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侯华伟 《船艇》2005,(8):10-12
2003年以来,在兴旺的航运市场推动下,全球新船订造活跃,新船订单量大幅增长,新船价格持续上升,2003年世界新船成交量、手持订单量和造船产量等三大造船指标均突破历史最高纪录。2004年国际船舶市场延续了2003年的罕见造船热潮.新船订造依然高度活跃.船舱价格继续大幅攀升,再次成为世界船舶工业发展史上高峰年。  相似文献   

2.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不断深化、蔓延,全球经济运行的潜在风险和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对国际航运、造船市场产生了重大不利影响。从8月开始,国际航运费率出现巨幅下挫,造船市场新船成交持续走低,航运和造船市场下行的态势已基本显现。短期内,随着造船市场环境继续恶化和新船成交量逐渐下降,长期坚挺的新船价格开始下降,二手船价格出现大幅度下滑,造船产能过剩,船厂之间的竞争会日趋激烈。我国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究竟如何?面对危机与风险又将怎样应对呢?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世界经济复苏势头良好,国际航运市场行情稳步改善,造船市场也出现一定起色,新船需求大幅反弹,同时"交付难"局面有所缓解,然而新订单争夺十分激烈,新船价格持续谷底徘徊,船厂生存依然艰难。2018年,国际经贸发展预期稳健,航运市场有望进一步趋稳向好,对造船市场的回升持续发挥积极作用;但船舶工业依然面临着运  相似文献   

4.
降低造船成本 提高船价竞争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曲堂伟 《船舶》1999,(5):45-48
目前国际造船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船舶市场价格持续低迷,我国船厂的船价已失去了昔日的优势。船价没有很强的竞争力,也就基本上失去了在市场中争夺新船订单的能力。因此,必须在争取国家对船舶工业扶植政策的前提下,通过船厂转换机制、缩短造船周期,降低造船成本,以降低船舶价格,提高船厂的船价竞争力,这样才能承接到更多的新船订单,扩大我国在世界船舶市场的造船份额。  相似文献   

5.
在9·11恐怖事件和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下,2002年国际船市颇为清淡。但到2002年底,随着“威望号”油船失事,集装箱海运量猛增和伊拉克局势趋紧等一系列经济政治事件的发生,国际船市开始出现重大转机。进入2003年,国际造船市场和航运市场持续好转,全球新船订造异常活跃,世界新船订单量大幅增长,全年造船产量也将突破历史最高纪录。数据分析表明,国际造船市场正处于罕见的兴旺时期,出现了继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新的造船热潮。 一、国际造船市场呈现罕见兴旺 2003年是世界船舶工业发展史上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世界新  相似文献   

6.
提升船舶设计开发能力适应国际船舶市场竞争的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康 《船舶》2003,(6):5-9
新世纪中国船舶工业面临发展机遇与挑战。虽然连续多年我国造船产量居世界第三位,但我国船舶科学技术与船舶工业的整体水平与日、韩等先进造船国家差距较大,必须依靠多方努力,采取多项措施提高科研实力:一是加大科研投入;二是加强信息化建设;三是国家政策作适当扶持;四是要加强高素质、懂专业的科研设计人才队伍建设;五是要搞好科技创新才能实现将我国建成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7.
《世界海运》2009,32(12):40-42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造船市场从去年四季度以来逐步陷入低迷。据克拉克松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全球新船成交量1900万裁重吨,同比下降85%,同时随着近几年造船基础设施的建设,预计2010年全球造船产能将达到2亿载重吨,造船能力快速上升,全球船舶工业面临日益严峻的产能过剩局面,给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挑战。  相似文献   

8.
正2017上半年,国际海运贸易活跃度提升,航运市场行情略有改观,新造船市场也出现一定幅度反弹,但新造船价格尚未出现实质性回升,市场整体仍处于相对低位。未来一段时间,国际经济复苏形势总体向好,但航运市场过剩运力全面消化尚需时日,新船价格和成交量"双低"仍将是造船市场短中期常态,世界船舶工业的深层次调整仍在继续。  相似文献   

