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以教育部直属高校为研究对象,利用DEA基本模型和超效率模型进行处理,得出高校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得分及规模报酬情况,计算出DEA无效高校的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值。利用该数值可以帮助各高校调整科研投入与产出,以提高科研效率。对于DEA有效的高校计算超效率得分并排序。  相似文献   

2.
为避免主观评价方法的局限,采用基于样本数据驱动的探索性数据分析原理的投影寻踪模型对轨道网规划方案进行综合评价;给出该模型的建模步骤,并采用实码加速遗传算法实现该模型的求解.采用投影寻踪综合评价模型将轨道规划方案多维评价指标集合成一维投影评价值,根据投影值结果对规划方案进行排序,根据投影方向向量值对各评价指标对综合评价值的贡献程度进行了分析.对综合评价定量判断结果通过与方案定性分析的对比,表明该方法符合实际决策要求,模型可靠适用.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农村公路建设决策单元综合决策过程的复杂性问题及数据包络分析法(DEA)评价无法对有效率单元(效率值为1)再排序的弊端,首次将SE-DEA模型引入农村公路建设评价领域,提出建立基于SE-DEA模型的多属性多目标的农村公路建设单元综合决策体系,并给出一套综合评价指标集,通过合理选择并处理输入、输出指标,形成完整的综合决策方法,根据综合产出与综合投入的效率评价值实现对农村公路建设决策单元的综合排序和选优。实例结果表明,该综合决策体系理论清晰、计算方便、结果直观,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提升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整体服务效率,根据服务区的特性,从基础输入和服务输出两个方面建立了服务区服务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以衡量服务区的投入和产出效率。输入指标包含地理选址、交通流量和基础设施3 个子项,输出指标包含用户体验1 个子项,各子项中分别有可量化的指标用于具体测算。基于所提指标测算方法,利用DEA评价方法中的C2R模型与C2GS2 模型,对山东省9 对样本服务区进行了问卷调研和MATLAB实例测算,并对评价结 果进行了分析。根据评价结果,对服务区的服务效率进行排序,发现部分服务区存在投入产出效益较低的情况,需要对存在投入冗余的指标进行相应改进,以提高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5.
基于DEA理论构建北京市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效率的BCC模型,从投入和产出角度选择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北京市15个区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计算和评价,对非DEA有效的决策单元进行了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分析,同时,利用岭回归分析构建综合效率与评价指标的回归方程,通过衡量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贡献度大小,找出影响综合效率的关键因素,为企业提高运输生产效率提供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根据2006年甘肃省货运场站的资金、人员投入与吞吐量产出的统计数据,利用DEA方法中的C2R模型计算省内7个地区投入产出比的相对有效性、规模效益特性以及投入量的调整方案,综合评价不同地区货运场站资源的配置效果.结果显示,天水地区在实际年换算吞吐量和设计年换算吞吐量作为产出指标的2种情况下都是DEA有效的,而其他地区要达到这一效果,需要按照评价结果对投入指标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7.
在出租车系统中,运营效率对系统投入产出平衡和系统的经济效益等影响很 大. 本文对出租车系统的运营特征做了统计分析并评价了系统的运营效率.根据运营特 征,采用了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评价运营效率.首先,讨论了变量的选择原则,并确定 了某市出租车系统的模型变量.运用基于 GPS 数据的出租车统计信息构建了 CCR-DEA 模型.应用该模型不仅得到了运营效率,而且给出了非 DEA 有效单元的调整规模.引入了 交叉效率模型,给出了决策单元之间相对效率的准确排序结果,最后给出了相应的改善 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数据包络分析是一种有效的效率评价方法,可以很好地应用在出租 车系统中.  相似文献   

8.
为了缓解交通拥堵和提高单向交通网络的运行效率,建立了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的评价模型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首先确定了单向交通网络的运行效率评价指标,然后将路网结构和路网运行状况分别作为输入与输出变量建立了评价模型,选择路网级配水平、非直线系数、路网密度等指标作为投入指标层,路网平均饱和度和车辆绕行时间作为产出指标层。基于该运行效率评价模型对南京市某街区的单向交通网络运行效率进行分析,发现所提供的组织方案可实现该路网运行效率最优。最后,通过Vissim 数据显示功能对评价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案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Z形和C形走向的交通组织方案可使模型的运行效率达到最佳;适当提高支路网密度可使区域单向交通组织得以有效优化。  相似文献   

