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流域上游水库群调蓄对下游洪水的影响较大,针对有多条支流和多座水库影响的流域,在难以分区域进行洪水地区组成分析计算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实测洪水资料分析计算下游设计洪水,文中针对以上难题,研究采用对部分洪水资料系列进行先“还原”后“还现”的方法,以修正洪水资料系列的一致性,从而分析计算出满足工程设计需要的设计洪水,对类似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采用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可有效解决由于人类活动对实测洪水资料一致性及历史洪水影响,避免了洪水考证及水文资料系列还原的繁琐工作及误差,方法简单、计算成果合理、可信,从而为城市规划及防洪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具有较为重大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莲河是甘肃省庆阳市境内最大的一条河流,流域内洪涝灾害极易发生。选取马莲河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ArcGIS平台,以30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分水岭、河网及河网分级等流域特征值进行分析,为流域内洪涝灾害的治理提供水文基础数据。本方法提取出的各流域集水面积与水文站实测值基本一致。阈值的设定会直接影响数字河网的密度和形态,本次阈值选定为1000,该值较其他研究能够更为准确地反映马莲河流域的流域特征值。本文方法计算成果精度高、速度快且成本低,对提高流域的水文分析效率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降雨径流预报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任妮  金生 《中国水运》2006,6(12):119-122
讨论了神经网络在降雨径流模拟中的运用现状,并利用改进的BP网络模型,实现了对复杂流域降雨径流的预报。在构建网络模型时,对模型进行了改进:基于各雨量站对径流模拟的影响不同的特点,采用两轴法计算流域平均日雨量;并把汛期和枯水期分开来建模,使降雨径流模型的预报更为准确。使用这种新方法建立了松花江干流流域的降雨径流预报模型,并与其他方法进行对比,实验表明,采用新方法预报精度较高,能较好地反映计算流域的降雨径流规律。  相似文献   

5.
隔振腔作为伽玛定位仪器的三个减振环节之一,其动力学模型及其特征参数都比较复杂。本文在隔振腔动力学简化模型的基础上,建立隔振腔的四层动力学微分方程组,输入各层的等效虎克系数和等效阻尼,通过采用MATLAB软件对动力学微分方程组的数值仿真计算,来准确表达系统的输出响应特性。清华大学力学实验室对隔振腔进行了多组冲击载荷实验测试,证明模型的建立和特征参数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杨治富 《中国水运》2007,7(6):98-99
2004年7月,清水江流域发生了三场大暴雨洪水,分析这三场暴雨洪水的洪峰流量和洪水特性,有助于掌握和了解局地大暴雨洪水的特性,为该流域的水电工程建设和运行提供科学依据以及为防洪抗汛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超大型油船主参数、局部参数、细部参数等特征参数为对象,将剩余阻力系数Cr、伴流分数w、兴波阻力系数CWTW、粘压阻力系数Cpv的CFD计算结果作为数据基础,采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建立船型特征参数到船舶性能的代理模型。应用OAT方法和Sobol方法计算船型特征参数对船舶剩余阻力系数Cr、伴流分数w、兴波阻力系数CWTW、粘压阻力系数Cpv的一阶敏感性,评估超大型油船船型特征参数对各快速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支持向量机方法建立的代理模型在测试集预报结果相对误差约为1%~2%,首尾特征、进流段去流段特征、船尾横剖面特征等细节参数对超大型油船的快速性能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北江某河段宽级配泥沙模型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顺敬  刘俊涛 《水道港口》2003,24(2):68-70,80
结合该河段泥沙水流特点 ,对各家公式得到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表明 ,运用水槽试验成果得到的各相似比尺是准确可靠的 ,模型试验成果运用到实际工程中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9.
陈学珍 《中国水运》2014,(2):256-257
设计洪峰流量是水工程设计和防洪调度重要的水文要素。流域内修建了大中型水利工程,天然洪水被调蓄。根据唐白河干支流各水文站实测、调查、插补的径流资料采用PⅢ曲线适线,求得天然条件下设计洪峰流量,用马斯京根法对鸭河口水库工程调蓄进行了洪水演算,得出不同频率鸭河口水库对下游各断面洪峰流量的削峰值,从而得出现状条件下的设计洪峰流量。  相似文献   

