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苏船舶》2016,(5):33-36
现代化造船模式主要依托于造船成组技术,使船体建造从钢板切割到分段搭载的工序流程化,将船体分段主要分为平直分段和曲面分段。为了加强船体建造的精度,提高造船的生产效率,分析了平直分段和曲面分段的特点,并结合不同分段的特点进行了分段精度控制工艺研究。结果表明:运用现代化造船模式下的分段精度控制工艺能大大加强分段的施工精度与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
造船精度管理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日韩造船技术及造船模式与中国造船技术和模式的比较研究,介绍了一种船体建造精度管理控制程序,阐述了精度管理从技术准备、建造工艺、生产管理等方面对提高造船效率、节约成本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造船精度管理软件系统SP.NET是结合国内造船企业精度管理业务实际需求,专门为造船企业提供符合现代造船模式要求的精度造船管理支持的软件系统。该软件系统涵盖了船舶分段、总段建造及搭载施工中的船体建造精度管理作业,与同类软件产品相比,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软件系统的成功实施,能够推动船舶建造精度管理体系,并极大程度简化从业人员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浅谈船体完整性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船舶的生产设计中,船体结构建模不但作为每条船舶正式启动的第一环节,而且船体模型还将作为机电专业和舾装专业的载体,为其提供工作平台。为了更好地完成船体建模的工作,船体建模的完整性问题尤为重要。船体建模的完整性主要包括结构完整性建模、精度完整性建模和装配完整性建模等三大方面。船体完整性建模要求所有船体构件的基本信息、焊接信息、精度信息完整地输入到系统中,完成的模型中必须包含各种生产制造所需要的产品信息以及建造过程中需要的工艺信息等。完整性建模是现代造船的基本条件,设计人员还需要关注现代造船的装配流程及焊接工艺等等,紧跟时代步伐,这样设计的模型不仅完整而且符合最新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5.
随着造船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全站仪取代了传统造船测量工具,广泛运用于船体分段建造,船体合拢以及主机安装等方面的精确定位和数据测量,成为造船测量的一种重要设备,在现代船舶建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该文基于全站仪的工作原理,结合物探船典型分段建造和合拢现场,研究了全站仪在船体分段合拢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造船企业生产物流的分析计算思路,提出了基于约束理论的物量分析模式,用于在造船工程管理的复杂应用环境下,计算船体车间关键设备的生产物流,对船体车间进行主要设备的能力校核,通过能力负荷计算结合企业VAT分类方法,在工艺流程/工序的层级上。寻找出生产系统的瓶颈,从而对船体车间工艺流程设计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7.
船体建造精度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体建造推行精度控制技术是确保船体建造质量、实施科学生产管理、缩短造船周期、提高造船生产技术的重要手段。根据船体分段建造的特点,对开工前的精度计划、作业中的现场精度控制、施工现场精度数据的收集和反馈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符合船体分段建造要求的精度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造船模式和数字化造船地深入推进,船体设计信息化的要求不断提高,多品种、小批量订单格局日益明显,船体零件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本文主要讲述了基于现代造船模式,对船体零件在三维模型和切割图中的信息进行管理,保证两者一致性,使设计与建造流程更加合理与精准,促进企业建造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基于现代造船模式的船体零件编码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现代造船模式下船体分段建造作业的分析,应用编码技术,结合先进设计软件的编码功能,根据船体分段零部件特点,对工程编码、分段编码、组立类型代码、组立编码、零件分类代码、零件号和零件加工代码的设置,组立流向、编码级数和编码完整性,编码体系与TR IBON设计软件的匹配等问题,通过综合研究,建立了一套基于现代造船模式的船体零件编码体系。  相似文献   

