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半刚性路面基层的弯拉和劈裂疲劳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比分析服几种半刚性路面基层的劈裂疲劳和弯拉疲劳特性,应用强度理论对劈裂疲劳力学模型和弯拉疲劳力学模型条件下时刚性基层的疲劳寿命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综合分析了国内外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典型结构,采用正交分析方法,讨论了沥青稳定基层厚度、级配碎石基层厚度及土基模量等关键结构参数对路表回弹弯沉、沥青层层底拉应力2个柔性基层沥青路面性能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土基模量对于路表回弹弯沉的影响最为显著;当沥青层厚度在25 cm以内时,增加沥青层厚度可以减小沥青层底拉应力,延长沥青路面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3.
半刚性基层路面的结构设计受控于半刚性基层层底的拉应力,通过运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路面设计参数对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的影响,得出不同参数下的路表弯沉、基层层底拉应力及底基层层底拉应力,并研究其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土基模量对路表弯沉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基层厚度、底基层厚度和面层厚度,底基层模量是改善基层层底拉应力的最主要的因素,随着它的增大,基层层底拉应力急剧减小.  相似文献   

4.
半刚性基层路面的结构设计受控于半刚性基层层底的拉应力,通过运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路面设计参数对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的影响,得出不同参数下的路表弯沉、基层层底拉应力及底基层层底拉应力,并研究其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土基模量对路表弯沉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基层厚度、底基层厚度和面层厚度.底基层模量是改善基层层底拉应力的最主要的因素,随着它的增大,基层层底拉应力急剧减小。  相似文献   

5.
以路表弯沉、基层层底拉应力、底基层层底拉应力为考核指标,以基层厚度、模量和底基层模量为考核因素,采用正交方法进行路面结构组合设计。针对每种路面组合结构,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模型进行力学计算并得出结论:基层厚度越大,路面力学性能越好;三个因素对路表弯沉和基层层底拉应力的影响排序为基层厚度〉基层模量〉底基层模量,对底基层层底拉应力的影响排序为基层厚度〉底基层模量〉基层模量。经综合考虑可得到每个设计参数的最优取值。  相似文献   

6.
以现有理论为依据进行试验并获得结果,从中分析出冷再生基层沥青路面疲劳性能影响的主要因素即各结构层模量及厚度。通过分析得出了冷再生基层沥青路面的面层与基层疲劳设计标准,在设计中引入路表弯沉作为参考标准进行面层设计,引入容许拉应力作为参考标准进行基层设计;结果表明若材料参数、环境参数及荷载参数在规定的合理范围内,路表弯沉及层底拉应力指标作为冷再生基层沥青路面的设计指标,其抗疲劳性能设计可以达到施工要求,满足冷再生基层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7.
水泥(石灰)粉煤灰混合料路面基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水泥(石灰)粉煤灰混合料中路面基层的抗原,弯拉、劈裂和疲劳等强度特性,及抗压模量,弯拉模量,劈裂模量等结构设计参数和现场试验路的弯沉测试成果。文中数据可供科研,设计和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分析水平荷载对路面结构的影响,以复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为例,考虑层间不完全连续接触条件,竖向荷载采用重载条件,采用壳牌设计软件BISAR3.0为计算工具,考查水平荷载对复合式基层沥青路面力学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层间不连续条件下,水平荷载对结构弯拉应变与弯拉应力分布没有影响,水平荷载作用使结构剪应力骤增、剪应力分布产生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9.
通过足尺试验路加速加载试验研究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动力响应,为路面性能预估及结构设计提供依据。通过修筑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二灰稳定碎石基层2种结构APT试验路,埋设水平应变仪、竖向压应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路面结构动应力、应变、弯沉和路面温度场,分析温度与结构动应变、应力响应的关系,开展基于FWD弯沉盆的路面结构层模量和力学响应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变受温度影响较小,半刚性基层厚度对结构弯沉影响较大;半刚性基层厚度越小,其模量衰减越快;随重复荷载作用,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变响应先较快增加而后缓慢减小;在路面使用初期(2 560万次标准轴载),半刚性基层结构模量衰减较慢,当轮载作用1亿次标准轴载累计当量轴次时,半刚性基层模量约衰减55%。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室内试验,对免振捣多孔混凝土排水基层的力学特性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其7d抗压强度与28d抗压强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28d劈裂强度与90d劈裂强度具有良好的对数关系;其劈裂强度与抗压强度具有良好的幂指数关系,其弯拉强度与抗压强度具有良好的幂指数关系。结果表明,可以采用短期强度预估长期强度,可以测定劈裂强度或抗压预估弯拉强度。  相似文献   

11.
破碎砾石作为一种石灰岩石料的替代品,应用于高等级公路基层施工中。通过对水泥稳定破碎砾石试验段各项指标测定情况与水泥稳定碎石质量控制的对比,探讨了水泥稳定破碎砾石在公路基层中使用的注意事项和应用前景,有助于破碎砾石在高等级路面基层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13.
旧桥安全性评价是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以某改扩建工程为背景,采用现场调查结合理论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影响旧桥墩台及基础安全性的因素;将层次分析法中的最小平方法引入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中,建立了旧桥墩台安全性评估方法,实现了旧桥墩台安全性快速、简捷评价。  相似文献   

14.
介绍处理软土地基方法——真空击密法,结合工程实例阐述其工法的原理、设计机理、施工要点及应用优点等。  相似文献   

15.
以具有典型深水特征的某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元分析法,从不同角度提出适合地下室结构后浇带成套施工技术,并对该项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和操作性阐述.施工完成后一年的跟踪观测表明,该技术的应用是成功的,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地下室混凝土裂缝是地下室建设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质量通病, 它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混凝土收缩、 变形所引起的, 因而要防止裂缝的产生和控制裂缝的发展也应从这方面入手。 文章通过对地下室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的分析, 提出控制混凝土裂缝的相应措施, 为地下室混凝土裂缝控制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相关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修建高质量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必须从原材料抓起,级配与水泥剂量是影响水泥稳定碎石裂缝的主要因素,推广使用骨架密实型级配与合理水泥剂量,可有效防止裂缝的出现,避免在高温以及低温时施工等措施,都可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近十年来,珠江三角洲掀起交通建设高潮,大规模修建高速公路、桥梁及港口。这一带是河网较发达的地区,软土深厚,分布较广,软土特性是高含水量、高压缩性、低强度、固结速度快。如何处理这些面多量广的软弱地基以达到高质量、快速和节省投资的加固目标,是公路建设中有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加快广东经济建设的重大课题之一。本文根据现场施工管理试验监测,总结经验,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9.
ATB沥青碎石柔性基层施工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TB是一种新型的路面结构形式。相当于一种柔性基层的形式。其具有延缓基层裂缝的发展及提高抗车辙能力的作用。本文从原材料质量、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等方面分析了高等级公路柔性基层的施工质量控制,总结出了质量控制措施。并着重阐述了压实及控制离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李杰 《山西交通科技》2007,(4):37-38,77
结合G309线安泽花岩沟至洪洞甘亭段路面改造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从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过程等方面,提出保证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