9.
《广东造船》2009,(4):19-20
上半年我国船舶工业总产值、出口交货值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但增幅呈现下降趋势;重点监测船舶企业造船完工量同比大幅增长,新船订单同比大幅减少,环比出现回升,手持船舶订单连续9个月下降,金融危机对船舶行业的影响逐步显现,经营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0.
连年高速增长,冲顶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中国船舶工业,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在国家出台《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并推出一系列扶持船舶工业发展措施带动下,船舶工业克服种种困难,化危机为机遇,逆势而上,成绩显著。2009年造船完工量同比增长超过40%,占世界船舶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承接新船订单量首次超过韩国位居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11.
中国船舶订单拿下世界第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年高速增长,冲顶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中国船舶工业,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在国家出台《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并推出一系列扶持船舶工业发展措施带动下,船舶工业克服种种困难,化危机为机遇,逆势而上,成绩显著。2009年造船完工量同比增长超过40%,占世界船舶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承接新船订单量首次超过韩国位居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12.
我国造船融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兴兰 《中国水运》2005,(12):42-43
造船融资是船舶工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船舶行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造船融资对造船行业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船舶工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国内航运企业在国内船厂订船量虽比前几年有了一定幅度提高,但同时也相应增加了在国外订购新船的数量,原因是国内船厂成本居高不下,其成因之一就是国家金融扶持政策不够,我国船厂普遍面临贷款融资难的窘境。我国力求在2015年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首先应解决的就是融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解围Breaks through在建船舶抵押融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下半年,造船市场的悲观气氛正在被乐观情绪替代,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航运市场将在2011、2012年复苏,且已有船东开始订船.为两三年后的复苏做准备.难道船市真的在回暖?对此,中国船舶工业研究专家,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原主任朱汝敬表示,当前全球造船市场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为船市摆脱危机,走出困境带来了不确定性.即使世界经济及早复苏.但全球航运市场全面复苏或将推迟至201 2年之后,而全球造船业的复苏和走出困境或将推迟至201 5年甚至更晚.  相似文献   

14.
进入下半年,造船市场的悲观气氛正在被乐观情绪替代,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航运市场将在2011、2012年复苏,且已有船东开始订船.为两三年后的复苏做准备.难道船市真的在回暖?对此,中国船舶工业研究专家,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原主任朱汝敬表示,当前全球造船市场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为船市摆脱危机,走出困境带来了不确定性.即使世界经济及早复苏.但全球航运市场全面复苏或将推迟至201 2年之后,而全球造船业的复苏和走出困境或将推迟至201 5年甚至更晚.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刚刚过去,21世纪已经到来。在这新旧世纪交替之时,我们尤有必要关注世界船舶工业发展的大局大势。当前世界船舶市场和船舶工业正发生着迅速、广泛、深刻的变化,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有如下六方面:造船市场重现兴旺,高订单低船价市场特点愈加明显,日韩造船地位发生交替,欧韩造船纷争加剧,造船信息化加速发展,造船企业纷纷实行改组联合。  相似文献   

16.
《船艇》1990,(6)
十年前,还靠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和国外设备配套、国外图纸承建出口船的我国船舶工业,如今靠追赶世界先进造船技术、科技进步和提高造船质量,新接90年代第一批新船订单。今年1—6月份,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新签72万吨新船订单比去年全年增长14%。  相似文献   

17.
当前船市危机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当前船市危机的认识,对于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至关重要.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全球船舶市场结束了长达6年的繁荣.对于本次船市危机爆发的原因,从表面上看,这是由金融危机所导致的,但只要纵观历史,全面的深入分析后就会认为,船市和经济发展同样具有周期性,在船市长达6年的繁荣期中已经孕育调整,其实质是新造船市场内在调整所致,其深度调整则是由船市内在规律和金融危机共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新技术船舶比常规散货船、油船价格高出2~5倍,已成为世界船舶市场发展的热点。在九十年代国际船舶市场看好,年造船产量达3000~3900万载重吨,为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但由于日本,韩国将继续争霸世界造船第一、二位,再加上德国、俄罗斯、美国军转以进入世界船  相似文献   

19.
造船     
《中国船检》2005,(3):59-60
PCTC船舶运力增一成半;2004国内废船进口减少2/3;中船重工牵手柴油机巨擘;浙江造船业跻身国内四强;靖江开建亚洲最大打捞船;广州文船开发1700箱船;中国承建挪威船舶世界第二;韩国船厂面临两大问题;韩造船企业加速进军中国市场;去年韩国新接订单世界第一;大宇三星新船订单均价超亿美元;大宇造船预测新船造价;美国船东首次订造大型LNG船;加勒比海船厂进行现代化改造。  相似文献   

20.
杨培举 《中国船检》2013,(12):44-44
2015年11月21~22日,中国船舶工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该论坛由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和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主办,中国船舶工业经济与市场研究中心和北京中船咨询有限公司承办。本次论坛是船舶行业内一次巅峰盛会。政府主管部门级行业协会、知名造船企业、专业咨询机构及相关金融机构等500余人汇聚于此,围绕“剖析金融危机五年风雨,共铸船舶工业转型升级”开坛论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