的收入分别为124.54、111.72、100.73、91.18、82.81、75.30万元,增加比例分别为14.03%、1.48%、-7.68%、-14.75%、-20.34%、-24.94%.盟员的固定收入、最优激励系数与最优努力水平均随可替代程度增大而增大,当可替代程度为0.2时,盟主获得的收入最大,方案最优.  相似文献   

2.
采用综述的方法对当前动态路径诱导方法中一些有代表性的智能优化算法进行了深刻的探讨与总结,为未来进行深入而广泛的智能交通系统研究及应用奠定基础.主要从算法特性、改进效果、性能评价等方面详细讨论了智能优化算法在动态路径诱导系统中的常见改进机制及其效果,给出了这些优化算法的基本思想、优缺点及其应用局限性;并对智能优化算法性能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总结,为建模人员和研究人员对智能交通系统中动态路径诱导方法的选择和研究提供支持;最后结合算法应用分析成果,展望了智能优化算法在动态路径诱导系统中的应用发展前景和智能交通系统中进一步研究未来动态路径诱导算法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风电场各部门都是分散建立管理系统,数据共享能力差,智能化自动化水平低,难以满足风电系统全空间全信息综合高效管理的需求. 针对该问题,在充分分析风电系统相关的场景数据、风电设施、以及各部门业务的关系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风电系统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时空数据共享、多部门多业务协同、可视化智能管理关键技术,设计开发了基于三维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的全生命周期风电系统可视化智能管理平台,包括实景数据管理、规划设计管理、动态施工监管和智慧运维管理等功能模块,贯穿风电系统工程全生命周期各个专业应用领域,为风电系统工程协同智能规划、建设和运维提供实时高效的决策支持,并以典型风电场为例进行了应用验证.   相似文献   

4.
支撑产业链协同的SaaS平台自适应演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产业链协同SaaS平台在运行服务过程中面向各企业群及其业务需求变化的动态演化支持,针 对平台企业联盟和用户的动态性,提出了基于动态绑定与隐式授权的企业联盟自适应演化管理和基于企业自治 模型的用户自适应演化管理方法;针对平台各企业联盟业务协同需求的动态性,建立了面向演化的业务功能与 业务数据管理模型,提出了业务功能在线更新与业务数据库的同步演化算法,建立了SaaS平台自适应演化机 制.通过在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协同SaaS平台研发过程中的应用表明,自适应演化方法能有效支持平台在不间断 服务条件下,通过业务功能和业务数据库的在线演化满足各企业联盟业务功能扩展和动态更新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面对持续低迷的航运市场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各大集装箱班轮公司通过组建联盟 来共享舱位资源,降低其系统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力.舱位租赁是联盟合作的最基础形式,研究 该模式下的舱位资源最优分配具有很大实际意义.本文在考虑航运市场不确定需求的基础上, 研究了班轮联盟舱位租赁最优分配问题,构建了1 个班轮联盟舱位租赁最优分配模型,并运用 随机机会约束规划的方法,将其应用到班轮联盟舱位租赁分配决策中.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 方法和模型能够有效地对班轮联盟系统舱位进行协同配置,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检验 了方法和模型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智能车路协同技术是当今国际智能交通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必然发展趋势,是保证安全、提 高效率、优化能耗、降低排放的有效手段,将以集计模型为基础的道路交通流理论提升到以对交 通主体的精确描述为基础的新道路交通流理论。本文将智能车路协同系统作为未来道路交通系 统的基础性公共平台,重点探讨因此产生的国家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用户服务中服务领域划 分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分别介绍构建和应用智能车路协同系统需要的相关技术,包括由多模通 信、智能网联、信息安全和系统集成构成的系统构建关键技术,以及由协同感知、协同决策与控 制、仿真测试验证和自动驾驶构成的系统应用关键技术;考虑智能车路协同系统建设与应用的长 期性,给出不同应用阶段的主要建设内容、信息共享程度和可以实现的协同功能等;针对我国智 能车路协同系统应用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指出加深对智能车路协同技术内涵的理解,把握智能车 路协同技术实质,提升智能车路协同系统服务体验并适度加快智能车路协同技术的规模应用,可 有效推进现代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总之,开展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 开发和实际系统应用,对未来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和相关学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前,学者在智能网联交通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观的技术进展综述和微观某一特定问题分析,但对智能网联交通系统各组成元素之间相互影响作用关系的数学分析尚有欠缺.首先,将智能网联交通系统分为三层,分析智能网联交通中各子系统间的动态影响作用关系,以及子系统状态波动在横向和纵向上的影响,提出智能网联交通系统稳定性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其次,根据模型的协同联动思想,提出基于车速推荐思想的智能网联交叉口人、车、路、管控协同联动流程;最后,通过仿真模拟T型交叉口的人、车通行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能很好地适应并说明智能网联交通系统在协同联动作用下提高交通流的顺畅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从车路协同环境下车辆群体协同决策机制、协同决策方法与典型应用场景方面分析了国内外车辆群体协同决策的研究现状;考虑车辆群体协同决策机制的不同,系统梳理了集中式和分布式2种决策机制的相关研究;针对车辆群体协同决策方法的多样性,以基于优化和基于启发式2类决策方法为主线,对比分析了不同决策方法的优劣;考虑车辆群体协同决策应用场景的不同,全面分析了匝道、路口、路段和路网等多个应用场景下车辆群体协同决策的相关理论与研究;考虑国内外车辆协同决策典型项目进展,分别梳理了中国、美国、日本和欧洲代表性车辆群体协同决策项目任务、建设与实施情况;从系统结构、普适模型和示范场景3个方面提出了未来车路协同环境下车辆群体协同决策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集中式车辆群体协同决策机制有助于提升局部区域内的车辆通行性能,分布式车辆群体协同决策机制有助于提升全局范围内的交通运行状态;基于优化的车辆群体协同决策方法在特定场景下可最大程度提升决策效果,基于启发式的车辆群体协同决策方法在大多数场景下可获得可行的决策效果;由于不同场景下车辆群体协同决策问题的复杂性有所不同,需要在统一框架下做针对性建模。研究结果可为车路协同环境下新型混合交通系统的管理与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考虑到港口物流的特点,运用证据推理结合改进后的平衡计分卡(BSC),提出了两级分布式港口物流绩效评价模型.该模型可处理多属性评价指标和各种不确定评价问题.根据证据推理算法及相关规则进行了绩效评价.为了简化计算过程,利用智能决策系统(IDS)软件对江苏省某港口物流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证据推理和BSC的两级分布式评价模型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分布、异构、动态网络环境下的空间数据协作效率,引入移动智能体计算技术构建空间信息共享服务.通过分析移动智能体技术的特点及应用于空间信息服务的优势,构建了基于四层体系的空间信息服务框架,设计了基于移动智能体技术的服务系统功能结构,并建立了移动智能体计算动态控制模型.最后,以堰塞湖溃决风险评估的分布式协同服务系统为例,给出了移动智能体计算的实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移动智能体计算可以避免空间数据在网络中传输,保障数据安全,提高数据协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
舰艇消防系统战时受损后,快速准确地对其消防能力进行评估是制定损管方案的基础.文中使用数学中的"图",对舰艇消防系统进行了数学建模;设计了消防能力智能评估算法和抢修方案智能化生成算法;在VB编程环境下建立了消防能力智能化评估及智能抢修决策系统,提高了评估和决策的速度和精度.  相似文献   