10.
全站仪测量技术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功能多、精度好的特点,近年来在造船生产过程中得到有效应用。传统船体水尺勘划工艺,运用经纬仪、配合水平软管,操作过程繁杂,准确性和精确度低,高空作业安全性差,施工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采用全站仪测量技术配合船体水尺勘划工艺,有效解决了水尺勘划过程中的准确性、精确度和安全性问题,有效地缩短了工艺周期,确保了施工质量,对现代造船模式下推进造船精度管理和控制技术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船体三维设计软件的使用,使设计人员可利用计算机实现模拟造船,直接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错误和问题,以便提高设计精度,减少差错。该文以沪东中华造船有限公司开发的EFSHD软件为平台,以8000t江海直达货轮为例进行船体三维建模设计。介绍了船体某分段的平面板架和曲面板架的建模方法,重点分析了船体曲面板架创建功能的多样性、快速性,提出了船体板架三维建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建模中掌握的一些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可使整个建模过程流畅自如,并可供造船厂在生产中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造船效率、降低造船成本、提高造船质量,造船行业需要引入先进的智能制造理念。船舶制造作为典型的离散型制造行业,其传统的船舶设计、制造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智能制造技术的大范围推广应用,从船体零部件标准化设计角度,研究如何利用标准化设计手段来扩大船厂智能制造应用范围和场景。形成船体零部件标准化、批量化设计原则和标准,达到降低船舶智能制造技术难度,最终实现船舶制造向连续型生产模式转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工艺与材料学术委员会造船工艺学组于今年六月四日至七日在安徽召开“船体建造精度标准”审议会。会议邀请了有关方面的专家等40余人参加评审。《船体建造精度标准》是由上海造船工艺研究所在有关船厂的协助下,收集了大量实测数据与资料,对各种主要设备的固有精度及生产工人的技术水平作了统计分析,在我国各船厂实际生产水平的基础上并参考国外有关标准后制订的。在制订此标准时还广泛征集了有关厂、  相似文献   

14.
船体结构T型接头焊接变形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船体结构的焊接变形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船舶的建造质量和生产效率,影响着我国造船精度管理和控制技术的推广和应用;T型接头是船体板架结构中最典型、同时也是数量最多的接头形式,通过对不同焊接速度、不同焊脚长度影响因素下,焊接热输入量的有限元分析,对焊接所产生的固有应力、应变进行模拟计算,从而得出了相应的纵向、横向焊接变形,为T型接头焊接变形的有效控制提供了准确的数据,研究成果为我国现代造船模式的建立、造船精度控制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并行工程(CE)在今日各种工业技术中都被认为是一种最重要的技术。在本报告中,作者提出了船体设计和管系设计时的计算机辅助并行设计的方法。作者曾给出过计算机综合制造(CIM)的标准系统。该系统是造船设计和安装系统(SODAS),它将船体结构设计系统和管系设计系统结合在一起。并且,这些系统是用产品模式概念结合在一起。因此,作者在本研究中以SODAS为基础,开发了计算辅助平行工程系统。在平行工程中,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考虑到单点系泊系统建造、安装精度要求高,与船体的集成直接影响功能实现,甚至影响整个船体的安全,通过分析单轴承内转塔单点,结合集成精度要求,确定集成工艺控制关键点,通过工装设计、碰撞分析、模拟搭载,以及过程控制,实施小间隙吊装,顺利将内转塔单点集成到船体单点舱中。  相似文献   

17.
为推广和实施"公差造船"这一先进技术,船舶工业总公司设立了"公差造船"指导组,具体组织有关的科研、测量、交流推广等工作,并帮助各单位解决一些重大技术组织措施,本刊特辟"船体建造精度管理论坛",以进一步研究精度管理、精度控制和补偿系统等有关"公差造船"方面的问题,欢迎大家共同来探讨、交流。  相似文献   

18.
详细介绍了关键船体结构的装配检验样板的设计方法,以及装配、焊接阶段的关键船体结构的精度监控流程。通过关键船体结构建造监控技术在37 000 DWT散货船上的实际应用,大幅降低了由于装配误差造成的返工工时,缩短了船体分段的建造和报验时间,提高了船体建造的生产效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今后造船企业提高船体关键结构的装配精度水平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造船管理船舶设计参数变化对造船成本的影响船舶涂装中的漆膜厚度管理香港修船业考察纪要压缩船舶设计周期的几条途径船厂的校图工作网络图在船舶修理中的应用83一2--3383~3一183一3一1083ee4一3383es4es3683一6一183一2一2983一3一1283一3一2083一J一25 船体工艺与装备我国造船工艺十年来的发展“世谊”号上层建筑预制和整吊工艺船用钢板的尺寸精度与其利用率的提高串连造船中的舰段划分关于船舶上层建筑整体吊装的几个问题116c和82sD一C自升式钻井平台桩腿建造 工艺概述及安装精度探讨钻井平台桩腿合拢对接工艺装备船体外板转圆板列无余…  相似文献   

20.
船体生产设计优化程度直接影响到某型高速船船体结构建造周期和产品质量。文章通过对工厂船体结构生产设计现状的分析,得出对船体结构生产设计综合流程优化的必要性结论,结合具体设计工作,对设计工具、设计过程、设计输出等环节进行全面优化,旨在提高设计效率和精细化程度。优化方案满足建造周期对相关设计的节点要求,满足造船现场管理部门及施工现场对设计输入的需求,对推动现代化造船中船体结构生产设计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