10.
管道项目工程穿越河道时,会对河道穿越断面的渗流状况、堤防稳定等产生影响,进而危害河道防洪安全,妨碍行洪通畅。本文以文华路电力穿管过淠河总干渠工程为例,进行了管道工程穿越的河道水文分析计算、所在河段河床稳定性分析和洪水时河床冲刷与淤积计算,并依据计算成果分析管道工程建设对河道防汛和工程管理的影响,并提出了减少或消除各种不利影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笔者结合特吾勒河拟建水库工程所在流域实际情况,并根据流域洪水资料,采用调蓄经验单位线法进行了设计洪水的推求并通过建立目标函数对其进行了优化改进,大大增加了结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以期对类似工程提供指导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克里雅河流域基本情况,根据流域内主要控制站的多年水文资料,从降水、蒸发、径流、洪水、泥沙、冰情、水质等方面对流域的水文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传统方法忽略了对船舶大数据网络干扰信息瞬时特征参数的获取,导致识别精度偏低,为此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干扰信息的高效识别方法。对大数据网络中的不同干扰信息进行离散化处理,以提取准确的特征参数,对干扰信息进行修正与降噪处理后,采用决策分类的方式,对船舶通信过程中产生的干扰信息进行识别计算,实现干扰信息的高效识别。实验结果表明,高效识别方法能够将大数据网络中的干扰信号准确识别出来,较传统方法的识别精度高出了31.7%,具备极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为更好刻画中小河流洪水过程,解决中小河流洪水预报难题,从集总式向分布式水文模型发展成为了目前洪水预报的趋势.为进一步探究基于物理基础的分布式模型在中小流域洪水模拟的适用性,本文以沂河葛沟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TOKASIDE模型进行模拟,并在结构、参数和模拟结果等方面与新安江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在葛沟流域中TOK...  相似文献   

15.
基于DEM对流域水系河网的准确提取,可获得水文、地形、地貌等信息参数,为研究区水土保持、洪水灾害防治等后续研究提供很好的数据支持,由此确定流域最佳集水面积阈值尤为关键。利用ArcGIS提取不同集水面积阈值下水系河网,结合数盒子法计算不同阈值下的河网分维值,由于难以找出单一阈值做为拐点,分别从阈值最大与最小两端对应的分维值添加趋势线做双向线性拟合,并进行拟合度检验,将出现最大值对应的集水阈值判定为拐点,由此确定出区间集水面积阈值。得到的结论有:拟合出分形维数与集水面积阈值关系曲线,通过分维值双向线性拟合做拟合度检验求曲线拐点,发现集水阈值在一定的区间内比较合理,最终确定的流域最佳集水面积阈值为11.25~12.15km~2。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水火弯板温度场的主要影响因素及特征参数 ,并由大量计算得出特征参数与主要影响因素间的关系。水火弯板温度场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板厚、材料特性、喷嘴型号、乙炔流量及火焰移动速度。温度场的特征参数为板面最高温度、加热宽度、加热长度及板下表面最高温度  相似文献   

17.
小市枢纽为沱江流域最后一梯级。依据李家湾(富顺)水文站泥沙资料进行库区泥沙淤积分析计算,基于现有资料进行河床演变分析并对淤积成因进行研究,采用一维水动力计算模型分别计算受长江顶托和不受顶托两种工况的建库前后水面线。结果表明,个别断面淤积现象较严重;河槽有冲有淤,整体形态基本稳定;受顶托工况下的水面比降明显小于天然情况下的水面比降,受洪水顶托的影响在坝前明显比库尾小。  相似文献   

18.
深井抗振仪器减振腔的减振仿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深井抗振仪器工作在井下2000~4500m,工作时须承受聚能弹的爆破冲击,因此有效的抗振设计是实现该仪器在恶劣条件下工作的关键。减振腔是抗振仪器的3个减振环节之一,其动力学模型及其特征参数都比较复杂。在减振腔动力学简化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减振腔的4层动力学微分方程组,输入各层的等效虎克系数和等效阻尼,采用MATLAB软件对动力学微分方程组的仿真计算,来准确表达系统的输出响应特性。在清华大学力学实验室对减振腔进行了多组冲击载荷实验,试验结果与仿真输出基本一致,证明模型的建立和特征参数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增江流域水文特性及其近期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龙 《珠江水运》2007,6(3):38-40
根据历年的水文资料,从降水、蒸发、径流、暴雨、洪水特征等方面对增江流域的水文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同时根据实测断面资料分析了近期河床演变对河段水文特性的影响,总结其变化规律,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20.
循环式燃油系统故障仿真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船舶柴油机用循环式燃油系统的结构特点,详细分析了这种燃油系统的燃油压力波形特征。对该不同燃油粘度、不同燃油比重和12种典型故障下的燃油喷射过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计算和特征参数的相对偏差分析,揭示了各种故障的燃油压力波形特征及与系统故障的内在联系,分析了各特征参数对不同故障的敏感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