12.
为准确检测城市道路交叉口监控视频中缓慢行驶或短时停留的前景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前景目标反馈的背景模型检测方法.首先基于观测样本的像素值构建背景模型,利用计数器观测像素点检测为前景或背景的次数并描述当前场景的交通状态和稳定性,其次根据场景自适应阈值判断当前像素点为前景点或背景点,最终通过交通状态和场景的稳定性更新背景模型.采用基于真实的交叉口视频场景对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复杂的城市道路交叉口场景中检测出缓慢行驶或短时停留车辆的性能优于其他方法,同时能够满足城市道路交叉口智能视频监控实时性和准确性的要求,为交叉口前景目标的行为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预瞄跟随理论和驾驶员模型在汽车智能驾驶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预瞄跟随理论及驾驶员的开车行为特性 ,指出汽车智能驾驶与驾驶员操纵行为的内在一致性——汽车智能驾驶系统的控制特性与熟练驾驶员的驾驶行为特性基本一致。结合驾驶员操纵行为模式将汽车智能驾驶系统划分为信息感知、轨迹决策和操纵控制三个部分 ,并一一加以具体分析 ,利用系统模糊决策理论对几种汽车行驶的典型工况进行了智能车辆方向控制仿真计算。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预瞄跟随理论为智能车辆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可行的研究途径 ,按照该理论建立的驾驶员方向控制模型可以直接应用于智能车辆控制算法的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14.
铁路中间站选址智能辅助决策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铁路车站选址问题的决策思路和相关因素后,提出了车站选址问题的一种决策模型,并据此模型建立了铁路中间站选址智能辅助决策系统的原型系统。系统多次试运行结果表明,模型合理,自满可靠,能获得与专家基本一臻的合理站址方案。扩充与或图及其深度优先策略与方法的生成一测试算法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和一定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智能避碰过程中本船及目标船的相关参数、合适的选取船舶碰撞危险度的评价集以及各个因素对碰撞危险度的影响权重的研究,根据模糊理论建立船舶碰撞危险度评价模型.在评价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简单的船舶运动模型,通过搜索出能使本船碰撞危险度最低的行动来建立避碰动作决策模型.采用Visual Studio 2008开发环境,在电子海图中对提出的模型进行实验仿真,实验结果验证其模型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AHP的汽车智能化设计知识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汽车智能化设计系统的应用,系统知识库中不可避免的积累大量过时、冗余的知识,其会严重影响到设计知识的重用效率.为了提高设计知识评价的精确度,将层次分析法引入到汽车智能化设计知识的评价体系中,建立汽车智能化设计知识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了汽车智能化设计知识的分析评价过程.通过对设计知识的有效评价,可以实现汽车智能化设计系...  相似文献   

17.
实现部队公路运输战备方案的智能化评价是信息化战争部队公路运输决策科学化的必然要求。结合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与综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建立了部队公路运输方案智能评价系统的三层体系结构:智能化人机交互层、评价分析层和集成数据库层,分析其具有的功能,并从技术层面上分别对方案生成和方案评价两大模块的运行机制进行了设计与分析,有助于为制定和优化运输方案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8.
公共图书馆绩效评估指标具有多目标极性,灰局势决策是多目标极性的决策,灰局势决策用于公共图书馆绩效评估是可行的.基于资源投入及服务产出为目标,构建公共图书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以北京、上海、天津、重庆4大直辖市为例,讨论灰局势决策方法在公共图书馆绩效评估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合理选择决策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粗糙集理论获取模型选择知识并利用获取的知识选择模型的方法.通过随机设定模型参数,得到备选模型的属性值为连续值的决策表;通过设定误差范围,获得决策表中对象之间的关系;利用该关系和粗糙集理论,对决策表进行属性约简,获得决策规则;按该决策规则进行推理,实现智能决策的模型选择.实例表明,该算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