9.
将两阶段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应用于枢纽效率评价之中,构建了枢纽运营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应的两阶段数据包络非均一评价模型.从运营管理者的角度,对十个枢纽的运营效率进行了实例研究,得到了参评枢纽的运营效率排序,且进一步对低效枢纽的效率指标进行了优化可行性分析,给出了指标潜在优化百分比.证明了两阶段的数据包络分析法在枢纽效率评价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模糊数的工艺方案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基于模糊数的工艺方案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详细介绍了模型中的加工质量评价的语言变量描述、模糊数表示、加工质量评价的综合处理、定量指标的模糊化处理、模糊数的排序等方法.给出了一个评价实例,所提出的方法不仅实用,而且适于建立基于W曲的工艺方案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11.
结合传统抽样调查数据和交通大数据,研究多源数据融合驱动的居民出行特征分析方法.根据传统入户抽样调查居民的年龄结构、职业、车辆拥有、人口,以及手机信令数据分析出行频次分布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获取居民初步出行特征;基于手机信令、IC、AFC、GPS 等大数据,通过出行时间分布、OD分布和出行方式结构对居民的出行特征进行综合矫正分析;最后,以广州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对比研究传统抽样调查和多元数据融合分析方法可知,传统抽样调查居民出行漏报率为30%,每天出行2次的比例相差39.5%,全方式非通勤出行比例、晚高峰公交和地铁出行比例分别相差7.4%、8.1%和12.6%.结果表明,多源数据融合驱动的居民出行特征分析方法,在总量上有效挖掘居民出行的沉默需求,在时空分布上起到了“削峰填谷”的作用,是一种研究居民出行特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结合传统抽样调查数据和交通大数据,研究多源数据融合驱动的居民出行特征分析方法.根据传统入户抽样调查居民的年龄结构、职业、车辆拥有、人口,以及手机信令数据分析出行频次分布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获取居民初步出行特征;基于手机信令、IC、AFC、GPS 等大数据,通过出行时间分布、OD分布和出行方式结构对居民的出行特征进行综合矫正分析;最后,以广州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对比研究传统抽样调查和多元数据融合分析方法可知,传统抽样调查居民出行漏报率为30%,每天出行2次的比例相差39.5%,全方式非通勤出行比例、晚高峰公交和地铁出行比例分别相差7.4%、8.1%和12.6%.结果表明,多源数据融合驱动的居民出行特征分析方法,在总量上有效挖掘居民出行的沉默需求,在时空分布上起到了“削峰填谷”的作用,是一种研究居民出行特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改进的灰色GM(1,1)模型在滑坡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滑坡形成机制复杂其变形受多种因素影响,具有相当的模糊性和灰色不确定性,因而利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滑坡进行预测将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在介绍了灰色预测的基本原理及其精度检验方法后,针对传统灰色GM(1,1)模型中背景值的取法,提出了一种自动寻优定权的改进措施,通过实例对比分析,表明其预测精度将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4.
依据弹塑性力学原理,讨论了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截面分析的一般方法,研究了构件在轴心压力和弯矩的联合作用下,构件正截面的受力性能及承载力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和具体实例,结合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的截面计算问题,对教材中传统计算及论文中精确计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认为在进行截面设计时,截面复核的步骤不容忽视,且明确此时轴向力设计值并不等于轴向受压承载力设计值,由此给出合理的分析方法,以便于工程计算及分析的合理化.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统计学方法在研究浮动车车速时未考虑其空间结构性的问题,在分析传统统计学研究缺陷的基础上,介绍了地统计学的特点、应用领域和在车速研究中的应用原理;阐述了空间分析方法的总体模型和算法流程.利用北京市2005年5月研究样区的实际速度数据对浮动车的车速进行了空间结构分析和空间插值分析.结果证明,地统计学方法作为一种分析空间数据的新方法,能够解决传统统计学方法无法解决的空间变异性问题.对研究具有空间特征的交通对象,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和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对研究宏观层面的交通规划和中观层面的交通系统运行特征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对交通事故持续时间分析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首先简要介绍了交通事故的定义,事故种类和交通事故管理系统,并分析了交通事故持续时间的统计分布.然后,对最近应用的几种主要的交通事故持续时间的分析方法及结论进行了概述.主要包括:方差分析,线性回归,非参数回归,决策树法,hazard duration method,模糊逻辑.主要的结论包括;大量的研究发现交通事故持续时间的分布形状是向左偏斜的钟型分布.交通事故数据采集标准化是事故分析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处理不完整的数据有局限性.最后,本文提出了将来的发展方向,包括应用人工智能方法建立事故持续时间模型,及建立交通事故数据库标准.  相似文献   

17.
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为合理确定空隙率Va、矿料间隙率VMA等体积参数,需要提供准确的细集料毛体积相对密度和吸水率等基本物理参数,但传统方法在此方面的试验精度尚有不足。近几年,国际上就细集料毛体积相对密度和吸水率试验方法提出了不少新的思路,本文介绍了这些新方法的工作原理和初步试验结果。研究表明:这些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而言,更加直接、客观,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The long-term forecasting of national-wide civil aviation traffic provides basis for the airspace project planning. A gray combination forecasting model is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GM (1, 1) forecast model and least squares principle. With the historical data analysis of the national-wide air traffic from the year 1985 to 2008, the forecasting applicability is examined with three different methods, such as the time series forecasting, regression forecasting and neural-network forecasting. After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national-wide civil aviation traffic data and contrasting forecasting result, the gray combined forecasting model produces the best effect among these forecasting models.  相似文献   

19.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交通地理信息系统(GIS—T)技术与方法,针对交通网自身及其地理背景要素,结合实验(应用:MapInfo平台和成都市区域的相关数据、信息),重点对交通网的主要空间(图形)特征分析、交通网地理背景信息分析以及分析技术(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和实验证明:与传统方法相比,基于GIS的交通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技术与方法具有及时、高效、准确和集成等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目前,多孔沥青混合料集料级配设计大多采用手工试算法或图解法,而且结果难以预测.以卡剖来集料堆积模型为基本算法,根据目标空隙率这一设计指标,用C 语言编程来设计多孔沥青砼的级配.计算的目标空隙率与实测空隙率间的误差较小,计算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因此可以用来辅助设计多孔沥青混合料的集料级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